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高雄石化業怎麼辦 經長籲落腳南星計畫

作者: ks28712 (晏)   2014-08-15 09:24:16
中國時報【楊舒媚、陳宥臻、翁毓嵐╱台北報導】
高雄石化業有後路了!經濟部長杜紫軍將建議行政院和高雄市政府,成立高雄石化專區,
且地點可能就在填海造陸的「南星計畫」。且行政院長江宜樺與陳菊預計最快下周協商,
中油高層透露,此計畫完美,但關鍵在於高雄市政府同不同意搬遷。
高雄氣爆引發對石化產業發展的討論,江宜樺將在高雄救災稍穩後,與陳菊會面討論石化
業未來的發展。昨日杜紫軍表示,已對江菊會內容做出規畫,其中包括搬遷高雄北部的石
化產業。
高雄氣爆掀起地底下的醜陋,讓居民深陷危險中。杜紫軍指出,高雄的石化廠在北邊,港
口在南邊,管線運送原料去廠區,造成現在地下管線密布。
長期目標建石化專區
他透露,石化專區可考慮計畫像是麥寮離島石化工業區一樣,沿海岸線建造,並設500公
尺的隔離水道,避開人口稠密的地區;也可以考慮就搬到南星計畫,把高雄石化業集中管
理。
據了解,「南星計畫」是位於高雄市小港區海岸的一個填海造陸計畫,剛開始是為了放置
爐石等工業、工程廢料設置,後來設為發展遊艇產業的製造專區,也是自由經濟示範區預
定地之一。
且南星計畫腹地大,向外海延伸3公里,全面積約3000公頃,分為3期工程,第1期已經在
1991年完成,第2期暫緩實施,第3期第1區在2000年時填滿,預估用途是貨櫃碼頭、國際
機場等。
不過,石化遷廠非短時間內可促成,杜紫軍說,「建石化專區是中長期目標」,短期是要
3個月內清查完畢所有的高雄地底下石化管線。
45條管線3月內查完
杜紫軍表示,目前查出除石油及天然氣以外的工業管線有45條,其中屬中油的28條,民間
企業的有17條。杜說,昨今兩日,從中油開始查起,「45條管線會在未來3個月之內清查
完畢。」
針對中央提出成立石化專區構想,曾參與進行國光石化案的台塑化董事長陳寶郎直言,這
就是當時規畫國光石化案的初衷;在離岸的人工填海地區設立獨立石化專區,遠離住宅、
市區,減少對民眾生活的影響及工安的陰影,同時透過上中下游的整合,增加台灣石化業
的競爭力。
以高雄為例,林園及大社工業區都在高雄市區的東邊,雖離提供原料的中油廠近,但需進
出口或銷售的原料,就得靠管線或槽車,穿過高雄市區20多公里的距離到港區去,搞得業
者辛苦、民眾不安。
陳寶郎表示,石化專區的成立固然有其好處,但當初國光石化才走到第一關的環評,就卡
了5年過不了,「現在的社會氛圍、民意趨勢,是不是已經和過去不同?答案還不知道」
,不過,成立專區要考量的問題、因素眾多,除了合適的地方、水源供應是否足夠都要考
慮。
中油:上下游整合
對於專區未來可能落角「南星計畫」,中油高層指出,若能把仁武、大社的中下游石化廠
都搬到石化專區去,加上五輕預計明年停役的舊廠房能夠也搬到專區,就能上下游整合。
但是,石化專區計畫,中央只能提出建議,仍要地方政府支持,若高市府希望「南星計畫
」用於其他規畫,不願意用來興建石化專區,中央的建議也是白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