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2017初夏,與東京的第一次(二)東京都心

作者: Roa (Roa)   2017-09-06 17:53:29
1.板規禁止只留部落格連結或文章過短、也禁止夾帶廣告連結或商業文。
如果從部落格轉貼,請檢查一下是否有亂碼或注音文,敬請補上。
也請重整一下文章間隔,方便文章閱讀。反之,板主群會視情形刪除。
2.請注意如果多為照片說明或是自語呢喃類文章,請重新組合整理後再貼文,免
得版眾一頭霧水。
3.請勿利用短文連結到個人部落格或只留連結,這種文章版主會要求你貼全文.
4.感謝您的配合與分享,可按 CTRL+Y 快速刪除上述文字。
接續上一篇 (一)新宿/澀谷 https://goo.gl/LdRDSc
這次來到東京的最中心地帶
分享內容主要為照片,完整內容還請見網誌喔
圖文好讀無廣告網誌版: https://goo.gl/PMk8n1
雖然說是系列的第二篇,但其實是第三天下午之後的行程。第二天我們去了河口湖看富士
山,那個部分就先留給番外篇吧!
港區 Minato
說到港區,據說是東京的天龍區? 來到這總是想到東京女子圖鑑中港區男人只認識港區的
朋友和只和港區出生的女人結婚的奇怪堅持呢
不過這邊對身為觀光客的我來說,是難以感受到的吧
從河口湖回到東京後,第一站是東京最著名的地標東京鐵塔。風塵僕僕地先趕到日本橋附近
的飯店Check-in後搭電車到神谷町站再一路走過去
(沒想到居然沒有直接可以到東京鐵塔的車站,都要走一段路且還是上坡)
東京鐵塔建於1958年,是一座電波塔。基本上就是傳播電視和廣播訊號用的,在造型上是
以巴黎鐵塔為藍圖所建。雖然東京第一高鐵的名號已經被2011年所建的晴空塔所超過,但
依舊不減它為東京象徵的意義
但可惜由於時間關係,這次我只有到鐵塔下方拍了張照喝了杯HighBall並沒有上去。因為
其實比起登上鐵塔的景色,我更希望能夠拍到整個東京市景與聳立其中的鐵塔(封面圖就
是啦)。時間不夠之下只能選擇把時間留給六本木之丘的Tokyo City View了
而說到附近可以觀賞鐵塔的地方,大概就是旁邊的芝公園和增上寺了。增上寺的角度比較
優一些,剛好可以把整個寺院和東京鐵塔一起納入畫面之中。當然增上寺本身也是個古蹟
文化財,可惜我到的時候已經關門了,沒有參觀到。芝公園因為附近建築物多,基本上被
遮蔽到的情況會比較嚴重一些
六本木 Roppongi
從增上寺出來後發現時間真的有點晚了,只好怒搭計程車直衝六本木之丘。原本還想說去
看看旁邊的國立新美術館也沒時間了,直接攻略重點!!
基本上六本木之丘(新城)就是個巨型的綜合型商場,除了百貨公司之外還有觀景台美術館
等等。其實包含周邊地區整個六本木差不多就可以逛上個一天左右,下次來東京真的要來
好好安排一下。然後在表參道就想要去喝的Blue Bottle Coffee,想說當時沒時間到六本
木喝,結果還是沒喝到XD
來這邊最大的目的就是森大樓52F的Tokyo City View。比較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其實這邊有
分成兩層。除了直接搭電梯上去的室內展望台52F以外還有個額外收費的戶外展望台 Sky
Deck (其實是直昇機停機坪)。而Sky Deck才是真正的最頂樓,視野最好的地方
(要特別注意的是上Sky Deck不能帶腳架和包包等上去,只能攜帶相機和錢包之類的,其
他東西都要放在置物櫃裡面)
在人群中一陣穿梭後終於登上Sky Deck。前面犧牲的時間和超貴的計程車錢沒有白費,剛
好趕上落日時刻!! 一片金黃染上東京的天空真的是非常漂亮
結果拍到一半發現電池沒電,還特別回去置物櫃拿電池白白浪費了一些時間,不過也因為
如此看到了奇幻的逢魔之時
然後還發生一段小插曲,因為本人卓越的拍攝技巧(?)拍東京鐵塔很漂亮被站在隔壁的大
陸妹仔搭訕要照片還有求相機使用教學XD 有時候旅途上的小插曲真的才是最有趣的地方
呢! (被女友揍)
最後在離開前來喝杯威士忌吧!! 沒想到NIKKA WHISKY(竹鶴威士忌)出了新系列的產品
BLACK。目前在台灣還沒有看過,味道還不差。這邊除了可以享受純粹的威士忌之外,還
有各式威士忌調酒以及下酒菜,相當不錯!
