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冬雨石垣 Day4 地下世界

作者: nosomu (nosomu)   2019-02-15 15:13:05
圖文網誌版:
https://nosomutravelnote.blogspot.com/2019/02/day4.html
2018/12/29(六) 市區鐘乳石洞半日遊
今天又是雨天,睡到快九點自然醒,
看窗外飄雨,原不想出門,想說繼續睡或在旅館擺爛好了,
但難得來石垣島 (說不定這輩子只來這次),還是出門好了,總是有室內景點的 0rz
原本還肖想的竹富島騎單車,果斷放棄,不然穿雨衣騎單車超痛苦 T_T
穿好防寒防水裝,出門找早餐,去試試看肯德基 :p
啊對,最外頭的防水風衣超重要,只要第一防線沒濕透就OK。
進室內時脫掉最外頭的濕風衣,抖掉水珠就好,只要裡面保持乾爽就沒事。
石垣島肯德基跟 A&W 一樣,很有家庭餐廳風,透早來喝咖啡、吃炸雞的都阿公阿嬤 XD
隔壁就是 AEON,好多買完菜的長輩都會進來坐一下,很像社區交流大廳,哈哈 :p
外頭雨越下越大,只好在這邊鬼混一個多小時 (此時出去也只能淋雨
混到雨突然變小了,抓起背包趕快出去騎車,先衝景點再說 -.-
石垣島鐘乳石洞
原想去文化村,騎到一半雨又變大,受不了淋雨,轉頭先去看鐘乳石洞。
市區北郊就有兩個鐘乳石洞,我去名氣比較大的那個。
機場發的折價券可以使用,買單人票可以算團體價,會更便宜一點。
今天寒流,又掉了5度,外面冷得要死,
但洞裡則常年濕暖恆溫,我一進去眼鏡和相機鏡頭就大起霧 囧
怎麼擦了都沒用,因為表面還是冰冷,再怎麼擦它還是繼續結水珠 囧
拆下偏光鏡片,對鏡頭哈熱氣,哈到它溫度跟洞裡一樣,再抹去水珠就ok可正常拍了。
(路過遊客頻頻回頭看,他們應該在想 那個笨蛋在幹嘛 -.-)
市區近郊這個鐘乳石洞很精彩,應該是我去過的鐘乳石洞最厲害的 XD
雖然步道小、上上下下,但動線規劃得很好,好幾個洞超級挑高,視覺上很震撼,
重點是大多鐘乳石柱石壁石筍就在眼前,距離超級近 (手摸得到那麼近)(但不要摸),可
看得非常清楚,
而且遊客多,比較沒有單人獨闖地底的壓力。像昨天那個偏僻小洞幾乎沒遊客,搞得像秘
境探險,靜到連滴水聲都會被嚇到,
今天這個熱門大洞則處處遊客,像魔物獵人線上組隊開麥,且到處打光與結晶地下水,好
像轉角就有魔物一樣(希望你聽得懂我比喻)
如果你也衰到跟我一樣天天下雨,鐘乳石洞會是很好的雨天備案,逛完出來還有小土產店
、小餐廳、和廁所,可讓你慢慢休息整裝。
反正外頭下雨,下午應該就再逛一個文化村,所以今天時間很多,我在洞裡逛得特別慢。
啊對,這趟一直遇到香港遊客,洞裡也超多香港人,連昨天 Sabichi 洞的管理阿伯問我
第一句也是「香港人嗎」
這次旅行反而沒聽到什麼台灣口音,我一直在想香港是否也有直航石垣島?
摘自 WIKI: 鐘乳石為岩溶生成物,是指碳酸鹽岩地區洞穴內,
在漫長地質歷史中和特定地質條件下形成的鐘乳石、石筍、石柱等不同形態碳酸鈣沉澱物

