作者:
shen5035 (上海小台勞)
2017-06-06 21:46:31我覺得我這半個台中人來說點話
當初我也對BRT滿心期待,希望台中可以到處是BRT
改掉出門就開車的習慣,通車去搭之後才發現一整個怪……
1. 車外收費,進出站刷卡
立意良好,但是那個刷卡機有多傻…用過的都知道
北高捷臺鐵用了好多年的東西,搬到BRT會變這樣…
光排隊進出車站都是一個惡夢!
2. 售票機位置
雖然說BRT的售票機從來沒有用上過
但是他放在閘門裡面要怎麼讓人買票……
3. 號誌調適時間不夠,造成班距崩潰
每個交通號誌的調整都需要時間
但是BRT倉促上路根本沒有時間去觀察調整號誌對車流的影響
然後環環相扣造成開車族與搭車族的夢靨,兩面不討好
如果大家有印象,+龍剛上任的時候
把環中路和幾個大路口的交通號誌和標線改了一堆
然後派人在路口盯了好幾週,觀察哪一種是最適合的
證明交通狀況,號誌調整還是得去現場實地觀察
而BRT在這個方面幾乎沒做,直接上路公測
進而造成班距崩潰…等車等20分鐘半小時是常有的事
使用者的體驗當然會差非常多。
如果大家有興趣,上海也有一條BRT(17.5km, 25站)
提供個數據給大家看一下調適的成果
上班時間平均59分鐘跑完(平均時速17.7km)
相比之下台中是17.2km, 21站的時間還需要請大家幫忙找一下。
4. 佈設位置
本人在上海工作,也常搭上海BRT
上海的車道佈設位置是在最內側車道,搭配左開車門
直接解決快慢車道交織的問題。
雖然台灣有法規問題,有中港路分隔島徵收問題。
但是我認為還是可以花時間去克服的。
最後做個小總結
但是我以一個在台中生活15年的人憑良心說一句話
老胡當市長12年,有積極處理以上的問題嗎?
是否有想要提供一個不一樣的運輸體驗給台中市民?
還是只是急就章的匆忙上路,先求有再說?
使用者體驗是運輸工具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
當初高鐵通車前,多少人說不搭,
但是現在還有聲音說要拆高鐵嗎?
沒有好好站在使用者體驗去規劃交通運輸工具
換來的就是源源不決的批評,也是失敗的開端!
以上自己小小的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
※ 引述《TAIWANBAKI (樓小)》之銘言:
: 手機發文。
: 臺中BRT也才拆掉不到兩年,看到有人推文,@臺中BRT沒運作優先號誌@
: 臺中BRT有優先號誌阿...
: 駕駛座還有車上顯示,提醒駕駛現在號誌運作情形(例如延長綠燈時間)。
: 另外,短班距(10分鐘)大眾運輸工具績效指標是班距穩定性。優先號誌很重要沒錯,但
: 是如果能靠車輛自行提速或減速維持班距,應該要盡量少啟動優先號誌。畢竟優先號誌的
: 啟動會影響橫向車流,進而影響整體路網。我想這就是BRT在臺灣市區的最大優勢,因為
: 臺灣路口間距不長,膠輪的運具制動性較佳,才有機會在短距離內提速穩定車間距(或減
: 少延長綠燈秒數),不過如何提(減)速維持班距,可能還要再評估。
: 最後,回顧文獻比較一下,臺中市BRT就是「真正的BRT」阿。還有常常有人提起BRT倉促
: 上路,可是BRT營運彈性本來就很大,只要安全無虞的前提下,能上路就快上路,把車道
: 空在那也沒用。(約莫暑假期間上線營運,培養使用人朝,算合理吧)
: 真要說臺中BRT毀譽參半的原因,是因為佈設在臺灣大道上,造成道路壅塞。這種績效比
: 較長遠而言有利於民眾轉而使用BRT。只是,因爲道路壅塞而造成自小客車駕駛者有一半
: 不高興就很可觀了,事實上一定更多。這種氛圍下,當時選舉一定要打BRT啊,至少可以
: 獲得多數汽車駕駛者的支持,投報率超高。
: 無關乎政治,交通人就事論事...
作者:
kutkin ( )
2017-06-06 21:49:00台中大概45~60分如果有去徵收中港路 那當然沒辦法吹說20億搞定了
票卡那部分是有不小的問題,但之前總體花費時間,會比臺灣大道幹線公車快,尤其在尖峰時刻。
作者:
Lsamia (samia)
2017-06-06 21:51:00其實我覺得當初五權路的優先號誌很威阿只要等一個紅綠燈就直衝到車站
作者:
starmi (海星星)
2017-06-06 22:01:00大家不用吵了 反正沒人看過完整的BRT會怎樣
作者:
shun01 (老胡做13年,青沼瞬活14年)
2017-06-06 22:03:00我之前測大概是50-55分鐘
作者:
jarhys (沉默)
2017-06-06 22:16:00那看來以後捷運藍線的優勢會更強,幹線公車終究會成為輔助角色
作者:
hyscout (ほうげんじゅ)
2017-06-06 23:15:00BRT剛通車的時候剛好去台中玩 好幾個站還是工地....
