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韓國瑜真的了解北漂青年嗎?

作者: pujipuji (噗嘰)   2018-10-01 22:24:35
※ 引述《peter308 (pete)》之銘言:
: 我會這樣譬喻啦
: 把高雄和台北想像成聯電和台積電
: 其實30年前一開始大家的起跑點都是差不多的
: 但到了某個時期約2000年前後
: 台積和聯電的差距開始拉開 而且後期差距越來越大
最近隨著韓國瑜的話題,高雄市的債務問題又一次成為焦點(不意外)。關於舉債和市政
建設之間的關係,可以看cgi0911的這篇文,他寫得很詳細也很清楚,我就不對此再多著
墨。
https://www.ptt.cc/bbs/Kaohsiung/M.1537939080.A.029.html
我這篇文想討論的是,從六都改制後地方財政的角度,談為什麼把北高比做台積電和聯電
,是不太恰當的類比
1.財政收入增加有限
100年升格之後,中央一年對於六都的一般性補助跟專案補助,總共增加約400億元,但同
時六都的支出也增加了將近300億。主要原因是因爲,國立高中職、署立醫院、社福經費
(農保、國民年金等),都移撥為直轄市負擔。
另外,原來中央對於縣區的計畫補助比例,在合併改制之後也減少,即六都需負擔更高比
例的自籌款。搜尋當時的新聞,多少都能看到六都的抱怨。例如台中縣市合併前的中央計
畫補助有86億,但合併後只剩76億。又如高雄縣區內計畫的中央補助比例,在合併後也下
降,例如污水下水道工程由98%降到88%。
也就是說,合併升格對於直轄市的財政挹注增加,其實相對有限,再加上最近行政院也在
推動財政收支劃分法的修正,進一步提高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在非六都的比例(我覺得這是
對的)。對於直轄市而言,並不是增加了滿手財政資源可用。
2.財政自籌能力有限
由上可知,六都改制之後並沒有因此多出太多的經費可以建設,這也是受限於既有的中央
地方財政劃分制度,較重大的基礎設施建設經費,都必須仰賴中央補助。像是高雄的捷運
、治水這些都是中央經費補助,加上部分地方自籌款。而實際上變成,要爭取中央經費補
助,就必須有能力負擔自籌的部分。以接下來的高雄捷運黃線來說,爭取到前瞻計畫補助
的同時,高雄市政府也必須要6-800億的自籌款。
換言之,建設所需的財政能力,如果不希望過度舉債,那就只能仰賴夠強的自籌能力(財
政自主)。那直轄市的自籌財源是從哪來的呢?在現行的財政收支劃分制度下,地方政府
的主要收入來源是一些地方稅、財產收入、規費收入等等,而這裡就能看出台北市得天獨
厚的地方。
簡單來說,台北市的自籌財源能力,比起其他五都高出不只一節。如果以106年度來看,
台北的歲入金額是1600億左右,稅收的部分佔了1200億。這1200億裡面,中央統籌分配稅
款是380億左右,另外主要的來源是土地稅474億,和房屋稅139億 (此外還包括贈遺税、
牌照稅、印花稅等等)。
來自土地、房屋稅的收入,就佔了台北市歲入的三分之一以上。相較之下,高雄市106年
度的歲入中,土地稅為198億,房屋稅為96億元。
土地稅與房屋稅的徵稅金額,和不動產的價格息息相關,而這也是台北市得天獨厚的地方
。作為首都而發展的台北,在各項基礎設施的投資,都遠勝於全台灣其他地方,不僅有助
於地方經濟,同時也因為地價的升值而對於地方財政大有助益。
這就造成了已經建成完整基礎設施網的台北,具有很高的土地、房屋稅收和財政能力,又
不必再負擔高額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相較之下,其他五都不僅財政收入少,同時又有更
高的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兩者所面對的財政困難是很不同的。
(講到這邊,再次推薦 cgi0911那篇文章)
這也是為什麼,把台北、高雄比做台積電、聯電很有問題的原因。兩者不只起跑點不是相
同的(享有的基礎設施建設及相應獲得的財政能力),兩者的賽道也是不同的。縣市合併
後的高雄,面對的是一個橫跨城鄉的治理區域,跟台北市那種幾乎開發到飽和的都市,差
異巨大。
真的要比,也應該是比較台中跟高雄。某種程度上兩都在很多條件上類似(人口、面積)
,面對的困境與挑戰也相同。高雄作為直轄市的資歷較久,當然是一定程度的優勢(稍微
快台中一步),但也是包袱(債務)。台中需要面對的是怎麼在其財政條件下,掌握債務
和建設的平衡,而不會走到高雄現在的狀況(台北那種模式難以複製)。相對之下,高雄
背負著全台最高的債務,但相對也獲得了僅次於台北的建設水準,很難說這是不是一個好
的發展策略,事實上現在也還未到定論之時。關鍵還是在於,在巨額投入的各項交通、藝
文建設陸續完工的當下,怎麼去思考高雄這個城市發展的下一步?
對此,我很同意cgi0911 的一個意見,現在的高雄需要的是一個如何能整合、協調各路資
源的市長。現在高雄很多東西都有了,下一步還得靠高雄人自己了。
作者: siekensou000 (小胖宅)   2018-10-01 22:25:00
所以才說那篇比喻真的超怪...
