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14] 三國志14:戰法系統比你想像的更有料

作者: h1236660 (X GOD艾克軋德)   2019-10-25 22:15:18
標題沒有在影射誰,也不是反話,相信我XD。
原文:https://xgodgame.blogspot.com/2019/10/14koei.html
這幾天我在研究試玩版中已開放的戰法,
除了測出各種數值與效果以外,更發現了一些已經可以玩出來,
但是官網、訪談、試玩、實況與線上說明書中都沒有告訴你的各種小祕密(大概吧)。
整體心得也正在寫,但這戰法發現我覺得太有意思了所以打算讓它獨立一篇。
想知道試玩版戰法效果的可以點以下連結。
https://xgodgame.blogspot.com/2019/09/14_21.html
先說不算秘密、但需要釐清觀念的部分,
這個部分會占的篇幅不少,如果前面說的東西你已經懂了可以跳過,
本文要寫到中間才會開始慢慢提到什麼是「KOEI沒告訴你的秘密」。
戰法是獨立於陣形之外的系統,無視陣形的面板數值而直接給予各種效果,
可以說即使自己是防禦很高的方圓陣,或防禦極低的鋒矢陣,
受到同一種攻擊系戰法的傷害是同等的,
換句話說,你也可以開一堆方圓陣去對手家然後猛放戰法XD。
但需注意如果糧道被斷,戰法計量表將會中斷累積。
https://i.imgur.com/vD8omlA.jpg
可以手控戰法的欄位數量會隨著君主爵位提高後而增加,
我們可以看到計量表是以圓圈的方式來呈現,
如果先前完全沒有設定武將,
那麼設定他戰法可以手動以後就會出現一個紅圈,但還要命令他出征達到30天,
才能夠開始進行戰法的手控。
https://i.imgur.com/7uOrheK.jpg
30天過去後紅色的圈才能開始用,
這紅圈跟非手控戰法時,武將狀態中戰法那一欄的黃條是同一個東西。
完全畫完一圈也還是要花30天能集滿,
其能夠集滿3次,顏色也會以紅>黃>綠的順序產生變化。
發動戰法的機率我沒有找到參數,所以無法確定哪些因素會影響機率,但可以推測有:
1.是否有地域發出白光到該隊身上
2.續前,該地域塗色的百分比
3.周圍兩格內是否有可連攜的武將
圓圈的顏色,代表你可以發動的戰法的強度,而不是「可以發動的戰法數量」,
這個線上說明書有寫,是沒看說明的人容易誤解的一個地方。
不過線上說明書沒有跟你講這幾個圈的強度是多少,
那根據我的測試,發動戰法時,系統給你的提示是「綠圈」時的效果。
我是從「挑撥」這戰法測出來的,系統會跟你說效果有18天,
但我紅圈時就發動的話,效果只有4~5天左右,
後來等集到綠圈後再發動,就有18天的效果了,
而這個18天,還是與對方智力同等下的情況,
與對方的武智(看該戰法依存武力還是智力),差距越大,效果會提高或降低。
若比對方低的話,依存武力的戰法極限值是-45,達-46則效果最低或沒效果。
依存智力的極限值為-40,-41開始沒效果。
綠圈效果為1、黃園為0.625、紅圈為0.25,
那如果沒有畫滿一個圈就發動戰法的話,以已經畫滿的那一圈為準,
未畫滿的那圈將浪費掉,然後從紅圈重新開始累積,
不過各戰法冷卻(CD)天數不同,我目前所知最多是11天,
需要從30天完全重來的倒是還沒看過。
武將出征後,如果未設定戰法手控,那麼就是於集滿紅圈後隨機發動戰法,
不會集到黃綠圈,可說手控戰法多了個更加強勢的設定。
如果你覺得手控太強勢,但又想讓該武將自動放戰法也能到綠圈的程度,
那麼還是要先把他加到手控戰法的欄中,然後點選他頭像下方的圓圈箭頭,
便可以看他自己能否累積到綠圈後隨機使出(要看臉)。
https://i.imgur.com/mchWQ06.jpg
目前天數的設計有點奇怪,為我表格中試算出來的2倍,
目前不知是試玩版問題,還是難度設定為「上級」的關係,
還有部隊中異常狀態時想自動解除也得花2倍天數(混亂10天>實際上為20天),
天數正常的則是著火時間、以及手動設置戰法後,事前所需等待的30天。
https://i.imgur.com/o68Lnje.jpg
還有,當戰法符合發動條件時(通常是貼近對手以後),
已集滿紅圈的部隊,頭像上會有紅色光圈、
集滿黃圈的有聚集的黃光、集滿綠圈的則是綠色閃電。
藉由這點,玩家可以藉由這點目視其他武將的戰法狀態,
但缺點是頭像要開啟才能觀察(關閉頭像的熱鍵是橫向數字列中的9)。
當然根據前述,沒被加入手控的武將,就只會有紅圈了,
也可以說AI不管如何,只會用紅圈等級的戰法來打你。
不過這也有可能是試玩版的情況,正式版還不知道會不會有變化。
https://i.imgur.com/VttoEIW.jpg
接著是戰法連攜的效果,
周圍兩格以內有親愛武將或其他可連攜的武將可以提升戰法效果,
這不是秘密,但是即使周圍兩格以內沒有可連攜武將也可以有效果,
方法是「保持黃線有連接」,可將上限拉到4格,
圖中可以看到我選擇夏侯淵,線往左延伸到了曹操,但曹操連不到曹仁便可證明。
https://i.imgur.com/9jg2LHf.jpg
然後是關於連攜加成的部分,對於武力系有傷害戰法的加成為:
「戰法傷害*(1+戰法發動者以外的連攜人數*0.5)+1」
與連攜符號(☆◎○)為何者無關,符號是影響機率,
後面為何要+1不清楚,就當公式的一環吧。
連攜表格中若有厭惡武將會寫X,但我尚不清楚其會有何影響或啥debuff。
https://i.imgur.com/E8dRIJy.jpg
即是說如果有其他4人連攜,傷害為原本的1+4*0.5=3,
而且此時5人頭像都出現的話,普通戰法會有一個環圈出現,
但就我再更深入的研究,發現其實可連攜人數上限並不止4人,而是有可能達到8人!