作者:
bw212 (borand)
2017-06-06 23:52:00打成龍粉幹嘛 只要有在通車的那個暑假去搭過BRT的肯定都會恨死胡子強 有看過哪個大眾運輸系統是水泥家私都還沒搬走工區清理到一半就通車的 台中BRT就是 那時還有很多站剛性路面都還在灌漿 毛毛蟲接近那些還沒開通的站都要切到一般
作者: iamhcy 2017-06-06 23:57:00
覺得BRT搭車時間變短好棒的我可能是異類吧XDDD
作者:
bw212 (borand)
2017-06-06 23:57:00車道再切回 對於快慢車道間切換也沒提醒開車族要注意BRT車導致後來很多開車常跑台灣大道的看到毛毛蟲就歸覽趴火
作者: yuanfun123 (myself) 2017-06-06 23:59:00
臺中2010縣市合併,胡也那時再選上市長,短短四年從無到有生出還ok的brt,只可惜倉促上路;反觀龍,藍線也是因為剛好中央支持才有這個政績,但可想而知根本還遙遙無期,這幾年間對臺中的大眾運輸也沒有什麼貢獻(攤手
作者:
bw212 (borand)
2017-06-07 00:04:00brt個人覺得不算無中生有 有一定程度是因為從合併前喊藍線
阿龍把他改成優化公車也算是廢了BRT又讓這些站體做最有效率的利用了
作者:
bw212 (borand)
2017-06-07 00:05:00喊到燒聲都要不到 只好順著姓毛那個部長的意思用brt先撐著鬍子當時還做了一個要命的決定 明明只是部分車站開通試乘就急著把原有幹線公車全部改掉 一夕之間在台灣大道搭公車變成很不可靠 難以預估時間 這也給了日後+龍把原有公車恢復暨併入brt專用道行駛的絕佳理由這也導致有些海線人至今還是一聽到brt就起賭爛
作者: iamhcy 2017-06-07 00:14:00
原有幹線不砍掉是認真的嗎www當時不是一堆機車族說有BRT後公車都跑到慢車道惹好像本來公車都不在慢車道上一樣XD
作者:
bw212 (borand)
2017-06-07 00:17:00因為那時brt班次還很不穩定加上一堆站還沒開通 這種狀況下直接砍了原有路線就是馬上開天窗 我當時就是深受其害當時那些brt及慢車道同時有站但brt站還沒完工的那些站牌搭車變的超級靠北的麻煩又難等 所以就黑到不見底了brt運作後期雖然有穩定發揮 但已經黑到發亮 根本救不回聲譽其實現在也未必好到哪去 光是浮動優先號誌取消改成訂死的長周期綠燈 就讓橫向道路使用者很頭痛了 紅燈變很久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7-06-07 01:02:00brt彈性彈到外太空 媽媽都認不出來啊XD
作者:
JackChe (JackChe)
2017-06-07 01:14:00坐等胡粉崩潰
BRT走最內側車道,代表台灣大道全線禁止左轉,會更崩潰
2的部份,站內站外都有售票機喔(站內是補票機)車行時間,300路台中車站-澄清醫院約34-40分、澄清醫院-台中車站約24-30分。這是目前的狀況。
作者: alfrog0414 (歐弗拉葛) 2017-06-07 06:49:00
號誌切換成左轉綠燈的時候 BRT也停在原地不動 這樣有需要全線禁左?明明當初蓋的時候就該徵收最內側車道 知道該做卻不做結果就是這樣
作者:
shen5035 (上海小台勞)
2017-06-07 08:29:00推樓上A大,上海也有一堆左轉道
不設中間理由之一是徵收,產權複雜處理花時間。當時市府態度是速成才不採用吧。這個問題捷運藍線也要面對。左轉車道大概要看道路配置?例如台北羅斯福路禁止左轉
作者:
tgyhum (vinc)
2017-06-07 11:18:00那些缺點之後都有改善好嗎 一堆非台中公車族在批評要是不先通車 你知道路上有多塞嗎 公車也塞在路上
作者:
xxxcat (喵凹~~)
2017-06-07 16:07:00也才上路沒多久就在說都沒改善,你有給他時間改善嗎?
作者: ajiesu 2017-06-07 16:32:00
現在的公車班距更不固定更難等 有實際等過嗎
![]()
"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
![]()
"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
![]()
"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
2014/07/28拍的,市府告訴市民這是正式通車,好好的完工再通車很難嗎?難怪會輸20萬票!
作者: velaro (下路雙組合) 2017-06-08 01:14:00
那個班距跟擁擠程度真的是挺悲劇,真的感覺就是趕工出來的東西我們以前做飛機都有一句話:熬夜趕工出來的東西不會有好下場
當內側車道為專用道時,就代表路口左轉車道被佔用,若快車道要再設一個左轉車道,直行車道將剩一線道,到時候一堆路口左轉車輛堵在路口影響直行車不崩潰才有鬼,最好的例子請參閱台北羅斯福跟南京東路公專道!就知道公專道設在最內側會有什麼瓶頸!
很棒,看看台灣大道的交通流量與複雜程度有沒有像模擬影片這麼理想單純!
作者:
imrt (0830)
2017-06-08 21:16:00現在尖峰時段,動不動就10分鐘以上沒車,前面九連班,後面七連班。真的是「憂」化
作者:
bw212 (borand)
2017-06-08 23:01:00原brt和現在優專的就差在塞人還是塞車而已 講難聽點就是顧此失彼 而我自己是覺得BRT專用道運量極限差不多就那樣了才會變成不是塞人就是塞車的抉擇 台灣大道真的需要捷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