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EDG訓練師大、交大?教練讚台學生有潛力

作者: a000000jet (******)   2015-12-06 13:26:20
EDG訓練師大、交大?教練讚台學生有潛力
如同前篇報導,EDG 總經理三少邀請上海同濟大學、交通大學與台灣師範大學、
交通大學的學生參觀選手訓練室,也讓教練阿布訓練臨時成軍的學生組聯合軍,
會後更進一步說明台灣學生的狀況並公開 EDG 選擇選手的條件。
*台灣師大、交大與上海同濟大、交大聯合軍對上 EDG:
此次交流賽,台灣師範大學、交通大學與上海同濟大學、交通大學組成的學生隊伍,
在默契不足的前提下,即使對上 EDG 多數都是二軍跟候補選手,各線仍都慘敗。
不過學生們獲得最多的,就是 EDG 總教頭阿布親自為學生提點。首先,在對戰之前,
阿布特別分析每一個學生慣用的角色以及對線跟團戰最怕碰到的角色,同時也進一步
給予學生們在選角上的建議。而在開戰過程中,阿布也教學生怎麼依照團隊害怕的角色
與慣用角色,跟對戰方慣用角色與害怕的角色進行 ben 角跟選角。對戰結束更進一步
給予所有學生實質的建議。 不過交流賽之後,EDG 選手田野(MeiKo)主要提到的是
「玩遊戲」跟「把遊戲當職業」還是有差別,認為學生們實力挺強的,因為上大學
沒什麼時間練習,比較少團練經驗,也沒有教練、分析師,如果跟選手一樣全職練習,
一定會很強。
*EDG大讚台灣學生「很有料」:
阿布表示,學生們在面對比賽的關注點還有對遊戲的想法,是比較小年紀的選手也能夠
做的,相對於職業選手來說,層次是有點低的。另外一點可能是自己在玩的關係,
團隊性向差了一些,對於遊戲的專業性,怎麼樣最快獲得勝利,對於學生來說面對的
可能就很單純是一款遊戲,打出來的可能就是比較偏向休閒娛樂為主。
不過阿布感到意外的是,這些大學生可能因為教育水平比較高,談吐之間,詢問問題
可能是通過自己的學識、素養,都在一定的層度之上,溝通和交流的方式都有自己的
思辨、審核能力,問出來都是專業層度上的問題,這證明著他們心裡是有一個職業
電競的夢,或者有一個職業電競的想法,或許可能是沒有一個好的平台,或是像
EDG俱樂部一樣的訓練過程,純粹靠著自己年齡上的天賦來達到這樣的想法(電競夢)。
總而言之,阿布認為台灣學生在潤和度上、遊戲習性上都很好,這個比很多職業選手、
年輕選手來說,台灣學生最強的優勢是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未來的機會是很大的。
*EDG教練透露學生自主訓練的訣竅:
談到最適合投入電競的年齡,阿布表示,其實年紀小的人都可以打得不錯,但是要當
選手看的是心性要健全、基本素養要夠,所以 Riot 訂的 17 歲,如果從教育層度來看
,這會是一個不錯年紀。
阿布更進一步提供幾個對於台灣學生或是業餘選手的建議,要在不影響自己學業的
情況下,更有效地玩遊戲,那麼平常要多看比賽,看比賽的過程要仔細去看這些
選手們的視角,要更快瞭解這些英雄特性,尤其是大學生們對於「讀懂比賽」或是
「對比賽的分析能力」是高於職業選手的,所以可以從解析賽事為出發點來去做練習。
看完比賽之後,要實際去操作,這樣一來可能玩個兩三盤,都比沒有目標的玩
10 盤來得有效,因為這些選手們的思維模式、想的東西是具備職業特性的,在觀看
過程中,可以揣摩一下、想像一下,這些選手在比賽過程當中,是怎麼想的,怎麼
溝通的,怎麼交流,怎麼設計。
另外,阿布也多次談到「團隊合作」的問題,其實各行各業都會碰到,就《英雄聯盟》
來說,學生們可以三五一群,在一個宿舍五個人或者一個同班幾個人,嘗試著落實
