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經]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一集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23-04-30 17:29:02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一集)  2010/4/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
02-039-0001
  諸位法師,諸位大德,諸位同學,請坐。今天是舊曆的清明節,我們選擇在這一天啟
講《淨土大經解演義》。這個名稱對一般人來說好像很生疏,佛門的老同修知道,「淨土
大經」就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在現在有九種不同的版本,我們所選擇的是夏蓮
居老居士會集的本子,依照朝代先後來排列,這是最後,就是第九個本子。「解」是註解
,夏老的弟子黃念祖老居士註的。這個緣起也很不可思議,《無量壽經》在大乘教裡面,
佛門裡面就感到很稀有。為什麼?因為世尊當年在世講經教學四十九年,四十九年講了許
多經論,老人家只講一次,沒有重複的,唯獨《無量壽經》重複講了好幾次。在中國翻譯
的,我們在譯經目錄裡面看到有十二種,那是翻的次數最多的,從漢朝到宋朝八百年間十
二次的翻譯。當然同一個本子有多種的翻譯,裡面的文字當然不一樣,內容肯定是大同小
異。像《金剛經》有六種譯本,這我們在《大藏經》裡面都能看到,那是同一個原本,也
就是世尊只講一次。《無量壽經》就奇怪了,它這個譯本裡面差別很大,最明顯的,也是
這個經裡最重要的,阿彌陀佛的本願。這十二種本子現在存下來的只有五種,有七種失傳
,現在《大藏經》裡面有目錄,沒有經本,這是很遺憾的一樁事情。
  流傳下來這五種的原譯本,四十八願的兩個本子,二十四願的也是兩個本子,還有一
個本子宋譯本三十六願,這個差別太大。如果說一種原譯本,決定不可能有這種差別,不
可能的事情。所以從本願上這三種差別,古大德判斷,那個失傳的七種本子就不知道,不
曉得內容,從這五種本子就肯定世尊至少講三次,三次說的阿彌陀佛的本願,世尊講的條
目不相同才會有這種差別。這個推測是很合乎邏輯的,我們一般人也都能接受的。多次宣
講不容易,要不是非常重要,世尊不可能多次宣講,幾乎多次宣講在《大藏經》裡找不到
痕跡。所以這部經是佛當年在世多次宣講,那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經典。尤其是我們看到
善導大師說了兩句話,善導是唐朝時候人,傳說是阿彌陀佛再來的,善導的話就是阿彌陀
佛自己說的。他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個意思就是講十方諸佛示現
在世間,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華藏世界品」、「世界成就品」裡面,看到佛家的
宇宙觀,現在哲學裡面所說的宇宙觀,太大!我們今天的天文學家沒有達到這個境界,天
文學家所觀察的、所了解的,在佛法來講還不能超越娑婆世界。
  我們學經教這麼多年,包括前輩這些大德,更早的以為佛經上講的單位世界就是我們
地球,太陽繞著須彌山轉,很多人誤會,把喜馬拉雅山認為是須彌山。以後科學證明,我
們這個地是個圓形的,叫做地球,跟天上星星沒什麼兩樣,也不算太大的,是繞著太陽轉
的,不是太陽繞著地球轉的,知道有太陽系,太陽是繞著銀河系轉的,可是我們的觀念就
沒有辦法轉變過來。須彌山在哪裡?須彌山肯定不在地球上。佛法裡面形容須彌山稱之為
妙高,高我們能理解,妙很不好懂。我們原來都是以為一尊佛土,就這一尊佛教化地區,
好像是現在科學家講的銀河系。我自從一九八六年,跟黃念祖老居士結了這個緣,認識了
,在當時我們兩個非常欣慰,因為弘揚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只有我們兩個人,他在國內
講這部經,我在海外講這部經。我們見面,黃老就給我提出這問題,告訴我,佛經上所講
的單位世界不是太陽系,是銀河系,銀河系的中心是黑洞,須彌山應該就是指這個黑洞。
黑洞之高大我們能理解,黑洞到現在也沒有人能夠了解它真正的狀況,只知道它的引力很
大,連光線都沒有辦法穿過,都被它吸引。這是銀河系的核心,所有的星球都是圍繞著這
個核心來轉,我們中國古人稱之為「黃極」,這才是一個單位世界。一千個單位世界叫一
個小千世界,那就是一千個銀河系,一個小千世界;再以小千世界為單位,一千個小千世
界叫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一個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有多少個銀河系?十億個
銀河系,現在天文學家沒觀察到,這是一尊佛的教化區。《華嚴經》上告訴我們,像這樣
的世界在這個太空當中無量無邊。講到一個華藏世界,一個華藏世界好像一棟大樓一樣,
二十層,我們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都在第十三層,像這樣的華藏世界又不曉得有多少!這
是佛法裡面講的世界觀,宏觀世界,確實是不可思議。
  佛出現在世間,每一尊佛的教化區就是一個大千世界,這是最小的。有二、三個大千
世界,五、六個大千世界,十幾個大千世界都有,佛也有福報大小不一樣。原因在哪裡?
