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南漂高雄14年的一點心得

作者: chopincat ( 巧拼貓)   2018-11-19 16:52:22
我是一個南漂高雄14年的新北人,
自從2004下高雄唸書,喜歡高雄的生活步調,畢業後就這麼留在高雄了。
2016年6月,搬到鳳山滿2年,想想自己還不太認識這個古城,
剛好看到高雄市歷史博物館舉辦的人權系列活動:歷史場域導覽,
要到鳳山黃埔新村跟鳳山招待所參觀,於是我就手刀報名了。
經由導覽老師講解得知了黃埔新村是日治時期軍事宿舍群,
而鳳山招待所的前身是原日本海軍鳳山電信所,
在白色恐怖時期曾作為招(ㄐㄩ)待(ㄐㄧㄣ\)使用。
那天活動結束要騎車回家時,有兩個看來眼熟的年青人跟我打招呼,
原來是今天也有參加導覽活動的成員。
「你也是關心鳳山歷史的朋友嗎?」我還記得他們的第一句問候,
畢竟這是一個參加者付費的導覽活動,普通年青人應該會把$250拿去吹冷氣看電影
而不是參加要曬太陽、餵蚊子的歷史場域導覽。
就這樣,我們三人互加FB。認識他們的這兩年多來,他們經營的FB高雄好過日
每週都有幾天會PO文關心高雄的文化及大小事,他們甚至還出了一本實體地方小誌
叫《鳳山好厝邊》。藝文界有一句話說,要害一個人,就是叫他去辦雜誌,
這種不賺錢的文化事業,他們願意做,讓我深受感動,偶爾出去鳳山店家吃東西,
也會看到這本小誌出現在店家讓人閱讀,想想也覺得挺驕傲的,我認識做這本刊
物的人耶。
他們兩個人,願意將心力投入在地方文化,讓更多人
認識鳳山、認識高雄的好。我住在鳳山的四年多來,看到鳳山變好、
變熱鬧,透過高雄好過日的介紹,我也走訪了很多鳳山小巷弄內的古蹟、廟宇。
文化是需要花時間去深耕的,就像一鍋需要時間熬煮的高湯,才能有味蕾層次的堆疊。
這兩個年輕人,一個是洪正,一個是李雨蓁。
這次,他們為了自己生長的土地站出來,跟著基進黨參選,
他們不像中資候選人那樣有資源可以到處買廣告、掛布條、請吵死人的宣傳車、
印塞在信箱裡都變形的文宣、到處發口罩濕紙巾便條紙。
但他們每天站在路口宣講講到喉嚨沙啞、到市場拜票、連倒垃圾也看到他們穿梭其中
問候居民的身影。
很高興這次我能以高雄人的身份,投給我敬佩的兩位年青人其中一個。
地方需要會做事、肯做事的年青人,而不是油嘴滑舌的藝人跟花瓶,
相信眼睛雪亮、頭腦明智的高雄市民都懂的,
湯,要喝真材實料、花時間熬煮的才好,速成人工添加物的毋湯飲會打壞身驅。
最後,有圖有真相,2016年的炙夏,那時的我遇到了兩個年青有為的未來議員候選人,
兩個真正愛高雄、愛台灣的年青人。
https://i.imgur.com/ZePqQYz.jpg
(照片來源: "Civil rights,指引自由城市的光" FB
為保護其他非當事人打上馬賽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