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三

作者: a876352000   2021-07-25 08:56:25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三  離世間品第三十八之一
  爾時,世尊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普光明殿,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妙悟皆滿,
二行永絕,達無相法;住於佛住,得佛平等,到無障處不可轉法;所行無礙,立不思議,
普見三世;身恒充遍一切國土,智恒明達一切諸法;了一切行,盡一切疑,無能測身;一
切菩薩等所求智,到佛無二究竟彼岸,具足如來平等解脫,證無中邊佛平等地,盡於法界
等虛空界。與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刹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俱,皆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各從他方種種國土而共來集,悉具菩薩方便智慧。所謂:善能觀察一切衆生,以方
便力,令其調伏,住菩薩法;善能觀察一切世界,以方便力,普皆往詣;善能觀察涅槃境
界,思惟籌量永離一切戲論分別,而修妙行無有間斷;善能攝受一切衆生,善入無量諸方
便法,知諸衆生空無所有而不壞業果;善知衆生心使、諸根境界方便,種種差別悉能受持
;三世佛法,自得解了,複爲他說;于世、出世無量諸法,皆善安住,知其真實;于有爲
、無爲一切諸法,悉善觀察,知無有二;於一念中,悉能獲得三世諸佛所有智慧;於念念
中,悉能示現成等正覺,令一切衆生發心成道;于一衆生心之所緣,悉知一切衆生境界;
雖入如來一切智地,而不舍菩薩行諸所作業,智慧方便而無所作;爲一一衆生住無量劫,
而于阿僧祇劫難可值遇,轉正法輪調伏衆生皆不唐捐,三世諸佛清淨行願悉已具足;成就
如是無量功德,一切如來於無邊劫說不可盡。其名曰:普賢菩薩、普眼菩薩、普化菩薩、
普慧菩薩、普見菩薩、普光菩薩、普觀菩薩、普照菩薩、普幢菩薩、普覺菩薩……。如是
等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刹微塵數,皆悉成就普賢行願,深心大願皆已圓滿;一切諸佛
出興世處,悉能往詣請轉法輪;善能受持諸佛法眼,不斷一切諸佛種性;善知一切諸佛興
世授記次第、名號、國土、成等正覺、轉於法輪;無佛世界現身成佛,能令一切雜染衆生
皆悉清淨;能滅一切菩薩業障,入于無礙清淨法界。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入廣大三昧,名:佛華莊嚴;入此三昧時,十方所有一切世界
六種、十八相動,出大音聲靡不皆聞;然後從其三昧而起。
  爾時,普慧菩薩知衆已集,問普賢菩薩言:「佛子!願爲演說:何等爲菩薩摩訶薩依
?何等爲奇特想?何等爲行?何等爲善知識?何等爲勤精進?何等爲心得安隱?何等爲成
就衆生?何等爲戒?何等爲自知受記?何等爲入菩薩?何等爲入如來?何等爲入衆生心行
?何等爲入世界?何等爲入劫?何等爲說三世?何等爲入三世?何等爲發無疲厭心?何等
爲差別智?何等爲陀羅尼?何等爲演說佛?何等爲發普賢心?何等爲普賢行法?以何等故
而起大悲?何等爲發菩提心因緣?何等爲於善知識起尊重心?何等爲清淨?何等爲諸波羅
蜜?何等爲智隨覺?何等爲證知?何等爲力?何等爲平等?何等爲佛法實義句?何等爲說
法?何等爲持?何等爲辯才?何等爲自在?何等爲無著性?何等爲平等心?何等爲出生智
慧?何等爲變化?何等爲力持?何等爲得大欣慰?何等爲深入佛法?何等爲依止?何等爲
發無畏心?何等爲發無疑惑心?何等爲不思議?何等爲巧密語?何等爲巧分別智?何等爲
入三昧?何等爲遍入?何等爲解脫門?何等爲神通?何等爲明?何等爲解脫?何等爲園林
?何等爲宮殿?何等爲所樂?何等爲莊嚴?何等爲發不動心?何等爲不舍深大心?何等爲
觀察?何等爲說法?何等爲清淨?何等爲印?何等爲智光照?何等爲無等住?何等爲無下
劣心?何等爲如山增上心?何等爲入無上菩提如海智?何等爲如寶住?何等爲發如金剛大
乘誓願心?何等爲大發起?何等爲究竟大事?何等爲不壞信?何等爲授記?何等爲善根回
