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炎夏關西新遊:大阪四天王寺

作者: k4851118 (高望)   2019-06-29 21:10:24
2018炎夏關西新遊:大阪四天王寺
巴哈姆特小屋圖文版
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4443602
本文原始照片連結
https://www.flickr.com/photos/[email protected]/albums/72157709000608912
2018年8月日本正值每天都接近40度酷暑的時候,我因為學術研究的需要再度前往關西,
這次有7天的行程,其中至少2天以學術研究為主,因此剩下3-4天為遊玩行程。
由於關西已經去過不少次,因此這次跳過最常去的京都,首先利用大阪周遊卡來深度遊玩
大阪,接下來再利用JR的關西廣域周遊劵前往其他地方,除了神戶市中心外,還首次前往
四國的高松,與日本三景之一的天橋立,算是把JR的關西廣域周遊劵再一次用到極限的行
程。
因此這次的夏季關西之旅分為大阪、神戶、高松(屬於四國)與天橋立四個部分,本系列首
篇從大阪開始。另外,本系列除了天橋立以外,大多為歷史古蹟的行程,因此歷史的解說
依然難免。
大阪簡介
相信去過多次日本的對大阪很熟悉了,不過除了大阪城以外,大阪的歷史又有多少人知道
呢?
不論是早期的飛鳥時代、奈良時代與後來長達千年的京都時期,大阪作為港口的機能成為
天皇政府的對外的門戶,雖然大阪曾有過「難波宮」作為天皇的皇宮,但歷史極為短暫,
不過日本最早寺院的四天王寺也是落成在這個時期。
戰國時代大阪成為各家兵爭之地,後來由豐臣秀吉取得大阪後成為日本的政經中心,但豐
臣秀吉死後勢力由德川家康取代後,豐臣在大阪的剩餘勢力便在大阪之陣之下被消滅。大
阪作為關西的港口雖然曾是日本最繁榮的都市,但在江戶時代隨者時間被江戶後來居上。
幕府時代結束後大阪本來是天皇遷都的目的地之一,但決定遷往東京後,東京都市發展超
越大阪已無法改變,但大阪在1925年合併周圍區域後曾是日本第一大都市,不過在1945年
遭受空襲後變成一片廢墟。
由於遭到17世紀初大阪之陣與1945年空襲這兩大戰爭的破壞,大阪今日雖然是關西的觀光
大城,但留存下的古蹟極為有限,從四天王寺到大阪城都是戰後重建的,也因此以往並未
將大阪排入遊程。這次使用「大阪周遊卡」跑了許多地方,也跑了一些人文古蹟的地方(
除了大阪城外,畢竟已經去過兩次了)。
另外,如果想了解大阪的歷史的話,非常推薦前往大阪歷史博物館,該博物館就在大阪城
公園斜對面,而且也是大阪周遊卡可免費參觀的設施之一,從最早期難波宮時代到戰後的
歷史都有完整的介紹,另外可以租借中文語音導覽(另外付費),因此不懂日文也不用擔心

四天王寺
相信對大阪有了解的都知道有「天王寺」這個車站,這車站站名就是從「四天王寺」這寺
院而來。四天王寺在大阪的觀光中或許沒那麼有名,但它卻是日本佛教傳自日本時最早的
寺院遺跡。
四天王寺是日本最早期歷史盛世的主導人聖德太子所創立的寺院。據日本最早期史書「日
本書記」記載,早自西元6世紀的飛鳥時代之前,當時大和豪族勢力相當盛行時,蘇我氏
與物部氏這兩大朝廷勢力爭戰不休,這時正是佛教傳來之際,蘇我氏贊成佛教,物部氏成
為反佛一方,因此兩氏的爭論再加上日本是否應引進佛教的爭論。
587年蘇我氏攻入今東大阪市的物部氏時,由於久攻不下,聖德太子便刻了佛教四天王祈
求勝利,結果蘇我氏便迅速戰勝。6年後的593年,便在今天的位置創立四天王寺,與飛鳥
寺、法興寺、法隆寺等都是佛教傳自日本最早期的寺院,該寺院的建立也是日本願意接受
佛教的象徵。
由於聖德太子的聲望,四天王寺自古以來信者眾多,甚至吸引許多天皇與佛教高僧到此一
遊,但該寺不斷遭受天災與戰亂而焚毀重建,甚至可以說該寺的歷史便是一連串的焚毀重
建史。早自平安時代836與960年,該寺的原始建築便遭遇到雷擊與火災全部焚毀,上述江
戶初期的大阪之陣與1945年的戰爭空襲,該寺當然也無法逃過,這與幾年前介紹的奈良法
隆寺有如兩樣情。
顧名思義四天王寺就在天王寺站附近,但如果利用地下鐵谷町線,在「四天王寺前夕陽之
丘」站下車會更快抵達,還有其他的出入口。進去入口之後便可以看到位於中心的伽藍,
參拜費300日圓,但持有大阪周遊卡免費。
進入伽藍之後可以看到位於中央的五重塔與金堂,與後方的講堂,還有環繞周圍的迴廊。
由上所述四天王寺建築最近一次毀壞是在1945年的大阪空襲,因此伽藍的建築都是戰後所
建的,但是以飛鳥時代的建築仿造,另外進入的中門、五重塔、金堂與講堂呈一直線的配
置,被稱為「四天王寺伽藍配置」,也是最原始的佛教寺院配置之一,可見該寺雖然建築
物都是新建,但寺院風格卻遵循最古典的樣式。
該寺除了伽藍之外還有其他建築,其中最吸引的就是位於伽藍後方的「六時禮讚堂」與前
方的石舞台。六時禮讚堂建於江戶時代的1632年,是該寺保存少數未遭1945年戰火燒毀的
建築物之一,被列為重要文化財,由於每天要作6次禮拜因此得名,就連前方的石舞台也
是重要文化財。另外還有平常未開放的「太子殿」,又稱「聖靈院」,祭拜的便是創建者
聖德太子。
該寺的另外一角有本坊庭園,被稱為「極樂淨土之庭」,門票300日圓,但持有大阪周遊
卡免費。本坊庭園初建於江戶時代初期,最近一次重建在江戶時代初期,是池水週遊式的
日本庭園,雖然規模很小但河水、池水、瀑布一應俱全,頗有小而美的態勢。
本坊庭園雖然日式庭園,但庭園中卻有一個西式建築「八角亭」,這是1903年大阪舉辦產
業博覽會時所建,結束後便移建到此地,由於也有百年歷史也被列為重要文化財,不過在
前方荷花池的陪襯之下,讓這個西式建築在日式庭園並不會有太大的違和感。
四天王寺雖然幾乎沒有創建當時的建築遺留下來,但可看出在重建時都還是維持古典的形
式,因此仍可看出早期佛教建築的樣貌。不過回顧四天王寺的歷史,更會體會到奈良法隆
寺建築能夠維持千年以上非常不易,被列為日本最早的世界遺產實至名歸,在此推薦如對
早期佛教有興趣者,奈良法隆寺是一定要前往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