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貓奴專欄:百鳥歸巢!韓援效應衰弱與回歸

作者: BRITAINCAT (法蘭克貓)   2016-12-19 17:14:26
網頁圖文版:https://goo.gl/Mq1XFo
作者:貓奴
歡迎大家來到Masters Insight的專欄,最近天氣有點反常,讓貓奴身受其害大病了一場
,還上吐下瀉,可以的話我只想當個廢宅在家……而這次的專欄想跟大家討論一下韓國選
手紛紛回巢的趨勢,看看這個現象到底從何而生?
其實從上年起,因為歸化政策的取消以及大家發現選手間必須建立縝密的溝通,才能打出
一些預想中的遊戲內容,除了LPL每支隊伍依舊充斥兩位韓國選手外,大部份戰隊重新發
掘本土人才,冀望憑藉無語言隔閡與區域理解遊戲的一致性,減少不必要的落後拉近與韓
國的距離,那麼這跟韓國選手回韓發展的關係在那?正正是韓國選手也發現到這些問題,
而且花了兩年時間也發現無法根治。
英雄聯盟這個團隊遊戲主要由三個要素構成:團隊溝通 ←→ 個人技術 ←→ 戰術運用,
三者相輔相承,但那怕你戰術智如諸葛,沒有溝通技能與團隊配合則萬事皆休,我們最常
見路人局不會利用Jungle佈置好的視野進行侵略,反而怪責Jungle沒有做事,這些觀念上
的落差也適用在韓援身上,限制住他們應有的實力。
Mata就是一個最佳的例子,被譽為最強軍師Support Mata沒法帶領RNG走得更遠,他與Uzi
的雙人線搭配也沒有展現出無可抵擋的制宰力,Mata的中文再好,肯定不能比語言相同的
雙人線交換資訊速度快,也沒有令隊伍搖身一變成就Samsung White恐怖的同步率,有人
可能會以Meta作辯護,但LPL兩年的成績都證明了是其他選手無法跟上韓國頂尖選手的思
維步伐。
圖片:https://goo.gl/DsALIf
在中國打拼兩年的Mata今年也回到了韓國的KT Rolster。 Photo Credit: Riot esports
flickr
大環境令選手精神不夠緊繃
目前全球電子競技發展最蓬勃的地區自然是韓國,這個龍頭在未來十年也具備著不被超越
的基石,他們很明白行業的產值是社會與及國際看待電子競技的其中一個焦點,南韓本來
就是娛樂產業的大國,把職業選手包裝成運動明星成為了最基本的行銷手法,對他們來說
電競比賽不單單是競技,換個角度這也是一場娛樂表演秀,而娛樂產業本來就是其中一個
資金流轉得最快的行業,這讓韓國本來因為《星海爭霸》建立的根基,瞬速透過《英雄聯
盟》發展開來,稱霸了整個電子競技的皇朝,但這就是韓國能超越其他地區的理由嗎?顯
然並不是,要說體育明星的話,北美與歐洲由傳統運動員投資的隊伍一定更有說服力,再
要說產值的話,中國產值說不定歐洲加上台港澳兩個區域也比不上(歐洲整個區域比較複
雜,並不像北美把資源集中在美國西岸),其實最主要是KeSPA為每一位選手設立了許多規
條,從根本上捍衛了職業選手的利益與及形象。
你有想過薪金太高對一位選手是個負累嗎?這邊廂台港澳地區需要極力協助選手爭取他們
應有的待遇時,LPL卻以毫無節制的銀彈攻勢令整個地區以膨脹方式爆炸增長,這種以金
錢換取產業成熟度的方式,在發展初期的確最能取得成效,卻只是權宜之計,任何體系在
短時間內發展過快都很容易發生「泡沫爆破」,而這個詞彙本身的定義就含有負面不良成
份,卻非常適合套用在目前LPL的現況,韓援的身價越來越高,但想加入LPL的韓援卻買少
見少,甚至大家都只能拔腿回韓,因為這些選手在LPL毫無競爭力可言,這裡所指的競爭
力是韓援無論表現如何,他們在韓國學到的老本,足以在中國任何一支隊伍擔任先發選手
,冠軍獎金對他們而言更是可笑,也許贏下LPL冠軍後,老闆私人給的獎金比世界冠軍的