向?何等爲得智慧?何等爲發無邊廣大心?何等爲伏藏?何等爲律儀?何等爲自在?何等
爲無礙用?何等爲衆生無礙用?何等爲刹無礙用?何等爲法無礙用?何等爲身無礙用?何
等爲願無礙用?何等爲境界無礙用?何等爲智無礙用?何等爲神通無礙用?何等爲神力無
礙用?何等爲力無礙用?何等爲遊戲?何等爲境界?何等爲力?何等爲無畏?何等爲不共
法?何等爲業?何等爲身?何等爲身業?何等爲身?何等爲語?何等爲淨修語業?何等爲
得守護?何等爲成辦大事?何等爲心?何等爲發心?何等爲周遍心?何等爲諸根?何等爲
深心?何等爲增上深心?何等爲勤修?何等爲決定解?何等爲決定解入世界?何等爲決定
解入衆生界?何等爲習氣?何等爲取?何等爲修?何等爲成就佛法?何等爲退失佛法道?
何等爲離生道?何等爲決定法?何等爲出生佛法道?何等爲大丈夫名號?何等爲道?何等
爲無量道?何等爲助道?何等爲修道?何等爲莊嚴道?何等爲足?何等爲手?何等爲腹?
何等爲藏?何等爲心?何等爲被甲?何等爲器仗?何等爲首?何等爲眼?何等爲耳?何等
爲鼻?何等爲舌?何等爲身?何等爲意?何等爲行?何等爲住?何等爲坐?何等爲臥?何
等爲所住處?何等爲所行處?何等爲觀察?何等爲普觀察?何等爲奮迅?何等爲師子吼?
何等爲清淨施?何等爲清淨戒?何等爲清淨忍?何等爲清淨精進?何等爲清淨定?何等爲
清淨慧?何等爲清淨慈?何等爲清淨悲?何等爲清淨喜?何等爲清淨舍?何等爲義?何等
爲法?何等爲福德助道具?何等爲智慧助道具?何等爲明足?何等爲求法?何等爲明瞭法
?何等爲修行法?何等爲魔?何等爲魔業?何等爲舍離魔業?何等爲見佛?何等爲佛業?
何等爲慢業?何等爲智業?何等爲魔所攝持?何等爲佛所攝持?何等爲法所攝持?何等爲
住兜率天所作業?何故於兜率天宮歿?何故現處胎?何等爲現微細趣?何故現初生?何故
現微笑?何故示行七步?何故現童子地?何故現處內宮?何故現出家?何故示苦行?雲何
往詣道場?雲何坐道場?何等爲坐道場時奇特相?何故示降魔?何等爲成如來力?雲何轉
法輪?何故因轉法輪得白淨法?何故如來、應、正等覺示般涅槃?善哉!佛子!如是等法
,願爲演說!」
  爾時,普賢菩薩告普慧等諸菩薩言: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依。何等爲十?所謂:以菩提心爲依,恒不忘失故;以善
知識爲依,和合如一故;以善根爲依,修集增長故;以波羅蜜爲依,具足修行故;以一切
法爲依,究竟出離故;以大願爲依,增長菩提故;以諸行爲依,普皆成就故;以一切菩薩
爲依,同一智慧故;以供養諸佛爲依,信心清淨故;以一切如來爲依,如慈父教誨不斷故
。是爲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爲如來無上大智所依處。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奇特想。何等爲十?所謂:於一切善根生自善根想;於一
切善根生菩提種子想;于一切衆生生菩提器想;於一切願生自願想;於一切法生出離想;
于一切行生自行想;於一切法生佛法想;於一切語言法生語言道想;于一切佛生慈父想;
于一切如來生無二想。是爲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無上善巧想。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行。何等爲十?所謂:一切衆生行,普令成熟故;一切求
法行,咸悉修學故;一切善根行,悉使增長故;一切三昧行,一心不亂故;一切智慧行,
無不了知故;一切神通行,變化自在故;一切修習行,無不能修故;一切佛刹行,皆悉莊
嚴故;一切善友行,恭敬供養故;一切如來行,尊重承事故。是爲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
,則得如來無上大智慧行。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善知識。何等爲十?所謂:令住菩提心善知識;令生善根
善知識;令行諸波羅蜜善知識;令解說一切法善知識;令成熟一切衆生善知識;令得決定
辯才善知識;令不著一切世間善知識;令于一切劫修行無厭倦善知識;令安住普賢行善知
識;令入一切佛智所入善知識。是爲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勤精進。何等爲十?所謂:教化一切衆生勤精進;深入一
