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麥書] M1 MacBook Air規格請益

作者: KimomiKai (時雨大天使)   2021-02-01 21:37:48
※ 引述《wellgood234 (Sun)》之銘言:
: 想都不用想一定是要升RAM
: 你如果要剪輯、修圖那個256g跟雞肋沒兩樣,
: 你現在一台4K60P的機器出一張記憶卡直接就爆倉了。
: 動態後面一定走到NAS或是陣列,
: 到時候你要考慮的還有內網的速度,
: 這個花起來更恐怖。
: 你現在在過渡期它還有TB3接口
: 買一個1T外接 1秒讀寫近1000mb 的ssd現在大概5000搞定。
: 使用 MACOS的影像工作者就是要做好檔案分流的習慣(機內放軟體、文件),機外放專

: 大檔。
: 但是缺RAM整個就不可逆了,
: 尤其現在這種集成式的。
: 千萬別聽說什麼8g夠用,
: 我20年iMac 買來第一件事情就是美光36g*4
: 這6000絕對要花。
: 我就是因為16g還覺得太少,
: 才在等16吋m1。
: -
: 這邊特別讓各位理解一下接口協議跟現在儲存裝置概況。
: Mac目前配的 USB-C 口,基本上都是Thunderbolt 3.0的接口,長得跟他一樣的還有USB
3
: .0 3.1 3.2 gen1.2等等。
: 目前TB3也就是雷電三理論值可以跑到40gbp.
: 也有就是快5G 每秒的傳輸速度,都可以拿來外接顯卡了。
: 退而求其次就是USB 3.x gen2 傳輸速度可以上 20gbps/s,也就是每秒理論值都上2000m
b
: 了。
: 而且現在 NAS跟交換器還在拼的有:電網路口跟光纖網路口,單網路口上10gbp ,雙2.
5g
: bp口兩條一起用走鏈路聚合等等等...
: 基本上每秒破1000mb的內網傳輸速度這幾年絕對會普及。
: 以上是以用線傳輸。
: 另外內接式SSD這些Pcie..M.2接口就是插ping的,基本上更快.....所以目前機內傳輸

: 度走這
: 種通道的大概都每秒2500mb基本,現在在拼衝到3.4000mb了,有另外一種走SATA的介面

: 比較慢一點。
: 所以前面推文裡面的我在這邊總結...
: 基本上
: 1.目前最快的傳輸速度就是直接幹在主板上的M.2 SSD最快最穩。
: 2.接下來就是外接M.2盒+Thunderbot3 接口的,理論值可以跑到逼近速度,但是穩定度

: 板上好,而且也是貴,但是!還是比直接在官網點升級SSD便宜很多,我目前離機剪輯4
k1
: 20p,都
: 是用這個方案,用owl tb3 / m.2x4 外接盒解決 ,我裝1T*4,目前市售外接產品速度最

: 就是這個方案了,我使用上感覺不出跟機內速度的多少的差異。
: 3. 速度往下就是M.2 外接盒配上 Usb gen2*2,或是集成式的ssd+接口,受限Gen2*2

: 率上
: 限,這個跑起來大概就是每秒近2gb速度,其實也超夠.
: 4. USB 3.x. Gen 1x2 ,這個現在非常常常見,每秒讀寫大概1gb左右,1TB容量可以

: 在5千內,SANDISK有賣。
: 5.更便宜的就是一些 sata+gen1搭配這種,至少也有500mb。 1TB,3000左右吧。
: 在這邊要說的是,機內的m.2容量以內容創作者來說根本不可能有夠用的一天,而且貴

