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第七屆聯合報文學大獎得主:張貴興

作者: Qorqios (詩人Q)   2020-07-05 22:28:20
第七屆聯合報文學大獎得主:張貴興 2020-06-30 聯副
近三年內作品:《野豬渡河》
評審推薦代表作:《猴杯》
獎金:新台幣101萬元暨獎座壹座
評審團:王德威、向陽、呂正惠、周芬伶、張瑞芬、楊澤、駱以軍(按姓氏筆畫序)
主辦單位:聯合報、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
張貴興簡介:張貴興,生於婆羅洲砂拉越,祖籍廣東龍川,1976年赴台,1980年師大英語
系畢業,1983年入籍台灣,1990年任中學教師,2016年退休,專事寫作。著有短中長篇小
說《伏虎》、《賽蓮之歌》、《群象》、《猴杯》、《野豬渡河》等。曾獲時報文學推薦
獎、開卷好書獎、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中央日報出版與閱讀好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
獎、博客來年度選書、OPENBOOK年度好書、金鼎獎文學圖書類、亞洲週刊十大小說、花蹤
馬華文學大獎、台灣文學金典獎。
頌詞:濃烈詩意,暴亂瘋狂的詛咒與回音 ◎駱以軍
視覺上,張貴興的文字創造了一個靈光迸灑、斑斕撩亂、視覺的每一細節皆竄跳、閃逝、
突襲、若隱若現,不同動感、不可思議的「不存在之境」。這樣的小說語言,在華文長篇
中幾乎已臻絕品、極限。
一如納博科夫《幽冥之火》,以超乎讀者能承受的感覺密度,甚至文學感性的承受力,
重建了一段現實中可能不再被人理會、感覺、同情、記得的屠殺劇場。與可能華人文學
無人能出其右的自然書寫能力,那些discovery般運鏡的植物、蟲魚鳥獸、原始森林之
美,相對立的,是一個如王德威先生所說「失掉的好地獄」:一個深不見底的暴力黑洞。
這種魔性書寫,甚至全書讀完,全是人體肢骸的破裂。故事上半,不同時期的舊移民、
華工、華人婦孺老幼、土著之間,和叢林裡的野豬、鱷魚、野猴,一種原始生命既彼此
威脅、鬥爭,但仍然有男女、小商貿關係、有調戲鬥鬧、有英雄傳奇(譬如那扁鼻周的
超人閉氣潛水能力,竟那麼魔幻在湖底打撈起,墜毀日機飛行員的屍體,眾人對那
些遠方現代性物資的迷戀,瓜分了飛行員佩戴的物件),這些章節以短篇來讀,其生機
勃勃、詫異靈動,完全不輸莫言、馬奎斯、李永平最好的那些短篇傑作。
動物的原始魔性的借用,不論是豬芭村老華人和野豬群的混戰;日軍用機槍掃射野猴群;
或是落單的愛蜜莉帶著關亞鳳去獵殺一頭母豬和牠的孩子們,這些動物在被獵殺時,
會回贈以人類,叢林中的野性、暴力和傷害。但是,等到日軍的機械化部隊出現,
用現代性有效率的屠殺,站在絕對優勢的,一種遊戲的享樂。
讓人不忍卒睹的屠村、砍頭、姦殺,小說前半部的靈性和魔性,墜入一濃稠無出路的暗
黑,不給予讀者任何意圖在文學中找到療癒的希望。
譬如這段:「陽台晨光熹微,鐵皮桶裡水波瀲灩,一尾母孔雀躍出鐵桶,在陽台地板上掙
扎,肚子裡金黃色的蛋卵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螞蟻。飛向豬芭村飛回莽林的蒼鷹多了起來,
爪子拎著沉重的食物。」
似乎讀者以為就是一段自然寫作,下一段卻寫到豬芭人對蒼鷹攻擊,原來他們用牛車運
來十幾具剛被屠殺的屍體。包括孩子們帶著說書人故事角色的面具(有中國傳統腳色,
也有日人滲透小販的日本妖怪面具),惡童般戲謔馬婆婆。之後一幕是馬婆婆用帕朗刀
砍了兩匹英國人留下的美麗白馬,以及之後馬婆婆藏匿這些孩子失敗,他們遭到屠殺。
這些暗寫、換置、藏閃,比比皆是。
但這樣的「比肉身被碎裂、種族被滅絕,最不見光的所在」還要讓人哆嗦、恐懼,似乎對
邪惡的延續性,超過天地尺規(我們對小說能到多遠的想像力?),張貴興似乎翻過
福克納的《熊》、《黑暗之心》的全幅震懾,帶我們靜默深思的攀到莎翁的《馬克白》、
《奧賽羅》裡的伊阿古,對於「不被後來的任何歷史安放的亡靈們」,那樣濃烈詩意的,
暴亂瘋狂的詛咒與回音。
這是一本逼使讀者闔上書,仍被其魔性困住,反思暴力、邪惡的任何可能面貌、歷史的
被遺忘、人類的執念,甚至人類是否是自然的侵入者、乃至於「後人類書寫」(王德威
語)……許多深沉持續探問的,一本偉大的長篇。
得獎感言:蕭邦之心 ◎張貴興
1990年,在砂拉越旅遊區,中年馬來攤販問:你是日本人嗎?2002年,在砂拉越計程車招
呼站,土著青年問:你是韓國人嗎?2010年,在砂拉越機場,攬客的老司機問:你中國哪