切法勤精進;嚴淨一切世界勤精進;修行一切菩薩所學勤精進;滅除一切衆生惡勤精進;
止息一切三惡道苦勤精進;摧破一切衆魔勤精進;願爲一切衆生作清淨眼勤精進;供養一
切諸佛勤精進;令一切如來皆悉歡喜勤精進。是爲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具足如來
無上精進波羅蜜。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心得安隱。何等爲十?所謂:自住菩提心,亦當令他住菩
提心,心得安隱;自究竟離忿諍,亦當令他離忿諍,心得安隱;自離凡愚法,亦令他離凡
愚法,心得安隱;自勤修善根,亦令他勤修善根,心得安隱;自住波羅蜜道,亦令他住波
羅蜜道,心得安隱;自生在佛家,亦當令他生於佛家,心得安隱;自深入無自性真實法,
亦令他入無自性真實法,心得安隱;自不誹謗一切佛法,亦令他不誹謗一切佛法,心得安
隱;自滿一切智菩提願,亦令他滿一切智菩提願,心得安隱;自深入一切如來無盡智藏,
亦令他入一切如來無盡智藏,心得安隱。是爲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智
安隱。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成就衆生。何等爲十?所謂:以佈施成就衆生;以色身成
就衆生;以說法成就衆生;以同行成就衆生;以無染著成就衆生;以開示菩薩行成就衆生
;以熾然示現一切世界成就衆生;以示現佛法大威德成就衆生;以種種神通變現成就衆生
;以種種微密善巧方便成就衆生。是爲十。菩薩以此成就衆生界。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戒。何等爲十?所謂:不舍菩提心戒;遠離二乘地戒;觀
察利益一切衆生戒;令一切衆生住佛法戒;修一切菩薩所學戒;於一切法無所得戒;以一
切善根回向菩提戒;不著一切如來身戒;思惟一切法離取著戒;諸根律儀戒。是爲十。若
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廣大戒波羅蜜。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受記法,菩薩以此自知受記。何等爲十?所謂:以殊勝意
發菩提心,自知受記;永不厭舍諸菩薩行,自知受記;住一切劫行菩薩行,自知受記;修
一切佛法,自知受記;於一切佛教一向深信,自知受記;修一切善根皆令成就,自知受記
;置一切衆生於佛菩提,自知受記;於一切善知識和合無二,自知受記;於一切善知識起
如來想,自知受記;恒勤守護菩提本願,自知受記。是爲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入,入諸菩薩。何等爲十?所謂:入本願;入行;入聚;
入諸波羅蜜;入成就;入差別願;入種種解;入莊嚴佛土;入神力自在;入示現受生。是
爲十。菩薩以此普入三世一切菩薩。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入,入諸如來。何等爲十?所謂:入無邊成正覺;入無邊
轉法輪;入無邊方便法;入無邊差別音聲;入無邊調伏衆生;入無邊神力自在;入無邊種
種差別身;入無邊三昧;入無邊力、無所畏;入無邊示現涅槃。是爲十。菩薩以此普入三
世一切如來。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入衆生行。何等爲十?所謂:入一切衆生過去行;入一切
衆生未來行;入一切衆生現在行;入一切衆生善行;入一切衆生不善行;入一切衆生心行
;入一切衆生根行;入一切衆生解行;入一切衆生煩惱習氣行;入一切衆生教化調伏時、
非時行。是爲十。菩薩以此普入一切諸衆生行。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入世界。何等爲十?所謂:入染世界;入淨世界;入小世
界;入大世界;入微塵中世界;入微細世界;入覆世界;入仰世界;入有佛世界;入無佛
世界。是爲十。菩薩以此普入十方一切世界。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入劫。何等爲十?所謂:入過去劫;入未來劫;入現在劫
;入可數劫;入不可數劫;入可數劫即不可數劫;入不可數劫即可數劫;入一切劫即非劫
