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棒球視角粉專:投球失憶症

作者: wilbura (wilbur)   2018-12-06 00:31:15
原文網址:
https://goo.gl/AuiWdp
粉專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baseball.vision/
一直以來,許多人認為投球失憶症是種心理疾病,是因為他們無法對抗心魔,導致投球表
現走樣。台灣幾位遭遇過投球失憶症的棒球選手,在接受訪問時也曾表示心理層面出現問
題,才退休不久的前大聯盟投手郭泓志,旅美時期也在知名運動心理醫師Harvey Dorfman
的幫助下,成功走出投球失憶症的陰影。
但,投球失憶症單純只是因為心理因素造成的嗎?
https://i.imgur.com/riDuzVv.jpg
郭泓志成功擺脫投球失憶症,在2010年投出道奇隊史最低防禦率的驚人球季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了解什麽是投球失憶症?
投球失憶症也稱為易普症 (YIPS),起源於高爾夫球術語,泛指職業選手在關鍵比賽出現
抽蓄、顫抖與僵硬等症狀,導致推桿困難或失誤的現象。這些症狀大多出現在手腕及手指
的部位,使選手無法做出順暢的推桿動作。
許多需要高度專注及精準度的運動像是板球、網球、飛鏢等,也時常會出現上述的症狀,
其實不只是運動,有些人甚至在打字或是演奏樂器時也會出現類似的狀況,易普症
(YIPS) 就是泛指在這些項目中功能喪失的情況。
https://i.imgur.com/RqdF8Ln.jpg
起初,大多數的人都認為易普症 (YIPS) 是在壓力環境下的焦慮所致,相關的腦波研究也
發現,患有YIPS的選手在推桿產生焦慮時,左大腦會出現過度活化的現象,進而影響表現
,這就是所謂的焦慮型易普症。很多人一定會想到芝加哥小熊隊的Jon Lester,其實
Lester在投球方面完全沒有問題,唯獨在牽制傳向一壘時出現非常大的障礙,但沒有人知
道起因為何。
https://imgur.com/ptNMou9.gif
網友常戲稱這是Lester的「傳一壘恐懼症」,其實對於焦慮型易普症的患者來說,大多的
情況確實是出於心理因素,他們在非比賽時的表現也會相較正式比賽來得更好。但是,我
們今天要談的是YIPS中的另一種類型——運動障礙型易普症。
運動障礙型易普症起源於一種叫做肌張力不全 (Dystonia) 的生理疾病,肌張力指的是肌
肉在休息、靜止情況下緊繃的程度,一般人即使是在放鬆、休息的狀態下,肌肉也會有一
定程度的張力以維持身體骨骼的排列。肌張力不全患者肌肉的張力會時高時低,除了會產
生不自主收縮外,甚至可能造成肌肉變形,若是發生在頸部,則會導致某側頸部肌肉張力
過強,也就是俗稱的斜頸症。
下次如果發現有人脖子歪歪的盯著你看,先別急著生氣啊!
https://i.imgur.com/3uA1GAs.jpg
對於斜頸患者來說是無法隨意控制頸部活動的
運動中所出現的大多是局限性的肌張力不全,也就是只有部分區域的肌肉會受影響,在從
事某些特定活動時產生不自主的收縮以及異常姿勢。
筆者我曾經聽過一位15歲的高中生棒球員,某天發現自己在投球時右手指會感到僵硬以及
不自主地抽動,有時連拿起球這麼簡單的動作都會感到吃力。他說,那是一種「突然間無
法投好球的感覺」,一個從6歲就開始打球的小朋友,他根本無法理解自己為何在練了那
麼多年球後,突然不會投球了,甚至一度成為隊友嘲笑的對象,那種無助感是極其強烈的