因地修行的心量不一樣,所以感的果也不相同,除這個之外,沒有一樣是不同的,這是講
度化眾生的緣不相同。所以學佛人要跟一切眾生廣結法緣,將來你成佛度的人就多了,廣
結法緣這很重要。佛示現在不同的佛國土都有緣,不能說沒有緣,都有緣,這緣很複雜。
用什麼方法幫助他能夠穩當、簡單、容易、快速的回歸自性?回歸自性就是圓滿成佛,還
源了,用什麼方法?就是用淨土念佛的方法,所以善導講「唯說彌陀本願海」。這個經是
什麼經?這個經就是《無量壽經》,所以《無量壽經》稱之為淨宗第一經。淨土宗真的是
簡單,所依據的經典就是五種,世尊當年講的時候就三種,三部經,淨土三經,《無量壽
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分量都不大,三經如果是白文,就是經文沒有
註解的,合訂起來薄薄的一本,分量很少,簡單、容易而且成就非常殊勝,這是善導大師
給我們的信息。
  我們要相信,遇到這個法門,這一生就是有機緣,你有遇到這個機會,你能夠回歸自
性,你能夠圓成佛道,這個機會多難得。所以「人身難得,佛法難逢」,我們得人身、遇
到佛法,又遇到佛法裡頭無比殊勝的法門,我們要珍惜這個機緣。這個法門也稱之為難信
之法,因為它的方法太簡單、太容易,所以很多菩薩不相信。從理上講,必須要妄盡你才
能還得了源,八萬四千法門都離不開這個原則,妄是煩惱,三大類的煩惱,無明煩惱、見
思煩惱、塵沙煩惱這三大類。見思煩惱斷了,六道輪迴就沒有了。所以六道不是真的,像
一場夢一樣,你在六道裡沒出去,在作夢,夢中沒醒過來。什麼時候你把見思煩惱放下,
見思煩惱就是《華嚴經》講的執著,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見思煩惱放下你就證阿
羅漢果。阿羅漢就醒過來,從六道這個大夢醒過來,就是阿羅漢,六道沒有了。六道沒有
了,醒過來,還在夢中,為什麼?你還有分別、你還有妄想,這還是煩惱,比見思煩惱輕
一點,還是有。如果把分別也放下,不再分別,不但不分別,妄想也放下。妄想是什麼?
我常常講叫起心動念,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面不起心、不動念,起心動念都沒有,分別執著
當然就沒有,你就真醒過來,這一醒過來,四聖法界沒有了,就十法界沒有了。十法界包
括六道,下面是六道,上面是四聖,這四聖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佛,佛也不是真的,
這個要知道,不能執著、不能分別。這個放下之後,四聖法界不見了,夢境你真的醒過來
了。這時醒過來還有境界相,還有相,這個相是什麼?我們通常稱它作一真法界,是諸佛
如來的實報莊嚴土,我們講極樂世界,《華嚴經》上講的華藏世界,那都是如來的實報土
。說如來的實報土,諸位要記住,就是自己的實報土,自他不二,他是諸佛如來,真的是
不二。
  所以這些年來也是我們極力在提倡的,佛事用淨宗裡面的《三時繫念》,中峰禪師編
著的,禪宗的大德,你看看編的這個繫念的儀規完全用淨土,冥陽兩利。他老人家講得很
清楚,「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彌陀在哪裡?彌陀是自性,淨土也是自性,心跟性是一
不是二。你要真的明白了,你就曉得,諸佛如來跟一切眾生,跟我們自己關係是多麼的密
切。講關係這就屬於倫理,倫理講關係。大乘經教裡講關係講透了,講到究竟圓滿,遍法
界虛空界,上面是諸佛,下面是眾生,跟自己是一體,不是一家,一體,你說講到這種關
係。所以那個愛心叫「無緣大慈」,慈是愛心、關愛,無緣是沒條件;「同體大悲」,悲
是憐憫,憐憫一切迷失自性的眾生。要知道他跟我們是一體,不是外人,同體、無緣,沒
條件的去幫助他。所以人間有真愛,真愛是佛菩薩的愛,就是大慈大悲,真的,覺悟的人
有,迷失自性的人不是沒有,他迷了,迷了它變質。所以這個愛,佛在經上講有愛緣慈,
像現在這個世間父母對子女的愛叫愛緣,他有慈悲,慈悲是他有血緣、有骨肉關係,從這
個關係。有眾生緣慈悲,心量大一點,愛自己也能愛別人,《弟子規》裡頭「凡是人,皆
須愛」,那是眾生緣慈悲。菩薩,菩薩有法緣慈悲,又高一層,他了解事實真相。真正到
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就是佛的慈悲,那沒條件,那才叫真愛,其他的是有條件,這沒有
條件。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學佛找到佛才找到真正的親人!我們像小孩迷失了方向,我們
真正把父母找到,關心我們的、愛我們的人找到了,這個人就是諸佛、法身菩薩,他們真
正能夠幫助我們破迷開悟、回歸自性,這就功德圓滿。所以眾生跟佛,所不同的就是迷悟
,除迷悟之外沒有一樣不同。這在大乘教裡面,愈讀你就愈清楚、愈明白,念到最後,你
就豁然清楚,原來就在當下,就在此時此處。
  淨宗真難信,特別是對知識分子。我學佛是方東美先生介紹的,年輕那個時候也是學
