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北九州人文之夏:福岡城跡.櫛田神社

作者: k4851118 (高望)   2017-01-26 22:57:53
2016北九州人文之夏:福岡大濠公園.福岡城跡.櫛田神社
巴哈姆特小屋圖文版
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3398862
值得紀念的第十次出國,我獻給了第一次踏上的九州。
其實九州並不是我今年的旅遊規畫之內,本來今年下半年的計畫是9月底與好朋友的東京
快閃行,再加上11月底的京都紅葉行。但工作上的原因卻讓我臨時改變計畫,取消了9月
底的東京行程改成暑假,因此本來連續3年暑假出國的紀錄準備今年要中斷,但還是又出
國了。
由於暑假比較能請長假,因此毫無疑問的選擇至今還沒去過的九州,並先訂了機票。但訂
了機票不久之後,就不幸發生熊本大地震的悲劇。但畢竟九州不是只有熊本可以玩而已,
所以並沒有改變我去九州的計畫,只是可惜熊本周邊能去的地方就減少了。
這次九州旅行共有7天,去的地方包含福岡、長崎、北九州與下關,與熊本4地(其實下關
不屬於九州,但北九州門司港周邊經常都會與對岸的下關市搭配一起遊玩),其中長崎2天
、北九州與下關2天、熊本半天,其餘則留在住宿點福岡。
本次行程除了最後一天以外都非常緊湊,但還是不得不排除許多想去的地方,最扼腕的就
是由布院了,因為去由布院的最大目標便是爬由布岳,但因為熊本大地震造成封山而被迫
放棄行程,結果回國之後才發現在我出國的前幾天由布岳已經開山了。另外鄭成功誕生的
平戶本來也是我的行程名單之內,但實在太過偏遠與交通不便而作罷。
由於本次旅行講究的是深度旅遊,因此在一個地方所待的時間也比一般旅行者來的長。尤
其是長崎由於歷史人文景點眾多,成為這次旅遊的重心所在,本來一開始只安排1天,但
隨者遊程安排逐漸擴充成2天,回國反而覺得長崎2天實在太短,可見我幾乎是愛上長崎這
地方了,因此這次長崎的遊記也是本系列最豐富的。
這次主要使用的交通票劵是JR北九州五日劵,可以在5日內搭乘JR北九州的所有JR列車(但
不包含福岡以北的山陽新幹線),並可搭乘特急列車的自由席與指定席(有次數限制)。新
幹線可以搭乘從福岡到熊本的路段,這也成為我這次依然決定要去熊本的理由之一。另外
各地都有代表地方特色的大眾運輸,如福岡市立地下鐵、長崎與熊本的輕軌電車等。由於
這次到各景點的交通都很方便,因此7天下來公車反而沒坐過幾次。
最後在本系列開始之前先說明,本次旅遊大多探訪的都是人文歷史的景點,因此許多景點
多少都有很多歷史與典故的敘述,對歷史典故毫無興趣的話大可以把一些敘述跳過不讀,
或是只看照片就好。所幸這次出國的天氣都很好,所以相信光只是照片也不會讓讀者失望
的。
福岡簡介
本系列首篇先從這次7天6夜的住宿點福岡開始。福岡是福岡縣的首府,也是九州地方的最
大都市。福岡的名稱主要是因為「福岡城」而來,但以前該地又稱為「博多」,主要是源
自於該地的港口被稱為「博多」而來。明治維新後引進市制後,該市究竟要稱為「福岡」
還是「博多」曾引起相當大的爭論,這個爭論形成至今許多兩地名共存的奇特現象,例如
雖然該市稱為「福岡市」,機場也稱「福岡空港」,但JR車站稱為「博多」,許多文化風
俗也都使用「博多」為名,如「博多拉麵」、「博多人形」等。
身為九州地區的最大都市,福岡機場也是唯一每天與臺灣都有航班的機場,而且福岡機場
到JR博多站只有地下鐵兩站的距離,福岡可以說是日本大都市中前往國際機場交通最快的
都市了,不過地下鐵只會直達國內線航廈,到國際線航廈還要在國內線航廈轉搭免費接駁
公車前往,但班次很密集。
福岡的交通大多可以靠地下鐵與100圓循環公車搞定,地下鐵共有三條路線(包含前往機場
的空港線),去本篇的大濠公園最方便,也可到達福岡最繞鬧的天神地區,單次票價200日
元起跳,有1日劵620日圓,搭乘4次以上就能回本,我在九州的最後一天就用這1日劵跑完
本篇的所有景點加上到機場,算是相當實惠。
不過本篇的櫛田神社與博多運河城,就沒辦法靠地鐵直接到達,因此還要搭配從福岡車站
