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北韓-下-重返38度線,夜遊平壤的紅色警戒

作者: helsinki (suomi)   2014-07-24 00:32:36
北韓記事-下-重返三十八度線,夜晚平壤大玩紅色警戒
圖文網誌版: http://blog.yam.com/ylcxives/article/76594731
................................................
2009年,某次期中考結束後,
正好與斯洛伐克的交換學生Lucia與Nataria搶到便宜的機票,
自動消失一個星期到南韓首爾旅行,沿途住在便宜的青年旅社,
中間曾經去了板門店一趟,從首爾的明洞出發到板門店,
只需要一個小時左右的車程。
南韓有幾家旅行社經營板門店單日來回,需要事先掃描護照影本進行申請,
韓國國民最北只能到公路的「望拜壇」,
每年南韓都會舉行活動,許多南韓人會到這裡去祭拜或懷念失散的北韓親人;
這裡也是很多南韓政治運動者的特殊場地,有人在這裡投放氣球,
內部塞滿反北傳單,在飄往北韓領土上空時破裂,
咒罵北韓體制與領導人的宣傳單就會散落;
或者點亮聖誕樹、甚至是擴音喇叭進行政治喊話,南韓是民主國家,
無法限制這種憲法賦予的自由,兩韓之間偶爾為了這種瑣碎爭執,
韓戰結束後依然紛擾至今。
進入板門店的美韓聯合基地,中間經過三道或四道關卡,
而且隨局勢變動會有不同的參觀範圍,我們從南韓過去的時候正好局勢比較緊張,
只能在旁邊的涼亭,看著北韓領土與邊界的藍色小屋,
導遊還提醒不要用手指比畫,若被視為挑釁行為,對方可以任意射殺,
作為一個當時主修外交的學生來說,那一次的短暫旅行至今印象深刻。
【故地重遊 咫尺天涯】
2013年,有機會故地重遊,對於一個曾經旅行過的地方再去一次會是一種很特別的感受,
而這次更難得,是從北邊「重遊」。
在平壤的早晨,我們很快便上了「公路」沿路往南,
所謂的公路幾乎沒有車子,路面偶爾因為年久失修或者是混著泥土路,
搖搖晃晃,很難想像與當時從首爾出發往板門店的公路是可以對接的道路,
北韓公路偶爾會有瘦小的牲畜經過、農民帶著大小包行李蹲坐等待交通工具,
沿路依舊是光禿的景色,我們首先會經過「開城」,
也是離南韓最近的北韓城市,在停戰協議簽署後,開城被一分為二,
也是號稱最多「離散家庭」的悲情城市。
往板門店的路上也有許多檢查哨,靠近邊界可以看見平行公路的鐵軌,
導遊說,這條鐵路設有車站,準備在統一的那一天開往首爾,
南北韓分離的親人可以團聚,兩岸與兩韓最大的不同之一,
在於政治與經濟的接觸頻率幾乎相反:
從二戰結束,韓戰與國共戰爭至今,
兩岸經貿往來密切、觀光客穿梭往來、資金橫跨海峽上空;
而兩韓之間除了「開城工業區」、「金剛山」少數共同合作開發的經濟試行區與觀光區,
經濟與人員聯繫基本上是完全斷裂,
兩韓政府最高領導人金大中、金正日2000年6月在平壤會面,
發表「南北共同宣言」(June 15th North-South Joint Declaration),
同年,金大中總統因為陽光政策及推動南北韓關係緩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兩方是以國家領導人身分,對等會談;
但兩岸之間「經熱政冷」的狀況仍舊持續,對於統一問題,
兩岸與兩韓之間的狀況也有根本的不同,在國際上兩韓被視為兩個國家,