因為表現下滑的關係,身邊的教練、朋友以及他自己都急著想找出答案,訓練量也因此提
升了許多,每天至少花六到七個小時在進行投球調整。三個月後,他連肩膀都開始出現不
自主的動作,不只是投球的時候,甚至連日常活動都會受影響。
https://i.imgur.com/nd4fLHK.jpg
許多YIPS患者在發病後就是不斷的訓練想找回球感,但這樣真的對嗎?
有些人一定想問,為什麼已經努力調整了反而越來越嚴重?
其實這和肌張力不全的病理機制有關,人體的大腦外側包覆了一層薄薄的結構,叫做大腦
皮層。不同區域的大腦皮層掌管人體不同部位的感覺和動作,就有如相對應的圖譜一般。
研究發現,當人體過度訓練某些身體部位時,會造成掌管該部位的大腦皮層塑性改變,其
支配範圍開始擴大,甚至開始與其他皮層所支配的部位重疊,造成人體啟動紊亂。舉例來
說,原本負責控制肩膀的大腦皮層區塊,是很有可能在肩膀過度使用的情況下擴大控制的
範圍,最後和控制手指的大腦皮層區塊重疊,導致我們做出肩膀動作時,同時刺激到肩膀
和手指的大腦皮層,導致動作順序被打亂,直接影響到場上的表現。
https://i.imgur.com/6n9Z0kV.jpg
大腦皮質掌管身體不同部位的感覺和動作
如果某區塊的支配範圍擴大甚至和其他區塊的功能重疊,就可能影響動作品質
至於YIPS該如何解決呢?主要可分為生理治療與心理治療兩種方式:
生理治療
這種治療方式通常針對上述所提到的運動障礙型易普症,此種類型的YIPS患者
會建議轉介至神經醫學科,由神經醫學專業的醫師協助針對肌張力不全所產生的症狀對症
下藥。治療藥物以阻斷神經傳遞效果的藥物為主,目的在於降低神經衝動,以減少非自主
的顫抖或抽搐產生,如肉毒桿菌素注射及利多卡因都是常見的治療方式。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則是焦慮型易普症的最佳解藥,2007年Robert和Charles兩位學者曾利
用引導意象法 (Solution-Focused Guided Imagery, SFGI) 來進行這類患者的個案治療
研究,SFGI是一種心理學上的意象訓練,透過15道題目來引導患者進行想像和感覺來逐漸
改善他們的問題。該篇研究顯示,已持續YIPS症狀約三年的高球選手,在接受SFGI的治療
後得到非常顯著的成效,未有復發的情況。
更多棒球心理學的文章可以參考之前的專題《真的不要想太多嗎?關於棒球場上的心理戰

https://i.imgur.com/RFrIwsa.jpg
動畫棒球大聯盟主角茂野吾郎也在遭遇YIPS後接受心理治療
最後和大家分享一個發生在大聯盟的YIPS小故事:
1989年,僅僅是Mackey Sasser生涯第二年,身為紐約大都會隊的二號捕手,在一次與勇
士隊球員的本壘衝撞後,Sasser突然就不會傳球了!他無法順利將球回傳給投手,常常看
到他在空中揮了好幾下就是傳不出去,神奇的是,在阻殺盜壘方面卻完全沒有問題,後人
也將捕手無法將球回傳給投手的現象叫做:Sasseritis。但不得不說,這個字應該只有在
社團球隊才用得到吧(笑)
Sasser退役之後,到了Wallace專科學校擔任教練,同時也和治療師合作,協助治療那些
與他有類似問題的球員們,繼續用他的親身經歷為棒球界奉獻。
https://imgur.com/CN70xv6.gif
總結來說,YIPS的成因及治療方式其實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去佐證。另外,動畫棒球大聯盟
中將YIPS翻為「投球恐懼症」,其實有些誤譯的成份在,畢竟經過今天的介紹,各位應該
稍微比較瞭解到YIPS這個問題其實分為焦慮和運動障礙兩種類型,並不是全然的心理疾病

而運動障礙型易普症大多是因為局限性的肌張力不全所造成的,而肌張力不全又是因為過
度訓練而導致的大腦皮層支配重疊,因此在運動障礙型的易普症當中,疲勞控管是非常重
要的。如果您身邊有球員已經產生YIPS的相關症狀,排除心理因素後,一定要確實的休息
並適度調整,千萬不能硬上、硬丟,這樣只會導致大腦皮層的支配更加紊亂,甚至會因為
身體代償而造成其他部位的運動傷害喔!
作者: LoMing1021 (相忘於江湖)   2018-12-06 00:35:00
這個心理疾病 最早是在棒球大聯盟看到的
作者: JohnLackey (德州姜雷姬)   2018-12-06 00:48:00
對那個傳不出去的捕手很有印象
作者: whow (somebody)   2018-12-06 01:10:00
那他以後怎麼打球 還是之後有治好?
作者: hochihhao (Taffy、Tora、Allen)   2018-12-06 03:29:00
這個我高中的時候也有這個經驗,但我是內野手,那段時間無論是練習還是比賽,都會有抓不到放球點的狀況,不是暴投就是挖地瓜。
作者: tortoise2006 (Jeff)   2018-12-06 08:46:00
職業選手遭遇這個壓力真的會很大,畢竟是吃飯的工作
作者: globekiller (世界越快 心則慢)   2018-12-06 09:14:00
原來電影演的是真的
作者: JustinIdiot (←傻子)   2018-12-06 09:17:00
那個故事:張閔勛??
作者: hikaruton (Tonia~黃色希卡魯)   2018-12-08 01:36:00
我也有,短傳球再也控不準,手指僵硬,但一定距離以上沒問題
作者: bert (bert)   2018-12-09 09:42:00
認真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