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這次災害的應變方式

作者: neepa (官小講話算三小)   2014-08-02 23:23:41
: 從新聞媒體上看到一些有關高雄大爆炸的一些救災言論,
: 令我更憂心忡忡。其一,有專家說遇到這狀況要進行人員
: 疏散。我認為這是極不妥的。因為,屋外的氣爆的總爆炸
: 能量可能很大,但因開放空間,它擴散的強度不會太大。
: 所以在屋內受傷的人少,除了很不幸的個例。房子玻璃破
: 的很多,但沒有房子因氣爆倒塌的。如果進行疏散,那個
: 行動絕不是一,二分鐘可以完成。可能一兩個鐘路上還是
: 人潮很多。而就在那時發生氣爆,那一定慘不忍睹的。所
: 以我的看法,當戶外發生瓦斯等可爆性氣體洩漏時,人員
: 應回到屋內,緊閉門戶,遠離窗戶,躲到後,等候狀況解
: 除。其二,瓦斯洩漏,消防人員架水霧,作降溫,稀釋是
: 標準作業。我認為那沒三小路用。發生瓦斯泄漏最急迫的
: 工作是封鎖交通,淨空街道人員,而消防人員應就近安全
: 處待命,讓專業人員進入瞭解洩漏
:
: 狀況,儘快阻斷泄漏。然後等著狀況解除。看到這裡,或
: 許令人霧煞煞。因為,如果是天然瓦斯泄漏,只能這樣處
: 理,而且也就夠了。因為,天然氣近乎純甲烷,其分子量
: 16,而空氣的分子量約29,這表示甲烷很輕,只要關
: 去泄漏源,在一,二十分後瓦斯自然跑光了。消防人員是
: 倘若發生氣爆引發民宅失火,才需要出動救火的。
:
: 至於,這次高雄的丙烯氣爆,在城區發生,可能是世界首
: 例。要知道,丙烯分子量42,它比空氣重太多了,因此
: 泄漏時它是先積在水溝底部才逐漸滿到路面。救災除了交
: 通封鎖,人員淨空外,就是阻斷來源。如果一切順利,接
: 著下來就要考驗救災的能力。因為丙烯那麼重,若不靠人
: 為的力量,它就像顆極敏感的未爆彈一直留在那兒,隨時
: 可能引爆的。而這顆未爆但如何處裡,我想沒有人有經驗
: 。因此,我只是提出我的想法請大家去思考。第一步,阻
: 斷水溝與路面的出口,可用塑膠布蓋住所有的水溝蓋並鋪
: 上一層沙來阻斷丙烯的再逸出。第二步在最低點緩慢通入
: 氮氣,並由最高點排出,排出的氣體要用強力風扇 儘速吹
: 散,這時要嚴密控制空氣中可爆性含量,必要時要立既停
: 止此項作業,以防氣爆。等排出氣體含氧量低於爆炸範圍
: ,到此時危險性已解除大部份了。第三步找到適當設備將
: 積存於水溝內的丙烯抽出回收,此步驟要注意隨時補入氮
: 氣防止空氣吸入水溝而再次形成可爆氣體。等丙烯清空危
: 機才真正解除。這整個工作可能需要一二個星期。
:
關於消防這點我有些意見
稀釋不只是標準作業流程,也是消防除了疏散、劃定警戒區以外唯一的作為。
為什麼要用水霧來稀釋?!
因為水霧在空氣中蒸發可以膨脹1700倍(當然,水霧的效果沒細水霧好)
利用水變成水蒸氣體積膨脹後,將可燃性氣體擠開。
而且在射水霧時,帶動附近空氣流動,藉此讓氣體逸散。
為什麼要讓氣體稀釋?!因為可燃性氣體有爆炸上下限,在這範圍內才會爆炸。
讓可燃性氣體超過爆炸上限的風險太高,所以一定是採用將濃度降到下限下為作為。
只要讓可燃性氣體的濃度降到爆炸下限,可以避免爆炸。
甚至若不幸爆炸,還可以避免讓火舌燒過來。
這就是為什麼消防隊幾乎在所有的可燃性氣體外洩時都會使用水霧。
如果是天然氣(甲乙烷)比空氣輕,會自然溢散就算了
像這次的丙烯比空氣重,如果不使用水霧,必定在地面上形成氣雲,
只要濃度在爆炸範圍內,一個火花就爆了!!!