作者: jeter17 (smart1599)   2018-10-01 22:33:00
所以說不要在那講什麼炒地皮.那很可笑.看看台北市炒得那麼有錢.怎麼你能炒我不能炒台北就是一個"政治資源"堆積起來今天的.別跟我講什麼得天獨厚
作者: Lizus (不亢不卑)   2018-10-01 22:39:00
反正台北人看這篇只會無視
作者: jeter17 (smart1599)   2018-10-01 22:44:00
得黨獨厚我認為才是最貼切的形容
作者: k1k1832002 (Matoriel)   2018-10-01 22:48:00
基本上縣市財政問題大概沒解,因為水桶就那麼大,現在兩都還變五都,水桶要擴大也困難,因為中央水桶也就那麼大,配給縣市多那就是從其他如國防預算去砍現在高雄要解也就賭未來8年總體經濟熱絡去售地,如果土地標不出去基本上也沒多少存糧(債限)可以燒
作者: collector   2018-10-01 22:53:00
作者: k1k1832002 (Matoriel)   2018-10-01 22:55:00
至於多項計畫如黃線、路竹延伸、新過港等,大概可預期要不是乾脆中央吃下去,四年內執行應該困難,雖說這些計畫推行進度來看應該是不會四年內
作者: skylion (溫暖的傳說)   2018-10-01 23:01:00
其實陳其邁就是最好的整合者你看 現在趙天麟 管碧玲 劉世芳 全都在幫他了然後各個行業其實也都挺他但他底下的議員素質只能用慘來形容但他本人又是英派的@@
作者: eemail (eemail)   2018-10-01 23:05:00
台北根本厚臉皮跟國內其他比
作者: OutBai (鰲拜)   2018-10-01 23:05:00
推 cgi大很多文章都超棒當然這篇也是很棒XD
作者: SantanaJohan (加油!王牌~振臂高揮唷!)   2018-10-01 23:12:00
推這篇
作者: basketballs (籃球天王)   2018-10-01 23:25:00
這篇好清楚 真的要推一下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8-10-01 23:28:00
問題高雄的土地重劃是把錢丟進重劃基金就是個不用花納稅錢還能換來道路基礎設施跟公園並且改善市容的雙贏方案這樣幫市民省錢做建設 結果被說炒地皮我只想問 邏輯在哪?更重要的是高雄在拍賣的土地叫「抵費地」這不是公有土地 本來就是要賣掉的不明究理的說賣地舉債只會拉低討論水準
作者: fcfd (哇!)   2018-10-01 23:31:00
大概因為買不起房只好找個理由吧 ^^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8-10-01 23:33:00
覺得開闢重劃區會炒高房價也是很奇怪的邏輯
作者: e123976566 (BON)   2018-10-01 23:33:00
作者: jeter17 (smart1599)   2018-10-01 23:36:00
沒錯.市地重劃跟徵收不同.公開標售大都是砥費地.說賣地的有兩種.多數是搞不清楚像某版智x鄉民.少數是帶風向的廠廠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8-10-01 23:36:00
不說別的 高雄現在房地產市場最難賣的就是大坪數住宅 有這種居住需求的客群不多 可是前幾年狂蓋的結果導致供給過剩 賣到最後幾乎都是跳樓大拍賣 市中心的成交價只有一字頭根本是殺到見骨 反而小坪數住宅因為總價低客群多 大家都買得起 導致單價降不下來市場供給不足 追價力道就越強 這種最簡單的供需法則應該算是基本常識吧現在政府不斷重劃把更多供給丟到市場你跟我說反而房價會漲 我只想說那你還不快上車 賺錢計畫就在眼前還不快衝
作者: kgskgs (芒果冰砂)   2018-10-01 23:50:00
推這篇
作者: jeter17 (smart1599)   2018-10-01 23:51:00
高雄相對沒有炒房環境.因為高雄不像台北.自有地跟住宅偏多.這種地區一旦都更碰到居民想獅子大開口.建商可以不必理你去找重劃區土地買多的是.你說這是好事懷?當然是好.加速城市的更新與繁榮.把開發跟社會成本減到最低.一個正常的城市就該如此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8-10-02 00:47:00
那你有沒有想過所謂的提高價格是怎麼來的重劃前的土地不是違章工廠就是違章建築
作者: nangaluchen (安安)   2018-10-02 00:47:00
這篇講得不錯 但我反而很不認同cgi大的文章就是因為高雄的資源已經少得可憐了與其繼續擴大支出來建設重劃 不如乖乖還債
作者: sulunpas (Wei)   2018-10-02 01:23:00
先減少蚊子建設,發展新產業增加稅收,而不是只想賣地
作者: cgi0911 (勝者的迷思)   2018-10-02 02:49:00
法熟稔的市長非常重要。反之如果來一個狀況外的市長,他
作者: chhoher (三分鐘無痛分娩)   2018-10-02 11:28:00
蠻看好陳其邁把這些資源通通整合好的
作者: confucamus   2018-10-02 11:31:00
推分析,不過路竹延伸真的不太贊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