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台北又酸高雄債多 高市府反嗆:真是天龍

作者: ckTHU (XD)   2017-12-21 16:42:31
推 CiWan: 下方連結附註的曲線圖,可以看到高雄債務,42.77.135.71 12/21 14:29
→ CiWan: 呈現近45度的成長,累積速度超快!不僅超越42.77.135.71 12/21 14:29
→ CiWan: 5都位居首座,而且持續進步!剛看到這張圖 42.77.135.71 12/21 14:29
→ CiWan: 真的蠻震驚!!42.77.135.71 12/21 14:29
→ CiWan: 而且和台北差距,逐步遙遙領先,這是怎麼回42.77.135.71 12/21 14:30
→ CiWan: 事?42.77.135.71 12/21 14:30
推 TysonRoss: https://i.imgur.com/U7YJJGT.jpg 101.8.4.197 12/21 14:42
→ TysonRoss: 臺北收7000多億 分配款+補助款490億 101.8.4.197 12/21 14:43
→ TysonRoss: 高雄收2000億拿418億 繳人家三成領人家 101.8.4.197 12/21 14:44
→ TysonRoss: 8成 101.8.4.197 12/21 14:44
→ TysonRoss: 就算公司登記都在臺北 問題你高雄該拿 101.8.4.197 12/21 14:46
→ TysonRoss: 的錢有少過嗎 101.8.4.197 12/21 14:46
不好意思,本人想拿數據跟分配價值來討論一下,拿規模大許多的統籌分配稅款來看
請問有誰說,稅收高 = 統籌分配款就要拿得多?
如果哪個地區繳稅高,就拿得多,何苦繞過中央多此一舉
大家都改地方稅充實市庫不就好了?請勿散播八卦版的「錯誤觀念」!
搞懂「統籌分配款」是什麼樣的分配精神,是比較重要的
世界各國政府之財政分配制度因體制而有所不同,無論是聯邦制或是單一制國家,
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都有垂直與水平的財政調節制度,以平衡國家區域間的發展,
這些財政調節的制度設計都是府際間的「財政移轉制度」,
一般而言包含了「統籌」、「分成」與「補助」制度。
<地方基準財政需要與基準財政收入之研究>,行政院經建會委託就計畫,2000年。
題名:如何透過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及補助款之分配激勵地方政府開闢財源
貢獻者: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國家發展委員會前身之一)
國立政治大學財政學系
原始文章:http://tinyurl.com/gmxg2oj 14 頁
◎ 統籌分配稅款的分配依據
(一)財政能力(fiscal capacity)
財政能力係指政府支應公共支出的能力,在進行統籌分配稅款的分配時,
由於所考量的因素係以「平衡」為先,因此財政能力較差的地方政府,
亦即財政能力低於平均水準越多者,按理則需分與較多的統籌分配稅款
而通常被拿來作為 「財政能力」的衡量指標有以下三項:
1、『稅收』:地方政府的稅收多寡受到所轄面積、人口數、工商發展之影響,
因此若以稅收之絕對數字作為衡量將會有失客觀,一般多以各地
方政府之 「平均每人稅收」作為地方政府財政能力之評量指標。
(下略)
(二)財政需要(fiscal needs)
為地方政府為提供一定基準公共服務時所必須要支付的成本,為維持各地的
公共服務提供水準均等化的目的,通常對於財政需要較高的地區則需分配較多
的統籌款,以因應當地為提供公共財所需財源,依據的指標大致有:
『人口』、『土地 面積』、『其他因素』。
(下略)
中央統籌分配稅款最重要的指標就是「人口」及「土地面積」,再來才是「其他因素」
不說 1999 年以前更分布不均的時代
就近 20 年平均來看,「嘉南高屏」跟「雙北」人口差不多,但面積足足大上 4 倍有餘
短短不到 20 年,其中的統籌分配款短差就將近 2500 億,再加上過去的幣值
這短差跟今天高雄的負債數額接近,且是大多高附加價值的經濟動能都集中北部
且大量基礎建設先行投資北市的情況下,我都還沒算以前的 幣值 跟 CPI
你跟我說高雄,抑或整個南部沒少拿過嗎?
人 口 臺北市 新北市 新北+臺北 高雄市 嘉南高屏
1999 年 2,641,312 3,510,917 6,152,229 2,705,857 6,009,317
2015 年 2,704,810 3,970,644 6,675,454 2,778,918 6,025,551
土 地 272 2,053 2,325 2,952 9,822 km^2
中央普通統籌分配稅款分配情形表:http://tinyurl.com/hfuhuvv by 財政部國庫署
http://imgur.com/a/zGlko 整理圖表
統籌分配 臺北市 新北市 新北+臺北 高雄市 嘉南高屏
1999 年
↓ 5499.70 億 1466.20 億 6965.90 億 1976.05 億 4433.32 億
2010 年
2011 年
↓ 2593.13 億 1877.46 億 4470.59 億 1804.62 億 3812.07 億 2017 通知
2017 年
如果有興趣,可翻翻更久以前的資料,有看到 88 年台北是高雄 3 倍嗎?
88 年以前呢?我想都不敢想。
其實理性討論很是歡迎,但真正談及數字及分配價值與精神
往往很多人又拿「又再中央十成」、「又再重北輕南」模糊焦點
這真的有利於台灣公共政策討論環境趨於理性嗎?
我們真正該過問的應該是,基於統籌分配款的人口與土地面積之分配精神
為何被立委諸公改成
近三年轄區營利事業營業額平均值 X 50%
轄區總人口數 X 20%
轄區土地面積 X 20%
最近三年度財政能力平均值 X 10%
這樣的公式權重所配比例,誰獲益,誰損害,一目了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