校念書,受了一些老師的影響,認為佛是宗教、是迷信,而且在宗教裡是多神教、泛神教
,在宗教裡面它屬於低級宗教,高級宗教只講一個真神,佛教所表現的確實是迷信,這是
我們當時不了解。現在社會不了解的人更多。我跟方老師學哲學,在最後一個單元他跟我
講佛經哲學,我說「佛教是宗教、是迷信、是泛神教,它哪來的哲學?」老師告訴我,他
說「你不知道,你年輕,釋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
最高峰」,這是當時他這麼告訴我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樣我接受佛經哲學
這個課程,才把過去錯誤觀念轉過來,重新來認識佛教。我的緣很殊勝,方老師把這介紹
給我之後,不到兩個月,我就有個機會認識章嘉大師,是清朝末年蒙古一個親王給我介紹
的,認識章嘉大師。那時候剛剛接觸佛法,這也是方老師的慈悲,指出我一條學習的道路
,他告訴我,他說佛法不在寺院,在哪裡?在經典,你要真正找到佛教,你要從經典裡面
去找。這個引導非常重要,所以我始終感謝老師的恩德。因為沒有這個指點,我們要去請
教出家人,許多出家人把經教都丟掉,都不學習,他說不出來,在這種狀況之下我們肯定
懷疑,信心就沒有了。所以他知道在經典裡面。他說從前的出家跟在家學佛的,那都是了
不起的學問家,真的是大德、大哲,他說現在很少了。
  我接觸章嘉大師之後,章嘉大師教我學釋迦牟尼佛,叫我去看兩樣資料。這《大藏經
》裡面有的,在那個時候沒有單行本流通,《釋迦譜》、《釋迦方志》。他老人家很慈悲
,你要學佛,你先認識釋迦牟尼佛,你就不會走彎路。這個資料看完之後,才知道釋迦牟
尼佛確實很偉大,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他是個教育家,他跟宗教掛不上鉤。出身於王族
,他的父親是國王,那個時候,古印度跟中國春秋戰國時候差不多,都是很多小國家,他
是王子,十九歲離開家庭出去參學。所以我們知道青年的釋迦牟尼非常好學,離開家庭出
去求學,那個生活很苦,像苦行僧一樣。印度確實是好地方,在當時這個地球上學術,特
別是哲學,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的頂尖。宗教亦如是,印度是宗教之國,他的學習,所有
宗教的這些大德他都見過、都學過,而且學得非常認真,所有的學派他也學過。當時印度
他們有個很好的一種風氣,就禪定,無論是宗教、是學術都重視禪定。佛經上講的四禪八
定,那不是釋迦牟尼佛所倡導的,不是的,古印度宗教、學術統統都學這些東西,當然年
輕的釋迦牟尼也不例外。
  禪定能夠突破空間維次,所以就發現六道,六道是真的不是假的。你修定修到一定的
程度你都見到,你見到跟他見到,你們談談裡頭完全一樣的,見到的人太多!上面從二十
八層天,下面到阿鼻地獄,整個六道裡面的狀況他們一清二楚。可是那要問這六道從哪來
的?為什麼會有六道?六道之外還有沒有世界?這個問題,不但在印度所有宗教無法答覆
,印度的一些哲學也不能答覆。釋迦牟尼佛修了十二年,三十歲,於是他就把學習放棄,
學了十二年算是畢業,放棄了,在恆河邊上畢缽羅樹下打坐,他開悟了,以後那個樹叫菩
提樹,菩提是覺悟的意思,他在那個地方大徹大悟。入更深的禪定,什麼禪定?在《楞嚴
經》裡面首楞嚴大定,在《華嚴經》上說師子奮迅三昧,這就見性。也就是說真正把起心
動念放下,不起心、不動念就恢復了自性,這才把宇宙人生真相真正搞清楚、搞明白,六
道輪迴那是一個小點,太渺小了,統統搞清楚了,當然非常高興,把他這個境界詳詳細細
的講出來,做了一個報告。給誰講的?給人講,人聽不懂,別說我們世間人聽不懂,二十
八層天人也聽不懂,所以他在定中講的。我們看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哪裡知道他
在那裡講《華嚴經》,《華嚴經》就是世尊開悟的境界。他說得詳細,全說出來了。說了
多少天?經上給我們記載的二七日,就是十四天,也有經上講三七日。這個我們可以不必
去體會,也用不著去考證,不要去搞這些分別執著,頂多是二十一天,定中講的。
  禪定裡面時空沒有了,時間跟空間沒有了,這個我們能夠信得過,為什麼?有科學證
明。科學什麼樣證明?催眠是很科學的,催眠裡頭那個時空沒有了,你看催眠兩個小時,
他可以能回憶到過去好幾世,催眠時候他能夠到天堂、也能夠到地獄,你看時空都突破。
所以我們知道催眠也是要精神一切放鬆,一切放下,心裡沒有雜念,原理是一樣的。禪定
那功夫就更深,他時間就更長,七天、二十一天,確確實實能夠把遍法界虛空界都看清楚
、都看明白。其實要不要那麼長?不用,一念之間,一念之間就通達明瞭,就看你放下多
少,功夫淺深不在別的,在你放下多少。所以諸位要想用功,千萬不能執著,你放得愈多
,你的心愈清淨,你就愈接近你的自性。《還源觀》裡面所講的「自性清淨圓明體」,愈
放得多就愈接近,愈接近的時候你就愈了解。了解真相之後,他老人家出定,開始教學,
為什麼開始教學?慈悲心自然流出來,沒有理由、沒有條件,見到眾生就想幫助他回歸自