獎池還多,看看S5 Mata到了LPL後,第一件事是做什麼?買了一輛價值差不多一千萬台幣
的名車,他們還需要在意比賽獎金嗎?而中國本土選手隨便開實況一個月也賺到幾十萬人
民幣,這種隨時有路可退的電競路對他們而言實在太過兒戲,而你周圍十多支戰隊近百人
也是如此,「我想得到冠軍,但得不到冠軍我還是賺很多錢。」,讓中國本土的選手永遠
無法重回S2的WE與S3的OMG這個剛起步的時刻。
當你回到韓國,遇到的情況卻是完全不同,沒有冠軍的你什麼都不是,那怕你再強,但眼
睜睜看著SKT拿下冠軍的時候,作為亞軍的ROX Tigers與Samsung依舊是個失敗者,當大家
只會故步自封說韓國不能被超越的時候,卻沒有想過韓國以叢林法則取優汰劣,踏過無數
的血與肉才成就現在的王座,那怕是Peanut、Ssumday、Reginover這些現今屬一線的韓國
選手,都經歷過被當成次貨的時候,那怕是Bengi這位三屆世界冠軍Jungler打野,都無可
避免被學弟Blank拉下缺席IEM,而大家喜歡的Tigers則更可笑,這些選手幾乎都是Najin
的棄子,再加上一個長年在升降賽徘徊的Smeb湊成一隊不被看好的分母隊,每年韓國總有
方法讓一些超新星崛起,回看NA、EU、LPL與LMS四個區域的本土名單,只能讓大家搖搖頭
,甚至許多隊伍都是選手養老院,當然這個情況的發生絕對有跡可尋。
以我們最熟悉的LMS為例,我不相信每支職業隊伍的教練、分析師發現不到選手問題在那
,但為何總是沒有更替選手的念頭?因為台灣戰隊根本沒有時間與機會訓練一個全新並且
適合隊伍的選手,這個問題在J Team尤其嚴重,你說Bebe爛嗎?你能在那裡找到一個比他
經驗更豐富的本土選手?說REFRA1N不夠強嗎?你能在那裡找到一個具有即戰力的Jungler
?結果卻是重用銷聲匿跡多時的Achie與Jcain作為「新人」,而一場未上的RLun我們連他
表現如何也不知道,但我敢肯定RLun一但出賽而沒辦法Carry全隊的話,他必定被貶低到
體無完膚,無論他有多適合J Team,教練團永遠都不敢再起用他,因為台灣戰隊受不起輿
論壓力。
LMS與其說是一個職業聯賽,更像是一場對弈,戰隊以選手為棋成為對局人,網民以輿論
為棋成為掌棋人,戰隊嘗試新戰術新選角會被炮轟不尊重比賽,若只顧韓國Meta的話,又
會被咎病毫無創造力,因為我們不喜歡改變與嘗試,如果有人在那個框框的邊緣遊走,只
會被當成異類而無法生存,這成了無法跨越眾多高牆的主因,被理所當然歸類在最弱勢的
「五大賽區」當中,看看今年ANX成功的原因在那?他們沒有為自己蓋上先入為主的屏障
,更不在意世俗的評價,比起評價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他們更在意能否贏下這場比賽,
事實也證明他們的成功更多建基於對自己的自信,而非輿論。
圖片:https://goo.gl/ni64VO
歷史將會否定第二名的努力而只記錄冠軍的輝煌。 Photo Credit: Riot esports flickr
隊伍永遠無法找到一個最好的溝通方式
而擁有外援的隊伍,大部份都無法找到一個最好的溝通方式,要知道除了比賽的交流外,
很多時候也是建立在日常生活大家對彼此的熟悉,從而令隊伍的磨合更好,這方面卻往往
最容易被忽視,許多隊伍在調整團隊溝通的時候,只會著重一些遊戲內容上的溝通,比如
進退或者團戰目標,但其實要健康促進選手間的交流,是需要從日常的細節做起,每個人
的說話方式、舉指談吐都並不一致,把他們調整做同一個步調才是改善溝通的要點,團隊
溝通也不是單純的資訊互換,而是訊息傳遞後再共同討論出結果,韓援面臨的情況就是雙
方語言不通,只能簡單交流進退與否,但許多東西都是在頃刻間發生,那是幾個生字能彌
補的東西?