同為聯合國會員;台灣至今仍受中國的國際壓力,
中國也不願意真心誠意與台灣以完全對等的形式會談,
仍用「一個中國」的框架鎖住台灣,也連帶限縮台灣的國際經貿與政治空間。
如果北京說祖國仍未統一,那不也就代表「祖國」是分裂的,
現階段就是沒有統一的兩個國家;如果中國說民族應該要統一,
那為何還要在韓戰支持北韓、92年正式與南韓建交,
承認韓國一個民族可以分成兩個國家;
台灣人民的意志在北京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計畫中也不是主要考量的對象,
畢竟一個國家的對外政策就是內政表現,
在一個內部流於用錢和關係解決問題的國家,
也用一樣的策略去對待香港、台灣,甚至延伸到第三世界國家,
在當地引起反彈;或許中國還不知道,不是一切都可以用錢、用關係解決,
這種方式或許在中國行得通,特別是在中國,
一個人的尊嚴是可以為了名利降得很低;
但香港人要尊嚴,台灣人更珍惜的是我們的主權,
如果中國不願意正視,去面對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的事實再談未來的政治安排,
兩岸關係未來將會產生比中港矛盾更大的反彈。
小國面對大國需要倚靠智慧、大國面對小國是否要有更多的包容與耐心,
這無關人數多寡,畢竟中國從來不把人當作最應該重視保護的對象,
這更攸關道德,也考驗中國是否真正重視台灣人民的意志,
否則「一國兩制」也只是暫時找不到替代方案的政治口號。
(簽署停戰協議時,北韓代表所作位置 photo by Zolick)
我們先到簽署停戰協議的「板門店」,這裡原本是一個小村莊,
仍可看到附近有農民在耕作,處處農田,
很難想像數公里以外就是全世界網路最先進的南韓,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歷時三年,
直到1953年7月27日簽署板門店停戰協定,
簽署協議的地點是一個名為板門店的小村莊,
實際位置在現今北韓境內,從此將一個民族劃分成為兩個國家,
也是至今少數可以見到的後冷戰邊界。
(一側,是懸掛北韓國旗的領土;與另一方的太極旗遙遙相對 photo by Zolick)
過了北韓的檢查哨,再過一段路,
便是兩邊軍隊互相對峙的北韓「統一閤」與南韓「和平之家」,
這裡南北兩公里被劃為軍事緩衝區,瑞士、瑞典、捷克、波蘭四國聯合監察,
也屬於「共同警戒區」(Joint Security Area, JSA),
緩衝區內仍有居民,從簽署協議的房間往統一閣的路上,
還可見到幾個農民蹲坐拔除農作物,
不遠處可見各自高掛的北韓與南韓國旗,象徵兩國的國境所在,
當時從南韓過去的時候,仍舊可以見到幾戶南韓民宅,
這種感覺非常奇妙,南韓的導遊說這些緩衝區居民必須有通行證,
晚上實行戒嚴,其它的生活與南韓人民完全沒有兩樣,
享受高科技的現代生活,雙方平民的物理距離是這麼的接近,
今天從北韓這裡看到的居民,仍舊以原始耕種方式,日復一日的生活。
因為熱線中斷,我們無法進入中間藍色小房間,北韓的軍官替我們進行解說,
但軍人的脾氣與軍事的對峙的嚴肅,幾個仍舊在拍照聊天的旅客引起軍官的不滿,
透過導遊翻譯表示,而導遊也一再警告我們這裡不是觀光景點,是軍事區,
戰爭,隨時一觸即發;也是因為這個特殊的地方,現在的韓半島一分為二,
南韓就像是一個島國似的,北面是完全接觸不到,
就像衛星雲圖的夜間空照般一片漆黑。
