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什麼是「培力」?

作者: darkelf (darkelf)   2012-02-03 23:37:22
※ [本文轉錄自某隱形看板]
作者: icepipa (ice) 看板: (某隱形看板)
標題: Re: [課綱]100-2社會經濟組織的創新與設計
時間: Fri Feb 3 23:33:14 2012
這篇不錯,有明確的定義與實際案例!
「empower這個字,指的是培力、或者賦權。
也就是改變無力者消極被動,以為自己不可能改善狀況的心態,
並賦與他們權利意識與積極行動的意願和能力。」
http://blog.roodo.com/michaelcarolina/archives/9578341.html
培力.賦權.Empowerment
今天參訪時,負責影像紀錄的麗玲問可不可錄影,受訪單位遲疑了一下,指著舉座皆婦孺
說,請不要拍臉部特寫。第二個單位,乾脆明白的說,請不要拍攝,我們有很多人從緬甸
來,還必需回緬甸去。
而且,除了各自專精的議題,像是婦女、兒童、少數族群的權益,以及人權和社會工作者
的培力、訓練和組織之外,他們都提起2010年即將舉行的國會大選。那是自1990之後的第
一次,距今已20年。一名幹部說,前次選舉時她還很小,而這次她可能沒有機會回去。但
是大家都在研究,要如何派遣移工和難民回國投入選舉活動。
他們都心平氣和的說著,好像那是最稀鬆平常的事。但我很明白,這並不稀鬆平常,一旦
失風,不死也要關到生虱母。
第二個參訪單位正舉行年度工作坊,來自緬甸國內外的幹部超過30人,我特別問起他們對
大選的態度。主持人說他們已經花了兩天討論這個問題。因為選舉絕非公平公正公開(咦
,好久沒有人提起這六個字了。)如果不先釋放翁山蘇姬,修改憲法,舉行三黨談判,停
止迫害少數民族,那麼選舉沒有意義。他們不願為沒有意義的大選背書。
天啊,這是多麼熟悉的語言。我對他們略為說明台灣的情形,在1992和1996兩次「奠基性
選舉」之前,我們不曾放棄任何一次,在制度限制下,根本不可能把統治者拉下馬的選舉
。因為無效不一定沒有其他的意義,而參選也不代表為威權者背書。不過要有付出相當代
價的心理準備。
我很清楚,所謂人權工作,對於生活在威權者直接壓迫下的人,其實是只是抵抗運動的另
類修辭。一整個下午,他們不斷說empower這個字,指的是培力、或者賦權。也就是改變
無力者消極被動,以為自己不可能改善狀況的心態,並賦與他們權利意識與積極行動的意
願和能力。
這個字眼不斷在我腦子裡回響。台灣有一小群人不斷舉辦各種活動,呼喚人民關心一個叫
作緬甸的,陌生的國度。還老遠跑來這裡,和更多人結識,計劃著互相協力,好像力能消
滅萬惡強人,解救緬甸同胞。然而我坐在那些戰士面前,卻只能說:此去風蕭蕭兮生死未
卜,你們千萬要保重。
但似乎又不止這樣。empower這個字此起彼落,逼我去思考台灣人關心緬甸的意義。於是
在臨別之前,幾句話突然脫口而出。我對那位表示自己即將回國受訓加入游擊隊的女子說
,台灣人被國民黨統治又被中國孤立半世紀之後,普遍覺得自己很無力,很powerless。
特別在面對國際事務的時候,總是因為無力,覺得反正不能做什麼,於是更加漠不關心。
我們呼喚台灣人關心緬甸,是另一種「self-empowerment自我賦權」。從停下來聽路邊的
演唱會,感動之餘買一張印好的救援明信片,簽上姓名投進郵筒。從這一點簡單的行動開
始,我們希望能逐漸改變台灣人的無力感,賦與我們自己以力量,並逐漸形成完整的國際
人格。
我們盡一份力量協助緬甸,同時也在完善自己。
林世煜
2209/7/28
攝影:胡慧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