: 靠邀,一,定要去了解這些接口跟每個Gb/秒的價錢,搭配你的使用需求去做離機熱儲

: 規劃,現在
: 的外接速度跟以前那種USB3.0 跑 HDD 的時代不同了....
: 離機剪輯是絕對可行,就算是8k60p都行。
: RAM不夠就沒救了,這是一定要把預算花在當下的選擇。
: 尤其是M1這種集成式架構。
============================
這次就不鎮樓了。
首先大大還是針對UMA的統一記憶體保持傳統的概念,一直把它當PC端的Ram看待。
但事實上,你要知道UMA的設計思路是透過一條”寬廣”的道路去”直通“各個元件存取
指令或是檔案。
UMA,統一記憶體。
其實他就是LPDDR4X,只是在M1裡面用了一條Bus就完成CPU-GPU-NPU之間的交換,省去了
以往PC平台上面同一個一段數據從記憶體寫入要經過北橋再經過FSB再進入CPU內執行。訊
號的距離越短,所使用的「功耗」以及「延遲」都會有著影響。這是現階段PC上面還辦不
到的,畢竟模塊化的代價就是沒辦法比得上系統封裝技術。
更進一步可以推斷,世界上也只有阿婆可以拋棄DDR記憶體轉而投入HBM2,這是其他家廠
商做不來的(前一個做HBM2的AMD 在6000系列還不是轉回來依靠DDR。)
所以在這次M1問世之後,各個使用者體感都會是8GB就頂用,16GB是奢用。原因在於一個
常用的技術”交換記憶體“。會造成”文書使用”8GB壓根兒就喂不飽。
https://i.imgur.com/6nxifwM.jpg
(如果想看負重資料處理的使用狀況,我記得我前幾篇有分享過,要不然就是在低卡那邊
,請自行尋找了)
我說大家都把M1三個“入門級”產品想得太神了。
阿婆給你16GB明擺著告訴你,你要重度工作的,就不要選擇這三台。卻一堆人探討想要用
入門級產品越級打怪。這不是自找麻煩嗎?
再者是焊死的固態硬碟。
這三台入門級產品,也就只有mini的接口給得多,筆記本都只有兩個Thunderbolt 3。
一個接口要輸出螢幕(多螢幕輸出請詳洽我之前那篇Dell D6000分享文),這個倒還好,
如果可以同時兼顧供電,那一個接口就可以結束了。
剩一個接口你要接外接式硬碟/外接式磁碟陣列。
你已經把兩個接口都用滿了。
Thunderbolt 3細看,其實是有貓膩的,並不是外面宣稱的40Gbps跑好跑滿,其實他是給
你預留了“圖形輸出帶寬”18Gbps和“Data 傳輸帶寬“22Gbps,加起來才是你看到的40G
bps。這是固定的。
而去年底發表的Thunderbolt 4,直接整進去CPU裡面,不再與PCI-e/SATA/USB 2.0/USB 3
.2/WiFi共用一條OPI這條Bus。新增了一條“動態帶寬分配”,這才能讓單一輸出可以自
由調配傳輸速度。不再受限於要跟其他元件搶OPI限制的32GT/s。
其實很納悶的是,一個外接盒(外接磁碟陣列)他不貴嗎...
Thunderbolt 3的外接設備都非常貴,動輒5000起跳。再加上一條NVMe的SSD。
你說外接能有多省?
主要造成Thunderbolt 技術貴,還是出在英呆爾。畢竟是他發表的協議,他要賺取授權的
...
: ※ 引述《AKAJJ (小可)》之銘言:
: : (手機排版)
: : 板上各位晚上好~
: : 小弟是即將升大學的高三生
: : 預計購入一台macbook做備審以及上大學後的使用
: : 因為想申請的科系為廣電系 之後會較常使用剪輯功能(應該為4K以下的素材剪輯)
: : 這次的M1越看越燒 爬了一些文以及youtuber開箱 各種吹吹吹上天 最後決定選擇air

: 版
: : 本(不喜歡touchbar+這代的air及pro效能似乎差不多? 有錯歡迎指正)
: : 有聽說過「儲存空間之後還可以買,記憶體不能升」這件事
: : 家裡長輩認為直接買最低標配就可以了
: : 但我爬過隔壁迪卡同系學長姐的文後 幾乎一致建議升上16G記憶體(指的是intel版