再次來到板門店,難免有點激動,可是這種故地重遊卻是從另外一邊,
還看的見我當時在南韓那側拍照的涼亭,真實距離因為國際政治現實,變成遙不可及。
我跟上海的V說「你看,你們過幾天就要去南韓,
要是你們報名團體遊從南韓那邊看這裡,一定又是很特別的感覺吧。」
首爾的繁榮熱鬧距離這個人煙稀少、人民仍沿用傳統生活方式的地方是那麼的接近,
同一個民族,生活方式卻天差地遠。
中午在開城用餐,吃人參雞,開城作為最靠近南韓的地區,
有時也會收到南韓飄來的「統戰傳單」;
這裡的友誼商店販售的商品比平壤便宜許多,先去參觀「成均館」大學院,
在首爾也有一個,開城的這個現今成為冷清的展覽館,
C導辛苦地陪我們爬上爬下,在商店快速買完幾張明信片,
是一些打倒美帝之類的宣傳畫報,
在中間的小廣場等待其他人的過程也與其它團員聊天,
有趣的在於我們待在開城一條人來人往的路中,
幾個小學生看見我們有一種不知道該怎麼辨的表情躲開,
騎著自行車的人也像我們是帶傳染絕症的瘟神,
人見人躲,
「如果我們手牽手站在路中間,那這條路不就真的癱瘓了」團員S這麼說。
突然,我們想挑戰尺度,
趁導遊不注意的時候看似要拍照的以每分鐘三公尺左右的距離「晃走」,
快要到下一個路口轉角時,
便衣警察終於衝出來朝我們吹警哨,
只好回去友誼商店等其他的團員,
然後繼續像妖怪一樣,白天版的百鬼夜行去驚嚇開城的善良居民,
而我們真的不是有意的。
車子逐漸駛離開城,幾個共產主義式公寓建築逐漸遠離,
沿途仍舊是繼續不斷的光光禿禿,
開城有點像是山路中間彎進的小鎮般,有幾個大城市高度的建築物,
卻滿是泥濘地,幸好不是雨季。
(可以通往首爾的公路沿路,雙方差距仍大。 photo by Zolick)
【少年宮的奇妙笑容】
回到平壤,我們到「少年宮」去欣賞小朋友的舞蹈,
開場的小女生用一種眼角裂到後腦勺的笑容開場,全場幾乎是觀光客,
只坐不到四分之一的位置,看來戰爭對於北韓觀光的影響的確很大;
看著載歌載舞的小孩,露出一種特殊的笑容,
有時令人起雞皮疙瘩,不是噁心,而是尷尬,
怎麼會對著幾乎沒有表情的觀眾或者滿場攝影機而作出這種表情,
一個八零後的北京團員憶起兒時的回憶:
「幼兒園時,我們偶爾也要作這種類似表演,臉塗的紅撲撲的,
然後老師要你用力地擠出熱愛祖國的微笑,想像我們是祖國的花朵般燦爛,
當時,其實是很不甘願的,但在這種年紀,也沒有反抗的能力,只好照辦。」
我不知道少年宮的小朋友是帶著什麼樣的心情去面對觀眾,
表演前我們先去看學生練習擊技,場外也有人在販售花束,
可以在表演結束後送給小朋友;在謝幕的時候幾個觀眾上台,
但畢竟表演者太多,受到注目的通常是幾個獨挑大樑的小孩,
紅布幕緩緩落下的時候,
小朋友仍舊要作出像是對著一公里外的親人用力揮手般的努力,
在幕快要降到臉部的時候,我看到左側兩個小女生在悄悄話,
其中一個終於露出在少年宮會被貼上不及格的晚娘臉孔,
終於露出一點點人味。
看著少年宮的孩子,肉身可以被訓練如蠟像,
也有點像是殯儀館附近紙糊店的紙人,這種形容似乎有點毛骨悚然,
畢竟少年宮就是一個接待外賓,欣賞北韓社會主義建設下,
孩子的活潑開朗的樣版行程,但小孩的笑容卻有種不成比例的成熟。
【橫跨大同江 夜遊平壤:遊戲開始】
用完北韓火鍋,導遊又將大家接回飯店,
「大家早點休息,明天七點鐘叫早」導遊用中國口音提醒大家。
在路上大家又在計畫平壤的夜遊行程,突然像是回到大學迎新,
會有所謂試膽晚會,只是這次是要換到一個真實的城市,
因為缺電,未知而帶來恐懼的城市。
