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uang19898 (huang19898)》之銘言:
: 這季新番似乎很紅的派對咖孔明 從OP開始蜀漢的旗幟都是"蜀"
: 也因為聽說這部作者是吉川版演義迷 孔明的人設很貼近吉川版三國志
: 讓我一直提不起勁觀賞這部作品
: 今天看到希洽版上討論日本作品 劉備父子政權的旗號一直被誤作為蜀
: 而中國的歷史劇也大都是錯的
: 印象中接觸過的ACG影視娛樂 只有大宇軒轅劍傳"雲之遙"和"漢之雲"
: 以及姜維傳會自稱漢將軍、旗號為漢
: 回想開啟近年三國娛樂創作的光榮三國志系列
: 6代蜀漢的國號為"漢",8代、14代為"蜀",其他代的刪掉後就忘了
: 以光榮的研究應該是不會有任何混淆才對
: 不知道會改回"蜀"是不是因為配合日本國人習慣?
: 還有不知道其他有哪些代或其他影劇、遊戲中是正確的?
其實古人也跟你一樣有類似想法啦。
唐庚就說過:
「上自司馬遷《史記》,下至《五代史》,其間數千百年,正統偏霸與夫僭竊亂賊,甚微至
弱之國,外至蠻夷戎狄之邦,史家未有不書其國號者,而《三國志》獨不然。劉備父子相
繼四十餘年,始終號漢,未嘗一稱蜀;其稱蜀,俗流之語耳。陳壽黜其正號,從其俗稱,
循魏晉之私意,廢史家之公法。用意如此,則其所書善惡褒貶予奪,尚可信乎!魏晉之世
,稱備為蜀,猶五代稱李璟為吳,稱劉崇為晉矣。今《五代史》作南唐、東漢世家,未嘗
以吳、晉稱之,獨陳壽如此,初無義例。直徇好惡耳。往時歐陽文忠公作《五代史》,王
荊公曰:「五代之事無足采者,此何足煩公?三國可喜事甚多,悉為陳壽所壞。可更為之
。公然其言,竟不暇作也,惜哉!」
所以說,習慣稱蜀這點,
大概從北宋以前就是如了,也不是特別迎合日本人習慣。
作者:
pmove (金疾檸檬)
2022-04-21 20:07:00長知識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2-04-21 20:40:00吳人張儼《默記述佐篇》論(諸葛)亮與司馬宣王書:"諸葛、司馬二相遭值際會,託身明主,或收功於蜀漢,或冊名於伊、洛"..所以孔明有自稱蜀漢?
孟仲季嗯 我居然幾乎跟你編輯同時推文@@剛剛查了一下,這個季或許不作排行的解釋,而是作末代、最後的意思。季漢會千秋萬代所以是最後一個漢;季漢是兩漢的殘存所以也是最後一個漢,端看後人怎麼解釋了。
後人怎麼稱是一回事 但模擬當代人卻自稱錯誤真的不行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2-04-22 07:47:00樓上先去把出師表的前漢、後漢 讀1遍吧
有問蜀地豪強與百姓想法嗎?說不定他們只想蜀國獨立,而非重建漢國,然後與魏國和平相處。
投奔魏國也是有可能只有諸葛亮蔣琬姜維還在抗魏保漢剩下的都安逸了
厭戰跟獨立差很多啊古時候地方沒有什麼獨立不獨立這種概念的
季漢的現代用語叫「漢第三帝國」 可怕可怕實際幹的事也差不多
樓上這樣是想吵架膩(?差不多的事情是什麼,比如說呢
曹公 孔明 和戰國的秦趙都是名法之治 軍國主義後三者因為過度動員 最後社會共同體也自我破壞的最徹底
歷史事實 三國羅曼史才是幻想 你幻想和現實已經分不清楚了孔明不過度動員 以蜀漢那貧乏的人口 怎麼保持長年進攻勢態的 難道是生產無人機 採用自動化與無人兵器嗎蜀漢等同於納粹德國或蘇聯 把民力榨乾到寸草不生 鄧艾別動隊隨便攻入後方 後方內地早就毫無士氣 也沒有預備隊 首都市民不願意抵抗這些都是長期戰爭過度動員的後遺症 蜀的短命歷史裡永遠記載的都是經濟匱乏 民力凋敝 不缺紀錄
作者: deathstar (死魂曲) 2022-04-27 12:53:00
孟春仲春季春,季春解釋為晚春;季漢自然就是漢代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