為什麼這樣說呢?先說我於本次測試時的奮戰單人使出時為1401,
然後的各位看一下附圖,同樣都是出現5頭像與環圈,
第一張圖是先前假想上的4人上限(1400*[1+(4*0.5)]+1=4201),
但第二張圖的傷害竟然達4901!第三張,又更高了!5601!
https://i.imgur.com/C5SCrwD.jpg
https://i.imgur.com/okC3Uqa.jpg
https://i.imgur.com/RhTDpWC.jpg
傷害能夠這樣一直提高,一定是因為連攜人數上限並不止4人的關係,
只是表面上塞不下那麼多頭像聚在一起了(沒戲份的表示:)。
但是5601這張圖我測了好幾次才抓到,要麼多人能夠一起連攜機率很低。
還有就是連攜完後,有些我方武將身上會出現向上的綠光,敵將出現向下的紅光,
這是什麼意思呢?
綠光是「發動戰法或受到戰法加成」的意思,
這可以從開啟情報欄中的資訊而得知(設定情報僅顯示「軍事」更清楚),
會發動的是「有加成效果」的戰法,純攻擊系的則不會,
比如連帶發動「妙才連箭」後,夏侯淵並不會對目標追加傷害,
而是僅發動了其中的移動增加與攻城增加。
https://i.imgur.com/ozsadjh.jpg
還有看看左表中的曹純、曹休和司馬朗,他們並不能與夏侯惇連攜,
但是受惠於身旁曹仁能夠增加自身與周圍我軍50%防禦的「八門金鎖」,
他的防禦也跟著拉高了,
可說是一人發動戰法後,連帶也讓可連攜的武將們也一起發動了戰法。
更扯的是敵軍身上的下降紅光,這代表他受到了debuff,
而debuff又來自於那些出現向上綠光的武將,
即是說他們的debuff效果可以隔空對該敵將產生效果!
還能多個debuff樣樣來!扯!
連攜武將的戰法能否發動還不受CD限制,
只要你能手動發戰法的武將越多,
你要這些連攜武將隨機發動幾次都可以(除非那些武將也剛好被設定為手控戰法武將),
可說是一起上戰場的朋友越多越好,這設定比13代的絆加成還扯,比扯鈴還扯,
但是哪些連攜武將會一同發動戰法就是看臉了,
當然也是有那種身邊一堆朋友連攜了但僅幫忙提高傷害,
而沒有一同發動戰法(出現綠光)的情況。
前面說到了傷害系戰法的情況,
接下來要說的是非傷害系戰法的情況,像是挑撥這種的,
但說「非傷害系」其實也不太對,而是應該說「沒有連攜時沒有傷害」,
反過來講,就是有人跟你連攜時,這些戰法也能帶來傷害,
而且效果更加多樣,多樣到我一時不知如何整理資料與公式了。
傷害系戰法的加成相對來講簡單許多,
但本段所要說的戰法在連攜後則有這些隨機加成:
1.效果增加(多半是提高效果天數,不影響%值,天數疊加上限為30)
2.CD縮短
3.附加傷害
而且這些加成彼此會互相干擾,所以我覺得公式不好算就沒算了,
比如如果該次加成集中在效果增加、CD縮短這兩項上,
那麼於附加傷害上的加成可能就很少,甚至沒有,
但反過來講,若某次剛好集中在附加傷害上,威力將會是難以想像的爆炸高!
https://i.imgur.com/9IejJNw.jpg
看看這個傷害,我的夏侯惇是有故意將智力與兵力都改成1了,
竟然在發動連攜後還能造成10000多點的傷害,連天下無雙都相形失色!
雖然能否完全集中在附加傷害上很看臉(於此之前還要看哪些人願意連攜),
但是一打出來就是莫名的爽,
於是我們可以知道,
如果說你有某個武將有針對敵軍的非傷害系戰法(純粹點火的除外,我試過沒這樣的加成)
,但他可連攜的武將很多,可以賭一賭這個機率!