已經有好幾個團員偷偷離開飯店,而且步行距離越來越遠,
跟導遊道晚安後,大家就心照不宣地紛紛回到房間去換裝,
換掉一身「資本主義」的裝扮,而我腳上的亮藍色NIKE鞋是最大敗筆,
怎麼看都是萬惡美國帝國主義出產,而我已經盡量找一件黑色外套,
順便把頭髮往旁撥開,連髮型都不能讓人看出,我多慮了,
其他不怕死的年輕團員們更是大膽的在平壤探險:
有人還去坐電車、購物血拼,在這個社會主義樂園的首都夜晚,摸黑找樂子。
從羊角島酒店走出,要經過一條長路,路口像是有一個小型警衛哨,
開著大燈,走進一個交叉路口,心臟一度要噴出喉嚨,
出去後右轉,是一座鐵橋,橫跨大同江,
江面大概如淡水河寬度,是國道一號圓山到三重那段,
已經入夜的平壤,幾乎全黑,路上的行人大多也著社會主義的深色制服,
加上人行道坑洞,有時不小心踩空差點撞到人,還要堵住不能說出中文,
每個人走這條路幾乎都腎上腺噴發,以為整個城市已經淪陷變成殭屍控制,
過了橋,往左邊走,人群逐漸增多,市民不知道為什麼走路速度都很快,
幾乎沒有人在交談,大多趕路,往前走,看到的景象幾乎令人腳軟。
已經到平壤火車站,標準蘇式建築,亮黃色燈泡照亮夜空,
LED電視正在播放足球賽,站前廣場人來人往,但我們走資本主義的穿著令人屏息。
在廣場,看到穿著亮藍色寬裙、還有黑色窄褲的上海幫四人,
大家很不怕死的在火車站廣場寒暄,才聽團員說昨天行經這裡是看見便衣會攔住旅客查驗證件,
我偷偷躲到陰影去看手機的時間,畢竟HTC手機在這裡也太過顯眼,
除了金正恩之外,在北韓會使用HTC的人應該很少。
擔心被警察發現,趕緊和上海幫道別,團員幾乎是四人一組的形式夜衝平壤,
像是真實版生存遊戲,後來發現大多是心理壓力,
離開羊角島的距離與時間越長,跳出來的膽囊又吞回原本的位置,
居然異想天開的去「購物」,而且是用人民幣,生存遊戲繼續假戲真做,
我們先進去平壤火車站對面的一家居酒屋,裡面煙霧迷漫,
似乎沒有人發現有外國人進入,而進去一段時間,店員過來招呼,
兩方語言不通,掏出人民幣,店員露出疑惑的表情,
然後彼此交談了幾句,其中一位將我們帶到門口,指向右邊,
用北韓腔的英語說「HOTEL、HOTEL」,
以為我們是從市區的涉外飯店晃出來的外國人,
擔心會打草驚蛇,我們趕緊道謝後快步離開,
我注意到門口一直有個蹲在地上抽菸看著廣場的男人,
繞了幾個路口後又走回原本商店,還在原處,
大家自動用唇語提醒:「換一條路」。
沿著火車站前的路面電車,是一個分叉路,
我們右轉往沒有鐵軌的方向,
那邊有一間涉外賓館,外面停著寫著英文字的遊覽車,
「隊員」天真的想要進去問路,被我制止,繼續往前走,
看著路邊用小店攤位,觀察一陣子,市民用朝鮮幣結帳,
走上前去,掏出人民幣,指著麵粉做成的餅,
販售的老婆婆看了我們一眼,用朝語咕噥幾句,發現我們聽不懂,
她便往後走,進去小門,大概待了三秒鐘還未見人影,
我們又決定轉移繼續往前,過度擔心她是否會去跟街道勞動黨員報告,
還是先走為妙。
再往前,已經離火車站一段距離,人也逐漸變少,
這裡有一些比較老式的公寓,
有一些是ㄇ字型的小區,尿液味道在空氣瀰漫,
路邊抽菸盯著我們看的北韓人都讓我們體溫再次升高,
只能裝作沒事,繼續往前走,穿過地下道,傳來低沉回音,
人比較少的路段就開始偷拍照,手機只敢放在腰部高度,
很明顯就是偷拍,作賊心虛。
(平壤夜晚的街頭景色 photo by Zolick)
沿路往前,這些方正的蘇維埃建築都是之前很少見過的,
與以前在捷克、波蘭、匈牙利見過的共產建築都不太像,平壤的建築更空蕩,