到西鐵福岡站往來100圓循環公車。在福岡車站的搭乘地點是在西門左側的巴士中心,但
巴士中心的路線極為眾多容易搞混,像我某次本來要搭乘100圓循環公車,結果上車之後
才發現是跳表式的路線公車,因此搭乘前一定要注意車的電子標示。
大濠公園、福岡城跡
大濠公園位於福岡市鬧區天神附近地下鐵約2站的距離,與福岡城跡所在的舞鶴公園相鄰
,僅相隔一條馬路的距離,所以推薦一起參觀。
大濠公園本來是下面介紹的福岡城的外濠,明治維新福岡城荒廢後,政府本來要把這個有
如大湖的地區填滿造陸,被部分仕紳反對,並提議改建成公園,大正昭和年間施工後,於
1929年開園。
要去大濠公園坐地下鐵最快,地下鐵大濠公園站出站就可看到入口,一進去就可看到公園
內的大湖。由於湖的外型與周邊種植許多楊柳,曾經有「大濠公園是仿造中國西湖」的說
法並廣為流傳,但當時建造設計者從來沒證實過這說法。
湖的中間有幾個小島,並用幾個橋連接,在遮陰不多的公園中,這幾個島連成的步道也是
少數最有綠意的地方。其中島上有個「浮見堂」,是戰後昭和天皇臨幸時建造的,由於建
築濃濃的中國風,讓「大濠公園是縮小版的中國西湖」的說法更深了。
大濠公園穿過幾個小島再環繞半圈約20分鐘,之後就前往福岡城跡的舞鶴公園,中間還會
經過日本庭園與福岡市立美術館。日本庭園是慶祝大濠公園開園50周年的紀念庭園,不過
沒有歷史意義加上還要門票就索性跳過,比起庭園美術館更有興趣,不過也是礙於時間而
僅僅從門前經過。
離開大濠公園穿過馬路,便是舞鶴公園。舞鶴公園的中間便是福岡城跡,從公園外觀便可
看到以前的城牆。福岡城又名舞鶴城,建立者是黑田孝高(一般通稱黑田官兵衛)與黑田長
政父子,該父子在贏得關之原之戰後,因功分封於此地,於1601年開始築城,1607年完工
,之後黑田一家便一直統治該城至幕府時代結束,明治維新頒布廢城令後,該城也遭受到
拆城的命運,只有少數建築物留存到今日。
福岡城跡如今只剩石牆、高台及少數建築物留存,城跡內唯一留存的建築便是上圖的「多
聞櫓」,該建築建在包圍城牆的石牆上方,跟一般城牆建築一樣主要是做為防禦的功能,
例如在該建築上扔下石塊的「石落」等。
福岡城也跟許多日本城一樣,由天守為中心外圍有本丸及二之丸的城牆包圍,雖然至今這
些建築都已不存在,但公園裡有地圖解說當時建築的配置。近代這裡成為公園之後廣種櫻
花,現在成為福岡的大眾賞櫻景點,雖然在夏天中當然是看不出來的。
從原本本丸的樓梯便可登上最上方的天守台。跟一般日本名城不同的是,福岡城是否有天
守一直是個尚未完全解開的謎。以往按照古代繪畫來看該城始終沒有天守存在,但近代發
現的史料指出曾經建造天守,但因為顧慮幕府的懷疑,而由黑田長政拆除,以取得幕府的
信任。
天守台也是該城也是公園的最高處,可以俯瞰福岡市區,不過因為天守台還不夠高,所以
視野有限,頂多只能看到大濠公園以及公園周邊的大樓。
離開城跡後回到地下鐵站的路上,還會經過「潮見櫓」的建築,該建築原來也是福岡城的
建築之一,大正年間被移築到黑田別墅,戰後又被移築回來,但卻移築到原本不同的位置
。從上面可以說明福岡城建築的混亂,福岡市目前有意將該城復原,並對外募款,但可預
見要復原還要很長一段路。
大濠公園與舞鶴公園兩者都要逛的話至少要走1個半小時以上,但兩者定位不同,大濠公
園偏向市民的休閒公園,舞鶴公園主要是以福岡城跡與運動場地為主。如果時間不夠與對
歷史沒什興趣的話舞鶴公園大可不去,利用閒餘時間逛逛大濠公園即可。
櫛田神社
櫛田神社位於福岡的市中心,附近就是福岡必逛的博多運河城(許多臺灣的九州團似乎因
為都會去博多運河城,會順便到此神社參觀)。該神社是福岡守護神的所在地,主神大幡
主神是祀奉傳說日本皇族祖先天照大神的神族之一(天照大神也是該神社祭拜三大神之一)
,於757年起創立信奉。941年又再移入素盞嗚神信奉,該神又稱為祇園大神,這也是該地
又被稱為祇園的由來。每年7月上旬的祇園例大祭,也是為了素盞嗚神而舉行的。
櫛田神社佔地非常小,小到繞一圈不用5分鐘,有許多出入口。從正門鳥居進去通過樓門
,便可以看到拜殿。該神社曾經在戰國時代短期荒廢過,後來因為豐臣秀吉促成博多的復
