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 《佛說超日明三昧經》

作者: bc030021 (daily)   2024-01-21 20:14:32
《佛說超日明三昧經》
西晉清信士聶承遠譯
經文:
聞如是:一時,佛遊於維耶離[木*奈]氏樹園,與大比丘眾俱,比丘萬八千,菩
薩八萬,一切大聖神通已達,悉得總持攬十力慧....
爾時,普明說此偈讚佛已,長跪叉手,問曰:「唯然世尊!斯諸會者有發菩薩意
,或未發者;有得不退轉,或未得者;有得不起法忍,一生補處道德成者;或在
五道生死縛者。如來加哀深為演現無極寶藏,令未解達心得[火*霍]然,愚冥覩
明得不退轉,寧有三昧名普照深淺,消散二法,疾至無上正真道乎?」
[注釋]火*霍 (ㄏㄨㄛˋ)= 閃爍、閃耀
佛言:「善哉普明!多所哀念多所安隱,愍傷諸天及十方人各令得所,諦聽諦聽
善思念之!」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言:「有三昧名超日明,菩薩逮得是者,無所不入;譬如日光所在而現無所蔽
礙,化終始者,使暢三處心意所為,其未發意興菩薩心,已發道心至不退轉,立
不迴還至一生補處,已得補處究竟無上正真之道,等如虛空無往無來,不出不入
無所不行。
「行八十事乃諦逮得斯定。何等八十?
解眼空,除耳聲,無鼻嗅,拔言著,濟于識,息貪婬,休恚恨,釋愚癡;了色沫
、痛若泡、想野馬、行芭蕉、識猶幻;心本淨,意喻夢;念同像,不見身、不計
人、不有壽、不保命,四大空,五陰無根,六衰無原,七識無主;行慈心,哀一
切,志和悅,護諸根;無憎愛,離眾對,不散行,無合會;無施不慳,無戒不犯
,無忍不怒,無進不怠,無寂不亂,無智不愚;不廢俗、不專道;講說法,不為
身,為一切;無所著,亦不斷,亦無縛;無所解,行平等;却睡眠,無諸蓋;不
受入,不隨對,心自解,順佛教;不違法,不輕眾;愍十方人,如父嚴教,若母
撫育,譬子順親。恩如己身;不自為形,不為他人,亦不為法;行菩薩道,弘雅
志,不為邪想;無聲聞念,無緣覺意,不求望想,棄彼此行,一切無倚;不見三
世,了三界本;不心意識,解道若空;離去來今,深入大慧;一切本無,行大善
權。是為八十。」
佛語普明:「是八十行,若遵修者,則疾得至超日明三昧。譬如日出一時遍照,
百穀草木仰天之類莫不成熟;逮斯定者,等入一切上中下行,無所不現而皆度之
。如月盛滿消夜窈冥;以大定明進,却三垢想蔽,用除而覩上道。如大醫王,選
採百藥以療眾病各各得愈;以無極慧隨眾本行而為說法,屏色、痛、想、行、識
求,使獲神通。又如船工御牢堅船,度人往還而無停滯;示現泥洹濟無量人,開
化止處解三界空.......
佛言:「有一法行而應道意。」「何謂一?」「心性調柔等向一
切,是為一。」
佛時頌曰:
心性常調柔, 志意不麁獷;
平等攝一切, 乃應菩薩行。
「復次又有二法為菩薩行。何謂二?寂然心淨離諸著觀,覩於無見
唯志大道;是為二。」
佛時頌曰:
心淨常寂然, 離見諸著觀;
釋六十二疑, 唯念大道行。
「又有三法為菩薩行。何謂為三?曉空不著,無相不縛,無願不
脫;是為三。」
佛時頌曰:
心常曉了空, 無相不復縛;
無願無所脫, 乃解三界結。
「又有四法為菩薩行。何謂四?常遵慈心無有害意,長養道化常修
慈悲,愍傷眾生生死勤苦為之雨淚;常奉喜意和顏悅色,向於群萌
無憎愛心;常行護心勸教眾生使發道意已發道意至不退轉;已不退
轉,至於道場無上正真道;是為四。」
佛時頌曰:
常遵四等心, 和顏意志悅;
愍哀眾生類, 矜傷為雨淚。
心欲度眾生, 等心無憎愛;
救護以道法, 乃應菩薩行。
「又有五法為菩薩行。何謂五?奉於禁戒而無所犯,定意攝志令心
惔怕,智慧解空而無所起,脫於五陰使無處所,示現三界覩無所有
;是為五。」
佛時頌曰:
持戒無所犯,  三昧意不亂;
智慧分別空,  濟脫五陰聚。
覩見三世厄,  示現在其中;
隨時而開化,  各令得其所。
「又有六法為菩薩行。何謂六?目覩皆空,耳聽無聲,鼻嗅無香,
口語無言,身不存細滑,心無思想;是為六。」
佛時頌曰:
目所覩皆空,  耳聽無有聲;
鼻香無所著,  舌味何所有?
計身但四大,  心了本空事;
如是曉無形,  乃應菩薩行。
「又有七法為菩薩行。何謂七?攝身、口、意,寂定,無亂,無所
復違;是為七。」
佛時頌曰
常攝己身口,  其心靜不亂;
寂寞定三昧,  神通無不達。
「又有八法為菩薩行。何謂八?施度無極,戒度無極,忍度無極,
進度無極,寂定度無極,智度無極,權度無極,成名慧行;是為八
。」
佛時頌曰:
布施度無極,  戒忍精進禪;
智慧自然達,  道明為最尊。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