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Top MBA 這樣選學生!唸書外的課外經驗

作者: akadgroup (智夢MBA)   2014-06-12 10:09:01
本文為智夢顧問 Sabina 的 blog 文章:http://sabinahuang.com/
本文同步刊載於 Womany http://womany.net/read/article/4714
申請 MBA 重要的除了 GMAT/Toefl 成績、工作經驗以外,很多所謂的「課外活動」也
是商學院很看重的經歷,其中當然包含大家會立即想到的大學社團經驗、志工經驗等
。常常很多學生跟我說,自己沒有什麼課外活動經驗,結果一聊才知道「喔,原來這
個也算!」
其實說穿了,任何「本業」(上學、考試、工作)以外的經歷,只要是可以凸顯你的
領導能力、團隊合作、創新能力、個人成長,更甚者是有助於社會的事蹟,都是商學
院重視的「其他經歷」。
一、社團經驗
這是一個比較入門的經驗,相信大家在大學時期都有參加社團的經驗,如果完全沒有,
對於申請 MBA 還真的有點扣分,有參加社團的經驗固然好,更好的是擔任要職,系學
會會長、社團社長最好,其他幹部也可以,但是除了職稱以外,事蹟也是很重要的,
很多系所會辦 XX 之夜,與其只告訴學校你辦什麼活動,更可以形容你辦的那年的盛況
:例如你的團隊吸引了前所未有的人潮、拉到了前所未有的贊助等。球隊隊長、幹部、
甚至經理也是可以的,但同樣的如果有領導隊伍得獎最好,如果是該隊伍史上第一次得
獎更好。
校內社團有些屬於國際性社團也是很好的經驗,例如模擬聯合國(MUN)、國際英語演
講社(Toastmaster);除了校內社團以外,跨校社團,甚至不是某個學校辦的社團,
例如 AIESEC(國際經濟商管學生會)、YEF(國際青年創業領袖計畫) 等等,除了增
加課外活動經驗,更可以拓展你的國際觀,這些都是商學院耳熟能詳的好社團。
關於社團經驗,強度最大的莫過於創社,或者在社團裡做了「創舉」,例如在系學會第
一次舉辦企業日,召集教授及企業主,告訴大三大四學生如何作職涯規劃、求職;或者
創立一個咖啡社,從無到有召集會員、舉辦活動等等。
為什麼「前所未有」很 powerful?因為它既可以展現你的領導力,又展現你的創新、
執行力;follow 前人的腳步,總是比創造給後人 follow 的腳步來得容易。
出社會工作後也可以參加社團,很多公司都有福利委員會(Employee Welfare Club)
,我當年就是有擔任福委會副會長,還因為辦了個像樣的尾牙得了一個公司的獎,也因
為這個職位認識了台灣分公司總經理,申請 MBA 時還請她寫推薦信。福委會之外,有
些公司也有一些運動或休閒的社團,同樣可以證明你在工作之餘,還會利用下班時間和
同事社交。
除了公司內部的社團,一些外部社團同樣對拓展人際關係很有幫助,像扶輪社、扶青會
等等,同樣地,如果在社團裡有領導職、創新事蹟,都可以證明你不是一個只埋頭工作
的人,更可以展現妳不同的面相。
這些活動的經驗,一定造就了某方面的妳,讓你在課業、工作以外有新的獲得,另外一
個重點更是,你造就了什麼?成果是什麼?上述的創舉、XX之夜盛況、福委會尾牙等,
都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的「成果」。
二、志工經驗
頂尖商學院希望培養的人才,不只是作大事、當大官的人,也是對社會有所貢獻的未來
領導者,所以任何可以幫助人的經驗都是商學院會在乎的。
大家可能先想到的是家扶中心、流浪狗動物之家等志工服務,這些都是不錯的經歷,即
便是教弱勢學生功課、協助善心人認養流浪動物等「小事」,都是在申請上可以加分的
,因為實際上是,你在課業、工作之餘,還願意花時間投入志工服務,盡點社會責任。
如果有去台灣偏遠地區或者第三世界的機會,也是非常好的,除了開自己的眼界,也是
幫助更需要幫助的人。
另外,社團經驗裡提到的扶輪社或一些志工性質的社團,其實除了算在社團經驗,也可
以是志工服務的經驗,這時候就要說明你辦過、參加過的活動性質,幫助了哪些族群,
有什麼成果(例如募到善款、到醫院協助病患等)。
除了參加、擔任領導職以外,大家還需要掌握參加社團、志工經驗的原則,那就是長期
投入、常常投入,也就是說參與時間長短,以及是每天、每週還是每月、每年參加,都
是會列入商學院考量的;時間越長,代表妳參與越多,越常參加,代表你參與越深,這
些都是證明你的毅力(persistence)的證據。
很多人也問我:「我為了申請 MBA 去做義工,這樣好嗎?」我個人覺得善事不嫌多,
不管你的出發點為何,積陰德、申請學校、打發時間,只要你願意誠心付出,有人因為
你的付出受惠,哪裡不好?
其實我常常講(也很愛講)的一個觀念是,很多事情或許妳剛開始做的時候,都抱持著
一個比較實際的出發點,例如申請好的 MBA,但是在多采多姿的社團活動經驗中,你一
定可以得到除了在履歷上加一條事蹟以外的獲得,你會認識新的朋友,多了創辦活動、
執行的經驗,你會影響一些周遭的人,你會因此多了一些機會。我很多學生參加了一些
志工團體後,從一開始只是去作一些小事,後來覺得自己可以做更多,有些人甚至舉辦
募款餐會,或者擔任理事去實際運作、改善該團體,這些何嘗不是精采的人生經驗?一
開始「只是因為申請 MBA 而作」,那又如何?
本來,商學院或者你自己都應該喜歡不斷嘗試突破自己的你!
Stay tuned,接下來的幾篇文章,要告訴你其他還有哪些「特殊經驗」,可以讓你得到
國外商學院的青睞!
本文為智夢顧問 Sabina 的 blog 文章:http://sabinahuang.com/
作者: opeman (Opeman)   2014-06-12 10:23:00
有趣實用的分析
作者: Vierro (卡卡)   2014-06-18 15:24:00
真的 有些東西參與了之後感受很不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