性。為什麼?他跟我是一不是二,覺悟的人知道,迷的人不知道,一體。這樣一展開就教
了四十九年,世尊七十九歲圓寂的,三十歲開始教學到七十九歲。所以講經三百餘會,說
法四十九年。
  我們從這個地方來看,他是什麼身分?職業教師,一生教學。教什麼?他所講的這一
切經,當時在世的時候沒有文字,都是這樣講的。是世尊圓寂以後,學生們把老師過去所
教的、所說的,把它記錄下來,這才成為經典。記錄也不是簡單事情,找一個複講的,找
到誰?找到阿難,阿難是佛的侍者。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的經,阿難都聽過。阿難是他最小
的堂弟,他們堂兄弟八個人,釋迦牟尼佛是老大,阿難是最小,老八,年齡相差二十多歲
。所以釋迦牟尼佛當年講經,前面講了二十年,釋迦牟尼佛開始講經的時候阿難出生,講
了二十年,阿難二十歲他才出家,前頭二十年阿難沒聽過。所以經上有記載,在有空閒的
時候,世尊把過去所講的都給他說,所以他聽得很完整。阿難記憶力特別好,一遍永遠不
會忘記,像錄音機一樣,他能原原本本把它說出來,他有這種能力,這稀有,弟子當中只
有他記憶力最好。所以佛滅度之後,大家請阿難升座複講,五百阿羅漢,就是佛當年弟子
,經常聽經做證明,講的必須五百阿羅漢都同意,阿難沒錯,佛是這麼說的,才記錄下來
;有一個人有疑問,這就得刪掉,取信於後人。經藏結集是這麼樣的嚴格,不是容易事情

  當年結集的文字是梵文,古印度文現在已經很少人懂。傳到中國是梵文,中國當時這
些留學生到印度去學習也是學梵文,從梵文翻成中文能沒錯誤嗎?我們現在說用一篇英語
文章翻成中國文,能不能百分之百的翻出來?不可能,總有差誤。別說是外國語文,我們
以中國古文,古人一篇文章,現在找幾個,找十個人,你叫他用白話文翻出來,十個人翻
的不一樣,到底用哪個做標準?這很難講,這能叫人相信嗎?我當年就用這個問題向方東
美先生請教,怎麼能讓我們生起信心?方老師非常感慨的說,他說古時候的中國人,跟現
在中國人不一樣,現在中國人喪失了民族自信心,所以才受這麼大的侮辱、受這麼多的苦
難。從前中國人不是,非常自豪,梵文經典翻成中文之後,不但意思完全沒錯誤,文字比
原文還要華麗、還要美;換句話說,有了中文本,梵文本可以不必要,這樣的自豪。中國
隋唐時候那個中國人真正像個中國人,哪裡像現在?這是方老師告訴我的,化解我這個疑
問。
  真的嗎?是真的。中國自古以來,確確實實禮義之邦,泱泱大國,一直到清朝,這種
自信心都沒有消失過。清朝的末年,晚年才出了問題,出問題因素很多,近代史裡面都記
得很清楚,不是中國傳統有問題,是當時國家領導人慈禧太后她出了問題,真的叫一人興
邦,一人滅亡一個國家民族,一個人關係太大了。清朝從開國,到她的丈夫是咸豐,慈禧
太后是咸豐的妃子,歷代的帝王都是把儒釋道這些高人,現在的名詞叫專家學者,請到皇
宮,皇帝帶著嬪妃、文武大臣天天聽課,天天在學習,真幹!這個制度慈禧廢除的,慈禧
不再聽這些儒釋道的大德的話,不聽他們的,她迷信,她駕乩扶鸞,她喜歡神仙,國家的
事情都在乩壇上去請示,這樣亡了國。這個話是章嘉大師告訴我的,章嘉的前一世都是清
朝歷代皇帝的國師,四大喇嘛只有他一個在北京有道場,北京有章嘉大師的住所,經常在
北京,這是皇上的顧問。他老人家告訴我的,他說這個事情壞在慈禧,把制度破壞,領導
人對於傳統不重視,逐漸影響到群眾。我們要追究,我們傳統文化這麼好,為什麼到今天
有這種地步?源頭出在慈禧。我們要知道、要愛護,要怎樣把它恢復起來。
  所以我們把這些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之後,才知道佛法的殊勝,愈學愈歡喜,這才發
現了,真的發現了寶,無比殊勝的珍寶,這是經教。可是大乘教裡面常說,「佛法無人說
,雖智莫能解」,今天典籍有,傳人沒有了。民國年間真叫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末代,抗
戰期間大概還有十幾個人出家、在家,戰後愈來愈少,這些大德凋零了,後繼無人,特別
是最近的五十年。這是我們知道,佛教真的面目完全沒有了。我們在台灣,台灣真正講經
教學的,只有李老師一個人,他在台中辦了一個蓮社,蓮社開班教學,他開了十幾個班都
是傳統文化,像一個社會教育一樣、補習班一樣,不收學費的。李老師本身多才多藝,他
懂得東西很多,他有能力教人,在台中教三十八年,這走了,九十七歲走的。在台中三十
八年講經沒中斷過,不過他一個星期只講一次,星期三固定的,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場所
。所以他不需要宣傳,每個星期三到台中慈光圖書館,一定看到他在那邊講經,一星期一
次。教我們學生,教我們這一班年輕的學生講經,也是一個星期一次,我們在星期五,教
我們講經、教我們古文,像江逸子他們一個小班,跟他學詩詞的。其餘還有許許多多科目
,老師自己抽不出時間教,他在外面聘請老師。所以是社會教育,很有一點像釋迦牟尼佛
