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卜洛克勉青年 「為取悅自己而寫」

作者: qilai (左是一種心智缺陷)   2011-01-07 14:25:17
2011-01-07 中國時報 【林欣誼/台北報導】
 美國推理小說天王勞倫斯.卜洛克昨天在太太陪同下出席記者見面會,七十三歲的
他看起來神清氣爽,一身簡單黑西裝、牛仔褲,以親切的笑容說:「很高興我又來台灣了
!」暌違台灣六年,卜洛克回憶二○○五年首度來台,竟受到「搖滾巨星」般歡迎,他的
臉書上也有好多台灣朋友,對台灣書迷印象深刻。
 卜洛克至今出版過五十部作品,包最受歡迎的酗酒偵探史卡德系列,還有雅賊羅尼
拔、間諜譚納、殺手凱勒等共四個系列作品。近日台灣剛出版他續成推理前輩作家康乃爾
.伍立奇的《入夜》,以及殺手凱勒系列的新作《殺手打帶跑》。
 卜洛克也預告,馬修.史卡德偵探系列將於今年五月在台灣與美國同步推出最新作
品,「但這次我不是續寫史卡德的故事,而是往前回溯到一九八○年代,描繪他的青春時
光。」
 他說,下筆後才發現廿多年造成的時空環境和現在差異這麼大,「比如那時不能隨
時上網google、上維基百科,打電話得找公共電話亭。」
 他為四個系列主角塑造出鮮明生動的形象,但那位永遠在戒酒中的「硬漢」偵探史
卡德,魅力迷倒大票書迷。他說,剛開始構想人物是關於警察,逐漸轉變成為退休的警察
,然後就成為曾經當過警察的偵探史卡德。
 卜洛克創作質量豐富,不禁讓讀者好奇這四個系列的人物在他腦子頭會不會混淆或
打結?他回答:「這四個主角都活在紐約,但他們活在不同的宇宙!」他說,自己可以輕
易為他們打造出各自的世界,不會搞混。他也完全不想讓不同系列的主角在同一本書裡見
面。
 其中,殺手凱勒是他最晚創造出來的主角,而且他的集郵嗜好,就是卜洛克自己的
寫照。「本來想讓凱勒退休,幫他安排這個可以殺時間的興趣,結果集郵花太多錢,所以
凱勒到現在還是得繼續工作!」卜洛克幽默地說,「巧合得很,我收藏的郵票跟凱勒一樣
都是一八四○至一九四○年間的古典郵票」,「但我沒有書裡他那張珍貴的郵票,而且我
也不會殺人!」
 卜洛克曾出版《卜洛克的小說學堂》一書,傳授各種寫作方法,不過,他昨天送給
有志寫作的年輕人最重要的一句話:「為了取悅自己而寫。」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51302146/112011010700373.html
讚賞伍立奇 為他完成遺作《入夜》
2011-01-07 中國時報 【林欣誼/台北報導】
 美國推理界星光閃閃,四○年代開始走紅的康乃爾.伍立奇(Cornell Woolrich)
便是其中之一。卜洛克年輕時就讀過伍立奇作品,並稱讚他是美國最具震撼力的黑色作家
,無人能夠模仿與匹敵,沒想到一九八七年,他竟有機會為伍立奇完成遺作《入夜》。
 伍立奇一九○三年出生,與卜洛克一樣都是紐約人。卜洛克回憶,他們曾同時住在
相距僅一個街區的地方,不過從未見到面。伍立奇的人生充滿黑暗與扭曲,除了身為同志
的掙扎,喪母後他逐漸成了足不出戶、受糖尿病折磨的酗酒老人,筆下充滿寂寞、罪惡與
悲哀。伍立奇作品曾被名導希區考克改編為電影《後窗》。
 伍立奇過世十多年後,卜洛克從出版社手中接到他未完成的遺稿《入夜》。卜洛克
說,手稿開頭十幾頁已不知去向,中間也很多闕漏,還有人物死而復活的前後矛盾,於是
他便按照小說原有梗概,修改架構、填補空白,「我不敢稱我們為合著,我只是幫忙讓這
本書出版。」
 除了與已逝作家「合作」,卜洛克也曾與香港導演王家衛合作,擔任《我的藍莓夜
》編劇。王家衛曾邀請他與太太到上海旅行,請他以一九三○年代末上海為背景寫劇本,
後來原計畫沒有成形,後來合作的反而是《我的藍莓夜》。卜洛克談到自己最喜歡的推理
小說家,是已逝的作家好友衛斯萊克(Donald E. Westlake)。
 卜洛克幾乎每天寫作,閒暇時喜歡旅行、競走,曾到過近一百個國家。密集寫小說
的時候,他常離開紐約到另一個城市,在小公寓或房間裡頭專心完成作品。他九月還將出
版最新小說,描寫一個女人到外面釣男人,帶回家共渡春宵之後把男人一一殺掉。他笑說
:「她不是個好女孩。」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51302146/112011010700375.htm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