不知道是因為夜色,還是因為營業時間已過,
還有幾輛掛著電纜線的公車經過,
「匹茲、匹茲」閃出藍白色火光,
也有一些韓式混合蘇式的建築體,看似戲院或者政府機構,
掛上社會主義拼貼壁畫,由下往上照明,幾個市民在打羽毛球;
又看到一個警衛,我們又怕漏餡往左走。
終於走到大同江邊,看著主體思想塔,羊角島飯店已被拋在遠處,
北韓沒有交通號誌,是靠自體快速旋轉的女交警在白天指揮,
跨過馬路,又回到白天參觀過的「金日成廣場」,
在1954年完工,
如同北京天安門廣場一樣,象徵平壤權力中心,
這裡是經常在新聞見到進行大閱兵的地點,全民齊聲讚揚主席,整齊劃一的步伐,
我們四人就在夜色之中橫跨金日成廣場,深知這裡一定有警衛,
而我們也在它的視線之中,金日成、馬克思、列寧的巨幅畫像就在夜空中注視我們,
這裡異常安靜,非常接近大同江畔,對面,就是主體思想塔。
不知道哪裡來的閒情逸致,我們就這樣坐在階梯上,
在月亮跟平壤夜間僅有的燈火照明下,欣賞這個城市的夜景,
河水緩緩地流過,突然讓我想到與首爾的漢江,一瞬間短暫的重疊,
只是這條河岸稍微暗了一些、分貝也減少很多。
往回走的路上,在橋墩轉角差點跟隊員分散,
平壤入夜後幾乎無光,大家走路也不敢交談,
外語在這裡被聽見是非常明顯的,我們還是要遮蔽住我們的資本主義氣息,
快走回羊角島,在河墩邊看著整齊的社會住宅,或者說社會主義住宅,
每間都非常方正,燈火照明下看見客廳懸掛的金日成與金正日畫像,
這種時候那種在萬壽台開的金家玩笑又被提起:
過百年之後若金氏王朝還沒垮台,畫像會掛滿整面,
像資優生的獎狀貼滿牆壁或者是拼圖湊成的十八代祖先連環畫。
左轉,又回到鐵橋,在橋頭被三個騎單車經過的北韓人叫住,
「繼續走」,我們裝作沒有聽到,也想像自己穿得非常社會主義,
但想必非常僵硬的往前,
終於繞回飯店的路,羊角島酒店依舊燈火通明,
幾個西方旅人今天入住,一樓大廳的酒吧熱鬧烘烘,
回到大廳,像是從蒸氣室出來,但冒的是冷汗。
回到房間沒多久,走廊傳來嬉鬧聲,
原來是另外一組「四人幫」,
他們居然跑去坐電車,還用人民幣成功買消夜回來:
有蛋糕、酸奶、零食、啤酒,提了好幾袋,
還在火車站廣場看了一陣足球沒被查證,成功生還。
他們居然敢冒著被抓的風險用人民幣試了十幾間商店,
終於在市區的涉外賓館旁邊,找到一家願意收人民幣的店家,
而且匯率比飯店「牌告匯率」好上千倍,
在飯店換匯的團員手中乾淨整齊的朝鮮幣頓時變成廢紙,
這組是在火車站前,看著路面電車閃著火光經過,觀察了一陣子,
台灣人T想說社會主義國家應該不用收票吧,於是他們四人就跳上車子,
尷尬的是,車子開動幾秒後,車門關閉,收票員立刻走近,
他們被困在密閉空間,而他們的四周全是北韓人,
T突然拿出羊角島飯店的名片,指著圖片與文字,
不久,收票員微笑揮揮手往前,
他們四人像誤入黑暗叢林的小動物,原本想像收票員往前會走到司機旁,
「突然停車,然後幾個北韓警察上來抓人,從此天人永隔」
作者: huangshinwen (.....)   2014-07-24 11:29:00
哇 好精彩的遊記 看的我都想去了
作者: chiangying (yo)   2014-07-24 14:35:00
謝謝分享~好想去啊!!
作者: YAMABUTA (年紀大了就忘記暱稱這事)   2014-07-24 17:31:00
好酷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