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e7hax0r (正直聞腋青年)
2025-06-05 18:51:52既然上面講到LCP主播賽評
那就來看看Nash怎麼說吧
原文較長 節錄部分相關內容
有興趣的可以觀看原文
我想過的樣子 做起來不一樣 - 專訪 Nash
https://reurl.cc/5KxnAz
-
Method:
你剛剛提到,每種轉播風格都有它自己的觀眾族群。從我的觀察來看,LCP 的轉播風格結
合了各大賽區的特色,每種風格、每種觀眾都照顧到,你自己比較喜歡這種方式,還是其
他賽區呢?
Nash:
背後的原因其實蠻單純,如果拿 LCP 的規模、比賽場數與轉播天數跟其他賽區相比,我
們的比賽場次真的比較少,但同時主播賽評的人數卻非常多,這跟我們的市場規模和營運
背景有關,簡單來說就是僧多粥少。
像 JR、Section、ZOD 這些老牌主播賽評,他們的表現都非常好,可是因為比賽場數少,
轉播的收入不足以支撐全職工作,所以他們往往還得兼差接案或做其他事業。久而久之,
他們就很難把所有時間都投注在聯賽上,這也讓我們只能採取輪班制。輪班一多,人就變
多,但比賽量卻沒增加,自然而然每個人的風格就會不一致。
再加上大家不是全職,彼此之間也不太有機會做統一的管理、培訓或是開會溝通,很多人
一年下來第一次碰面就是在轉播台上。這些背景,讓這賽區的轉播風格比較多元、百花齊
放。如果用好的角度看,當然就是青菜蘿蔔都有,各種觀眾都可以找到想看的;但缺點就
是,整體上會比較混亂。
有時候你會看到某些主播賽評之間的化學反應非常好,也有些組合明顯就是不太搭,這些
都會在我們的轉播裡發生。
Method:
你在 Carry 也負責主播賽評的班表調配,你會盡量把那些化學反應好的組合多放在一起
,還是會嘗試不同的搭配?
Nash:
那兩年其實是我遇到主播賽評最大換血期的時候,從 LMS 到 PCS時期,有一批主播賽評
沒有繼續播下去,他們可能有自己的人生規劃,或是不再被青睞,而PCS 開始後的第一、
二年,也有一些主播賽評陸續離開,像烏龍、湯米等等。
過往平均來說,一個聯賽用四個賽評輪班其實就夠用,但隨著這些人陸續離開,加上我自
己那時候也在做其他事情,人力慢慢變得緊張。尤其是近幾年 LCK 的中文轉播,也被鍇
睿接下來了,所以幾乎壟斷了轉播市場,加上他們又有自己的業餘賽事需要轉播,所以轉
播人力更顯得吃緊。
所以我們慢慢發現到,一定需要有新生代的人來補上這個轉播人力的缺口。尤其是在剛進
鍇睿的第一年,我看到公司把剛比完《你行你上》的選手放上去播亞洲盃甚至 PCS,那些
選手大多轉播經驗不足,結果就是收到許多不好的社群反饋。
當時我雖然還沒負責主播賽評管理,但我就跟公司反映這樣不行,我們需要用按部就班的
方式,讓這些新人能一步一步補上缺口,而不是一次被罵到退場。所以在第二年開始負責
管理的時候,我做了一個分級制度。我們當時有 PCL(PCS 次級聯賽)、PCS 和 LCK 轉
播,依照賽事的重要性,讓那些還在培養中的新人從低層級的比賽先練習,不用一開始就
面對最嚴苛的觀眾。這樣我也能用更多時間跟他們討論、陪著他們成長,然後讓那些表現
很穩定、觀眾熟悉的老牌賽評,繼續專心播觀眾喜歡的場次,我再去協調怎麼分配時間給
年輕人,讓他們累積經驗值。
今年雖然我已經離開了,但你可以看到像宸瑞、杰哥,去年他們還沒播很多一級聯賽,但
今年就已經穩定出現在轉播台,而且沒有像以前那些新人一上台就被罵翻。他們在適應上
明顯順利很多,這是我覺得最大的成果。
Method:
現在轉播台上這種比較偏娛樂、搞笑的風格,你覺得是賽區文化的發展,還是剛好這一批
人本來就有這樣的個性?
Nash:
我覺得這種文化在我們這個賽區其實存在很久了,算是粉絲跟主播一起養成的風格。以前
看比賽的時候常觀察到,很多觀眾會說比賽不精彩,反而是這些主播賽評成了他們看聯賽
的動力來源之一。這樣一來,主播自然就變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對我來說,我當然不太喜歡這種現象,因為我覺得那是本末倒置。主播應該是幫比賽加分
,而不是變成觀眾唯一的看點。不過這也是前面提到的,因為我們不像傳統電視台那樣對
轉播形式和內容有太多的限制,主播賽評就可以很自由地做自己,也更容易發展出個人風
格。
所以這算是一種累積下來的文化,到了今年,我覺得這股文化變得更蓬勃了,也更像是整
個社群的主流,主要是因為這一批新的主播,他們更樂於接受被娛樂化這件事,所以這股
風格就越來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