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buntuBSD

作者: soheadsome (師大狗鼻哥)   2016-03-21 21:16:21
https://sourceforge.net/projects/ubuntubsd/
昨天才看到這個project
好像是用debian kfreebsd的技術做成的
apt那些套件不曉得能不能用
作者: Neisseria (Neisseria)   2016-03-21 23:22:00
硬碟支援大概不會太好? 對 BSD 很有愛可以玩玩看
作者: EdwardGJLee (LGJ)   2016-03-21 23:43:00
這個真的是只能當玩具啦!有興趣就直接玩 OBSD/FBSDOpenBSD/FreeBSD大便那個,人家早就表明是玩具了!:)硬體一直在「搞怪」,聰明的使用者應該要有知慧要選硬體,還是有能力的「軟」體。
作者: Neisseria (Neisseria)   2016-03-22 14:29:00
現在的 FreeBSD 都號稱是沒有 systemd 的烏托邦不過,這個烏托邦的進入門檻有點高 XD
作者: EdwardGJLee (LGJ)   2016-03-22 14:32:00
沒有 systemd 就是烏托邦?Slackware 也是沒有的。其實就是按照指示安裝,門檻都是別人喊出來的。要試就先試 FBSD,OBSD 的 locale 還很老舊。
作者: kenwufederer (Nash)   2016-03-22 14:41:00
用FreeBSD搭配Xfce,使用起來還算滿意真的要說缺點…就是要花蠻多時間“客製化”
作者: s9209122222 (海海海)   2016-03-22 14:59:00
各位大哥真愛自虐XD
作者: EdwardGJLee (LGJ)   2016-03-22 15:03:00
應該自得其樂吧!人家會有些「規則」,這背後一定有原因及哲學,只要能掌握到,以後就不是問題了。沒有人會故意開發個整人的 OS 出來的。:)
作者: frankmito (frankmito)   2016-03-22 18:36:00
gentoo 也可以不用 systemd 啊,不一定要用 BSD
作者: EdwardGJLee (LGJ)   2016-03-22 20:12:00
光看 systemd 其實是不準的。BSD 家族是沒有 inittab就算是 slackware,還是有 inittab。ports 類的 OS/distro,主要就是要花時間,因此桌面式的使用方式較不適合。當 server 比較多,連 X 都沒有。
作者: qoopichu (非洲邊緣魯蛇)   2016-03-22 21:44:00
結果這篇其實和Linux沒有直接關聯 XD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3-22 22:32:00
借問一下 就具體使用上FBSD和linux有什麼差別嗎?在網路上看過一些介紹 有的說對新硬體的支援速度比較慢甚至有看過評比說 執行速度也比linux略慢一點點
作者: EdwardGJLee (LGJ)   2016-03-22 23:05:00
評比是要看怎麼評比,例如 BSD 通常預設是同步為入當然就會比較慢。還是要整體及相同條件去比較。但慢一點,但穩定一點,就是使用者的取捨了。純是設定上的調校問題。s/同步為入/同步寫入/優缺點都有,搶封包可能 BSD 會有力些。linux vs bsd 都是借來借去,當然都是會有相關的。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3-23 00:42:00
原來如此 謝謝 那穩定度是有經過詳細測試過囉
作者: EdwardGJLee (LGJ)   2016-03-23 07:13:00
手頭上目前沒有測試數據,也不太有意義,因為每個版本的表現會不太一樣。經驗上,高負載時的表現 BSD 較佳。這可以從 yahoo 近幾年來從 FreeBSD 漸漸汰換成Linux 後的表現可以推知。
作者: OrzOGC (洞八達人.拖哨天王)   2016-03-23 07:17:00
看PTT就知了,雖然有時會爆炸...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3-23 09:28:00
我搞混了 yahoo 近幾年來從 FreeBSD 漸漸汰換成Linux所以是暗示linux比較穩定?
作者: EdwardGJLee (LGJ)   2016-03-23 09:31:00
較不穩定,狀況較多。但 BSD 的人才較難找,而且主事的姑娘傾向用 GNU/Linux。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3-23 10:04:00
原來如此 謝謝回應
作者: EdwardGJLee (LGJ)   2016-03-23 10:05:00
當然這只是粗略的經驗推估。許多情形是人為因素。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3-23 10:19:00
另外問個蠢問題 如果不考慮伺服器 拿來當桌面呢?用BSD有好處嗎?或是跟linux相當?