當年在世那個樣子。
  所以現在在全世界佛教,我概略的想了一下,至少有六種不同的形式,我們要知道。
第一種釋迦牟尼佛的教育,他老人家一生是職業老師,用我們現在的話說,他是一位多元
文化社會教育家,他本身的身分,是個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他不收學費。他
的生活很簡單,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一生沒有建學校。在什麼地方教學上課?山林、樹
下,人數不少!所以我們現在想想不簡單。常隨眾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是不離開他的,
臨時來的,我想至少也有這個數字;換句話說,他講學聽眾應該有二、三千人。那個時候
沒有這些擴音設備,在曠野,人要是聽不清楚還能有興趣跟他嗎?晚上在樹底下,風吹日
曬雨打他都不怕,這是金剛不壞身。日中一食,人家給什麼吃什麼,沒有一點分別,那是
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身體。我們想想,無法跟人相比,我們到野外住上一個晚上,第二
天到加護病房,怎麼能跟人比?這不是一天、兩天,四十九年過這種生活,能叫人不佩服
嗎?真有功夫,身心健康。所以這是釋迦牟尼佛原原本本的佛教。老人家一生沒有建道場
,有他的道理,因為建道場就有人起歪念頭,怎麼樣來得到這個道場,他沒有,他知道後
人會有這些副作用,什麼都沒有,這是我們應當學的。
  所以佛教傳到中國來,道場國家建的,大富長者他們建立的,都叫十方道場,不是私
人的。道場裡面的管理是自己管理沒錯,一切執事人員是選舉的。所以選舉制度最早是在
佛門,住持當家都是選舉的,任期一年。因為什麼?那是服務。服務不能老叫他服務,每
個人都要有這個義務,完全是義務,所以每個人至少都要有一年。寺院裡面臘月三十總辭
,選舉選上來,第二天新選的人正月初一就職,三十總辭。所以它是這麼好的一個制度,
不會有人爭,真的叫選賢與能來住持道場,所以它是一個教學的機構。在中國這就有了制
度,正式上軌道,就正式辦學,釋迦牟尼佛那是私人教學,像孔老夫子一樣私人教學,傳
到中國之後就有了制度,這個制度叫叢林制度。這是方先生過去跟我講過多次,至少有十
幾次,印象很深刻,他說佛教要興旺起來,一定要恢復叢林制度。叢林制度就是學校,正
式辦學校,叢林的主席就是校長,首座就是教務長,維那是訓導長,監院是總務長,跟大
學職工分配完全相同,名稱雖然不一樣,職責是一樣的,它確確實實是一個學校,這在過
去。現在都沒有了,現在佛教變成宗教應該是嘉慶以後,我們在乾隆、嘉慶年間,中國的
寺院叢林還是教學,高僧大德代代都有人。現在已經變成宗教,我們也不能不承認它,所
以第二種是宗教的佛教。你看以經懺佛事、法會這個為主,講經教學沒有了,這變質了。
第三種變成學術,大學裡頭、哲學系裡面有用佛經開課,我也教過幾年,變成學術,這變
質了。第四種在國內觀光旅遊,觀光旅遊的佛教。還有一種很新的、很時髦的,企業的佛
教,還聽說有上市的,企業的佛教。最後一種是邪教的佛教,那是打著佛教的招牌,其實
跟佛教風馬牛不相干的,像所謂法輪功一類的,這完全是錯誤的。所以至少有六種不同的
形式,我們學是學哪一種,這得搞清楚。
  所以章嘉大師指我這條路,教我學釋迦牟尼佛,我也很聽話,我對老師非常尊敬,我
聽老師的指導。老師以後不但教我跟釋迦牟尼佛學,還希望我出家走釋迦牟尼佛這條路。
我照做,把方老師所講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證實,真的是幸福、美滿、快樂。挫折有
沒有?挫折非常多,挫折都是考試。我們學佛,對人、對事、對物永遠要保持感恩,毀謗
、障礙、甚至於陷害,你都會遇到,對這些人都要感恩。為什麼?他來考我,我都能通過
,沒有怨恨,只有感恩。他為什麼會這樣障礙我?大概總是兩個原因,一個就是過去生中
也許我障礙了他,這冤冤相報,我們現在明白、覺悟了,接受這個果報,把這個冤孽化解
,我不報復他,我也再不怨恨他。另外一種,那就是古往今來都不能避免的,嫉妒障礙,
是我們自己做得不小心,姿態不夠低,引起他的嫉妒心,是我的錯,不是他的錯,我們也
要感恩他。佛法哪裡有緣就到哪裡去,緣有叫做時節因緣,中國古人常說「人無千日好,
花無百日香」。人與人相處,能相處個三年,你就厭煩了,就會出問題,我們要知道小心
、謹慎,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以佛菩薩、要以聖賢人教導我們標準去做,嚴格遵守決
定有好處。對於傷害我們的人,我們用報恩的心情來對待,時間久他知道了,他知道他也
悔改,可是怎麼?不好意思說出來,面子問題。這我們知道,內心對我們不再怨恨,就化
解了,你說這個多快樂,這多麼好的一樁事情。
  所以現在這個世間,冤冤相報太多太多,為什麼?你對待人你不是布施恩德,就免不
了跟人結怨。現在為什麼孝子賢孫少,你想想你對待人有沒有布施恩德?布施恩德才有報
