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京都楓火【三二】下鴨神社

作者: polesirius (ff)   2017-01-05 12:29:38
~※ 下鴨神社 ※~
圖文網誌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478982883
走出了「東福寺」,這次的賞楓之行也即將告終,剩下被列名為世界文化遺
產的「下鴨神社」。若要依循歷史淵源及地緣關係,其實應該將它放在第二日的
下午,與「上賀茂神社」一同參訪,畢竟它們的正名是「賀茂御祖神社」與「賀
茂別雷神社」,互為彼此半身,缺一都不完滿。然考量到當天上午煞費工夫遠赴
了「大原」,趕著回來相當不值,只好狠心將它們拆開。可是後續幾日同樣行程
滿滿,放哪都不對,想了許久,就僅剩回國前的這段時間,若將「東福寺」之行
縮減一點,午餐一如過往的放棄,勉強能安插進去。
不過這樣的路程還是不太順,「東福寺」位處京都南方,神社在北,光是交
通就花掉不少時間,幸好它們之間有「京阪電車」運行,不需再擔憂遇上塞車,
朝北一路坐至「出町柳」,出站便看到了熟悉的「鴨川」匯流處。我對照著手中
地圖,迅速過橋、拐進狹窄街路,沒多久前方就出現了一座朱紅鳥居,一旁碑石
刻著「賀茂御祖神社」。
然穿進鳥居後,並非就是古樸殿舍羅列眼前,而是片名為「糺之森」的廣闊
茂林遮漫了天空,若造訪時日得宜,同樣有艷麗楓色燒灼遊人目光,可是這片林
子一向紅得晚,再加上被今年氣候推遲,所以我早有心理準備,未抱任何期待。
但人的心境就是這麼微妙,當被整片宛如仲夏的蓊鬱包圍,偶遇的斑彩就像拾回
的至寶,讓心情霎時飛揚起來。那是蔚藍畫布上被頑童潑濺的顏彩,陽光又插手
調弄了濃淡,於是輕揚碧翠裡幾點幽綠,沉著炭紅間綻出了星火燦艷,很令人迷
醉。
我循著表參道在林中穿移,須臾,路徑之末現出了另座鳥居,裡頭是高聳樓
門串著長牆,其疊簇斗栱綴連為紋邊,檜皮葺頂顯著厚重份量。往週邊望,左手
邊有間「相生社」,標牌書著長串解說,但滿滿的日文自動喚起腦中過濾器運作
,只留下幾個重點漢字,讓我知曉又是座祈求緣結的神社。而寫得斗大的「七不
思議」,便被我當成是譁眾取寵的誇稱,沒擱在心上,我僅將相機對準一旁的男
女石雕,它們被應景地用紅繩牽繫一起,眉目相當逗趣。不過後來回顧照片時從
文字推敲,才發現那個不思議指的是兩株於生長中併合為一株的奇木,而這棵樹
便在神社旁被紅柵圍著,我竟糊里糊塗錯過了。
然旅途中細節物事典故繁多,若真要一一端詳,就算有一年的假期也不夠用
,總之當時的我便這麼走進了樓門,望著廣場正心的「舞殿」。它的簷面兩側飛
挑,展露出山牆脊頂的流雲刻綴,架高的敞殿此時自然是空置的,不過當定望著
,還是能併貼上「葵祭」經過這兒的神聖場面。
這個祈求風調雨順的祭典由「京都御所」出發,浩浩蕩蕩行向「上賀茂神社
」,「下鴨神社」是中間的停歇點。秋時來訪的我無法躬逢其盛,只能盯著「舞
殿」,為其加上自我揣想。於是簷下似乎多了華美妝飾,耳邊傳來鼓擊聲後的悠
揚彈撥,而巫女身影悄然顯現,在轉身中振起衣擺,素手抬點之間,是滌心清鈴
迴盪。
胡妄編想之後,我朝兩邊望,左側屋閣與「舞殿」相彷,除了改以牆板封圍
,輪廓有著同樣的典雅。但這也使一旁的大鳥雕塑極度惹眼,不僅配色過份鮮艷
,形姿亦略顯怪異,不知是哪個活動遺留的童趣作品。腦中裁去它的存在後,我
走近屋前看了標牌,原來這棟是「神服殿」,為夏冬御神服奉製的場所,裡面廳