作者: EdwardGJLee (LGJ)   2016-03-23 10:26:00
BSD當桌面當然也可以,和Linux差不多,但是編譯一整個 gnome/kde 要多久?時間上是否合算要考慮清楚。bsd/gentoo 這些都是 ports 系統,除base system外都是要自行編譯的。一般不直接用 binary package。
作者: heeroy (海闊天空)   2016-03-23 11:50:00
BSD要當桌面的話可以考慮PC BSD,比較有binary的套件可裝
作者: kenwufederer (Nash)   2016-03-23 13:43:00
FreeBSD可以用pkg吧,自己編會瘋掉
作者: EdwardGJLee (LGJ)   2016-03-23 13:47:00
那些 pkg 都不太新鮮。要用pkg的話就用 pcbsd。
作者: kenwufederer (Nash)   2016-03-23 14:25:00
嚴格來說,PCBSD與硬體整合還是有限雖然PCBSD的Base就是FBSD,但實際安裝一次會發現蠻多不同之處,不過都可以自己換掉啦…如果是我選當桌面的系統,還是覺得GNU/LinuxFBSD真的就是拿來練習的,想學是可以用用看
作者: EdwardGJLee (LGJ)   2016-03-23 14:37:00
其實許多用 FreeBSD 的,他們用的桌面是 Mac。XDMac 也是用 FreeBSD kernel。所以 kfreebsd/ubuntubsd 都可以玩玩看。我以前是用 FreeBSD + GNOME 當桌面,都是從ports自行編譯的,是還好,反正晚上睡覺前就給他編,早上起來大概就 OK 了。自己編的用起來比較順一點。
作者: kenwufederer (Nash)   2016-03-23 14:42:00
講到MAC,又是另外一個事情了…
作者: EdwardGJLee (LGJ)   2016-03-23 14:42:00
當桌面就頭痛的是許多要用到 linux 模擬器,fbsd 沒
作者: EdwardGJLee (LGJ)   2016-03-23 14:43:00
有自己的原生碼。所以效能上會差一點。
作者: kenwufederer (Nash)   2016-03-23 14:45:00
是差很多…雖然我自己用FBSD當工作機但從來不推薦別人用FBSD當桌面
作者: EdwardGJLee (LGJ)   2016-03-23 14:45:00
xfce 還有加油的空間。
作者: EdwardGJLee (LGJ)   2016-03-23 14:46:00
FreeBSD + wm 我覺得是比較好。其實沒架 server 的需求話,用 BSD 是一種浪費。
作者: kenwufederer (Nash)   2016-03-23 15:31:00
目前工作都是把FreeBSD改用Linux…其實有點難過
作者: lantw44 (#######################)   2016-03-23 19:52:00
FreeBSD 的 binary package 現在已經更新得很快了沒有特別改選項的需求,可以直接用 pkg不過要拿來當桌面的話,大概就不要期待所有功能都正常像是自動掛載,或是系統設定值這類的工具很可能都故障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3-23 21:39:00
感謝三位詳細的介紹和討論! 幫助很大另外說道Mac也是用BSD當核心 但是實際上用起來呢?除了桌面是完全不同以外 其他部份的差異也很大嗎?
作者: jksen (Sen)   2016-03-23 22:02:00
題外話,嚴格來說OS X底層核心Mach,BSD只有外層部份而已。^是http://goo.gl/U7GQqqMach微内核跟BSD單核心差異滿大的。不過儘管內核有差,在命令列是感受不出什麼差異。
作者: EdwardGJLee (LGJ)   2016-03-23 23:37:00
是的,正確的說是 XNU 混合式核心。
作者: s9209122222 (海海海)   2016-03-24 00:10:00
微內核聽起來很厲害的樣子
作者: EdwardGJLee (LGJ)   2016-03-24 09:24:00
是怎樣厲害?XD 理論是理論,實作是實作。GNU Hurd就是微核心的 OS,孵了那麼久還在孵。:Q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