;入非劫即一切劫;入一切劫即一念。是爲十。菩薩以此普入一切劫。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說三世。何等爲十?所謂:過去世說過去世;過去世說未
來世;過去世說現在世;未來世說過去世;未來世說現在世;未來世說無盡;現在世說過
去世;現在世說未來世;現在世說平等;現在世說三世即一念。是爲十。菩薩以此普說三
世。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知三世。何等爲十?所謂:知諸安立;知諸語言;知諸談
議;知諸軌則;知諸稱謂;知諸制令;知其假名;知其無盡;知其寂滅;知一切空。是爲
十。菩薩以此普知一切三世諸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發十種無疲厭心。何等爲十?所謂:供養一切諸佛無疲厭心;親
近一切善知識無疲厭心;求一切法無疲厭心;聽聞正法無疲厭心;宣說正法無疲厭心;教
化調伏一切衆生無疲厭心;置一切衆生於佛菩提無疲厭心;於一一世界經不可說不可說劫
行菩薩行無疲厭心;遊行一切世界無疲厭心;觀察思惟一切佛法無疲厭心。是爲十。若諸
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疲厭無上大智。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差別智。何等爲十?所謂:知衆生差別智;知諸根差別智
;知業報差別智;知受生差別智;知世界差別智;知法界差別智;知諸佛差別智;知諸法
差別智;知三世差別智;知一切語言道差別智。是爲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
上廣大差別智。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陀羅尼。何等爲十?所謂:聞持陀羅尼,持一切法不忘失
故;修行陀羅尼,如實巧觀一切法故;思惟陀羅尼,了知一切諸法性故;法光明陀羅尼,
照不思議諸佛法故;三昧陀羅尼,普於現在一切佛所聽聞正法心不亂故;圓音陀羅尼,解
了不思議音聲語言故;三世陀羅尼,演說三世不可思議諸佛法故;種種辯才陀羅尼,演說
無邊諸佛法故;出生無礙耳陀羅尼,不可說佛所說之法悉能聞故;一切佛法陀羅尼,安住
如來力、無畏故。是爲十。若諸菩薩欲得此法,當勤修學。
  「佛子!菩薩摩訶薩說十種佛。何等爲十?所謂:成正覺佛;願佛;業報佛;住持佛
;涅槃佛;法界佛;心佛;三昧佛;本性佛;隨樂佛。是爲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發十種普賢心。何等爲十?所謂:發大慈心,救護一切衆生故;
發大悲心,代一切衆生受苦故;發一切施心,悉舍所有故;發念一切智爲首心,樂求一切
佛法故;發功德莊嚴心,學一切菩薩行故;發如金剛心,一切處受生不忘失故;發如海心
,一切白淨法悉流入故;發如大山王心,一切惡言皆忍受故;發安隱心,施一切衆生無怖
畏故;發般若波羅蜜究竟心,巧觀一切法無所有故。是爲十。若諸菩薩安住此心,疾得成
就普賢善巧智。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普賢行法。何等爲十?所謂:願住未來一切劫普賢行法;
願供養恭敬本來一切佛普賢行法;願安置一切衆生于普賢菩薩行普賢行法;願積集一切善
根普賢行法;願入一切波羅蜜普賢行法;願滿足一切菩薩行普賢行法;願莊嚴一切世界普
賢行法;願生一切佛刹普賢行法;願善觀察一切法普賢行法;願于一切佛國土成無上菩提
普賢行法。是爲十。若諸菩薩勤修此法,疾得滿足普賢行願。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十種觀衆生而起大悲。何等爲十?所謂:觀察衆生無依無怙而
起大悲;觀察衆生性不調順而起大悲;觀察衆生貧無善根而起大悲;觀察衆生長夜睡眠而
起大悲;觀察衆生行不善法而起大悲;觀察衆生欲縛所縛而起大悲;觀察衆生沒生死海而
起大悲;觀察衆生長嬰疾苦而起大悲;觀察衆生無善法欲而起大悲;觀察衆生失諸佛法而
起大悲。是爲十。菩薩恒以此心觀察衆生。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發菩提心因緣。何等爲十?所謂:爲教化調伏一切衆生故
