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如何定義成功

作者: airturtle23 (三隻小豬)   2021-03-23 12:32:35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如何定義成功1
原文出自:
http://mbacareerfitter.blogspot.com/2021/03/mba.html
還記得小弟當年僥倖在而立之年就當上美國最大MBA徵才會NSHMBA的官方職涯顧問,也是史上首位華人顧問,諮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MBA畢業生如何求職。
當時在會場上,有遇過剛從雷曼兄弟倒閉前出來的西班牙裔華頓學生,在進修MBA前做過兩百多份企業評價分析報告;
也有遇到NASA供應商出來的西北老美MBA,在進西北之前,曾經根據NASA的五年計劃,替公司寫過一份四百頁的白皮書;
也遇過IBM印度來的西北MBA畢業生,MBA前從菜鳥工程師做到資深經理只花了六年,
而他老兄履歷表上每個工作的第一條就是「18個月(甚至9個月)內昇遷至下個管理職位」!
還遇過一位26年經驗的委內瑞拉經濟學家,身兼教授的他想從徵才會上轉換管顧東家,兩頁密密麻麻的履歷讓人都不知從何看起,甚至不知道是誰在諮商誰!
當時令我好奇的是,這些人在當下的成就,就已經讓世界上的多數人望塵莫及了,應該已經算人生勝利組了吧?
為什麼他們還要念書、還要轉職找更好的工作呢?
難道他們這樣還不算成功嗎?
那究竟怎樣才算成功呢?
當然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人比人氣死人,
而對成功也是自由心證,每個人都有不同解讀。
而小弟提出的也只是從生涯諮商的經驗角度出發,永遠都還會有比這更好的解釋,開放討論。
然而,就專職從事生涯管理專業至今將近十五年,諮商過超過二十國、數萬人的經驗,歸納出一些解釋。
成功應該是「在終極自我了解的過程中,找到用獨特熱情來助人的持續性幸福發展。」
時間是不斷前進的,人也會經歷生老病死的循環,
而如何在有生之年追尋成功,就個體心理學的基礎論調,這些定義完全在於當下個人內心的解讀。
有的人覺得進入麥肯錫、谷歌、蘋果等頂尖企業就是成功,
這是基於社群之中的競爭而言,有人期望成為人中龍鳳,然而在競爭關係之中,將難以產生信任,
而這樣的人生也會因為時間的經過,而因為光環的變化而肯定或否定人生。
也有人覺得錢多事少離家近是成功,這原本就是思想的自由,不是誰叫你不能這樣想,就只能甘於被洗腦。
然而,那些頂尖企業也是人創出來的,而被人奉為消費性電子之神的賈伯斯,也已經上天堂了。
而由於時間會一直過下去,就個體心理學的解讀,若是以人與人之間的競爭關係來定義成功,就會出現「復仇循環」。
由此可知,成功難以用人際間的競爭來做定義,否則從沒拿過NBA冠軍的飄髮哥奈許,或是惡漢巴克利,難道他們的運動生涯就失去意義了嗎?
當然不是的。
而假以時日,難道就這樣長江後浪推前浪,復仇個沒完嗎?
當然也不是的。
由此對照小弟當年在美國徵才會上的諮商經驗,當時曾好奇詢問了剛從雷曼離職、進入華頓就讀MBA的西裔帥哥,問說他是怎麼錄取號稱「Magic 7
作者: wwwbc (Gaelach)   2021-03-23 23:01:00
西方看東方升遷體系應該覺得不可思議,如同我們看待每18個月升管理職都會納悶
作者: dreamkd (清空)   2021-03-23 23:18: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