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體] 關於 USB-C 的二三事

作者: sydwuz (・ω・)   2015-03-14 05:36:37
首先來看看這篇文章:http://chinese.vr-zone.com/145562/
充電、傳輸一埠搞定,USB 3.1 Type-C(蘋果稱作 USB-C)機能快速溫習
重點整理如下:
USB 3.1 Type-C,解決了 3.0 Micro-B 接頭的畸形問題,
也因內部接點採上下對稱式的排列而得以正反插皆無礙。
再來,3.1 的 5Gbps 速度和 3.0 的 5Gbps 不是同等級的,
3.1 實際可用的速度約為 4.8Gbps,而 3.0 僅 4Gbps 可用。
且除了 5Gbps 的 Gen 1 以外,還定義了 10Gbps 的 Gen 2。
在傳輸資料的同時,Type-C 也提供了最高 100W 的供電能力,
且能夠雙向供電,這點在蘋果販售的轉接頭上便充分體現:用
Type-C 接頭為電腦充電時,也能用 Type-A 接頭為手機充電。
至於轉接頭上的視訊埠則是替代模式(Alt Mode)的實作:
Type-C 接頭可以將部分資料通道轉供其他規格的訊號傳輸,
以麥書來說是用來傳 DP 訊號,再轉成 VGA、HDMI 來運用。
整體來說,Type-C 接頭比起現存的 Lightning、Thunderblot
有著更多的彈性,且不用受限於授權費、專屬晶片(望向TB)
等等增加成本的問題,未來可以期待更多 Type-C 接頭的應用。

從上面可以了解到 Type-C 接頭在功能面上是具有一統天下的態勢,
下面拿幾個對手接頭的腳位配置來比較,圖例:電源、高速通道、低速通道、USB 2.0
    01   03   05   07  09  11  13   15   17   19
  ┌──┬───┬───┬──┬──┬──┬──┬───┬───┬──┐
  │GRND│HS0TX+│HS0TX-│GRND│LSTX│LSRX│GRND│HS1TX+│HS1TX-│GRND│
TB ├──┼───┼───┼──┼──┼──┼──┼───┼───┼──┤
  │ HPD│HS0RX+│HS0RX-│GRND│RSVD│RSVD│GRND│HS1RX+│HS1RX-│PWR │
  └──┴───┴───┴──┴──┴──┴──┴───┴───┴──┘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18   20
        1  2  3  4  5  6  7  8
      ┌──┬──┬──┬──┬──┬──┬──┬──┐
Lightning  │GRND│L0+ │L0- │ID0 │ PWR│ L1-│ L1+│ ID1│
      └──┴──┴──┴──┴──┴──┴──┴──┘
   A12  A11  A10  A9  A8  A7 A6  A5  A4  A3  A2  A1
  ┌──┬──┬──┬──┬──┬─┬─┬──┬──┬──┬──┬──┐
USB │GRND│RX2+│RX2-│Vbus│SBU1│D-│D+│ CC │Vbus│TX1-│TX1+│GRND│
Type├──┼──┼──┼──┼──┼─┼─┼──┼──┼──┼──┼──┤
-C │GRND│TX2+│TX2-│Vbus│ CC │D+│D-│SBU2│Vbus│RX1-│RX1+│GRND│
  └──┴──┴──┴──┴──┴─┴─┴──┴──┴──┴──┴──┘
    B1  B2  B3  B4  B5  B6 B7  B8  B9  B10  B11  B12
就接頭大小來看,Type-C 是比 TB 小得多,比 Lightning 大些,但接腳數最多;
而以高速通道的數量來說,Type-C 和 TB 都是四條,Lightning 僅兩條。
目前 Type-C 是使用四條當中的兩條傳輸 USB 3 訊號,另外兩條拿來傳別的資料,
但在規範裡頭是可以讓這四條都拿去傳其他東西…到這邊有想到什麼了嗎?