興,今天的建築大約是該時期所建。神社旁邊還有「博多歷史館」,不過在去的時候已經
閉館了。
拜殿的旁邊有「飾り山笠」,便是每年7月上旬祇園例大祭遺留下來的。祇園例大祭又稱
「博多祇園山笠」,其來源有許多說法,官方的說法是起源於1241年,因此已經有770餘
年的歷史。每年7月上旬該祭都有一系列的活動。其中好幾天的活動便是信徒扛者上圖的
「飾り山笠」繞街遊行。這個祭典是福岡市的年度大事,知名到每年這時都是日本媒體的
焦點。
神社裡還有一些建物,例如角落還有「稻荷社」等(從以後幾篇可以看出,許多神社都附
有「稻荷社」)。讓我注目的還有「明治二十七八年征清紀念」的碑。
在此一提,這個神社保管了「肥前刀」這個不太光彩的物品。這把刀在1895年(也就是甲
午戰爭當年)暗殺了韓國的明成皇后,參與暗殺的日本右翼組織後來將這把刀供奉在這神
社中,還刻上「一瞬電光刺老狐」這幾個字,把「老狐」比喻明成皇后。前幾年暗殺者的
後代曾去韓國向明成皇后的後代致歉,當時韓國輿論便要求處分或歸還這把刀,但似乎也
不了了之。
2016九州人文花絮
1.福岡車站是這次出國7天所住的地方,照理來說在福岡的時間最多。但福岡的人文景點
比較少,所以這7天只有最後一天都在福岡市區,其餘都往外跑,尤其長崎的2天都是當天
來回,其實這不是很好的安排,但為了保持行程的彈性加上飯店早已預訂而只好如此。
個人是不太喜歡逛街購物的人,出國期間大都選擇行程的空檔,或是最後一天回國前才去
百貨公司或商店街。這次因為天氣都很好,行程大都按照預定時間結束,空檔時間較多,
所以福岡的知名商圈,包括福岡車站、博多運河城及天神等都有前往。
福岡車站是這幾年剛完成的全新車站,門前的大鐘讓我聯想起札幌車站,車站內就跟日本
大站一樣,一直到晚上10點都還人潮洶湧。車站中最明顯的店家是一家賣起酥牛角麵包的
,剛烤好的麵包香味傳遍店面周遭,因此從中午起要吃就要排隊,有一次早上前來剛好沒
人排,就很快地買了幾個品嘗。車站裡面也有鐵路便當店,但因為經常早出晚歸所以都沒
有買,反而是最後一天回國前買了一個便當到機場吃。
天神則是利用最後兩天抽空逛的,不過西鐵的車站大樓都沒逛到(因為都把時間逛書店與
吃下面說的路邊攤了),不過地下街倒是有逛到全程,印象最深刻的是看到臺灣的春水堂9
月在福岡開店的消息,臺灣的餐飲業真的是愈來愈強了。
至於博多運河城就沒有逛得很久,只在最後一天的空檔為了吃日本的勝博殿,而特地去那
吃順便小逛一下。有趣的是我無意進入一家免稅店,一進店家就覺得不太對勁,因為店內
從告示到標價都有中文,讓我直覺這是一家專門做團客的,因此馬上跑出來。在我認知中
免稅店都是坑殺觀光客的玩意(機場除外),因此從來不想光顧,去買東西直接去日本人去
的店家就好了。
2.提到福岡許多人就會想到「屋台」,也就是俗稱的路邊攤,福岡的屋台跟臺灣夜市一樣
是晚上營業,主要集中在天神、中洲等地。回國前一天逛天神時,就有預設找屋台當晚餐
,在西鐵天神站對面的人行道上就有幾家,大多是賣拉麵為主。為了避免麻煩,我選了一
家門口標示就有英文的店家,因為標示英文就代表這家應該歡迎外國人。
進去店家入座後先點了一碗拉麵,後來覺得還不夠又點了幾個串燒。坐我右邊的大叔從我
入坐到離開都在,一邊喝者酒一邊跟老闆聊天,坐我左邊的一直有換,先是一對年輕人,
後來又換了上班族。
進去之後深深了解他們屋台的人情味,來的顧客彼此都不認識,但會互相聊天或跟老闆聊
天,當然這樣對我這外國人有點尷尬(我的日語還沒到可以聽懂日本人互相正常對話的程
度)。後來老闆用英文問我從哪裡來,我說我從臺灣來之後,也用日語跟老闆小聊一下,
聽到老闆說到這家店的外國人還蠻多的,讓我有點驚訝。
上面可以知道屋台吃的不僅是美食,還有他們的氣氛。所以如果本身是不太喜歡跟陌生人
交流的人要來這裡吃就要好好考慮,尤其是如果日語一竅不通的話。畢竟當店裡的人聊天
聊得很開心時,自己在角落喝悶酒是一個很奇怪的景象。
作者: kikiwind (只想當個愛哭鬼)   2017-01-28 21:47:00
謝謝分享 正要計劃去九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