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演唱會經濟1】為何總搶不到門票?揭200億

作者: zkow (逍遙山水憶秋年)   2025-08-29 14:08:14
【演唱會經濟1】為何總搶不到門票?揭200億市場大餅層層剝皮秘辛
上報
何醒邦 2025年08月29日 12:30:00
演唱會經濟正夯,但因僧多粥少、一票難求,靠賺取中間價差的「黃牛票」始終難遏止,
且疫情解封之後,演唱會一年比一年多,業界估計整體門票規模已超過200億元,由於市
場大餅太驚人,除了原本的黃牛之外,很多「贊助廠商」也來分一杯羹,層層分食後,一
般民眾更難在公開市場搶到門票。
演唱會熱潮掀搶票慌  贊助商層層包票成主因之一
2025年台灣演唱會市場火熱登場,從五月天25週年巡迴演唱會,韓流天王G-Dragon(GD)
小巨蛋舉辦個唱,韓國女子天團BLACKPINK再訪高雄世運,及TWICE首度來台,韓流天團、
華語與歐美巨星的國際級演唱會皆輪番上陣。
不過,即便有錢,為何民眾總是搶不到票?一名熟悉演唱會市場的業界人士匿名爆料指出
,一是票源遭壟斷,能在公開市場販售的票其實不多,二是票價任職業黃牛、網路不實賣
家隨意喊價,一張門票轉手動輒翻漲5倍、10倍以上,「演唱會門票比股票好賺」之下,
使得產業結構也已漸形穩固。
「主辦單位與贊助廠商就像是共生結構。」知情人士透露,以去年底華語天王天后在大巨
蛋舉辦的演唱會為例,1場約有4萬張門票,4場就有約16萬張票,但在公開市場有多少張
可販售?恐怕還不到2成;為何如此?實因層層分食的結果,這也是業界私下的操作手法

他觀察,假設1張票多加1千元,16萬張票就多1.6億元,多2千元就多3.2億元,依此類推
;所以演唱會總是會出現眾多「贊助廠商」,有些廠商會願意多付一些錢,以便包下部分
票源,然後再加價賣給下游,或另作行銷用途,形成層層剝皮的狀況,這都是疫情解封以
來,頗為常見的情形。
「像是冠名的贊助廠商,假設冠名贊助的成本是5000萬元,甚至都還可以連本帶利賺回來
,」他說,比照鄰近的中國大陸,作法還比台灣公開透明,明定演唱會的諸多贊助廠商,
最高只能取得18%的票源。
台灣演唱會亂象曝光 封盤、加價、飢餓行銷樣樣來
「不過也要夠紅的藝人,主辦單位才敢這樣操作,」業界人士說,例如GD今年7月在台北
小巨蛋舉行演唱會,票價在800元至8980元間,有聽過最高成交價在5、6萬元;而像是年
底的蔡依林、TWICE,與GD下半年再訪台開唱,這些「一定賣得掉」的演唱會,想必也是
依照上述操作模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