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直播來了 打電動就能賺錢?

作者: GOD5566GOD (o'_'o)   2016-06-03 21:59:26
http://goo.gl/RIOzu1
聯合新聞網 2016-05-31 16:10
【文/劉子寧】
週五接近傍晚時分,《30》和張嘉航約在四號公園旁的咖啡店,他坐在2樓最裡面的座位上
低頭滑著手機,就跟一般人一樣平凡,你幾乎看不出來他就是紅透半邊網路、一開實況會有
上萬人觀看的知名實況主──亞洲統神。
說他人生勝利組也不為過,他的收入以27歲年輕人來說非常優渥,一個月平均下來有20萬,
而且工時自由、工作地點不拘,現在還有了自己的網路電視節目跟周邊商品。更棒的是,他
的正職就是一邊打電動一邊和粉絲聊天,對於酷愛電玩的年輕人來說,這簡直是夢寐以求的
職業。
只需要一台電腦、一個鏡頭,再加上耳機跟麥克風,對著看不到的觀眾打電動就會有錢入帳
,這一切似乎看起來不可思議。但事實上,直播正以各種形式滲入我們的生活。無論唱歌吃
飯睡覺,你意想不到的各種現場,都有人上線觀看。
這就是剛剛興起的新產業──直播,目前台灣光是Twitch一個平台,每個月不重複訪客數超
過450萬人次,平台上有近萬名實況主,累計每個月觀看分鐘數高達8億分鐘,可見依賴直播
作為娛樂消遣的人並非少數。
再加上現在Facebook、17、MimiCam等平台都推出個人直播功能,幾乎每個人都可以隨時開
啟直播,搖身成為「人人都能是實況主」的時代。
這樣的趨勢也代表消費者的眼球即將轉移,從過去的電視轉移到網路影音,甚至是轉移到直
播平台上,畢竟,電視節目再多不過幾百個頻道,但直播卻是成千上萬,琳琅滿目,永遠選
不完。
直播最大的優勢在於「社群功能」,比較起一般的OTT串流影音,直播節目更具有互動性,
每個直播主都可以根據觀眾的回應做出不同的效果,而他們閒話家常、未修片的表現也讓觀
眾對他們有更多的信任與黏著度。
所以你問,為什麼統神長相不如明星偶像帥、電玩技巧也贏不過一線電競選手,但他卻能成
為「台灣第一實況主」?正是因為他直白的個性,讓觀眾喜歡他打電動時的真情流露,而且
他們覺得自己參與其中,比較起只能被動的看電視節目或連續劇,觀眾反而覺得和實況主聊
天更有趣。
實況就是社群,讓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使用者自創內容,進而成為品牌操作與
粉絲經營的新興平台,創造出UGC與平台共同分潤的新穎商業模式。這些都是廣告主開始注
意的趨勢,其中像是羅技、宏碁、微星等遊戲相關科技產業都已經投入預算在這塊新興市場
,預估在不久後直播將會更加盛行。
■中國直播淘金熱
僅僅隔著海峽,中國在直播產業的發展卻早已白熱化,是台灣可以參考、卻又無法模仿的範
例。
若要說起中國直播的商業模式,可以以五一假期時,人氣主播阿哲在YY直播慶祝頻道開通3
週年慶典來一窺究竟。當天幾大人氣主播紛紛「連麥」祝賀,最高峰時有近60萬人同時在線
觀看,現場觀眾則不停刷屏送禮物、做貢獻,而這些禮物都能變現成為直播主的收入。根據
當地新聞報導,整個3週年慶典阿哲線上收入就高達約40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2000萬元)。
在中國,直播平台數量近200家,大型直播平台同時在線人數可以達400萬,同時進行直播的
房間數量超過3000個。無數電競退役選手、遊戲解說主持人,或是身材姣好的美女,紛紛站
上了視頻直播的前線,甚至變成了平台、經紀公司、直播主以及廣告主四方的完整產業鏈。
但產業趨勢雖在,台灣卻受限於內需太小,未必能發展出一樣的架構。台灣本土最大直播平
台Livehouse.in創辦人暨執行長程世嘉就分析,中國直播的發展甚至比美國還早,是因為他
們人多、娛樂少,卻有很多有錢人隨著經濟發展出現,「錢沒地方花,YY就變成出口,在上
面看娛樂、打賞,所以YY80%的營收來自前10%的有錢人打賞,但台灣可以嗎?不行。台灣年
輕人沒那個閒錢。」程世嘉說。
■新東西出現,眼球往哪裡去?
雖然打賞的商業模式未必能成型,但程世嘉卻認為未來「自媒體」跟「直播」盛行是事實。
在社群網路推波助瀾下,想紅的人會愈來愈有話語權,只要敢講、敢秀,就會有人願意觀看
。未來新聞也會改變型態,會有更多直播形式的新聞出現,記者將能隨時與觀眾互動,做出
即時報導。
台灣每年250億的廣告預算正不斷轉移至網路,而素人文化最風行的直播平台將成為未來影
音口碑的決勝點。目前直播觀看族群雖落在消費力稍差的前18-25歲間,但廣告投放的轉移
勢在必行,因為「眼球在哪、廣告預算就會在哪」。
作者: madeinheaven   2016-06-03 22:19:00
MFC上面有不露點開台就賺幾千美金的....YY超亂的 之前有女主播跟男粉絲開房後被殺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