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開音節V.S.閉音節

作者: Lhanas (窮奇太子)   2012-05-19 23:59:46
※ 引述《donmclean (David老師)》之銘言:
: ※ 引述《erica5781 (一天)》之銘言:
: : 對於開/閉音節觀念還有些不清楚,
: : 在此請教大家:
: : 開音節:
: : 1.缺乏coda
: : 2.不能單獨存在
: : 3.為unstressed syllable
: : 閉音節:
: : 1.母音後一定有coda,要不然母音須是雙母音
: : 2.要有重音
: : 不過如果是以這個單字"coffee"為例呢?
: : ['kofi]中的開音節、閉音節為何呢?
: : a│如果開音節是[ko],那coffee的重音怎麼會落在第一音節?>>>['kofi]
: : b│如果[fi]是閉音節(雖然母音之後沒有coda,但它是雙母音),那為什麼重音不在此音節?
: : 謝謝!
: 不曉得英文是怎麼分音節的,
: 像kitchen, copy, Cathy, sever, editor這些字
: 字點是標kitch-en, cop-y, Cath-y, sev-er, ed-i-tor,
: 那就符合重音節要是開音節的條件
這邊是不是打錯了,"閉"音節才對吧? @@
其實所謂重音節要是閉音節完全是著眼於mora,
英語是quantity-sensitive stress pattern,
Heavy syllables attract stress.
coda 在英語具有 syllable weight, 所以擁有兩個 mora的閉音節,便成為重音所在。
這也是為什麼長母音的音節 (儘管是沒有coda的開音節),也可以attract stress。
: 但CV的結構不是比VC更unmarked嗎?
: 怎麼會變成CVC-VC, CVC-V或VC-V-CV這樣的結構?
: 更何況唸起來的感覺比較像是
: ki-tchen, co-py, Ca-thy, se-ver, e-di-tor這樣的結構,
: 也就是CV-CVC, CV-CV, V-CV-CV這幾種比較unmarked的結構
這一類intervocalic C, 一般理論上可分析為 ambisyllabic
也就是它既是前一音節的coda,也是後一音節的onset,
它是 multilinked with two syllabic positions
ambisyllabicity 不只可以同時顧及 the unmarkedness of CV syllable type
and stress requirement,
還可以解釋 譬如 lax vowel 一般在英語中只能出現在 closed syllable,
但 [ae] 卻出現在 happy 的第一音節這樣的現象。
: 之前問過教phonology的老師,
: 老師回答字典標的音節結構跟實際唸的不同,
: 不過他的專長不是英文的phonology,
: 而且每本字典都這樣標,想必一定有原因。
: 我也寫信問過線上字典(www.dictionary.com)的編輯群,
: 不過沒收到回應就是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