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拝啓、坂元先生。(《追憶潸然》「0」)

作者: kkqt0710 (KKQT)   2016-03-27 23:47:42
【0】
 
拝啓 坂元先生:
 
這是最後一封信了。
 
你寫了這個象徵回到「原點」富士月九劇本寫了七個月(去年八月到今年二月),我跟著
你的腳步跟了兩個月,在習慣每天都會寫一些各種形形色色的「努力」文字的我(寫了很
多愛抖露),也好像隨著你在慢慢地累積點什麼東西,最後那終將會形成一種可能連我自
己也不知道會變成的某種事物。
 
這讓我想到一句話。
 
在老師你十二歲的時侯,村上春樹在他第一本入圍芥川賞的處女作《聽風的歌》的開頭寫
著:「所謂完美的文章並不存在,就像完美的絕望不存在一樣」。
 
我想,如同這句話,這世上也沒有所謂完美的劇本,每個故事必定有缺陷,當你想寫你關
注的重點時,就必須捨棄某些部份(大地震後第二部的劇情有很大的缺陷,人物情緒轉折
又像兩年前你寫《馬賽克日本》般的急促轉變,甚至變成一種突兀斷烈),正如我在這邊
寫著一堆字,就必須捨棄某些部份。
 
「完美」不存在,「不完美」卻只能一直被創造出來,這很古怪,那為什麼要寫出來呢?
我想這也只能用你在這齣戲的結局來解釋吧,「主角又回到了原點」,繞了一圈,看起來
好像沒變,但其實已經成長了。
 
所以,我現在也只能用我在寫給你的第一封信裡頭的句子,來解釋我這最後一封信,「這
些文字,與其說是要給別人看,其實全都是為了自己而寫」。
 
所有的創作,都是為了自己。
 
然後在最終,都會在原點看見自己。
 
老師你很喜歡的楊德昌導演(我想你最近應該在看CC版剛出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修復版吧),在他的兩部作品裡,將很細膩地把結尾的細節放在電影開頭,其實我們早就
已經看見了,就在「原點」啊。
 
《一一》的開頭,少女婷婷說奶奶最近一直在說「自己老了」,那個像是楊導化身般的小
洋洋,在最後一幕唸給奶奶的信中,最後一句竟是,「我也老了」。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開頭,是小四的爸爸聽著廣播唸著的大學榜單,他渴望裡頭會
出現小四的名字,卻從沒聽到,在電影的最後一幕,小四的媽媽看著小四的制服、聽著廣
播唸著的大學榜單,她知道,她再也不會聽見小四的名字了。
 
所以這戲的原點一開始就設在北海道的「苫小牧市」,我想那更像老師當初到日本電視台
寫《Mother》時,以北海道「室蘭市」一樣,當作侯鳥起飛的起點,在戲中那無血緣的母
子,也竟像侯鳥般,回到原點找尋母親,一如最後音也回到了苫小牧市。
 
我想,這也許就是很多人說的,「宿命」吧,中間行往的「東京」之行,才是「宿命之旅
」。
 
 
老師寫了,「東京不是一個實現夢想的地方,東京是一個讓你忘記自己並沒有實現夢想的
地方」。夢想在哪裡?音跟練來到了東京努力著,夢想慢慢地很多辛苦給磨平,充滿熱忱
的自己好似也有一天會發現,原來「自己並沒有實現夢想」,東京就是這樣的地方。
 
小夏忘了自己的造型師夢想,木穂從來不曾有過夢想,朝陽的夢想也被自已渴望父親關注
而消逝,一如搬家公司的前輩佐引,他失敗過,他不敢再有過夢想,所以他囂張、輕視、
鄙視著一切,但他卻不是壞人,他會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侯獻出自己那一點微薄的力量,
一點點的善意在這個不會實現夢想的「東京」,已經足夠了。
 
那樣的地方,我想在我居住的「台北」也是這樣吧,我曾看過,在白天熱鬧的麥當勞,一
到了深夜卻變成無家可歸的人們夜間的去處,他們是那樣在這個城市找不到自己的去處,
只能坐在二十四小時開放的麥當勞,盲然地看著這個城市,到底有沒有實現「夢想」?我
不知道。
 
在老師你可能不曾走過的路上(上次你來台灣我只有看到你在忠孝東路自拍了一下),因
為在一向熱鬧的市民大道中段上的誠品電影院有高倉健影展,所以這個月的每個禮拜天,
我一直在這邊走著,走過漂亮的誠品松菸、走過漂亮的京華城、走過正在建造的大巨蛋、
走過殘破的台北機廠、走過市民大道上一些遊民用紙箱蓋出的家,我突然發現,這麼大的
反差,這個城市必須有一些我們從未看過的黑暗、在閃亮亮的夢想底下的「絕望」。
 
在各處有著「夢想」的人,到了這個城市又會變成怎樣呢?然後回到了故鄉又會變成怎樣
呢?
 
