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試著製作 Linux 開機隨身碟,把我嘗試的過程整理一遍。
第一步:initrd
我選擇 Syslinux 這個啟動載入器 (boot loader) 來建立可開機的 USB 隨身碟,啟動載入器安裝完成後,把 Linux 根目錄檔案系統放在 initrd 中。initrd 的 "rd" 就是 "ram disk",也就是將主記憶體的一小部分拿出來當作磁碟機,裡面可放 Linux 的根目錄檔案系統,但因為容量有限,所以只能放入簡單的功能。而且下次開機後,對檔案系統的修改就不見了。
第二步:以隨身碟為根目錄檔案系統
第一步將根目錄檔案系統放在 initrd 中,容量有限。如果在 initrd 中檔案系統的起始腳本 init 中,掛載 USB 隨身碟 (這裡是 /dev/sda1),然後 switch_root 轉移根目錄檔案系統到此隨身碟,就可以用整個隨身碟作為根目錄檔案系統,不但容量變大,還可以在下次開機後保留上次修改的磁碟內容。
然後在此根目錄檔案系統中安裝 apt 套件管理程式,如果有缺少的檔案,就從一個 Ubuntu 16.04 個人電腦 copy 過來。
apt 套件管理程式安裝好後,就可以大幅提升安裝軟體的便利性。
第三步:加入 X Window 圖形介面
有了 apt 套件管理程式,再在 Linux kernel 中加入一些重要的硬體驅動程式,就可以用 Super user 身分,以下列指令安裝 X Window 和桌面環境 (Xfce 桌面環境比較沒有問題):
apt-get install x-window-system-core
apt-get install xubuntu-desktop
到了這個地步,就可以很容易地安裝中文輸入法 (gcin)。這樣,一個簡單的 Linux 開機隨身碟就製作完成了。
成果請見網頁版:
http://yitao.atwebpages.com/stages/
各位大大請鞭小力一點,謝謝!
作者:
da21510 (da21510)
2018-10-24 16:49:00流量洗起來
作者:
Neisseria (Neisseria)
2018-10-24 17:39:00等你做新的 Linux 發行版喔,加油好嗎?
作者: cs8425 (cs) 2018-10-24 18:15:00
這不就跟直接安裝進隨身碟有87%相似... 約10年前就玩過了
作者:
joehuan (一瓶)
2018-10-24 20:19:00請愛用multibootusb
作者:
Debian (Debian)
2018-10-25 00:33:00不是啊!這東西本來就有了,你的也沒特別好為什麼要用你的呢?這樣有理解困難嗎?
作者:
dic1911 (猥瑣肥宅大叔)
2018-10-25 09:36:00有效文章: 8
apt-get 這屬於 Debian 管區,應該沒有疑議吧,他本人都跳出來說話了!
作者:
chang0206 (Eric Chang)
2018-10-25 17:53:00multibootusb/etcher 都可以更快速方便作到,為何要多作這個?
作者:
Bellkna (柔弱氣質偽少女)
2018-10-25 19:18:002沒壞
作者:
Debian (Debian)
2018-10-26 00:10:00欸,這個嘛...也管不到啊,我只是習慣靠北邊走而已!
作者:
rs6000 (正義的胖虎)
2018-11-05 21:13:00開機隨身碟??ubun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