恩的人來,布施財物才有還債的人來。處處想佔人便宜,那是什麼?你的兒孫就是討債來
的;處處是以高姿態去壓人,那就有報怨來的。麻煩在此地,這是我們一定要懂得,都是
自作自受。人都是好人,老祖宗教給我們「人性本善」,大乘佛法教給我們「一切眾生本
來是佛」,我們怎樣看人?我們要看人,一切眾生都是菩薩、都是佛,是真的不是假的。
善財為什麼一生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我早年講《華嚴經》,講《四十華嚴》,也用了不
少時間,可惜那個時候連錄音的設備都沒有。我講一半明白了,知道他成就的祕訣,就是
他的心目當中,眾生全是善知識、全是佛菩薩,所以他成就了。我細心去觀察,在經典裡
面查這些信息,他的老師是文殊菩薩,在文殊菩薩那裡得根本智,也就是得清淨心,大徹
大悟。悟後起修,起修是什麼?起修就是生活。文殊菩薩叫他出去參學,五十三參,參學
是什麼?接觸社會各個層面,你從早到晚所接觸的這一切人,全是佛、全是菩薩;凡夫,
自己一個是凡夫。他是這樣的心態,把他在老師那裡所學的,全部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
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
  方老師介紹《華嚴經》的時候告訴我,《華嚴經》有圓滿的理論、有善巧的方法,後
面還帶表演,五十三參是表演,你看把它的道理、方法,在生活、在工作、在處事待人接
物,做出來給你看。他說這種教科書,他把《華嚴經》看作是佛學概論,世界第一,找不
到第二種這麼好的教材。所以他老人家晚年在輔仁大學(教會大學)博士班裡面講華嚴哲
學,真有受用。我們接受老師指導,才知道佛法無比殊勝,佛法確確實實能解決自己的問
題。我自己的問題很多,過去生中沒修福報,所以這個命,命是真的,你讀《了凡四訓》
,你看了凡先生被孔先生所算的,二十年絲毫不差。你每年的收入,你每年考試的名次,
你每年這地位升的等級,命裡全給你注定。袁了凡先生日常生活當中他什麼都不想,跟雲
谷禪師在禪堂坐了三天三夜,不起一個念頭,這種人很少,雲谷禪師很驚訝,三天三夜不
起一個念頭,這是相當的功夫。就問他:你怎麼修的?他就說出來,他也很老實,「我沒
有功夫,命給人算定,起念頭沒用,不如就算了,不起念頭了。」雲谷禪師笑話他:我以
為你是聖人,原來你還是凡夫。他說「怎麼說呢?」這給他解釋。這是一個人真正懂得命
運,不打妄想。你相信命運,你看雲谷禪師就教他改造命運的方法,你命運從哪裡來?過
去生中造的。
  我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教我,老人,他大我三十九歲,我那年二十六歲,他老人
家六十五歲,他看的人多了。我這個人,除了有一點小聰明之外,命裡沒有財富、沒有地
位,就是貧賤,叫花子命。還有一點善根,難得這一點,懂得尊師重道、孝順父母,壽命
只有四十五歲,我都相信。所以他幫助我,教我修三樣東西,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
,教我這個,這是改造命運。財布施沒有錢,每個月自己這一點工資,連生活都相當困難
,哪有錢布施?他問我說:一毛錢有沒有?一毛錢還可以。一塊錢可不可以?一塊錢還行
。你就從一毛一塊去布施,首先要有布施的意願,有這個念頭。以後常常到寺廟去借經書
看,不是搞別的,寺廟有經書,這外頭買不到。看到寺廟裡面印經書,拿個小本子來募捐
,我們出五毛、一塊都行,我們從這裡做起。放生,我初學佛的時候就是放生、印經,真
的愈施愈多,一點都不假!以後跟李老師學經教,再出來講經,講經是屬於法布施。大概
我講了十一、二年,有一次遇到甘珠活佛,這人都不在了,他也是章嘉大師的學生,在藏
傳他地位也很高。有一次他告訴我,他說:淨空法師,你過來,我有話告訴你。我說「佛
爺,什麼話?」我跟他很熟。他說:我們在背後都在批評你。我說:批評我什麼?他說:
你人很聰明,也是個好人,很可惜你的命很苦,短命。我說:這些當面可以說,我知道很
清楚,我不會把這個放在心上。他說:你這幾年講經功德很大,你的命運都轉變了。我說
:真的嗎?「真的,你壽命很長,福報很大。」我也沒有求福報,我也沒有求壽命,真的
。他跟我說這些話第二年他就往生,我沒想到他往生那麼快。
  所以遇到佛法,命運才有個很大的轉變,每一次的挫折就是一次大幅度的提升,跟在
我身邊的同學都親眼看到。我們學佛只有一個使命,希望釋迦牟尼佛的正法久住,效法釋
迦牟尼佛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破迷開悟那就是靠教學。個人的苦難、社會的災難,從
哪裡來的?都是從眾生迷惑顛倒、造作不善業所感得來的。如何能夠幫助這些眾生、幫助
社會化解災難?就是釋迦牟尼佛的老辦法,講經教學。所以講經教學的人愈多,受教的人
愈多,覺悟的人愈多,社會上許多問題都解決了,所謂自然災害也逐漸化解,這真的,不
是假的。江本博士的水實驗,最近在東京召開一個會議,他邀了我,我寫了一篇講演稿,