,發菩提心;爲除滅一切衆生苦聚故,發菩提心;爲與一切衆生具足安樂故,發菩提心;
爲斷一切衆生愚癡故,發菩提心;爲與一切衆生佛智故,發菩提心;爲恭敬供養一切諸佛
故,發菩提心;爲隨如來教,令佛歡喜故,發菩提心;爲見一切佛色身相好故,發菩提心
;爲入一切佛廣大智慧故,發菩提心;爲顯現諸佛力、無所畏故,發菩提心。是爲十。
  「佛子!若菩薩發無上菩提心,爲悟入一切智智故,親近供養善知識時,應起十種心
。何等爲十?所謂:起給侍心、歡喜心、無違心、隨順心、無異求心、一向心、同善根心
、同願心、如來心、同圓滿行心。是爲十。
  「佛子!若菩薩摩訶薩起如是心,則得十種清淨。何等爲十?所謂:深心清淨,到於
究竟無失壞故;色身清淨,隨其所宜爲示現故;音聲清淨,了達一切諸語言故;辯才清淨
,善說無邊諸佛法故;智慧清淨,舍離一切愚癡暗故;受生清淨,具足菩薩自在力故;眷
屬清淨,成就過去同行衆生諸善根故;果報清淨,除滅一切諸業障故;大願清淨,與諸菩
薩性無二故;諸行清淨,以普賢乘而出離故。是爲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波羅蜜。何等爲十?所謂:施波羅蜜,悉舍一切諸所有故
;戒波羅蜜,淨佛戒故;忍波羅蜜,住佛忍故;精進波羅蜜,一切所作不退轉故;禪波羅
蜜,念一境故;般若波羅蜜,如實觀察一切法故;智波羅蜜,入佛力故;願波羅蜜,滿足
普賢諸大願故;神通波羅蜜,示現一切自在用故;法波羅蜜,普入一切諸佛法故。是爲十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具足如來無上大智波羅蜜。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智隨覺。何等爲十?所謂:一切世界無量差別智隨覺;一
切衆生界不可思議智隨覺;一切諸法一入種種種種入一智隨覺;一切法界廣大智隨覺;一
切虛空界究竟智隨覺;一切世界入過去世智隨覺;一切世界入未來世智隨覺;一切世界入
現在世智隨覺;一切如來無量行願皆于一智而得圓滿智隨覺;三世諸佛皆同一行而得出離
智隨覺。是爲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一切法自在光明,所願皆滿,於一念頃悉能解
了一切佛法成等正覺。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證知。何等爲十?所謂:知一切法一相;知一切法無量相
;知一切法在一念;知一切衆生心行無礙;知一切衆生諸根平等;知一切衆生煩惱習氣行
;知一切衆生心使行;知一切衆生善、不善行;知一切菩薩願行自在住持變化;知一切如
來具足十力成等正覺。是爲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一切法善巧方便。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力。何等爲十?所謂:入一切法自性力;入一切法如化力
;入一切法如幻力;入一切法皆是佛法力;於一切法無染著力;于一切法甚明解力;於一
切善知識恒不舍離尊重心力;令一切善根順至無上智王力;於一切佛法深信不謗力;令一
切智心不退善巧力。是爲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具如來無上諸力。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平等。何等爲十?所謂:于一切衆生平等、一切法平等、
一切刹平等、一切深心平等、一切善根平等、一切菩薩平等、一切願平等、一切波羅蜜平
等、一切行平等、一切佛平等。是爲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一切諸佛無上平等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佛法實義句。何等爲十?所謂:一切法但有名;一切法猶
如幻;一切法猶如影;一切法但緣起;一切法業清淨;一切法但文字所作;一切法實際;
一切法無相;一切法第一義;一切法法界。是爲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善入一切智智
無上真實義。
  「佛子!菩薩摩訶薩說十種法。何等爲十?所謂:說甚深法;說廣大法;說種種法;