很可能在不久之後便生出個 Thunderbolt 替代模式,只要 Intel 願意的話。
還不只這樣,目前 TB 其實就像個寄居蟹般地附在 miniDP 接頭上,當寄居蟹
長大時總是要換個殼…再看看 TB 和 Type-C 的配置就會發現 Type-C 很合適:
Intel 在去年似也有提到,下一代的 TB 將使用更薄的接頭,提供 100W 電力,
速度還要翻倍到 40Gbps,如要減少線材成本就只能朝增加通道數量的方向發展,
若接頭真換成 Type-C 的話只須將 USB 2.0 的兩條通道都改作高速通道即可,
在 Intel 和蘋果皆參與了 Type-C 設計的前提下,有這樣的發展我想也不奇怪。
作者: hajimels (阿一)   2015-03-14 07:43:00
感謝分享!
作者: wichen721   2015-03-14 08:51:00
學到一課了
作者: kennyf506 (Kenny)   2015-03-14 09:02:00
推!
作者: notmuchmoney (真的不錯....)   2015-03-14 09:45:00
唯一的缺點就是比Micro-USB稍微大了些
作者: shenyang (身癢抓抓)   2015-03-14 10:00:00
推!! 詳細
作者: tyf99 (呵呵)   2015-03-14 10:10:00
能不能兩台直接 usb-c 對接,當網路線用?
作者: kenk0818 (R-one)   2015-03-14 10:30:00
感謝推 雖然自己資質差 還是不太懂
作者: hidexjapan (hide0504N￾ )   2015-03-14 10:40:00
問題不在usb-c的規格,問題在apple只給了一個孔
作者: EROS4   2015-03-14 11:09:00
TB 橋接 Apple 已經實作了,Type-C 橋接應該不是啥問題
作者: pig (歡迎加入豬頭黨)   2015-03-14 11:11:00
要照 usb 的規範 2.0 不能拔,不過如果只是借頭用的話…
作者: pantatonic (承天廣運聖德神功廢文帝)   2015-03-14 11:11:00
只有一個就算了 還和電源做作一起 那不就跟平板接藍芽鍵盤一樣
作者: moulder (天屎~加百列)   2015-03-14 12:26:00
只有一個的原因 我大概知道了...跟設計跟空間都沒關係...跟..有關..
作者: NoneWolf (Forty2)   2015-03-14 12:36:00
Type-c不可能去打TB intel自己也說互相補充對方 照你後面一分析 確實TB很有可能轉成Type-c來時做耶
作者: NoManInCar (NMIC)   2015-03-14 18:30:00
我是覺得MACBOOK的磁鐵電源消失蠻可惜的不知道typeC可不可以做成有磁力的接口
作者: NoneWolf (Forty2)   2015-03-14 18:37:00
其實就算不換Type c光憑現階段頻寬和PCIe介面 也是很強只是太少人會用到這塊:P
作者: SicInfit (O_o)   2015-03-14 21:24:00
TB 的頻寬大多了吧(3.0 快出了),而且傳輸方式好像也和 USB 不同,不是封包是用串流的
作者: four26 (426)   2015-03-15 13:59:00
這種定義還是太狹隘了 過沒幾年不是淘汰就是換新接口 $$$$$$
作者: kill0210 (Pein)   2015-03-15 20:01:00
USB-C跟lightning都是4pair 2channel吧...一次就是要用1個通道去傳輸,而且兩個編碼不一樣。等於你要弄一起,晶片要能編2種碼,同時接頭又要有辨識能力,這要$去堆然後thunderbolt 20Gbps 是把2條頻寬合併,USB-C沒有這個功能。http://goo.gl/gm04XN
作者: Luos (Soul)   2015-03-16 11:40:00
最可惜是沒有MagSafe
作者: kill0210 (Pein)   2015-03-16 12:14:00
是要打thunderbolt沒錯,要做當然不是不可能,但要包山包海除了$之外,要全包的晶片也會更大,等於自討苦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