鐘乳石是滴水石的一種。由於形成時間漫長,鐘乳石對遠古地質考察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
。由鐘乳石形成的洞穴可稱之為鐘乳洞。
鐘乳石每年平均增長率為0.013 cm。快速增長的鐘乳石的水溶液中往往富含碳酸鈣和二氧
化碳,並且流動很快,這種鐘乳石每年可以增長0.3 cm。
每一個鐘乳石開始於一滴載有礦物的水滴。當水滴落下,留下了很薄的一點方解石圈。
接下來的水滴繼續留下新的方解石圈。最終,這些方解石圈形成非常細(0.5毫米)的中
空的管子,俗稱「蘇打管」。
蘇打管可以長得很長,但是非常脆弱。如果它們因為碎片被堵住,水將從外面流過,沉澱
出更多的方解石,形成錐形的鐘乳石。
同樣 ,落下的水滴在到達地面後沉澱出更多的方解石,最終形成圓形或圓錐形石筍。
與鐘乳石不同的是,石筍形成的過程中沒有中空的「蘇打管」這一步驟。如果時間足夠長
,鐘乳石和石筍將融合在一起,成為石柱。
「石柱的誕生」
前半段最有看頭的地方,有大量石筍,與正在成形的石筍寶寶。
石筍經年累月往上長,石柱經年累月往下長,一上一下接近中,終有一天就會連起來。
導覽員特別要我看一個大石筍和一個大石柱,兩者只差十來公分,再過幾十萬年 (我忘記
他講2萬還是20萬) 就會結合。
地上也有密密麻麻的石筍寶寶和石柱寶寶,甚至還有剛滴穿成洞的石筍培養皿 (←我自己
亂取的)
對鐘乳石形成過程特別有興趣的人,可以在這看到各時期不同演進與外貌。
這麼有失禮,但你可把鐘乳石想成自家浴室的水垢,經年累月無數次累積而形成的,
WIKI說平均一年長0.3cm,也就是連地上30cm小石筍都要花100年,
那裏頭更大更粗壯的超大石柱就要上千上萬年了,就因形成不易,如此珍稀,所以才要圍
起來保護。
我豈早期台灣有些土產店會賣鋸下來的鐘乳石石柱,老實說買那種東西放家裡既蠢又俗氣

千萬別買,別助長那種破壞自然的行為,讓那塊需求萎縮,自然就不會有這市場存在。
「乙姬御殿」
乙姬是日本龍宮的公主名字,意思是這裡像龍宮一樣夢幻。
這邊有幾個洞特別挑高,回音效果不錯,據說還辦過特別音樂會。
外頭有工作人員會幫你拍照,往出口路上會印好問你是否要買?
日本人拉生意好客氣,不買還是會笑嘻嘻地跟你說謝謝,歡迎再來。
我也這邊看了好一陣子,被好幾團香港遊客超車過去 XD
看得快的遊客可自己加速前進,看得慢的遊客(我)也可盡情佇留拍照。
「長壽之湖」、「華嚴廣場」
中段的鐘乳石大廣間,這邊比較開闊,可以看到大片的地底湖水和沉積地形。
甚至有類似四川黃龍那種碳酸鈣池,頭上打綠燈就很像屍套龍關卡 XDD
啊對,這有個「受驗石」(中文告示牌寫: 不准掉下來) (日語的"落榜" 音同 "掉下來")
是一個從上方斷落的粗石柱,但微妙地卡在中間,沒掉到地上,所以叫「受驗石」
意思是,沒掉下來 (音同: 沒落榜),日本人認為是一個好兆頭,
但我一直OS: 他還是掉下來了啊囧 (音同: 這還是落榜了呀 囧)
龍貓石
看到龍貓石就差不多到出口了,
最後有個超大天井,很美很壯觀,
我不想馬上出去淋雨,所以又龜在這裡看了好久。
沖繩這幾個大鐘乳石洞都很不錯,諸如 Gongala, Sabichi, 玉泉洞、和石垣島鐘乳石洞

玉泉洞在夏季還有涉水遊地心的特別活動,我很有興趣但都沒機會夏天去玩。
出洞後恢復乾冷寒流,我看還在飄雨,也就不用急著去騎車。
窩在餐廳和土產店吃冰 (Blue Seal 的百香果口味),划手機殺一下時間。
短短的石垣島旅行快結束了 (雖然都在雨天度過 -.-),
下午去文化村看一下吧,不然也沒啥地方可以逛了 啊啊
Day4 下午待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