間似乎還設有天皇的御座。
再行往「舞殿」右處,這側的屋閣又是開敞結構了,它橫跨在小溪,有著相
當直覺的名稱「橋殿」,記得也曾於「上賀茂神社」見過這樣的偏殿越溪而立,
是否為刻意的呼應就不得而知了。端詳中我不禁拿它與「舞殿」相比較,感覺若
適逢儀典,在此奏揚的曲舞應又現著另種意境,或許隆重氛圍稍減,澗聲水光卻
於流轉間添增了柔媚。
由「橋殿」沿溪望去,不遠處有另座虹弧短橋,與橋端的張揚鳥居伴立一起
,朱豔得亮眼。可惜岸旁梅樹現刻只為銳密的空枝,讓橋景暗褐了幾分,若是冬
末初春,歡綻的梅朵應會將水澗映上一層粉嫩鏡影吧。
可能為了保護這樣的景致,橋路被攔繩封著,我只能從一旁的簡橋過河,看
看天皇造訪時居住的「細殿御所」,然後往前尋探溪水的源流。淺澗緩緩彎移,
在一座小神社底隱了蹤跡,僅留下用水色飾抹的景畫。那幅畫裡溪畔以矮階開敞
,綻露著水徑拼石紋路,也浮帶出橙亮橋影,再將視線往上,唐破風彎挑、鈴繩
披垂,午間艷陽將一切勾勒得燦美。
這間「井上社」也被稱作「御手洗社」,似乎會有清泉從底下湧出,讓人在
淨滌中洗去災厄。因著這樣的典故,社方趁式年造替舉辦了活動,民眾可於捐獻
時領取小白石至此清洗,而這些被除厄過的卵石將會成為新建物的基石。一旁的
幾個年輕人像正參與其中,蹲在水階劃出一圈又一圈的漣漪。但縱使無此活動,
於這略顯灼熱的炎午,輕弄著掌中沁涼想必亦是件樂事。
我在這兒佇望了好一陣才又回到「舞殿」背處,端看通往神社核心的「中門
」。它與方才的豔麗門樓不同,由檜皮葺頂交疊而下的樸褐沿牆推展,很自然便
現顯其承傳的歷史。走了進去,裡頭是道類似照壁的短牆隱去「本殿」面容,順
著從旁拐入,望見的景貌相當特別,中庭對稱立著八間小屋,架高於石台、弧挑
著褐簷,每間都代表一至二個生肖,置奉各自的守護神祇。如此的設計讓我忍不
住往自己本命社多望了幾眼,才將目光放向正前偉立的「本殿」。
不知是式年遷宮的影響,還是有什麼活動正舉行,中庭架起了覆蓋整個空間
的棚架,儘管貼心選用半透明材質,還是只能在模糊中抬望「本殿」的唐破風流
弧,勾循其微燦的綴邊。根據資料,這座建築可追溯至古遠的八世紀,殿裡區分
西東,各自住著「賀茂建角身命」與「玉依媛命」,他們是「賀茂別雷神」的祖
父與母親,足見「上賀茂神社」和「下鴨神社」的親密關係。可惜「本殿」內的
一切自然又隱晦著了,所以我只能往旁繞去,停在側處標著「大炊殿」的牆門口

立牌添註的「世界文化遺產」字樣相當誘人,但加收的費用亦令我猶豫,感
覺參訪途中能見到煮炊神饌的鍋釜,以及一些祭品的示意模型,然於「東福寺」
都已被時間迫著放棄幾個特別公開了,這邊自然也無法拿出錢鈔好整以暇品嚐歷
史。所以在門口窺看了須臾,還是黯然斷絕這念頭,往歸途走去。
不過當步出了「中門」,沿牆隨意晃行,還是從隔鄰的「三井神社」瞄到部
份付費區域的景貌,續往前走,則有「大炊殿」在林後半顯著簷壁,殿旁停著皇
族使用過的烏金唐車。可能是神明感受到一股緣慳一面的怨氣,領我來這兒,算
回應了祈願。
除此之外,附近的西出口也有座鳥居,一旁楓樹像不願與旁眾相同步調,已
提早褪去綠袍,展露其豔紅新裝,於是綻著熱力的焰色自鳥居往枝頭灼漫,在蔚
藍晴空下格外耀目。
抬望了一陣我回過身,想著「神服殿」後頭的區域未走,就朝那拐去。沒多
久,前方幾座屋閣群聚,對照了地圖,是「出雲井於神社」,似乎也因著周邊林
樹被稱作「比良木社」。其簷下懸掛了成列紙燈籠,很自然便散發著日式風味,
間或綴入的金質翻葉燈籠又將其添增一份華美,我不自覺停下了腳步,多端看幾
眼,才由樓門離開「下鴨神社」。
