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三14] 官推每日新武將猜猜看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9-11-03 23:01:57
為了釐清裴松之質疑《三國志涼茂傳》裡,表達想偷襲鄴城的人,是否確實並非為公孫度
這裡來分享一下一點小小看法,無意翻案,大家看看就好
首先是《三國志高句麗傳》:
"伯固死,有二子,長子拔奇,小子伊夷模。拔奇不肖,國人便共立伊夷模為王。自伯固
時,數寇遼東,又受亡胡五百餘家。建安中,公孫康出軍擊之,破其國,焚燒邑落。拔奇
怨為兄而不得立,與涓奴加各將下戶三萬餘口詣康降,還住沸流水。降胡亦叛伊夷模,伊
夷模更作新國,今日所在是也"
案伊夷模在197年即位為山上王(可從很多地方求證,故略@@),再對照《三國史記》:
"故國川王,諱男武(或云伊夷謨、模),新大王伯固之第二子。伯固薨,國人以長子拔奇
不肖,共立伊夷謨為王。漢獻帝建安初,拔奇怨為兄而不得立,與消奴加涓奴加,各將下
戶三萬餘口,詣公孫康降,還住沸流水上"
故上上段的建安中,應改為建安初較適合
為了更證明該戰事發生於建安初年,可參考《三國志高句麗傳》的更作新國幾個字,對照
《三國史記》便是:"二(198)年,春二月,築丸都城"
關於遼東與高句麗的戰爭,要嘛基本上如同壬辰倭亂一般,中日韓三方各說各話,《三國
志高句麗傳》顯示公孫康破其國
《三國史記》卻是寫投奔公孫康的高句麗山上王之兄"願假兵三萬,令擊之(指山上王),
得以平亂"
結果山上王"將兵禦之,漢兵大敗"
或者要嘛解讀為各有勝敗orz..不過沒關係,那並非本篇重點
另一則值得注意的是,當曹操設法拉攏烏丸峭王嚴,以弱化烏丸結合袁譚的勢力同時,《
三國志牽招傳》表明
遼東太守公孫康也派了韓忠齎單于印綬往假峭王
韓忠直接嗆曹操的使者牽招說:"「我遼東在滄海之東,擁兵百萬,又有扶餘、濊貊之用
;當今之勢,彊者為右,曹操獨何得為是也?」"
百萬太誇張姑且不論(所以愚見以為同一人的傳記,牽招傳爆料高幹有5萬兵力,應該也有
灌水)
重點這段想表達的是,不難探出公孫康的野心已顯露無遺
而似乎找不到對於公孫度較具體染指冀州等袁紹故地之記載@@
有的話還煩請各位大德提供一下以茲補充,感恩
總之綜合各史料,竊以為《三國志公孫度傳》裡,204年發給公孫度便當這點有誤,他應
該早在198年以前就領便當了
呼應本篇抬頭涼茂,便意味著涼茂那席話想趁亂摸走鄴城的關係人,實屬公孫康較為合理
當然只是我的推論,未必正確QQ
作者: r30385 (天空藍)   2019-11-04 10:50:00
推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