關於將地面上所有出口封起來,我覺得不符合效益。整個前鎮苓雅區有多少個水溝蓋?
如果地面下洩漏的壓力升高,勢必找裂縫或其他出口洩壓,這樣光是封水溝蓋根本沒用。
更不用說範圍有多大,需要投入多少的人力了!
當然讓地面下的可燃性氣體超過爆炸上限是一個方法沒錯,但是要如何確定超過上限?
要有多少量才滿足地底下的體積?!
如果封起來,可燃性氣體宣洩到其他地方怎麼辦?!這可能就是小港、三民也中了!
當然,加入惰性氣體讓可燃性氣體的爆炸上下限縮小,甚至是不會爆炸
但是當惰性氣體灌住進去,管內的可燃性氣體一定又會被擠出來。
更不用說,在這一場意外中誰知道是哪一條管線?誰知道是哪一個公司?!
作者: hihieveryone (逐浪人)   2014-08-02 23:38:00
再想一想重新擬定策略再發吧雖然相關科系的還看的懂一些一般人看了反而更一知半解更可怕的是怕他們拿來用看看這次消防應變並沒有發揮到最大的作用真的很令人惋惜首先就是通報機制還有前期評估如果真的預判要大量交管甚至封鎖要怎麼做?路上那麼多人車 如果每個路口要派2~3人像這次範圍需要多少人 ? 而且甚至有可能在這條路上的交管人員都會犧牲現場範圍到底有多大一時間也真的很難掌握更不用說如果突然有個民眾抽煙煙頭直接彈入水溝到底怎麼判定或者預測可能影響的範圍?還有氣體的種類那麼大的範圍到底要怎麼在最短的時間拉起封鎖線?最怕的一點就是在疏散的過程中現場失控造成更大傷亡我們都知道要控制現場不要讓氣體爆炸產生傷害至少超過四噸的丙烯充斥在下水道和空氣中應該還有一招用抽氣的方式 接個長管抽到遠方燒掉我當然知道消防隊盡力了 這次任務已經超出平時訓練如果還有下次有沒有那種東西可以用因為不知道會不會有下次所以我也希望能盡我的力量看看有沒有其他的解法那就是偵測不明氣體的速度要改進囉?讓消防的能力達到真正的效果你們想想看就算廠商說了我有四噸的xx外洩了在哪裡我也不知道當我們接到這訊息的時候要怎麼反應?全面疏散 ?全面封鎖 ?懂我意思嗎?不論廠商有沒有說洩漏都已成事實那後面怎麼解決?面對著前所未有的危機怎麼解決 ?7/31晚上八點就有通報 8/1 晚上六點更嚴重現在不管事情再發生一次會不會有更佳的解?假設就跟這次條件一樣廠商又踢皮球我看到那新聞的他又不告訴你又是由民眾舉報該怎麼辦?就像是作戰一樣一切都是未知的要即時偵測反應他可能兩種或者三種氣體都有如果光靠廠商那邊提供資料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同時間氣體的熱焓可能隨時在上升該疏散還是封鎖 ?最壞的可能是什麼?洩漏點未知難道就無解了嗎?所以那管子可能可以處理回火問題像是有安全閥之類的那消防人員和一線人員根本不用執行任務了因為一定會爆 =.=像是歲月號上次沉船我也很擔心 所以到軍武版去請益專家是否能用潛水艇去撐住讓人能多活一陣子當然問題很可笑不過後來居然有板友提供類似的設備潛舉式甲板重貨載運輪Semi-submersiblehttp://goo.gl/wb8xZY那個狀況看起來是已經把四頓洩出來了我只能說像是這種盲解的狀況說不定未來會很多所以我才希望能提早預想降低下次災害發生的影響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台灣人當然希望不要有下次不過不太可能,下次說不定在其他地方什麼的如果遇到洩漏點未被告知 或者是找不到洩漏點有沒有辦法有其他現地的速解法呢?希望大家都能思考思考這個攸關於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共同的安全問題隨著管線位置未來可能被大量的揭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