再次走入「糺之森」,這回我換了條路,改行與表參道平行的「馬場」,這
個時候自然沒有懷古的「流鏑馬神事」,然群樹參天,孤身行走非但未感寂寥,
反有種與山林同化的自在與快意。於是我找了個舒愜位置坐下,翻出前幾天買的
焙茶小蛋糕,一面咀嚼著口中醇香,一面看著碧葉在風拂中微微翻舞。
簡略應付過午餐,茂林南處尚有地方可訪,為與「下鴨神社」頗具淵源的「
河合神社」。它雖然不大,但光是入口就很有風味,手水舍砌於堆石,宛若湧泉
,外門檜皮葺頂沉褐,棲附的落葉斑苔像復甦了古樹生命,讓人望之流連,許久
,我才挪動腳步踏進了內院。
或許是為彰顯與「下鴨神社」的關聯,中央也是座形貌相似的敞殿,懸圍的
燦亮燈葉很引人目光。相較之下,後方的「本殿」反倒質樸,僅以唐破風略微勾
顯了門面。不過裡頭的空間沒作什麼遮蔽,總算讓我找到機會循著階燈、狛犬,
端詳神明的居室。
中庭另有棟被草籬環圍的小褐屋,清簡的民宅模樣出現在此有點突兀,查過
資料才知主人是「平安時期」此社神官的兒子,名為「鴨長明」。儘管他在繼承
之途失利,卻於文學之路嶄露了頭角,感述時代災厄的「方丈記」更被列名日本
三大隨筆,故居「方丈庵」因而被重現於此,供後人緬懷。
不過多數信眾造訪並非為了與文學家對語,而是因著此社奉的美神「玉依媛
命」。不少女性朋友為求美貌或青春永駐,紛紛來此留下祈願,這裡的繪馬亦演
變成相當促狹的模樣,像是柄圓鏡,映射出信眾希冀的理想五官,順著陳列架望
去,各樣不同的手繪眉眼無邊開展,莞爾中也成了極度別致的風景。
然當由被銀杏染黃的鳥居側徑步出,這次的賞楓之旅也真的抵達至終點。我
踏著沙沙聲響往前而行,看著陽光篩落的斑影,也抬望滿天的交錯林葉。須臾身
旁轉出水澗悠悠,耳邊傳來溪語低迴,晴空則再次現顯楓色初轉的斑斕。
我停步端望,眼前之景似乎揉雜了這幾天的遊訪,暗褐者像「大原」早逝後
的荒茫,翠綠者帶了點寺園禪幽。而那些由金燦橙亮的,又讓我從「永觀堂」的
鏡影繽紛行入「嵐山」,酣醉於「常寂光寺」的山階炫幻。
最後我將目光凝於枝頭最豔的灼炎,彷彿那是「東福寺」借予的火苗,下個
瞬間將綻耀燃天。我放縱它焚燒我的視野,也任它在腦海裡吻印下這片光影,縱
使時沙觸蝕,亦無法抹去。
作者: polesirius (ff)   2017-01-05 12:32:00
這是這系列遊記的最後一篇囉,謝謝大家的收看,雖然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看了,當中又有多少人喜歡。除了那篇好像變成奇文共欣賞(?)的一蘭拉麵 XD可能寫作能力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吧,我會繼續努力的~
作者: coconuts (.)   2017-01-05 13:11:00
文筆超強,小時候被規定作文要寫幾百字以上我都超痛苦的
作者: askacis (ASKA)   2017-01-05 16:22:00
推一個,默默的看完,你的文筆只能說真很好
作者: bulmungtw (Lance)   2017-01-05 16:37:00
辛苦了XDD
作者: waa006 (賣問阮A名)   2017-01-05 21:04:00
真的很佩服
作者: Onepunchcat (一擊貓咪)   2017-01-05 22:09:00
推原po EQ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