千代田 Chiyoda
東京的經濟、政治與交通樞紐地帶千代田區。除了有皇居和東京車站之外,同時也是日本
各大銀行、大型企業總部和政府部門(霞關,看正宗哥吉拉印象很深)的集中之處
走在路上的西裝上班族們幾乎都是日本的精英吧!! 在每個擁擠的十字路口與斑馬線上也
的確可以感受到那些西裝筆挺、散發出感覺厲害的上班族們
其實原本也有安排參觀這邊最大的景點皇居,但後來時間卻少到連東京車站都要來兩次才
有成功拍到心目中的夜景
東京車站被譽為東京的"表玄關",在沒有東京鐵塔的一百年前可是東京最具代表性的建築
之一。整體採文藝復興式設計,大量使用赤煉瓦整體呈現紅色
其實這樣的風格在台灣也不陌生,日治時期的建築物像是台大和總統府之類的也都是走這
種風格。不過東京車站特殊之處在於美麗的圓頂! 然後東京車站裡面真的超大超複雜的,
我沒進站光是走個地下街就各種腿痠迷路了
想要鳥瞰美麗復古的東京車站基本上有三個點,分別是丸之內、新丸之內大廈和KITTE (
東京中央郵便局,雖然說其實也是個百貨公司)。基本上這趟由於運氣不好,所以我三個
點都去了…。第一次是搭上計程車從六本木飛奔到東京車站,就是為了在九點關燈前拍照
。結果一進去KITTE居然看到公告六樓展望台維修中暫停開放阿QQ
雖然出來走到新丸之內的路上燈就關了,不過還是不死心的登上新丸的七樓。一開門一陣
電音傳來,這根本是東京夜生活開趴的地方啊! 到處都是穿著時尚的東京年輕男女,還有
DJ在開放區域刷盤。整層樓大多是酒吧和高級餐廳,真的有種誤入叢林的小白兔的感覺
其實在新丸大樓可以看到東京車站的地方不算是個展望台,基本上是戶外餐廳區的的走道
這樣。兩個觀光客在人家燭光晚餐的時候在旁邊拍照說真的是頗尷尬的。不過這邊視野真
的不錯,也是三個展望台之中可以看到東京車站建築整體最多的點,當然若是有點燈的話
就更美了!!
(新丸之內剛好在東京車站的西南側,丸之內是在南側而KITTE是在東南側,每個點看出去
的景色都不同)
隔天趁著行程比較早結束,不死心地回到KITTE。不管如何哥就是要拍到東南側的景色!!
沒想到隔了一天展望台就開放了,運氣真的不錯。這邊風景美氣氛佳,真的是個約會勝地
呢!
(要注意這邊不能用腳架喔,不過可以讓相機平放在欄杆上就是)
在KITTE上的景色剛好可以看到大樓們圍繞整個東京車站,雖然只看到的側面但是也是美
的沒話說。這張照片也為這趟東京之旅畫下個美麗的句點!
(這邊看完之後我也有去丸之內大廈上的觀景台,不過可惜的是觀景台8點就關門了,所以
雖然有去但是沒看到)
築地 Tsukiji
築地市場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雖然現在和大阪的黑門市場或是高雄的六合夜市
(?)一般已經成為了當地人可能不會去但是觀光客絡繹不絕的觀光景點,但第一次來東京
的觀光客如我一定還是要來朝聖一下。唯一不同的就是我沒有抱著一定要吃到壽司大/大
和壽司等名店的決心,單純是來走走看看而已
一早的築地市場充滿朝氣,觀光客也頗多。不過有些店家真的是不早來吃不到,我記得有
看到店家不到早上10點就關門了,到底是生意有多好啊XD
結果來到築地沒吃到海鮮丼或是生魚片之類的,倒是吃了很特別的鮪魚臉頰牛排丼。吃起
來像是魚肉口感的牛排,煎過的魚肉配上大量的奶油和黑胡椒,吃起來口感軟嫩香氣十足
。在口味上比較重鹹,配上白飯剛好! 還蠻值得一試的
築地市場其實和我想像中的有點不同,比起魚市場我覺得更像是個保留當地庶民風情的老
街,在中央區這個繁華之地中留下的一小片江戶風情
銀座 Ginza
東京都心的最後,銀座。東京最奢華的地區。走在這就想到東京女子圖鑑中所說,能在這
的女人來頭都不小。不管在世面和裝扮上都是其他地區所不能及的,以及那些與和服店老
闆見見世面的情景。恩…我真的在銀座路上仔細觀察路上的日本女子,感覺還真的和其他
地區不同。那種成熟自信而且全身看起來都是名牌的感覺還真是其他地方看不到的
銀座也是個能夠欣賞厲害建築的地方之一。這邊感覺比表參道更大更奢華,少了點文青氣
息多了點貴氣
當然說到銀座最著名的景點就是銀座和光了,日本SEIKO所經營的百貨。古典的文藝復興
風格在現代大樓林立的銀座之中特別顯眼。而聽說營業時間內的每個整點頂樓的鐘樓都會
響鐘聲來報時
抱著銀座的餐廳感覺應該都不會太差的心態找了間炸牛排專賣”熟成牛かつ銀座ぎゅう道
”作為晚餐,點了30日熟成牛和普通牛肉的混合定食。熟成牛香味的確不錯但是不知道是
不是炸的太生還是挑的部位不好,吃起來很韌。和當初在京都吃的勝牛比起來遜色不少,
更不用說普通版的吃起來根本沒啥味道了,總之不推
對普通百姓來說,銀座最值得逛的大概就是全球最大的UNIQLO GINZA吧!! 除了該有的都
有之外,還有一堆限定版的UT和各式特別聯名款式。如果附近的名牌們買不起,至少來這
邊享受一下購物的樂趣吧XD
見過了最繁華的東京都心,真的能夠瞭解到所謂的東京夢,這是個能夠實現各種夢想的應
許之地。也不難了解到為何那麼多的日劇都是在說主角從別的縣市來到東京逐夢,畢竟這
邊的可能性確實是比其他日本城市大多了 (規模也是,來過東京覺得大阪根本很小)。當
然酒醉金迷的東京雖然迷人,但也要有這個本事在這個全日本物價和房租最貴的地方活得
下去就是。我還是在台灣好好賺錢偶爾去東京旅遊一下就好
作者: justo1590 (avon)   2017-09-06 20:11:00
這禮拜要親自踏上東京都了!看了版主的每張照片整個美到有種被燃燒的感覺呀 想立馬飛去啦~~~
作者: Roa (Roa)   2017-09-07 09:44:00
看照片真的不如親自走一趟,感受也不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