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高史博主辦導覽-百年哈瑪星鐵道小旅行

作者: ctx705f (鍵盤小妹)   2018-08-30 21:36:20
[百年哈瑪星鐵道小旅行相關資訊]
*活動網頁: https://trm.tw/events/2018_hamasen_trip/(舊打狗驛故事館)
*報名申請:https://goo.gl/DoMivw
*活動費用:每人250元
*活動梯次:(每團15人)
第4 場:9/8(六)
第5 場:9/22(六)
第6 場:已額滿
第7 場:10/14(日)
第8 場:10/20(六)
[相關連結]
*舊打狗驛故事館:https://trm.tw/
*哈瑪星台灣鐵道館:http://hamasen.khm.gov.tw/home01.aspx?ID=1
*興濱計畫:https://goo.gl/9ryYUQ
無音樂圖文:http://chaos810126.pixnet.net/blog/post/348644029
==
相信哈瑪星、舊打狗驛這一帶許多人都去過,不過這次參加的是由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主
辦、台灣交通文化資產保存學會承辦、舊打狗驛故事館及哈瑪星台灣鐵道館協辦的「百年
哈瑪星鐵道小旅行」,標榜「鐵馬代步,達人帶路」,讓你體驗海風與海港伴遊的絕妙高
雄滋味。
除了遊覽高雄港站周邊的鐵道風景與吸收相關鐵道與歷史知識外,這個小旅行更難能可貴
的是可以進入平常不對外開放的北號誌樓,以及管制的高雄港十號碼頭,更能親自體驗扳
動轉轍器的感覺!
小旅行路線圖(取自舊打狗驛故事館):
https://imgur.com/noyDwmI.jpg
報到地點就在舊打狗驛故事館,小旅行共有3段路線,第一段在舊打狗驛故事館也就是高
雄港站就地為大家介紹濱線鐵道,以及停放在軌道區的幾輛蒸汽火車;第二段移動到公園
陸橋眺望整個鐵道園區,再到北號誌樓參觀;第三段就騎了比較遠的距離到十號碼頭,親
臨1949年眾利輪大爆炸案的現場,最後則到哈瑪星台灣鐵道館自由參觀。
(小妹才疏學淺,以下內容如有錯誤敬請不吝指正!)
出發了!出了西子灣捷運站時已經下著小雨,但大家的熱情不減,首先就在高雄港站後方
由導覽員為大家介紹哈瑪星的繁榮歷程,以及高雄港站歷經時代輪替的光榮歲月。
*第一站* 舊打狗驛故事館月臺
大家或許多少都聽過,哈瑪星是日治時期填海造陸造出來的,之所以叫做哈瑪星,是因為
這裡有兩條濱線(日語:はません,Hamasen)鐵路,而位在哈瑪星的打狗驛就是當時縱
貫鐵道的終點。
高雄港站原本叫做打狗驛,1920年隨著行政區劃改制,打狗改名為高雄,打狗驛也就跟著
改成高雄驛。隨著高雄最早發展的哈瑪星和鹽埕已經逐漸飽和,才又在大港埔興建了現在
的高雄車站,而原本位在哈瑪星的高雄驛就改名為高雄港驛,隨後就停掉了客運業務,主
要辦理貨運,服務廣大高雄港區的產業。後來高雄港站正式走入歷史後,2010年原場址輾
轉成為打狗鐵道故事館,現在叫做舊打狗驛故事館。
在高雄港站後方月臺及軌道區,相信是許多遊客造訪此處都會駐足拍照的景點,尤其輕軌
C14哈瑪星站通車後,乘客更是一下車就能夠看到高雄港站所珍藏的蒸汽火車,較為人所
知的就是CT259和DT609,以及臺電捐贈的煤斗車。
平常如果聽鐵道迷講起各種火車型號,那種如數家珍的樣子真的令人很敬佩,很幸運的是
今天導覽員也用很淺顯易懂的方式,為大家介紹為甚麼它叫做CT259或DT609。
CT259的C代表的是動軸數,這款車有3個動軸,T則代表它是煤水車式(Tender)的,後面的
數字則是編號和流水號。這款車就是1935年日本統治臺灣40周年,辦理「始政四十周年記
念臺灣博覽會」時要把各地參觀的旅客運送到各地展覽會場的用車,由於這款車先前連在
日本都還未發表過,所以這輛車威風凜凜的樣子可謂給足了殖民母國面子啊!
而這款DT609,代表著它有4個動軸,導覽員解釋4個動軸相較於3個動軸會跑得比較慢一些
,但相對比較能夠拉著很多東西跑,所以是用來載貨的。
自己來過這裡很多次,也跟這兩臺蒸汽火車合影過幾次,但是今天才知道原來他們大有來
頭!
