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九州遊記【九】武雄溫泉館

作者: polesirius (ff)   2022-12-29 11:26:03
造訪日期:2019年四月(耽擱許久才寫完,請見諒)
圖文網誌版: https://blog.xuite.net/sirius99/blog/590671814
除了「御船山樂園」,原本「武雄」其餘景點都該在昨日傍晚解決,避免擠壓今天已
經很滿的行程,但旅途要做到完全照表操課哪有可能,只要一個興起,就很容易形成破口
,「武雄溫泉」便是因此積累的未完成事項,僅能加快腳步,希望不要造成後續計畫的崩
塌。
從樂園回到旅館,匆匆把行李打包完、退房,我們驅車前往市區,找到標記溫泉區入
口的樓門,它有著神社裡常見的外型,歇山簷脊、亮紅漆色柱樑,較不同的是二樓圍欄下
全為白色的構體,以弧邊圓角作修飾,中間切削出門道。據說,這樣的設計發想自龍宮,
多望幾眼,還滿符合印象中的某些傳說圖繪,建於溫泉館前也合理,與書著「蓬萊泉」的
牌額共同點出水之意象。
其設計者名為「辰野金吾」,台灣人應該很少聽過,畢竟他活躍在百年前的「明治時
代」,但傳下的風格大家肯定相當熟稔。在那個西風東漸的年代,他以紅磚與白大理石交
相嵌的設計,成了所謂的「辰野流」,昨天在「佐賀」見過的「舊古賀銀行」估計也是同
個系統,而這樣的影響力無遠弗屆,如今台灣很多日治時代的建築都顯著類似元素,像總
統府,就是最好懂的樣本了。
出自「辰野金吾」的建案多半是銀行、車站、政府機關這樣的大型樓閣,有拱窗、冠
頂作綴,日式傳統風算稀有物,且或許是有份故鄉情感,他又在這棟樓門藏了彩蛋,若於
開放時間爬到二樓,便能在木質天花板的四角,看到鼠、兔、馬、雞的圖繪。既是彩蛋,
初望不明其理是自然的,因為與其相關的其餘部分遠在「東京車站」。
身為大師的另個經典作品,「東京車站」除了典型的紅白交劃外觀,裡頭也氣勢非凡
,中央八角大廳有著歐式的切弧綴邊,然當仔細瞧,拱頂下每個邊角的圓框浮雕並非花鳥
,而是動物,且皆為生肖。當年肯定不少人都因此陷入疑惑吧,似要以地支對應方位,偏
偏只有八隻。我想應該是大師考量全放會影響視覺均衡,一個心血來潮,乾脆把其中四隻
藏來「武雄」。
沒得上樓見識的我們穿過樓門,在正面相迎的是風格相似已被列為古蹟的「新館」,
會以新稱呼,是因為在砌建的「大正」年間之前,還有更古的湯屋。我不禁停步盯瞧,這
棟新館若仔細拆解,其實沒啥繁複妝點,但很奇妙,望起來就有種花俏感,是翼展長樓的
朱框交連嗎?還是簷面上的幾道小翻挑?抑或綴於正側的唐破風本就能帶起流動感,再輔
以山簷玄關、正中鐘形望窗,便這麼抓縛了視線,就算陰灰雨幕都擾不了光采。
新館兩側有些矮房,是目前仍在營業的湯屋,左邊一排含納了「元湯」和「蓬萊湯」
,得用投幣販賣機先行選擇,再給櫃檯驗票。不過除了門口掛簾「武雄溫泉」的字樣較為
風雅,其餘各類說明貼得滿滿,雜亂之餘也讓初來者無所適從,遑論我們這類外國人了。
近前研究看板上的各湯敘述,文字算好懂,畢竟沒幾句,照片尺寸就很缺乏誠意,迷你得
彷彿害怕暴露細節,要人先掏錢進來再說。努力盯瞧,「蓬萊湯」像是走簡約清澈路線,
照片看來只有很普通的素白牆磚地磚,建於明治初期的「元湯」相對多變,文案強調復古
,池區也以木板架築切隔,由於號稱是現存最古的木造公共湯池,感覺人氣應該比較高。
除了大眾池,這兒尚有他們稱為「貸切」的私人池,位置在靠近新館的「柄崎亭」,
由照片來看,名曰「櫻華」、「天平」、「芭蕉」的這三間都有著庭園取景,不過應該有
滿多人寧願選擇「殿樣湯」或「家老湯」來品味過往歷史。根據前人的敘述,這兩間藏在
更裡處,得由工作人員帶路引領,外觀就像民宅一般,當進入後,會先有一間榻榻米休息
室,更衣完踏階往下,才是呈黑白菱格的湯池。既稱「殿樣」及「家老」,自然有其淵源
,前者是當年城主「鍋島氏」的私有空間,後者則提供給重要家臣,因此乍看雖僅是簡潔
的木構框圍,卻在細緻處透顯貴氣。
與「柄崎亭」約略對應的右側另有間名為「樓門亭」的旅館,白色牆面、墨簷交疊,
裡頭除了雅致廳房,也設了大眾池「鷺乃湯」。它比「元湯」、「蓬萊湯」有意思多了,
因為不論男女,都切分出露天的區塊,從小小的圖片來看,男湯格局比較冷硬,女湯則是
在竹籬環繞間,闢了具體而微的庭景,感覺有點偏心,不過昨晚住過的「御船山樂園」在
精緻度上肯定輕易輾壓。
外圍部分瀏覽完,我們由中央玄關穿入新館,本以為會看到舊時的接待廳或者收費櫃
台,怎料卻是間紀念品店。它由於空間不大,各色商品被迫擺掛得滿桌牆,奇的是,望來