讓鍾茂森居士代表我參加,在大會上做個報告。科學證明我們的意念不可思議,所以大乘
教裡面,宇宙從哪來的?萬法從哪來的?我從哪裡來的?佛說得很清楚,「唯心所現,唯
識所變」。所以我們解決自己的問題,解決我們環境的問題,今天環境就是自然災害,佛
法裡頭教給我們一個最高的指導原則,就是你要真正懂得「相由心生,境隨心轉」,只要
把心轉變過來。佛法的教學沒有別的,教導我們轉惡為善,有標準,《十善業道》是佛家
的標準。這個十條你別小看,在小乘教裡面展開是三千威儀,就是這十條展開的;在大乘
菩薩法裡面展開是八萬四千威儀,這十條一擴展就是八萬四千條,不可思議。所以十善修
圓滿,就是八萬四千條你統統都落實,你就成佛了。
  儒家《弟子規》,一百一十三樁事可別看輕!那個一展開也是八萬四千條,是傳統文
化全部的落實,就在那裡頭。所以四書五經十三經乃至《四庫全書》,都離不開,每一條
都離不開。就像十善業道一樣,這一部《大藏經》裡面,每一部經、每一句、每一個字,
都沒有離開十善業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們正好也是遇到現前災難太多,所以我發
心把《華嚴經》暫停,停一年到兩年。這一次我講這部經,《無量壽經》過去講過十遍,
而這一次,這一次我不講經,我講註解,講誰的註解?講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黃老居士
跟我是朋友,也是我的老師,他跟我的老師同一輩分,李炳南老居士是梅光羲大士的學生
,梅大士跟夏蓮老是師兄弟,非常好的道友。黃念祖是梅光羲的外甥,是夏蓮老的學生,
所以沒有見面之前,我曾經聽李老講過他的名字,有這麼一點印象,黃念祖,有這麼一個
印象。所以當年,一九八六年,我在美國華盛頓,華府佛教會那個時候我是會長,同修們
來告訴我,他們想邀請密宗的一個上師到美國來弘法。當時我聽了很不以為然,我們是淨
土宗,不要再涉其他的派門,我說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我問他:這密宗大德是誰?
他說:黃念祖。我腦筋有這麼一個印象,黃念祖,我想了半天想到了,我說:他是不是梅
光羲的外甥?他說:是的。我說:那請他來。這是李老師給我們講了好幾次,我以為他已
經作古了,不在了,他還在人間,那很難得,他的東西是真傳,那個沒有問題。這是梅老
、夏老親手調教出來的,我說這個大德難得,你把他請來,就這麼請來。
  請來之後才曉得,他在國內弘揚這個會集本,我在海外,他聽到,我們兩個都非常高
興。非常難得,他那個時候註解剛剛寫完,用油印印的本子,字都很糢糊不清楚。我們知
道油印印的東西,頂多不會超過一百份,超過一百份那蠟紙就不能用了,所以用這樣的本
子。當然帶到美國他就這麼一套,一定是選印得比較清楚一點的,送給我,我看了之後非
常歡喜。他要我給他寫一篇序文,所以序文是我給他寫的。早年我到北京,去了好幾次,
專門去看他,就是為了看他去的。每一次去,我們都有很長時間來討論佛法的問題,他教
了我很多,所以我們是好朋友,他也是我的老師,我也感恩他。不容易,夏老會集這一本
,這個本子哪裡是凡夫能做得出來的!在過去會集的,王龍舒、魏默深,彭際清的節本,
都有問題,都不能算是盡善盡美的本子。看到這個,再你看看梅光羲居士那篇很長的序文
,講得非常清楚。所以李老師在台中,傳到台中之後,李老師把這個經講了一遍。經那個
時候沒有註解,他自己用眉註,毛筆寫的,工工整整。他講這部經的時候,我還沒有到台
中,我沒聽到,但是他把他這個眉註的本子給我,我能看得懂,我拿到這個本子我也就能
講,我有這個能力。所以當時我們就想開講這部經,向老師報告,老師說不行,時候沒到
,時節因緣沒到。所以台北那邊同修把經都印好了,結果改《楞嚴經》,我在台北,我《
楞嚴經》是跟他老人家學的,前後講過七次。
  什麼原因?嫉妒障礙,在台灣大家對於夏老有成見,對於李老師也有成見,所以老師
叫我迴避。等到他老人家往生,我在美國,想到老師給我這個本子,這個本子很多人沒看
見,我就發心把它印一萬本,第二年一九八七年印成功,這就流通出去,在外國,在美國
同學們看到這個本子非常歡喜,就請我講。所以我第一次講《無量壽經》,在加拿大溫哥
華,第二次在三藩市,先後一共講了十遍,這樣才講開,才流通出去。這原本,我這一次
帶來了,我送給胡小林,給他做一個紀念,他也是受持《無量壽經》,讀誦的遍數很多。
往後,《無量壽經》我們要永遠把它傳下去,我們感謝夏老會集的恩德,感謝黃念祖居士
註解這部經的苦心。所以這一次我發心講他的註解,叫《演義》,你看《華嚴》有演義,
《彌陀經》蓮池大師有《疏鈔》,蓮池大師的學生把《疏鈔》再做一個註解叫《演義》。
諸位大概對演義概念最深的,可能是小說裡的《三國演義》。我們用這個方法在一起學習
,深入透徹來學習,就像胡小林學習《妄盡還源觀》的方法一樣,字字句句我們都把它講
清楚。
  這也是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學術界的人,我接觸得很多,特別對於現在大學生的