文化差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正如我剛剛所說,改善隊伍的溝通從日常生活開始做起,
但本來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的選手生活模式完全不一樣,甚至選手花費一個賽季也不一定能
適應,Kkramer正正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離開的原因不外乎無法融入台灣的生活圈,要
排解語言、甚至文化的隔閡並非易事,本來每個人都必定有些思鄉情緒,這是從小到大的
教育與及人類對於熟悉居住環境的歸屬感。游子在外,那有這麼容易就脫離十幾二十年的
生活習慣,並且學習一套全新語言系統,真正要把一個外援的實力完全發揮出來,並非幾
字幾筆就能解決,而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融會在一起,我想Riot本來要設立歸化政策的目
標亦是如此,只是被扭曲成一個「購入全韓選手大法」而已。
圖片:https://goo.gl/2WPsD9
任何以團隊形式進行的競爭都需要隊員間極大的同步率才能打出頂尖實力。 Photo
Credit: Riot esports flickr
韓國區域是唯一能讓韓國選手進步的地方
這一波韓援回巢潮讓LPL許多隊伍一時間失去了目標,他們吸引韓援的最大依憑──金錢
已經無法再帶來任何吸引力,這四年韓國隊伍稱霸任何國際聯賽,除了IEM IX與2015 MSI
成功讓非韓隊伍奪冠外,能夠擊敗韓國隊伍的就只有韓國隊伍,那怕是Ever或者Kongdoo
Monster這種LCK下游隊伍,他們在國際的競爭力不比其他區域的一線隊伍低,甚至國際視
野更為廣闊,單單是韓國隊伍這個名銜足以約到許多非韓頂尖隊伍團練,而四連霸世界冠
軍也給予出走的韓國選手一個啟示;「想要高薪厚職盡管往外跑,但要拿到冠軍榮耀的地
方只有一個,你並沒有其他選擇。」
韓國儼然成為了唯一能讓選手進步的地方,非韓選手在韓服鍛鍊個人技巧,最近也發生大
量韓服帳號被查緝並封號的情況,顯然這種舉動讓非韓選手習慣高強度遊戲節奏的機會越
來越少,這也是後話,韓國真正讓選手進步的地方並不只是那個天梯系統,而是整個環境
一同成長,光是觀眾的人口基數就代表了這個區域對於電子競技的支持度,LCK的季後賽
每一年都在進步,這種進步不單單是選手,而是觀眾、後勤也跟隨著選手在進步,今年的
LCK春季季後賽在首爾奧林匹克體操競技場舉行,場館能容納的人數直逼世界賽規模,但
將近兩萬張門票卻只需要半小時就被韓國民眾消化,對比起LMS季後賽百多個位置卻也發
生入座率不足的情況,我們就是黑暗時代與帝王時代的差距,別人製造投石器攻城的時候
,我們只能拿樹枝削成利箭射在對方的城牆,韓國就是一個全民電競的國家,上至八十下
至小孩也投入在其中,觀眾的質素成為了其中一個進步元素,當大家注意選手的八卦時,
韓國注意到的是發掘和培養新人的重任。
KeSPA(韓國電子競技協會)擔起了這個重任,說起來要發掘人才的方法很簡單,實際執行
起來卻又非常困難,那需要不斷舉辦比賽讓選手間發生碰撞,從總統杯、KeSPA Cup、
Challengers Korea(以往的NLB,也即次級聯賽)到LCK,他們沒有一刻是閒下來,不像其
他賽區一休季就將近兩三個月,甚至KeSPA還怕你們不適應Meta,舉辦過為期兩個禮拜的
季前賽。業餘隊伍透過與職業隊伍的交手,吸取更多養分供自己成長,若表現優秀擊倒他
們,更能獲得發揮的舞台,透過種種良性競爭,上層的選手需要繼續精進自己的實力,並
突破自己的瓶頸超越自我,下層的選手則有無數學習機會改進自己,這才是一個健康的競
爭環境,曾經LMS地區也有過這樣的嘗試,TESL與及HKES舉辦的HKESC發掘了不少人才,這
些選手也都已經在線上打拼,可惜最後卻成畫餅,也影響今年LMS地區的表現。
除了比賽以外,也有許多比賽以外的事情值得我們學習,為了讓隊伍更能投入到比賽當入
,KeSPA還會特地派出「看護」為隊伍解決所有比賽以外的事情,甚至看護會承包下與
Riot溝通,其他區域陪伴隊伍的大多是Riot派出所屬區域的員工,而韓國則再多做一步,
連選手膳食也是看護需要監察的地方;KeSPA每年還會舉辦兩次職業教育修養大會,對選
手的職業禮儀和規範進行培訓,單單培訓選手也不是他們的目標,電競教育的工作也自然
是KeSPA工作範圍之一,這並不是一個空泛的概念,韓國確實把電競教育專業化成為其中
一門學科,選手在退役後能得到進修機會甚至在裡面執教,這才是確確實實韓國拋離世界
視野的原因,細緻入微、反省自己再進行改進。
圖片:https://goo.gl/ena1TV
韓國間的對賽反而最能增強他們的實力,其實很值得大家反思當中的原因。 Photo
Credit: Riot esports flickr
這次所說的東西範圍太廣,也比較難消化,卻又非常重要,更形象化的概念可以說LCK本
身就是一個「超我」,如何成就「超我」先需要理解「本我」的問題,這篇文章與其說是
在討論韓援、討論LCK,更多是希望LMS地區面對許多正在發生的問題,並找到最合適的解
決方法,我們下次再見!
MastersInsight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astersinsight/
貓奴 – CatSlave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atslaveplatform/
Skywal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lolskywalk/
作者: starfishkira (死搭魚)   2016-12-19 17:17:00
可以給我一隻芯芯貓貓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