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絮] 解說記得微博(附長篇採訪內容)

作者: blackzoo123   2017-06-29 17:04:31
link:
http://m.tw.weibo.com/5836550074/4123981139393096
微博內文:
謝謝電子競技雜誌的採訪,但評論是怎麼樣[怒][怒]有沒有認真看人家記者寫的稿啊[右哼哼]下午四點解說LCK[愛你]
圖片:
http://i.imgur.com/6KA1NzH.jpg
雜誌採訪內容(已簡轉繁):
從去年到今年,從台灣到上海,Remember在LPL已經陪我們走過了一年的時間。快如閃電的團戰分析、激情澎湃的解說氛圍和沈著冷靜的控場意識,讓觀眾們眼前一亮。憑借著居高不下的人氣,Remember在去年年底收穫了「最佳新人解說」的獎杯,他的身影,也從解說定妝照的最右邊一點點的移動到了最中間。褪去攝像機前的亮麗和光鮮,他只是個身影略顯單薄,卻步履異常堅定的大男孩。
幾乎和每一個讀大學的男生一樣,遊戲是大學生活里幾乎必不可少的部分。大學時的Remember,雖然也曾有過想出國留學,做金融分析師,甚至是成為一位銀行家的夢想。站在華爾街頭,看著攢動的人流奔向是曼哈頓的每一個角度,也看著手中的數字在流轉之後就迅速的變成了改變人們生活的財富,的確是一件充滿了成就感的事情。可是,耶倫(美聯儲主席)在年輕人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卻是無法與SKT.Faker相比的,電競是那個年紀更真切的生活。
「大四的時候台灣開始有那些網吧杯,當時先說服了台服第一的西門夜說,後在網上找了三個人,組隊成功後便去打比賽了。」在網吧賽奮鬥的日子里,Remember的這支業餘隊伍一路高歌猛進,很快就打到了業餘組的第一。於是他們也順理成章的遇到了當時台灣唯一的一支職業隊伍——台北暗殺星。
和做金融分析師一樣,任何成就都要來自於日復一日枯燥的練習再加上一點點的天賦,在跟真的職業選手對線之後,高端遊戲玩家與職業選手之間差距的挫敗感熄滅了Remember心中的火焰,也動搖了他對電競的熱愛。離開校園服完兵役之後,他離開了浴血奮戰的召喚師峽谷,進入了一家知名的企業做金融研究助理。
股市的錯綜複雜,匯率的漲跌起伏,一成不變的西裝和一塵不染的皮鞋。Remember變成了一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在辦公室的燈光下和電車搖晃的空間里重復著華爾街銀行家願景的磨礪。
然而這一切都在台北暗殺星捧起S2全球總決賽獎杯的那一刻開始改變了。洛杉磯萬千觀眾的歡呼和吶喊聲,燈光和彩帶交映著暗殺星隊員含淚的眼角。隔著電腦屏幕,Remember看著那些自己曾經熟悉的,認識的,瞭解的對手拿下了世界冠軍。如果說之前與台北暗殺星的對抗讓他認識到了與職業選手的距離,那麼台北暗殺星拿下了S2冠軍,也印證了自己和世界冠軍的距離。這讓一切的努力好像都又有了距離。
「台北暗殺星出去前,沒有一個台灣觀眾覺得他們會贏,都覺得八強就可以了。但沒想到他們最後拿了冠軍。那時候我又想當選手了,有一種我也想做到這件事的感覺。」回想當時,Remember笑著說:「你看到了一個曾經你認識的人,他做到了一個你覺得不可能做得到的一個成就。」
就像《肖申克的救贖》的結尾,「Remember,Hope is a good thing,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重新燃起希望的Remember,再次踏上了成為職業電競人的道路。如其所言,「我如果不做這個決定我會後悔吧,我的人生會後悔一輩子。」
「最初是想當職業選手的,」能從Remember的言語中聽到一些惋惜,「可是努力了半年,卻沒有能做到。」為了讓更多人認識自己,也為了讓職業戰隊更好的瞭解自己,他選擇退而求其次先去做解說。當時的解說在台灣雖然只能算是「半職業」的,可是卻是也是一個展示自己的平台。
果然,閃電狼戰隊登門拜訪,想請他去做戰隊的戰術分析師。閃電狼最初的隊員,輔助的段位不如他自己的高,這種心理的落差讓他有點悵然若失。但是路是自己選的,「畢竟我接受了這份工作,所以我就應該好好做。」
即使做了戰術分析師,但是打職業的心依舊在血液中躁動,所以當Remember知道有隊伍想要組隊的時候,他還是按耐不住想去試一試。耿直的他也直接去跟閃電狼的管理層挑明自己的想法。
追夢的道路上人人平等,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打動了管理層,他們告訴Remember:「盡情大膽的去試吧!」Remember也為自己定下了目標,「我給自己一個年限,就是25歲的那個10月31日。如果在那之前我沒做過職業選手,那我就不會再想這件事了。」雖然最終他也沒能實現自己職業選手的願望,但在金融領域和台灣電競圈中磨煉的職業精神,成了Remember最寶貴的財富。
人的一生都會遇到一些貴人,也總有一些時候有一些機遇悄然而至。「在電子競技行業更需要運氣。」Remember笑著說。
2014年初,PLU聯繫到長毛老師,詢問他有沒有加入LPL的想法。「我覺得這就是機遇吧,長毛老師當時因為有家室在台灣,所以是有點猶豫。而我是單身,我沒有家室也確實比他年輕一些,對我而言那時候的我是‘Nothing to lose’,所以我想來試試看。」
雖然長毛老師最終選擇來到了LPL,那時候的Remember錯失了來LPL解說的機會,卻也沒有放棄,「很多人都在想要怎麼成功,就比如說我,但是真正成功的人他想的是怎麼把現在的事情做好。」就好像當時的他,雖然很想來LPL,雖然孑然一身沒有什麼可以牽掛的東西,但是卻沒有什麼可以證明自己的東西。
「哪怕六十分都不是。」他說。
從那之後,Remember就徹底放空了自己,心無旁騖安安穩穩的在LMS認真解說。當他因為沈著冷靜、條理清晰的團戰解說和「一秒五句」的語速逐漸被大家所熟知的時候,而這個過程中依靠的是幕後一遍遍的準備與每次解說之前情緒、體力和狀態的投入,這樣讓他與許多解說相比都顯得非常職業。對於一份工作而言,抓住了希望是第一步,那成就職業精神就第二步,而回報他的是2015年底拳頭公司發來的LPL的邀請函。
最開始想成為職業選手的Remember,在解說每場比賽的時候都身臨其境的感受選手的心情,想贏每一場比賽的願望也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成了想解說每一場可以拿冠軍的比賽,略帶激動的解說情緒,也成了Remember的標誌只有,「我在解說的時候,我感覺我是在跟台上的選手一起在贏這把比賽的。」
對解說工作的全情投入和專業精神,讓Remember逐漸獲得了玩家們的認可和喜愛。於是他的解說台,從上海的LPL到了美國的S賽,到了巴西的MSI,到了長沙的德瑪西亞杯。時間在走,人在變,但是對電競總有那麼一份執念,就像五月天的那首歌——「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就不會做了」。
時至今日,當Remember坐在解說台上看著那些在舞台上比賽的職業選手,心中還會有著起伏的悸動。雖然沒能成就最初的夢想,卻抓住了在電競人生中的希望,Remember的故事還在繼續,在拿下「最佳新人解說」之後,相信他心中又有了新的希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