最後我來以正常數據試試曹操與他的小伙伴們戰法連攜的效果,
能與曹操連攜的武將與符號如下
☆: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典韋、郭嘉、荀彧
◎:荀攸、史渙、程昱、任俊、夏侯恩、王必
○:曹昂
https://i.imgur.com/RpKo8KR.jpg
一看就覺得挺恐怖吧XD,有14個武將可連攜!
看看曹操這宛如菊花的黃線XD,
這裡我用了「混亂」,對李豐打出了13478點!
這裡換用「鼓舞」也是可以的,
只是「鼓舞」是僅針對我方,對敵人的傷害更難提升,
於此我們可以知道即使是「非傷害系戰法」,
但還是針對敵人的會比非針對敵人的還要容易打出傷害。
https://i.imgur.com/qcKWBvA.jpg
但是還沒完,你們有沒有看到李豐頭上有個白色數字寫11308?
我研究到這裡又發現有可連攜武將在旁又進行包圍時,
普攻可以比戰法更有穩定的高輸出,
因為連攜武將也可提升陣形數值,
看看曹老板這個面板(當然這還不是最高值,我還沒研究這方面的極限),
因此為了一個戰法傷害而如此勞動師眾其實有點殺雞用牛刀了,
也就是說要不要用戰法連攜做為主要傷害手段還是需要衡量的,
需要有合適的環境再派連攜武將一起出征。
不管怎麼說,
本次研究戰法讓我覺得三國志14這個作品可能還是藏了很多東西已經在試玩版中了,
沒有特意去公開,但你可以去發掘,以此發現到本作所意想不到的各種設定。
作者: cito (シト)   2019-10-25 22:39:00
有料!
作者: NightSoul   2019-10-25 22:42:00
原來紀靈=綺麗
作者: qazthlin (電線一條)   2019-10-25 22:52:00
作者: ReganLu (RLU)   2019-10-25 22:58:00
大連攜時代來臨啦!話說總體最高傷害可以疊到多高呢?像是九代可以一發 40 萬大軍徹底消失之類的
作者: a7v333 (蠢與窮)   2019-10-25 23:06:00
一發40萬是BUG吧?
作者: givar (....)   2019-10-25 23:07:00
聽到有料就怕,推有心
作者: alvis000 (艾爾)   2019-10-26 00:15:00
作者: kisaku1980   2019-10-26 00:28:00
9代一發40萬BUG我從沒成功過...
作者: super1315566 (台灣中國,一邊一國)   2019-10-26 00:29:00
作者: E31604 (GF)   2019-10-26 00:40:00
光榮苦研發16年,比你想的更有料
作者: ywc1199 (ywc)   2019-10-26 00:51:00
樓上你想到個跟我一樣,怕
作者: madboy (歡樂牛棚在躲人)   2019-10-26 00:57:00
我也是想到9代 電腦作弊一直聯攜...
作者: AStigma (為誰無盡寫江天)   2019-10-26 01:06:00
推專業
作者: ldt1025 (ldt1025)   2019-10-26 03:22:00
沒有白紙黑字寫下來的我都不信
作者: ruru1212 (老牛)   2019-10-26 04:03:00
這代好像沒有單挑也沒有舌戰OAQ
作者: Posaune (橫濱的杜鵑不啼)   2019-10-26 04:45:00
這代可以在祁山上加蓋升旗台嗎?
作者: qqpp (暫時要跟貓咪分手了)   2019-10-26 06:02:00
孟獲:諸葛亮放馬過來 林北但你!
作者: c666 (555)   2019-10-26 08:45:00
我現在要出征~ 願意為蜀漢粉身碎骨
作者: jeff235711 (jeff235711)   2019-10-26 11:15:00
9代有那種bug嗎我只知道用內掛新武將連擊發動突擊之類的
作者: ReganLu (RLU)   2019-10-26 11:38:00
九代秒殺 40 萬人:https://youtu.be/c6flODI_fnA九代秒生 50 萬人: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9700398/
作者: givar (....)   2019-10-26 11:53:00
升旗台XD 要白紙黑字才算
作者: wdcr (無敵超人)   2019-10-26 12:43:00
沒關係 打算創個一騎 豪傑 強運 武力100的一路砍過去
作者: immoi (侯小佑)   2019-10-26 13:10:00
標題100分 XDDD
作者: IRPT001 (清純無限好~兇不下去啊)   2019-10-26 13:48:00
國瑜系統?
作者: CLawrence (L)   2019-10-26 14:45:00
現在聽到 有料 兩個字都會怕
作者: fhscyt (虎侯)   2019-10-26 17:25:00
玩家的手動得非常厲害!!!
作者: heroprince (煎餃的祝福)   2019-10-27 01:05:00
光榮機器動的非常厲害
作者: noobismeok (冰火)   2019-10-27 16:13:00
看來戰爭機器動得很厲害
作者: amare1015   2019-10-27 18:47:00
推 XD
作者: ruru1212 (老牛)   2019-10-28 16:41:00
感謝回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