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500強儲幹生涯疑惑1

作者: airturtle23 (三隻小豬)   2021-07-07 22:18:57
Monday Blue Buster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500強儲備幹部生涯疑惑1
原文出自:
http://mbacareerfitter.blogspot.com/2021/07/monday-blue-bustermba-5001.html
問:最近處於迷茫期,很想聽聽大家的一些想法。
簡單的背景介紹:
對外經貿大學本科,金融,成績優,但是不enjoy金融。畢業去了聯合利華管理培訓生,三年後辭職,gap了一年。之後在startup呆了很短一段時間,目前在一家電子商務的小公司。對現狀依舊不滿意,找不到自己想要發展的方向。
28了,單身,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典型。在gap year之前一直走著所謂的優生之路,在去藏區支教結束之後,突然覺得大公司里的螺絲釘人生沒有意義。我至今不後悔自己的辭職和那一年的gap,可是gap完之後,依舊沒有找到特別想要扎根的職業方向,開始在一些領域去探索,卻一直失敗。曾經還會有一些dream job,有憧憬有崇拜,現在覺得,似乎一切都只是那麼一會兒事。非常嚴重的瓶頸期,不知道怎麼突破。
覺得自己一路越走越低。從名校,到快消500強MT,到聽上去不可思議的gap,然後就開始感覺到自己和優秀兩個字不沾邊了,甚至不願意和別人聊工作。
大俠們在給自己的人生定位的時候有甚麼獨到的見解嗎?
答:
由於樓主生涯方向與MBA前後的就業大宗高度相關,因而選擇回覆。
賈伯斯(喬布斯)說:「人生短到沒時間活在別人的眼光裡。」
恭喜樓主發現人生意義並不在隨波逐流
又有過人能力,能入無人之境
也就在這種時候,才會發現人生並沒有「安穩」這檔事,而是靠對自我瞭解的長期摸索,找到自己的多邊形(稍後解釋)
甚至不在名利,並且用錢買不到快樂
這就是所謂的「天才總是寂寞的」,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這周來回這篇,感覺在聖誕節前夕別具意義
而這次出現了生涯三要素(興趣技能、性格養成、專業能力培養)以外的關鍵額外要素—「意義」
而這也是各大心理研究總結出的三大快樂泉源:愉悅(如笑話般短暫)、人際交往(屬長期),及意義(屬長期)之中最重要的一環。
雖說意義在於個人解讀,但要知道,每個人所用來解讀事物的內心工具叫做「基模」,是心理學名詞,意思是人格養成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價值觀總和。
而根據常年生涯諮商經驗,這個價值觀來自於父母的價值觀、職業(尤其職業病)、父母分別與家庭成員的關係、個案在家中排行與各自年齡差距...等,所造成對個案的認同與期望狀態。
而每個人從小為了求生、不被棄養,而需要遵循父母的「規矩」制約,而至日後師長與同儕團體認同、甚至到出社會的主管、同事圈的辦公室政治而制約...等等。
而父母的價值觀又來自於祖父母與當時社會經濟條件...等等,以此類推,
因而根據經驗,多半都要挖到清朝末年去了。
這其實是由於以往學界與業界並沒有能有效解決真實生涯方向的工具,因而普羅大眾只能退而求其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