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營下路年菜街的故事

作者: kinyobi (kinyobi)   2021-01-22 13:26:26
- 前言 -
https://ftp.bmp.ovh/imgs/2021/01/bffdcb700361dc65.jpg
(內文的畫.這是寫文章的學長的版權哦)
先說這不是廣告文~ 這不是廣告文~ 這不是廣告文 ~
只是我們家的鄰居在去年底跑去訪問了我爸把我們的故事寫成了文章
我後來想想這應該是一個歷史文化,希望可以藉由PTT保存辦桌這件事 ~
因為我沒有要接,而同輩的堂哥們目前也沒人要接,只有轉行開切仔旦~
FB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424087277811220/permalink/3071752039711394/
- 本文 -
左營下路年菜街的故事
黃水和是左營出名的總鋪師,嘉義梅山人,嘉義大林公校畢業
年輕時在彰化的日本人食堂學藝,再到打狗的日本部隊當伙食兵,
1935年落腳左營,受聘埤仔頭的知名料理屋「興隆樓」擔任廚師,
結婚及定居左營,那時候左營有大間的菜店(酒家)及多間料理屋。
水和師72歲過世前,告訴兒子國川仔,
日本時代,他曾在黃查某(興隆戲院老闆)的三樓宴會廳(蓬萊閣),
辦過一場最得意的餐宴,獲得讚賞,奠定大廚地位,
那一場下來,水和師個人淨賺了兩百元(當時小學老師月薪50元),
他也承接了黃查某兒子黃進發先生的結婚喜宴。
戰後,政府規定民間不能經營酒家,日式的菜店無法營業,被迫轉型,
蓬萊閣改成冰茶室。
於是水和師租了左營大路興隆戲院對面的小攤位,賣排骨酥,生意很好,
持續一段時間。
在台灣經濟起飛時期,水和師決定作全職的總鋪師,店號「和成號」,
開始左營及附近聚落(內惟、後勁等)的辦桌事業,初期以三輪車載鍋碗、桌椅,
後來改用大卡車來載,並由左營下路鄰居的婆婆媽媽,幫忙準備料理及端菜,
也增加鄰居婦女的兼差收入。
黃水和的兩個兒子,黃宗成及黃瑞堂(偏名國川仔,1955年生),傳承水和師手藝,
也是總鋪師,並可獨立辦桌,黃宗成店號「全津」,黃瑞堂店號「和成堂」。
水和師另有兩位徒弟(曾萬及輝仔),業餘的徒弟廚師則有二十幾個,師徒融洽。
水和師最受稱讚手路菜,有魚翅羹、芳肉筍干(筍乾豬蹄膀)、香菇肉丸、干貝米糕、
佛跳牆等。那是日本時代的酒家菜,逐漸加入新食材,演化而來。
約二十年前,街頭辦桌逐漸減少,大家到餐廳喝喜酒,老輩的人總懷念這些宴席菜。
於是國川仔出創意,農曆過年前,在下路旁搭帳棚烹煮水和師的手路菜,
接受高雄地區顧客預訂及取菜,大受歡迎,這樣經營方式已超過二十年。
逐漸左營有多位廚師,加入年菜行列,除夕前的左營街頭,熱鬧滾滾,成為特殊景觀。
到了2020年,國川仔說,他從左營國中畢業開始辦桌,拚了50年,
到了65歲,衣食無缺,他想停下腳步、退休了。
所以,我跟國川仔說,感謝你們留在左營,傳承傳統手藝,
我來幫你做個記錄、先拍照,
再請畫家來畫一張街頭年菜的插畫,當作水和師及你的紀念作品吧!
- 後記 -
其實很多阿公的故事我都沒聽說過 ~ 也感謝學長讓我知道很多故事 XD ~
最後再謝謝學長分享了這個屬於左營的歷史 :)
謝謝大家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