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Fw: [FB] 花媽一億兩千萬的岡山之眼被幹爆了

作者: leon526 (我比冬天冷)   2017-11-21 14:49:34
我雖然不住在高雄,但我很喜歡高雄,尤其是高雄的人。我自己是做影像工作的,大概前後有五六年吧,每個月台北高雄2-3趟的來回往返,大概所有高雄的區或角落都去過了,包含許多在地的民間社福團體。
其實我真的很希望,當市長或市政府團隊的人,站在這座橋(?)的高度向下眺望時,可以同樣有那樣的高度,看見這座幸福城市底下,那為數不少痛苦且不幸福的人們。
我記得拍過一個橋頭的寄養家庭,他擔任家扶中心志工將近二十多年,除了自己的孩子要養,他接引過將近60-70位的孩子,各種不同背景的孩子都有,隔代教養,新二代,單親,家暴,性侵,被遺棄;可以延伸的,就是原生家庭所遭遇到的各種處境,因為產業薪資求職經濟種種問題,必須出外討生活的父母,因為公部門社會福利機構的不足,求助無門得不到協助的家庭,造就了我拍過接引最多孩子的這個寄養家庭。
教養過孩子的網友們都明白,一個孩子你不是只提供他物質上的生存,你需要陪伴,教育,傾聽,尤其這群又都是受過創傷的幼小心靈,甚至很多額外的花費,他們必須自己支出,除了靠微薄的補貼,兩夫妻不能退休,因為那是吃緊且重要的薪水。當他們自己親生的孩子長大了,也變成這群孩子們的大哥哥大姐姐,幫忙爸媽的忙。
我記得他跟我說出了一個,我非常感同身受的心聲。其實他內心的一部份是很痛苦的,長年陪伴負能量的副作用,便是自己成為負能量的海棉,但你面對孩子,你還是需要展現出正能量的,你不能迷失在黑夜裡,但他不知道這樣的消磨,他能支持到多久。
雖然他曾經起過不想再做的念頭,但是寄養家庭不夠,也許很多人有善念,但沒有經驗,中途放棄退出的也很多,你說,他能退出嗎?
我記得拍過岡山的一個外配,她也許是整個大高雄為數衆多外配的其中一個縮影。早早嫁到台灣,剛開始也許丈夫的薪水沒有很優渥,但一家三口還算過得去。
某年,他的丈夫因為職災倒下,沒有得到任何的賠償,她開始要自己扛起這個家,但一個外配在高雄能得到多好待遇的工作呢,能得到多少公部門的協助呢?
十多年來,她過著一個人要兼三份工作,要扶養兒子長大成人,要照顧躺在床上失志不時發脾氣的丈夫,直到丈夫過世,她盡了髮妻相扶持的責任。
拍她時,她很樂觀,因為孩子也大了,她開始在工作之餘,也去幫助陪伴其他需要幫助的姐妹,或去當志工,她說,高雄,一樣是我的家,這裡的人一樣是我的家人。
我記得拍過很多位高雄的醫師,我曾跟著他們義診,走過了高雄所有的角落。你也許會覺得在醫療發達的台灣,那還有這麼多需要醫療資源的人們,但其實比你想像得還貼近你的生活。
若你住在高雄,你可以在逛北旗津鬧街的同時,穿進藏身其中的小巷弄看看,你可以在去鼓山時,彎進其中的巷弄看看,就別說更遙遠的娜瑪夏六龜林園了。
我記得看着一對醫護夫妻檔,在炎熱的七月天,忍著惡臭,為一位象腿的患者用鑷子挑蛆,因為他就醫不便;我記得另一對醫護夫妻檔,每個週末從橋頭開車到小港,為療養院許許多多智能障礙的孩子看牙齒,因為帶他們去醫院看醫生,是個大工程;我也記得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老醫師,他以前是台大醫院的醫師,中年時,他放棄了優渥的薪水,回到老家林園的一個小村莊開了一家小診所,因為這裡的老人家要到最近的醫院,需要坐上來回三個多小時的公車,他說,醫生不是做買賣的工作。黃昏下透著陽光的小診所,我看着他輕聲呵護也許比他還小的老人家時,我真的很感
動,其實很多人都用不同的方式,在愛自己的家園,然後我去年得知,他因為積年勞累,罹患了癌症。
若你住在高雄,去認識一下你的家園吧。
去走走南旗津的小巷弄,去看看因為污染,漁獲量的減少,因為人口外移,十戶人家三戶空的情景吧;去走走杉林,每週總有一批高雄市的老師,開著來回3個小時的車,去幫孩子們課後輔導;去看看甲仙,有美麗的自然,好吃的筍子跟芋頭,但水災過後一蹶不振的觀光;去看看娜瑪夏吧,那自然依舊美麗,但肝腸寸斷的人為;去認識一下癌症基金會,你知道整個大高雄,他們只請得起一個營養師嗎?你知道有多少癌友因就醫的不便,又缺少營養品跟交通的補助,而放棄生命嗎?去認識一下陽光基金會,在那邊你能看到志工跟氣爆傷者們,堅韌的革命情感,與他們對生命的ꐊㄘ騉鞳C
我記得小時候我很不喜歡高雄,總是灰色的天,但隨著時間,我也的確看見高雄的不同,開始有了綠意,臭味少了,天藍了點。
隨著工作,跟幾次災難的到訪,我認識了另一面的高雄,這的確是個,人很熱情的城市,很多人用着不同方式,在彌補公部門應該要去做的事,在為着家園付出,這不應該是少數的這些人要去承擔的苦,高雄也不該只是光鮮亮麗外表下的偽裝幸福,你們都能用自己的方式,為這裡做點什麼。
謝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