這些解析後的想法。以組隊的形式去玩遊戲對於學生來說,可以獲得很多好處,
像是在組隊過程中彼此去溝通跟協調,這中間就會有溝通跟協調能力的訓練,
好比說約戰時間,比賽過程中的分工,還有比賽前中後的自我審視、別人給意見、
別人審視、怎麼去看待別人等等,可以用不同的鏡子看待自己,也能很快速的提升
整體素質。
*EDG總經理透露EDG選手必備條件:
EDG 總經理三少透露有關 EDG 徵選新進選手的標準,強調「品德」跟「刻苦精神」
是最基本的標準,因為所有電競都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教練阿布表示,首先,新進選手至少要在《英雄聯盟》「王者」(菁英)等級以上,
再來是年齡最好是 17 歲,因為年紀太大,反應就會比較慢。接下來才會進一步判斷
選手屬性,是打手、還是獨立性比較強的人,然後還有要具備「團隊觀念」,也會
瞭解一些像是受教背景、家庭教育情況等等戲咧,等到入選之後,會去判斷選手的性
向、實戰能力、會不會怯場、溝通能力等等。
*學生:EDG 真的很強!
賽後,記者實際訪問了實際參與 EDG 對戰的三位台灣學生。現在就讀台灣師範大學
碩二的師大學生薛相榮認為 EDG 真的很強,跟他們打,輸了技術又輸了團隊合作。
不過 EDG 他們的教練對於版本的掌握、角色的瞭解、每個人的特性都能夠迅速掌握。
像是他一開始會問我們擅長什麼角色,也會建議適合對線的角色,ben 角的時候,
也會觀察天賦符文,打線上面也很了解角色之間的特性,整體來看,EDG 的訓練應該
是很扎實的,尤其對每個選手的特性也很清楚掌握。
談到這次的海峽盃,薛相榮很期待能夠三連勝,但是說實在的,師大針對這場的
賽前練習時間真的很少,直到出國比賽前,所有人練了一整天,但真的只是把團隊默契
練好。不過這次能夠坐在 EDG 職業隊的訓練室跟職業隊練習,覺得真的很難得,
會當作回憶去珍惜。
就讀台灣交通大學大二的束之研表示,對戰過後,覺得 EDG 對這遊戲下了非常大的
工夫,跟一般玩家不太一樣,一般玩家可能靠多打練習,但是 EDG 多了很多實務跟
理論的東西,像是教練問完我們角色的時候,就會想好陣容跟 ben peak 的事情,
有時候會不太懂這中間的道理,覺得他們真的很厲害,選手也很強。
至於海峽盃,交大這邊大家現實其實不太認識,一兩個禮拜前才真實見面,
練習比較少,不過以往在跟自己的戰隊玩的時候,其實一路都在碾壓,但是跟師大打的
時候,反而發現很多缺點,所以能夠出來就很開心了,主要是珍惜這次的機會。
就讀台灣師範大學大三學生羅揚說:「我覺得我根本沒有玩到遊戲,就結束了...」
他特別提到 EDG 對於遊戲的掌握度很高,知道什麼時間要幹麻,一般玩家的觀念跟
選手們還是有很大的落差。羅揚私下觀察到選手們之間其實也沒有在溝通什麼,只
是單純操作這個遊戲,卻很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所以他們其實也沒用到什麼實力,
反觀學生隊伍每個人很像自己在玩自己的遊戲,少了團隊感,這是這次對戰下來
他看到的最大的差異,獲得最大的可能是換線的時機跟單線的操作。羅揚也很珍惜
這次的活動,認為可以去 EDG 覺得很開心,而可以實際參加海峽盃跟其他學校交流
也很棒,也很期待之後會有類似的活動持續舉辦。
http://game.ettoday.net/article/608802.htm
ETTODAY
作者: Murasakibara (十二樓的鋼琴貓)   2015-12-06 13:41:00
有羅揚有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