來到高雄港站,不知大家是否有發現這裡的月臺比較低?導覽員說明這個低月臺也是臺灣
鐵路發展過程中一個很難得可以留下來的景象。像現在的高鐵、捷運,列車停靠時車廂幾
乎都與月臺齊高,不管對身障者或是一般人都方便許多;火車現在在這方面或許還有一些
差距,但聽說以前從月臺要搭上火車要爬好幾階階梯才能到車上,這樣非常不方便,所以
目前大部分的車站月臺都已經蓋得高高的了,省得乘客上車的困擾,高雄港站能維持這樣
的低矮月臺,聽起來也是可貴的奇蹟。
*第二站* 舊打狗驛故事館
舊打狗驛故事館就在捷運西子灣站2號出口旁,平常要來的話可說是非常方便,一出捷運
站就到了!當然輕軌也可以!
導覽員說高雄港站在停辦客運後,還是很貼心地有販售客運車票。不過和現在電腦連線就
能處理售票事宜的情形很不一樣,過去車站之間沒有連線,所以某站到某站的車票數都是
有配給數額的。當乘客說要買哪裡到哪裡的車票時,售票員就會從右邊那個櫃子拿出相應
地點的車票,也因此在高雄站就只能買高雄站往返各地的車票,沒辦法買其他地方的車票
;不過就像上面說的,高雄港站停辦客運後還是有販售高雄站往返各地的車票,真是一項
貼心的服務呢。
至於要怎麼在車票上面印上日期,靠的就是這臺軋票機了。以前我從沒看過這臺機器,只
看過他所印出來的日期的模樣,沒想到故事館這裡也備有車票,可以當場示範到底是如何
軋票的。只見導覽員熟練地把車票從機器的縫口滑過去,日期就會印在上面了,看起來好
有快感啊!
而這個貨運櫃就是當初辦理貨運時,哈瑪星這附近的公司就要來這個櫃子拿取他們當天的
貨運單,單子上的貨物就是這次由火車送來給他們的,聽說上面有些公司的招牌現在都還
懸掛在哈瑪星的街頭上呢!不過館內人員也有提醒,因為這個櫃子已經是老先生了……所
以請大家興奮地打開櫃子要拿貨運單時務必溫柔小心。(裡面真的有放貨運單XD)
*第三站* 公園陸橋
大家爬上陸橋後更能清楚看見如火如荼進行中的輕軌第二階段工程,往南可以看到C14哈
瑪星站,往北更能看到C15壽山公園站。而且輕軌軌道也已經開始鋪草皮了,一塊一塊的
真的很可愛。而舊臨港線的紋理從這裡看下去更是一目了然。
經過導覽員的介紹,我才知道這個廣大的軌道群可以分為ABC三線,分別通往不同的地方
,而在現在的哈瑪星旅運接駁中心(停了很多遊覽車那裡)就是高雄港站扇形車庫的舊址
,只可惜已經拆除。
從公園陸橋往北邊望過去,就是尚在施工的輕軌C15壽山公園站,再仔細觀望還可以發現
輕軌為了避免破壞到原本的舊臨港線鐵道,所以有稍微彎了一個幅度,而不是一直線的。
但是這裡的其他路段實際上如何和舊鐵道相處或共存就沒有研究了[email protected]@
以前,火車從這裡一直開一直開就能開到基隆了呢……
*第四站* 北號誌樓
大概是這一兩年我才一直聽到「北號誌樓」這個名詞,大概也和輕軌通過此處而引起是否
會把北號誌樓拆掉的爭議有關吧。
北號誌樓是臺灣唯一還保存完整的號誌樓,原本也有南號誌樓,但在2002年蓋捷運橘線的
時候拆掉了。之所以需要號誌樓,是因為高雄港站在最輝煌的時期來往進出的車輛實在太
多了,也有一些車輛調換轉線之類的需求,所以北方的五福四路平交道還被稱為是個解不
開的平交道,幾乎一直在噹噹噹噹~
而這裡的軌道有幾十條,為了集中控制,避免出錯,把所有的轉轍器和相關設備都集中在
號誌樓內,統一管理。
這二十幾支轉轍器有非常聰明的設計,畢竟神仙打鼓有時錯,有些轉轍器之間是連動的,
如果某支鎖桿沒有扳動,其他幾支轉轍器是扳不動的,可以避免發生意外。
下面這張照片密密麻麻的管路就是由號誌樓內不同的轉轍器控制,進而連動到它所屬的那
條軌道。值得一提的是,故事館前陣子努力修復的其中一支轉轍器,也就是離北號誌樓最
近的一個岔道,真的可以藉由扳動轉轍器活生生地動起來了!不禁為努力修復的人員感到
敬佩。
大家都倚在號誌樓的東側欄杆欣賞轉換自如的岔道。
後來大家也都有去體驗了一下扳動轉轍器的感覺,導覽員說依據槓桿原理,修復的這組轉
轍器離北號誌樓最近,所以也是相對而言最好扳動的一支;但是大家操作起來還是相當吃
力,大概第一次操作沒辦法掌握到訣竅吧,不然以前這裡的工作人員整天都在扳轉轍器是
要他們怎麼活啊XD
*第五站*十號碼頭
一開始聽到甚麼幾號碼頭根本不知道在哪裡,但其實就在駁二對面,未來的海洋流行音樂
中心二期的對面,也就是香蕉碼頭再過去有進行管制不能隨意進入的那個地方,而十號碼
頭就在最裡面,在這裡還可以看到輕軌經過唯一高架路段愛河橋後,緩緩下坡駛向駁二時
的優美姿態。
