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京都楓火【八】實光院

作者: polesirius (ff)   2016-11-30 11:46:35
~※ 實光院 ※~
圖文網誌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471759499
最早的規劃裡,拜訪「大原」的目標僅是「三千院」與「寶泉院」,逛過就
要火速趕回京都市區,繼續剩餘的緊湊行程。但後來再想想,都花了長程車途來
到「大原」,急著離開很不值,便調整了下午的規劃,讓自己在這鄉靜之地多點
餘裕。
也由於這樣的餘裕加上售票大叔的推波助瀾,原只打算在「勝林院」門口望
個兩眼,竟演變成進去踱了一圈,導致剩餘時間因而折半。本還有機會逛另個知
名景點「寂光院」,現在完全不可能,畢竟去那兒得行返車站再往西走上大段路
,就算衝刺趕到也只能隨便拍幾張照,完全不實際,因此思考了片刻,就把目標
放在名稱很類似的「實光院」了。
它跟「寶泉院」一樣,都是「勝林院」的附屬堂舍,相距不過幾步路,很輕
易便可在主道找到它的門面。可能是重新修築過的關係,牆柱的木色相當鮮亮,
簷瓦也簇新,少了古院的韻味,但反正沒什麼別的選擇,便依舊走進探探。
買了包含抹茶與和菓子的拜觀券,我踏入門後的「客殿」,原以為此院名氣
不大應如「勝林院」般訪客零星,但看了看殿裡,卻也坐了一列人悠閒外望。我
盯著手裡的茶食兌換券,心裡琢磨,為了控制時間,應是穿出廳閣先看內院景緻
比較適當,畢竟不知會在那兒耗多久,逛完了拍完照了,就能好整以暇飲茶觀景
,把剩餘時間消磨掉。誰知才踏入內院,拿起相機按了兩下快門,便見屋裡大嬸
追了出來拋出連串日語,像是要跟我拿券並邀我入座。「Now?」我疑惑地跟她確
認。「Now.」她笑了起來,但語氣堅定。
不太能理解這樣的順序有什麼道理,可能僅是日本人的固執規則,然這事也
沒大到值得去爭論,就客隨主便囉。客殿的佈置雅緻,廳額還嵌了三十六位詩仙
畫像,各附一篇龍飛鳳舞的短文。瞄了一下,有杜甫、白居易、李商隱、柳宗元
這類耳熟能詳的,但也有半數是未曾聽聞的名號,當下覺得汗顏。而雖說是詩仙
,短文裡的章句又不限詩詞,我嘗試想辨析節錄的究竟是怎樣作品,但其字微渺
又過於寫意,盯了半晌只認出個「王昭君」,於是果斷放棄。
一如在「寶泉院」,這兒也將廊牆拉門整面移去,讓廳裡映入殿外景緻,其
中一側對的是方才走入的主園,不過這時被植栽茂密擋掩,便選了另側亦有匠心
佈局的位置席地而坐。數百年前的「勝林院」其實規模比現今更廣,還包括已消
失在歷史煙塵的「普賢院」與「理覺院」,不過雖已難見其樣貌,仍有些殘跡存
留了下來,眼前的「契心園」就是由「普賢院」的舊時泉池改建而成。
園裡的「心字池」橫陳,池緣曲折,好像真是仿擬著心字模樣,隔著池水的
碧林錯落有致,右側孤松挺立如鶴昂首,左方地貌隆起成龜蟄伏,是很典型的龜
鶴佈局。我循著池緣砌岩端看,望石燈籠挑出峰巒,將山勢拔升至坡頂石塔,再
讓水聲引導著,穿過縮渺鳥居神社,隨瀑流落墜,與錦鯉同游。
出神定觀之際,大嬸持著托盤帶笑而來,將抹茶及和菓子置於我身前,該是
為了呼應時節,還選用了楓葉彩飾的茶碗,並將瑰麗花紋轉正與我相對。此刻已