: 但
: : M1看起來真的豪厲害r)
: : 想問問板上各位大大 依照小弟的使用方式 應該+6000給他升上去ㄇ
: : (用途不外乎剪輯加上看看劇、回line等簡單功能)
: : https://i.imgur.com/qqCSVMB.jpg
============================
給學生的建議。
1.預算
你是自己賺/父母資助,你都應該省再省!
學生第一已經有學校這個資源可以利用了,再者學士研究專題不會難到要跑model跑個五
天不眠不休這樣。
你應該是要先去問自己/父母可以在未來大學四年內投資多少的預算在電腦這塊領域,畢
竟你上來開口說你的需求,有的人“體感覺得”夠用不夠用這是一回事,真的要你捏預算
,出資的人是你/父母,難不成是要捏爆LP嗎,跟你說你即使捏爆拿不出錢還是一樣拿不
出來。
別再給一些無建樹的回答了。
2.檢視使用習慣
很多人用了電腦,卻是無止境的要求他能做很多事情,確實進入電子科技時代後幫人類社
會帶來飛躍性的進步。但這並不是無底洞啊,頂天的性能,那還是頂天,他並不會突破天
際的好嗎。
每個使用者使用習慣不同,他這樣使用不代表你這樣使用適用於你。
舉個例子,有誰會跟我一樣拿這台入門級MBA整週工作日都在做大數據分析嗎? 有的話
我還真想認識你跟你交流一下。
3.環境
軟體層面各自表述,各系統都有各系統專門的軟體。
也因為在Mac下你只能選用Metal或是部分軟體會開用OpenGL等等API,導致體驗方面在兩
平台各種各的不同。
舉個例子,很多人都會說我需要跑Adobe PR,那我絕對要買Mac!
這不對...你要知道Adobe向來在OpenCL之下往往表現差強人意,所以在這裡建議,如果妳
要專注用PR的,妳還是把錢投入在有CUDA的N卡筆記型電腦或是桌機。
至少是2060級別以上的電腦。
但是反過來,如果你是要用FCPX的,那你也沒得選,你只能挑Mac,而且強烈建議要把存
儲容量SSD加大,不然當你在做剪輯,ProRes格式下去很快就沒多少空間了。
這邊講這麼一點主要是讓你知道,不同的系統不能直接比較。各有各的優勢以及引用何種
系統層面去處理各條指令。
沒有誰比較優秀,單純是看你「作業環境」最適合哪一套。
最後講個殘酷但是是最直接的例子。
EXCEL這套軟體大家肯定不陌生。
但是一般使用者根本不會對「上限」這件事情有特別大的感觸。
Excel是有著1,048,576* 16,384的上限。
很多感測器的資料數據往往都是86400*一個月天數*12個月筆資料起跳。若是要喂資料進
去計算,肯定是要拆。
往往就會存在著,資料數目一多,打不開的情況。
但是同樣價格的MBA(8G/256GB),別說是打開了,開起來放樞紐分析照樣順給你看。
同一件事情「能做」、「不能做」差別是很大的。往往成品是節省時間是天數單位起跳。
剛好低卡有回一些文章,可以多少搬過來這裡回覆。
作者: ccpz (OoOoOo)   2021-02-01 21:51:00
PS4,5 和 Xbox one x/ XSX, XSS 應該也算 UMA?
作者: josephv (joseph)   2021-02-01 22:08:00
好文推一下
作者: calvincock (凱爾文雞)   2021-02-01 22:14:00
比一堆無腦推16g有建設多了
作者: poty456823 (這是一個好鍋子)   2021-02-01 22:15:00
貓呢!
作者: krousxchen (城府很深)   2021-02-01 22:20:00
AMD APU還沒做到統一定址,所以不算UMA吧
作者: hhand (Turning a new leaf.)   2021-02-01 22:40:00
好文
作者: arthurwang (莫言)   2021-02-01 22:47:00
好文,推
作者: hidexjapan (hide0504N￾ )   2021-02-01 23:33:00
Swap在這次很無感的原因是之前硬碟寫入速度明顯比較慢,會很明顯感覺到在做swap了,但這次統一記憶體搭配高速寫入,不太讓人感受到有在做swap。我自己是8G+512,今天在同時螢幕錄影+輸出1080P影片,光iMovie記憶體吃到5G多,但是完全沒轉彩球,swap吃到2G,但我在使用的時候完全無感,正常使用
作者: godwu32907 (YihRen)   2021-02-01 23:44:00
好文 推
作者: jason840226 (BabyHurk)   2021-02-02 00:05:00
優文,長見識了
作者: a062693069 (東區拔辣哥)   2021-02-02 02:41:00
U文
作者: tyf99 (呵呵)   2021-02-02 02:46:00
樓下支援支語警察圖
作者: milkBK (blitzkrieg)   2021-02-02 07:52:00
所有人:8GB夠用啦,蘋果管理很好的我的16GB MBP:safari已使用4GBhttps://i.imgur.com/gCMTGHj.jpg比起8GB ram ,瞬間打字超過100byte的大小就會LAG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21-02-02 08:13:00
作者: chin2049 (YesOrNo)   2021-02-02 09:56:00
還沒看 先推
作者: krousxchen (城府很深)   2021-02-02 10:09:00
話說MilkBK的MBP是M1的還是Intel?
作者: milkBK (blitzkrieg)   2021-02-02 10:17:00
M1 使用上是沒感覺啦 不過還是覺得ram也用太多了吧單純只是想靠北打字bug比什麼ram還更討厭
作者: shellpig (貝殼)   2021-02-02 11:00:00
safari要吃滿16g都很容易,那乾脆不用買了xD
作者: hidexjapan (hide0504N￾ )   2021-02-02 14:19:00
蘋果一直是你給多少ram他都會全吃滿的概念,不夠吃再動用到壓縮記憶體來處理
作者: eyecolor (欸)   2021-02-02 15:59:00
我全機只開一個safari,只開一個網頁照樣吃到8GB,吃好吃滿就是原則,所以看吃了多少記憶體容量完全無法參考用量,網路上的極限測試看看吧,一堆人猛亂推16GB
作者: twgamerave (北極星)   2021-02-03 01:17:00
說真的一堆人說要剪輯要幹嘛結果買一台13吋的筆電真的不知道在幹嘛,還不如買mini,13吋那螢幕帶去外面是要用13吋看4K影片嗎
作者: bilibala   2021-02-13 21:54:00
Apple 在 M1 根本不是用 HBM2 好嗎?扯這個做啥?HBMx 用不用存粹在於錢上面而已,什麼等級用什麼東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