練的爺爺沒有了土地,自暴自棄地充滿「絕望」,練原先的「存錢買土地」目標也消失了
,練在那一瞬間也充滿「絕望」,當音告訴他爺爺的收據背後的意義時,那是做為一個沒
有「夢想」的人,唯一僅存的人性。
 
東北大地震,宮藤官九郎在《海女》裡將它視為重生的轉機,你在《最高的離婚》裡視為
戀愛喜悦的起點,但是在這裡,卻變成了「絕望」。
 
岩井俊二說他拍《被遺忘的新娘》的原因,是因為所有日本人在東北大地震後都深知「這
世界終將會滅亡」,當整個社會都充滿著「絕望」的時侯,我們還能相信這世界仍有「夢
想」嗎?
 
所以你寫,「回到原點吧」。
 
練又追著音回到了北海道,走到了當初的那個家庭餐廳,音早就沒有留戀了,她唯一留在
東京的「愛情」也托給喜歡花的媽媽保管了,東京留給音的絕望,卻在練一點一點提起的
東京事物中慢慢消逝,就像她告訴媽媽,「快樂會變成兩倍,悲傷會減半」。
 
重點是,「戀後」的追憶,一切開心的回憶會越發喜悅、難過的回憶卻日漸消減。
 
 
老師,這齣戲變成史上收視率最低的「月九」,你會後悔嗎?後悔自己寫了這麼多絕望嗎
?後悔自己不像當年寫第一個劇本《東京愛情故事》造就富士月九的起點嗎?
 
我想,你絕對不會後悔的,就像這戲的最後一句台詞,「繞遠路吧」。
 
戲的開頭,當年喪母的音對著路旁的小花說著,「我不要壓歲錢了、你讓媽媽回來好不好
」,叔叔對她說「從現在開始妳就是『林田音』了」,戲的結尾,音在寫給媽媽的那封信
,署上了自已真正的名字,「杉原音」。
 
音繞著遠路,到了東京又回到了北海道,練告訴她,「即使表面看不出來,內心也會留下
痕跡」。那件黃色外套不變、當年飄著雪的馬路不變、路旁的小花不變,但音的確已經變
了。
 
地震過後,即使是繞遠路,即使是所有事物都在變化,而我們也只能,繼續走下去了。
 
 
手嶌葵唱著「明日への手紙」(給明日的信),「如果故鄉的街道/是你的歸所/它就在
這裡啊就像最初/一直沒有變改/等待著你歸來」。
 
「為了描繪明日而努力活著/而朝著夢想前進/將無形事物的光輝/輕輕的輕輕的抱進懷
裡/向前邁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Ix8ts2TbZA
 
 
因為,我們仍相信,繼續走著就算是回到原點,將會不再「絕望」。
 
因為,我們仍相信,繼續走著,渺小的「夢想」,一定會隨著回憶,一點一點地化成喜悅

 
坂元老師你的信寫到劇本結束,手嶌葵的「信」唱到播出完結後結束,我想,我的這封名
為「0」、像原點般的符號的信,也要在此結束了。
 
 
坂元先生,謝謝你。
 
你會讓練說,「只要有路、只要我們仍擁有約定,再加上一點點運氣,我們一定就能再見
面的」。
 
你會讓音回,「會再見面的」。
 
 
所以我說「再見了」,你會說「會再見面」的,是吧?
 
再見了。
作者: kitty0910 (Green a day)   2016-03-28 01:12:00
推好文,收尾真的不錯,忽略前幾集的暴走就好
作者: ganbastar (兔仔的主人)   2016-03-28 04:41:00
最後真的不錯,中間很突兀大概是沒時間慢慢橋吧XDD
作者: shindais (shindais)   2016-03-28 08:38:00
推對台北的描述,台劇真應該拿來當引子…
作者: lindx (五年計畫)   2016-03-28 11:10:00
好文推
作者: vupxu6 (vupxu6)   2016-03-28 15:50:00
看完好想哭喔…想起自己第一次上台北念書 到台北車站時被大家的快速步伐嚇到 停下來 突然好奇如果就這麼改變自己迎合大家 是不是最終也只能隨波逐流呢?
作者: hopeyaju (我留在原地看雨.)   2016-03-28 16:14:00
s大~台劇好幾年前就有一部類似設定的,叫"名揚四海"~不用太小看台劇啦~哈哈
作者: BlueSatan (...￾  )   2016-03-28 18:29:00
推你寫的心得,但我還是覺得版元這次寫得稍微悲觀了一點就算現實是悲觀的,但戲劇畢竟是娛樂要提供人們信心這次月九的失敗,根本原因還是板元沒能抓到現在人想要的就算明天世界末日,就算未來充滿恐懼,人類還是希望快樂
作者: bbeibbei (懶洋洋)   2016-03-29 02:09:00
整部看完可以感覺到其中的前呼後應
作者: aegisiz ( )   2016-03-30 15:13:00
亂入推一下名揚四海
作者: drgraffiti (好久沒來了)   2016-03-30 23:54:00
我也亂入推名揚四海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