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 James 的重要想法(1)

作者: Debugger (鋼琴王子v2.0=>鋼琴大叔)   2006-04-03 14:23:17
※ [本文轉錄自 Sabermetrics 看板]
作者: Debugger (Win Shares 痴漢) 看板: Sabermetrics
標題: Bill James 的重要想法(I)
時間: Mon Apr 3 13:36:15 2006
以下內容原文出自於 The Mind of Bill James 一書的附錄部分。中間部分段落由我擇
其刪減,但原文的主要想法均保留了下來。因為我英文鳥蛋,所以不保證底下寫的意思
跟原文百分之百相同 XD
守備譜列(The Defensive Spectrum):
守備譜列是用來了解各守備位置所需先天能力的粗略指引。順序是:指定打擊、一壘、
左外野、右外野、三壘、中外野、二壘、游擊。捕手是獨特的,被視為在這個譜列之外
。在歷史上這個譜列曾變動過數次,例如,在雙殺較少的年代中,對三壘手守備的要求
就比對二壘要來得高。
球團組織愈好,底下小聯盟系統的人才就愈偏向於譜列中靠近游擊的那一側。
一般來說,球員換守備位置時,往譜列的右邊移動(比方說讓三壘手改去守游擊)效果
不是很好。
第二打擊率(Second Average):
第二打擊率是衡量打擊率“被隱藏“的其他部分。定義是安打打出來的額外壘包數(壘
打數–安打數)加上保送以及盜壘成功,然後除以打數。這表示了如果一個打擊率兩成
四的打者比另一個打擊率三成二的打者更會選球打,他就可能會上更多的壘;如果兩成
四的打者如果比三成二的打者在打擊率之外還有足夠的長打力,那他就能打進來更多分
。在衡量攻擊能力時,第二打擊率是個比打擊率更好的指標。
漩渦法則(The Whirlpool Principle):
所有在棒球裡的事情都傾向於回到之前的狀態。一個在某一年成績進步的隊伍,在接下
來的一年就傾向於退步,反之亦然。比方說 1980 年的時候,在全部二十六支大聯盟隊
伍當中,只有五支是跟之前一年一樣持續進步或持續退步的。這個效應也適用於個別球
員。
Bill James 找到了一個方法,不只是可以表示統計上回歸到平均的現象,也可以表示一
個他稱之為 70/50 的規則。百分之七十在某一年退步的球隊在接下來一年會進步;百分
之七十在某一年進步的球隊在接下來一年會退步;而在這兩個狀況中,在第二年退步或
進步的幅度都大約是百分之五十。這意思是說,如果有支隊伍某一年的成績是在五成之
上二十場(勝–敗 = 20),那麼下一年就會變成五成之上十場。
Bill James 寫說“這並不是我本來預期會發現的事情。從孩提時代就習慣於所謂「氣
勢」的概念,我本來預期說一個在接連兩年分別贏 83 場與 87 場球的球隊在下一年會
繼續進步,變成贏 90 場。其實是,這些球隊常態性的往原處退回去。“
競爭平衡定律(The Law of Competitive Balance):
這是導致漩渦法則的力量。贏家與輸家合理的進行著各自的策略,在全部考量進來之後
,會對落後的一方較為有利。主要的差別在於這兩方如何設法達成他們的需求,本來贏
的隊伍傾向於忽略或是沒有注意到他們的弱點,而本來輸的隊伍會去做出他們需要的改
變。
作者: huskie   2006-04-04 07:03:00
推 頭錘人的成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