導覽員帶我們騎過了棧貳庫、香蕉碼頭,經過了港史館,終於來到了碼頭管制區。經過一
番查證檢驗後,我們終於可以進入碼頭了。也因為這裡門禁森嚴,加上下著雨,所以我就
沒有拍照了。
十號碼頭是1949年眾利輪事件發生現場。1949年在歷史上是關鍵的一年,所以當時眾利輪
上不分軍火彈藥還是乘客,全都一起裝在這艘船上;但後來卻發生爆炸,爆炸威力強大,
聽說連一公里外雄女的窗戶都被震破,連臺南都聽得到爆炸聲響。而港邊許多臺糖的倉庫
裡面存放很多的糖,也都因為爆炸高溫而使得焦糖成河(同行的故事館志工還有找出照片
給大家看),場面慘不忍睹,彷彿世界末日,也造成巨大的損失與傷亡。
導覽員說爆炸後就在十號碼頭的位置立了一個紀念碑,但不久後此處又不幸再次發生爆炸
案,所以連紀念碑都被炸毀了。現今的十號碼頭則是在倉庫外牆上補了一塊紀念碑,記述
著眾利輪事件。
在這個碼頭區也有著鐵道的遺跡,主要就是當初港區還很依賴鐵路時在使用的,但在公路
貨運發達的今日已經沒在用了,有些軌道也已經被弄掉,留下了內側的一條。一行人冒著
小雨騎在這再也沒有貨運火車來往的鐵道上,不禁一陣滄桑。
*第六站* 哈瑪星台灣鐵道館
離開碼頭管制區,大家又繼續騎著自己的鐵馬前往哈瑪星台灣鐵道館。這裡的第一展區和
剛開館時有一些不同,但第二展區變化則不大,仍是百看不厭、令人驚豔的鐵道經典場景
模型。二樓的特展則是今年8月初才開展的「築港設驛110週年特展」,可以讓參觀者更認
識哈瑪星的歷史。
第一展區
模仿哈瑪星街景的鐵道,讓大家彷彿置身過去的哈瑪星。
模擬車廂窗外景色的效果,願意的話應該可以在這裡坐上好一陣子。
為人津津樂道的模型區,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這次小旅行所遊逛的哈瑪星,模型還復原了
已經被拆除的高雄港站扇形車庫。這裡模型有趣的地方是古老的蒸汽火車、捷運、輕軌、
高鐵並存,而且還會動唷!真的非常細緻,連建築物和人物也都十分精緻,且白天黑夜不
停切換,風情萬種,值得買門票進來待上一整天。
鐵道館的導覽員說明哈瑪星這部分的模型裡面的假人穿的還是和服,想要營造日治時期的
感覺,但眼睛往旁邊一看,卻又能看到輕軌站,真的很有趣。
號誌樓、高雄港站,以及輕軌哈瑪星站。
除了高雄的鐵道風景外,緊接著就是臺南、嘉義、雲林、彰化、海線、山線、新竹、臺北
、基隆、宜蘭、北迴線及南迴線,還有支線鐵道及阿里山森鐵,精采絕倫,這裡就不多放
照片了,親自走一趟感受最棒!
一樓的常設展導覽結束後,小旅行就告一段落,接下來是自由參觀時間,我就自己逛了一
下「築港設驛110週年特展」。展覽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和活潑的表達技巧,將哈瑪星的百
年風華呈現在眾人面前。
在展覽的末端,則寫下了興濱計畫的理念及未來願景,期望這樣的理念可以影響到更多人

興濱計畫有四大重點:親山、築港、復鐵與興町。
這陣子大家如果有關注的話,大概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文化局興濱計畫的威力已經慢慢展
開,哈瑪星這一帶有些地方已經開始轉變。最近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7月份「哨
船頭歷史場景重現」這一案,讓被安檢所遮蔽多時的英國領事館重見波光粼粼的海港。
[結語]
首先,請容我先讚嘆這次的導覽員,不但表達流暢,從頭到尾沒有講到一次「動作」,且
對於鐵道專業知識很了解,日文也很行的樣子。就連到了十號碼頭那邊,也能為大家娓娓
道來高雄港的種種,用簡淺明確的方式,將一些看起來艱深的鐵道知識講給大家瞭解,讓
人十分佩服。除了口語導覽外,一旁的故事館的志工也帶著平板,適時地秀出與導覽內容
有關的照片或影片,真是教學一大利器。
這次小旅行走踏的地方,使我印象最深刻的就屬北號誌樓和十號碼頭了,大概也是因為這
兩個地方從沒去過吧。而且在導覽員的專業解說下,不再是走馬看花,即使有些細節內容
還是沒能記起來,但仍然收穫頗豐。
重點是還能藉此機會看到網路上常見的幾位鐵道界知名人物(!?),值得推薦給大家!
作者: chipher (紫星)   2018-08-30 23:25:00
感謝分享,馬上去報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