說一切智法;說隨順波羅蜜法;說出生如來力法;說三世相應法;說令菩薩不退法;說讚
歎佛功德法;說一切菩薩學一切佛平等、一切如來境界相應法。是爲十。若諸菩薩安住此
法,則得如來無上巧說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持。何等爲十?所謂:持所集一切福德善根;持一切如來
所說法;持一切譬喻;持一切法理趣門;持一切出生陀羅尼門;持一切除疑惑法;持成就
一切菩薩法;持一切如來所說平等三昧門;持一切法照明門;持一切諸佛神通遊戲力。是
爲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智住持力。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辯才。何等爲十?所謂:於一切法無分別辯才;於一切法
無所作辯才;於一切法無所著辯才;于一切法了達空辯才;於一切法無疑暗辯才;於一切
法佛加被辯才;於一切法自覺悟辯才;於一切法文句差別善巧辯才;於一切法真實說辯才
;隨一切衆生心令歡喜辯才。是爲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巧妙辯才。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自在。何等爲十?所謂:教化調伏一切衆生自在;普照一
切法自在;修一切善根行自在;廣大智自在;無所依戒自在;一切善根回向菩提自在;精
進不退轉自在;智慧摧破一切衆魔自在;隨所樂欲令發菩提心自在;隨所應化現成正覺自
在。是爲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智自在。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無著。何等爲十?所謂:於一切世界無著;于一切衆生無
著;於一切法無著;於一切所作無著;於一切善根無著;於一切受生處無著;於一切願無
著;於一切行無著;于一切菩薩無著;於一切佛無著。是爲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能
速轉一切衆想,得無上清淨智慧。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平等心。何等爲十?所謂:積集一切功德平等心;發一切
差別願平等心;于一切衆生身平等心;于一切衆生業報平等心;於一切法平等心;於一切
淨穢國土平等心;于一切衆生解平等心;於一切行無所分別平等心;於一切佛力無畏平等
心;于一切如來智慧平等心。是爲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如來無上大平等心。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出生智慧。何等爲十?所謂:知一切衆生解出生智慧;知
一切佛刹種種差別出生智慧;知十方網分齊出生智慧;知覆仰等一切世界出生智慧;知一
切法一性、種種性廣大住出生智慧;知一切種種身出生智慧;知一切世間顛倒妄想悉無所
著出生智慧;知一切法究竟皆以一道出離出生智慧;知如來神力能入一切法界出生智慧;
知三世一切衆生佛種不斷出生智慧。是爲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于諸法無不了達。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變化。何等爲十?所謂:一切衆生變化;一切身變化;一
切刹變化;一切供養變化;一切音聲變化;一切行願變化;一切教化調伏衆生變化;一切
成正覺變化;一切說法變化;一切加持變化。是爲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具足一切
無上變化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力持。何等爲十?所謂:佛力持;法力持;衆生力持;業
力持;行力持;願力持;境界力持;時力持;善力持;智力持。是爲十。若諸菩薩安住此
法,則於一切法得無上自在力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