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再造歷史現場 高雄登山街60巷啟用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10-03 15:00:24
再造歷史現場 高雄登山街60巷啟用
自由電子報
帶領民眾尋訪原味高雄
〔記者葛祐豪/高雄報導〕一條史溫侯(首位英國駐台副領事)、劉銘傳、日本裕仁太子
都走過的古道─鼓山區登山街六十巷,昨天再造啟用,這也是全台第一個「再造歷史現場
計畫」,帶領民眾尋訪最原味的高雄。
逐漸被遺忘的軍事古道
時代變遷,這條壽山腳下的軍事古道,逐漸被世人遺忘,十九世紀的登山街六十巷,原有
一片打狗潟湖,稱作「打水灣」。一八六四年,史溫侯取得土地,原想興建英國領事館,
後來評估不合適,便贈送給外國人社群,設立打狗墓園。
一八八六年,台灣巡撫劉銘傳為加強打狗港防務,於壽山大坪頂興建砲台,與旗後砲台及
哨船頭砲台(雄鎮北門),共同扼守打狗港,登山街六十巷就是清代淮軍從打狗海關碼頭
運送阿姆斯壯大砲到大坪頂砲台的古道。
日治時期,日本裕仁皇太子於一九二三年四月,從位於古道旁的貴賓館出發,步行登上壽
山,爾後登山街六十巷轉變成登山展望道。
直到高市府向文化部提出興濱計畫,規劃以八年時間、投入七億元經費,再造哈瑪星歷史
場域,計畫上路不到一年,登山街六十巷歷史場域昨完工啟用。市長陳菊致詞表示,每座
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唯有了解過去,才能認清自己、邁向未來。一百年前,哈瑪星是高
雄最繁華地區,「巿府從現代城市起源的歷史特質,提出興濱計畫,盼能再造哈瑪星的榮
景。」
興濱計畫 再造哈瑪星榮景
都發局長李怡德強調,登山街六十巷是古道與湧泉匯集的地景,經與中山大學、文史工作
者及在地居民合作,整修遺留的古道、水道、駁坎、防空壕、機槍堡等遺跡,啟用後將成
為戶外歷史展場,讓所有來到哈瑪星的訪客,都能在此穿越時空,探尋打狗的城市記憶,
也為哈瑪星增添一處歷史解說與自然休閒的新去處。
http://m.ltn.com.tw/news/local/paper/11399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