感受,跟從前不一樣。我早年教大學的時候學生還算不錯,上課我們已經不是古時候的授
課,是講學,講兩個小時,學生都能夠很安靜的聽下去。現在學校不行,現在學校學生的
注意力大概只有十五分鐘,十五分鐘之後他就心不在焉。所以我常常就問這些教授,你在
學校授課,你們怎麼教的?他說講課十五分鐘。後面呢?後面聊天,用這個方法去打發時
間。這是我們看到非常難過的,也就是學生心浮氣躁;換句話說,他們在人生當中,沒有
目標、沒有方向,是盲目的,這很悲哀的現象。因此我就想到孔夫子兩句話,這兩句話在
今天要特別把它提出來,就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這兩句話是做學問的態度,了不
起!述而不作是什麼?沒有創造、沒有發明。夫子自己講的,他一生所學的、所修的、所
教的、所傳的,全是古聖先賢所講的東西,沒有自己的,我們能相信嗎?我學佛學了這麼
多年我才相信,特別是《華嚴經》、《還源觀》裡面所說的,為什麼?古聖先賢他們都見
性,真的明心見性。我曾經問過李老師,我說:老師,孔子、孟子、老莊是不是佛菩薩再
來的?他笑了一笑告訴我,「理上講得通,事上沒證據。」《普門品》講應以什麼身得度
就現什麼身,可是他們的身分沒暴露。所以我們在理上真的是能講得通,他們都是大徹大
悟、明心見性的人。
  見了性就是圓滿的,你在那上不能加一點,也不能減少一點,都是圓滿的。他證的是
圓滿的,你明心見性證的也是圓滿的。所以「如來」兩個字裡頭有一個解釋,「如來者,
今佛如古佛之再來」,他是一樣的,所以他說「我說的統是古人所說」,行,一點沒講錯
,自他不二。所以推諉古人所說的,自己沒有創造發明,是謙虛。無論是世法、是出世法
,謙虛是第一。你看六十四卦裡面講,「滿招損,謙受益」,六十四卦只有謙卦「六爻皆
吉」。現在人心浮氣躁、不謙虛,所以不但聖教他不能接受,世間學術他也不會成就,找
一個像唐宋元明那個時代的一些文學家,在今天都找不到。所以,述而不作太重要!信而
好古,對於古人東西誠信一點懷疑都沒有。喜歡古人、喜歡古人的教誨,那種東西千錘百
鍊,禁得起考驗,時間的考驗、人事的考驗,它還能流傳到今天,可見得它有價值,我們
要尊重、我們要認真努力學習。你看佛法講的,從理上講多簡單,眾生跟佛沒有兩樣,不
一樣的是什麼?就是迷悟,佛菩薩覺悟了,眾生沒覺悟、迷了。所以佛菩薩幫助眾生,幫
助什麼?幫助他破迷開悟,幫助他妄盡還源,這就是教育。幫助他還源,幫助他證得菩薩
、證得佛了,有沒有功德?沒功德。為什麼?他本來是佛、他本來是菩薩,那個覺是本覺
,本覺本有。
  你才曉得這些大聖大賢幫助人,他心地多清淨,真一塵不染,沒有一個妄念。我要怎
麼幫助你、對你有恩,這是妄念,沒有!絲毫都沒有,所以他清淨、他自在,這是我們一
定要懂得的。現在人對佛教誤會很深,我們講解的時候要特別講清楚。印度人講佛,中國
人講聖人,佛是什麼意思?覺悟的意思。聖是什麼?聖是明白的意思,明白不就是覺悟嗎
?覺悟不就是明白嗎?所以它是一不是二。我們稱孔子「至聖先師」,我們稱佛也可以這
樣說「至聖本師」,用這樣稱呼,大家就不會覺得迷惑,不會再說它是宗教,至聖本師,
根本的老師。他們都是教我們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說這兩句話在《論語》裡頭,佛
這兩句話在哪裡?在《華嚴經》,《四十華嚴》經題裡面,清涼大師說的,說的比孔子還
要說得圓滿。他說世尊曾經講,他老人家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都是古佛所說的,他沒
有在古佛所說經上多加一個字,述而不作,他講到這種程度,是不是真的?真的。為什麼
?今佛跟古佛沒有兩樣,今佛所證就是古佛所證,今佛所述就是古佛所述,哪有兩樣!
  所以我們把這兩句話如何落實,落實在這一次,這是我第十一次講這部經,用《大經
解演義》,完全依靠黃念祖老師的註解。我們報恩,報夏老的恩,為我們會集這樣圓滿的
一部典籍,稀有難逢。我相信夏老不是普通人,再來人,我曾經問過黃老,黃老點點頭,
他說這個不能為外人道。我們懂得,心裡清楚。黃念祖老居士也不是普通人,不容易,在
他那個環境裡面寫成這麼一部註解,太難得!蒐集這麼多資料,我到他家裡去過好幾次,
看到他的書房裡堆積的這些資料,確實三寶加持,幾乎他所想的東西都有人送給他,這是
普通人能做到嗎?這麼好的經、這麼好的註解,如果我們不認真學習,怎麼對得起夏老?
怎麼對得起黃老?怎麼對得起釋迦牟尼佛多次宣講這部經?報佛恩、報老師的恩、報國家
的恩、報眾生的恩,我們用《演義》這個方法,也就是認真細心的學習。這是這一次講經
的因緣,在我們這個時代,具體報恩的方式,要用這個方法,我們帶頭來做。今天時間到
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明天我們就要開始從「前言」學起。好,謝謝大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