倒不顯雜亂,可能包裝是原因之一,淡雅的用色減少視覺壓力,於是茶葉點心顯得誘人,
就算小玩意也很挑動購買慾,陳設方式感覺同樣花過心思,美學素養體現在門口的簡單告
示,不僅字體娟秀,幾筆勾出的小沙彌也呆萌可愛,高人果然都藏於民間。
經過與平面圖的相比對,一樓大多是木質隔間,由橫展前廊串接,格局大致對稱,左
邊給男性,右側歸屬女性。不太知曉這些廳室當年的各自功能,可能是更衣間,也或許是
給人交誼,而在目前轉型為博物館的景況下,已成了展廳,有些古舊用具,也少不了解說
看板。
據其所述,「武雄溫泉」早在一千多年前便出現在《肥前風土記》,是「神功皇后」
遠征朝鮮時意外用刀柄敲出來的,湧出的泉水有療傷功效。而由於它跟「佐賀」類似,都
位於「小倉」至「長崎」這一線的貿易要道,名聲始終不墜,連「宮本武藏」、「伊達政
宗」這些戰國豪傑也造訪過。當中最知名的該屬「豐臣秀吉」,那時他征討朝鮮受挫,聽
聞「武雄溫泉」的神效,便率傷兵至此。為避免擾民,他特別立下朱印狀,入場費不得欠
賒,店家有什麼規定就乖乖遵守,這紙令狀目前仍懸掛在廳裡,字跡狂放飄逸,不似武夫
手筆倒像來自哪位風雅名士。
諸多展品間最引人注目的該是一幅大型彩繪「武雄町溫泉場春景圖」,它畫於明治年
間,筆法仿古,以水墨山岩為襯,雲霧繚繞,左下可見當時剛開通的「武雄車站」,右上
就是溫泉區了,環牆矮閣,水池園林,跟現在極為不同。我仔細辨了一下,靠外側的像露
天湯池,中處幾間在簷下的,很可能正是「元湯」那列的前身。
圖繪裡沒有目前所在的新館,畢竟這棟是到了「大正」時期才出現,當年經營者發現
了新的泉脈,便想由此衍伸出複合式娛樂場所,據說「辰野金吾」初擬的草圖洋洋灑灑,
除了湯池,尚有餐廳、劇場、撞球間,門樓層層疊疊,彷若真是座龍宮城,可惜資金不夠
,刪到最後只剩目前這樣。我挑了一邊往內走,廳後現出八角狀的挑高空間,牆磚素白,
地磚花色細碎,嵌於中心的湯池用的雖是較好的石料,已被染上歲月斑跡。抬頭望,除了
腰處的通風窗帶,頂部也有明窗環繞,結合輻射狀的木質簷板與心處採光,便似日輪俯照

館方相當貼心,在牆邊座椅置了當年的溫泉燈牌給人擺弄打卡,來之前曾看過文章模
糊提及有特別為天皇打造的湯池,見此格局與擺設,我很自然認定就是這兒,還認真揣想
了一番,後來才發現,這邊是女湯啊,男湯在對稱的另一側,光性別這關就不可能了。雖
覺得被拐,但又有點道理,正是網美們才需要道具拍照。
然就算找到孿生的另一間八角廳,也沒解了疑惑,因為這兩大間被取名為「五錢湯」
,風格近似但較小的相鄰四方廳卻叫「十錢湯」,給天皇用的怎麼可能反而廉價?難道是
大間在後來成了大眾池,小間是個人池所以較貴?我盯著「十錢湯」的佈置,根據說明,
它使用了高檔的琺瑯磚,池底以之形構的黃藍花瓣的確增添了視覺變化,好像值得抬價。
怎料廊尾另有三間稱為「上之湯」的不僅毫無裝飾,空間又更迷你,然後還收人二十錢。
腦袋糾結地比對圖板上維修前的破舊,磚花似有些色彩紋路,而眼前亮潔白磚嵌著嶄新木
質澡缸,很難想像是同個地方,總覺得還是留些斑駁讓人懷想較好。
那所謂的天皇御用池到底在哪呢?事後我努力於網路翻找,才在某些日文網誌找到答
案,原來不在新館裡啊,它以「特別貸切湯」之名,藏在館後某處。那時是為了「陸軍特
別演習」天皇的可能造訪,館方精心打造,還用「有田燒」製作了花卉拼磚,形樣各自,
每塊都如畫筆揮灑,結果,居然被放鴿子......不太知曉此間有沒有以別的名目改給權貴
使用,回收成本,由資料照片看,後來遭遇還挺淒涼,經過專家一番努力,才勉強回復那
些磚花原本的風貌。
一樓巡完,我們隨階踏上二樓,與其說是溫泉館,感覺這兒比較像附設湯池的旅館,
因為二樓幾乎是榻榻米房間,和紙拉門後的側牆有陳列書籍的「違棚」、以掛畫花藝展示
主人品味的「床之間」,再添些桌几便可以拿來宴客了,挺符合原先提供各式娛樂的概念
。不由得推想,當初可能某些空間留給了浴後休憩,某些是有舞樂表演的餐廳,幾間搞不
好是「不可說」。
而從這邊的背窗可以望見館後院落,原來兩間八角狀湯屋的外觀是有別緻設計的,並
沒有因藏於視覺死角便敷衍帶過,它們像座朱紅亭閣,雙疊瓦簷翻挑,假使後院拓展為泉
池,就可轉生為納入池景瀲灩的水榭。
逛過一圈走到前廊中央,鐘形窗框出了廣場對處的樓門,即便立於雨中,依舊亮艷。
這很讓人串聯方才望過的兩座亭閣湯屋,若「辰野金吾」最初的藍圖得以成真,是否便有
更多類似的閣殿連綿,浮透於蒸煙,於夜裡舞出屬於龍宮的水色幻魅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