一省?日韓和中國經濟宮殿最金碧輝煌的三個年代,穿金戴銀的東方身影和臉孔點綴全球
,被誤認國籍是正常的,即使穿著邋遢隨性如我。在台灣,對初次見面的人,或者為了加
深印象吧,有人好心提醒:他是馬來西亞人……在砂拉越,親友像檢視稀有物種:他是台
灣人,所以……這是一個灰色地帶,曾經是古老的汶萊帝國、荷蘭和英國屬地,曾經是兩
個建國百年的華人王國(蘭芳共和國和戴燕王國)統轄地,曾經是國共內戰兵敗如山倒的
國民政府一度考慮臥薪嘗膽的屈辱地,更曾經是左翼紅色思潮的滲透地,最後成為外來政
權(馬來西亞、印尼)剝削的奴役地。土生土長的第三代華人,青年時期赴台讀書設籍,
三言兩語交代來歷時,難免失語甚至「失身」。一位砂拉越出身的前輩小說家死後將骨灰
撒向台灣海峽,沒有保留,無處可去。1849年蕭邦死前哀求妹妹挖出心臟帶回華沙。軀留
巴黎,心歸祖國。
如果可以,軀歸砂拉越,心留台灣。
有更多人比我更有資格獲獎。謝謝聯合報系。謝謝評審。
評審團推薦入圍作家:
陳淑瑤
近三年內作品:《雲山》
評審推薦代表作:《流水帳》
從2009年澎湖鄉土的《流水帳》,到2019年繭居日常的《雲山》,中生代實力派小說家
陳淑瑤十年磨一劍,誠心不與世人爭輝,不與同行較勁,這次用了幾乎是反市場,也反
小說慣例的方式,提煉出文學純度極高的小說。
和一般長篇的史詩宏圖不同,《雲山》是一個不打算與外在世界掛勾的世界,生活是一
地碎渣,線索全靠讀者自己統整起來。七七四十九小節結構緊密,文字冷靜而有耐心,
大量驚人的細節展示了正常表象下內在的崩毀。瘟疫之年,緩慢之書。「瘟疫剝奪了每
一個人愛的力量,因為愛需要有一點未來,而我們卻只剩下片刻」。流水雲山,人世綿
長,《雲山》把失去所愛的幻肢痛、撕裂傷寫得極淡極隱,作者穿越二十萬字的廣袤海
面,拋下了許多錨,那後勁很強的悲傷,棲息在風平浪靜的文字裡,給了讀者真正的寧
靜。(張瑞芬)
藍博洲
近三年內作品:《尋魂》、《春天──許金玉和辜金良的路》
評審推薦代表作:《台共黨人的悲歌》
1991年藍博洲出版他的第一本報導文學集《幌馬車之歌》,一舉成名。藍博洲一直寫作不
輟,不斷的有新作出版,至今已有三十多本。
藍博洲的寫作方式是非常辛苦的。他所要追索的人物大都已在1950年代犧牲,由於政治忌
諱,他們的事蹟早已淹沒了幾十年。他要不斷的探訪五十年代殘存的政治犯,再從這些政
治犯的口中尋找可以繼續訪查的線索。他跑遍了台灣各地,也跑遍了大陸大江南北,帶著
錄音機與照相機,盡可能的留下紀錄。他要整理許許多多的文字稿,還要從舊報刊雜誌及
後來公布的警總辦案資料勾稽若隱若現的線索,再把他們整理成一個一個的事件,讓完全
被遺忘的人物重新出現在人們的面前。他不是一個放任想像的虛構的小說家,而是一個勤
勤懇懇的田野勞動者。三十年來他就靠著這樣的苦工,終於寫出了三十多本書。這樣的寫
作者,可以說是台灣文壇所僅見的。
很多人不願意談藍博洲,說他充滿了意識形態,我倒覺得,批評他的人意識形態色彩反而
更嚴重。我從他的近期作品中,選擇推薦《台共黨人的悲歌》,因為這本書涉及一個終身
反日、為祖國奔走的台灣人(張志忠),一個自學生時代起就因愛國而參與學生運動的江
蘇女子季澐,以及他們的兒子、剛滿二十歲就自殺的楊揚。這三個人都牽涉到不少人,
透過他們的一生經歷,我們可以看到被人有意淹沒的一個大時代。藍博洲的寫作風格、
他的勤勉工夫,他想記錄一個時代的使命感,都在這本書上得到完美的體現。(呂正惠)
平路
近三年內作品:《袒露的心》
評審推薦代表作:《行道天涯》
平路新著《袒露的心》是一部奇書,奇在此書既是散文,又是小說。平路以散文之筆敘述
自身錯置的身世,復以懸疑的小說結構,透過「傷逝」、「真相」、「父母」、「時間」
、「爾後」等五個章節,交錯而出一幅生命與身世、時間與親情、隱情與真相,詭祕而複
雜的細節。在疑惑、疑慮與疑心的情境中,逐一揭開自身滿布隱情的人生,
追溯生命之中的創痛,既是療傷止痛之作,也是一部究探人性深層以及怨憎會、
愛別離的家族史書寫。
平路的敘事觀點也有可觀。她以第二人稱「你」進行敘事,在迷人的喃喃自語中,呈現心
靈絮語的綿密細緻;「你」又是時間長河裡一個未知身世的哀傷女性,通過回憶、究問、
神傷,終於能夠豁然面對自身命運的綜合體。「袒露的心」所袒露的,不只是書寫者謎樣
人生的獨白,也是與她一樣曾受過創傷者的傾訴。
《行道天涯》則展露了平路擅長以歷史人物拆解政治神話,以虛構敘事還原人性真實的
創作長才。她以費心蒐集的史料為基礎,以小說家的逼真想像,重寫孫中山與宋慶齡的
黃昏之戀。她以女性觀點敘事,不受男性典律束約,既具有解構正史的力量,也充分展
現了異於一般歷史小說「重蹈覆轍」的既虛構而又真實的想像力道。(向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