過正午,和菓子便如及時雨,剛好能安撫我的轆轆飢腸,但大口吞咬過於粗魯浪
費,便還是望著景,一點一點嚐著不會過膩的甜餡,然後品味抹茶那帶著微苦的
醇香。
茶香將園景薰得清煦,儘管時節已漸入寒冬,眼前依然豐沛著淡淺略異的碧
翠,當中點灑著微微金橙。不過當視線被彩葉勾縛,我才發覺邊處高擎的枝傘其
實是楓樹,只是豔紅者早已翩落,僅存色澤疏淡的黃褐餘葉。然經歷了前三個院
落的淬煉,這樣的失落已無法再摧折我心情,我僅輕輕嘆了口氣,將抹茶飲盡,
起身往主園行去。
主園其實就是舊時「理覺院」的庭園,不知是否為營造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效果,園前不但以矮灌木及斑岩擋列,又植了一排瘦瘦高高枝葉開展如蒲扇的樹
種,讓人一時難窺園裡究竟。不過當迂迴繞了進去,望見的景色卻很讓人驚喜,
手邊開綻的居然是櫻花。
進院時瞄到「不斷櫻見頃」的告示沒特別細思,原來指的便是這,據說它不
只開於初春,還搶著與秋楓爭彩,挺過了凜冬霜雪,直至春時,雖非如其名所稱
花期整年不斷,依舊不可思議。或許是它不欲僅絢爛於剎那,寧願細水長流吧,
然似也因為如此,倒不像一般樹種枝頭滿盛,僅是很秀雅地碎點在被棚架支起的
開展樹枒。
回望向庭院,中央是片水池,以踏石劃穿、步徑環圍,最外則由不同種類的
林樹妝點出繽紛。當中有一株相當醒目,橘黃的飽滿果實一顆顆結在枝頭,這是
柿子啊,看仔細後我在心中訝喊。活於城市的我完全不知柿子樹是長這樣,樹幹
斑剝粗糙,枝枒在扭折中帶著許多節凸,然儘管此時宛如無葉空枝,亮橙的果實
卻讓它顯得朗耀。
而在這滿院斑斕中,除了柿樹,最亮眼的就是與之相對的一株楓紅了,枝枒
不知什麼原因被修得殘短,但依舊盤繞著豐盛紅葉,而且是鮮鮮亮亮讓人忍不住
想發出讚嘆的那種。旁邊還有塊巨碩石碑與其相映成趣,當中主要的三個漢字我
只認得出「梵音」,最末的據說是「寂」,「梵音」與邊側的「魚山」、「聲明
」交互對應,書刻於此的象徵之意可以理解,但後面再接個「寂」字,佛理未通
的我就得仰仗腦補能力了。或許是暗指梵音導引的空無境界吧,當梵音聲寂,靈
台也隨之清明。
除了這株楓紅,其實院裡還能發現枝展更為遼廣的楓樹,可惜不是禿殘了,
便是僅呈黯淡的黃褐,讓我不自覺想拿起彩筆幫其抹豔色階,揣描園內最璀璨的
時候會是如何的模樣。
看著苑裡的參差林樹,盯著靜池偶爾被風拂出漣漪,自然也在「不斷櫻」前
盤桓許久,但時間總不能無限蹉跎,仍有午餐這事得打理,於是只能在幾度回首
中跟「實光院」說了再見。
順著參道一路走回「三千院」前,與來時的清靜不同,這兒的商家已開始營
業,且來去著人潮。據說「大原」最有名的是當地人醃製的漬物,不少大嬸也笑
臉殷殷邀著我們這些過客試吃。按捺不住好奇嚐了一兩種,風味果然特別,也不
會過於鹹酸,但我這人優柔寡斷,攤位裡琳瑯滿目的品項對我而言自然是道難題
,總不能一樣樣試吃吧,若試完還無法決定,甚至空手而離,恐怕背後就要插滿
白眼凝成的冷箭。
所以亁脆拒絕這些漬物的誘引,僅偶爾經過手工藝品店時,進去逛望了一下
。逛攤之餘當然也在思尋午餐該如何解決,是有經過外表簡樸但透著雅緻的小店
,但一來看不見菜單不知價位會否令人咋舌,二來可能是過了正午,清冷的廳裡
讓我無法依人潮推測餐食是否美味。就在一路猶豫一路跟各樣餐廳錯身的當口,
我望見了「呂川茶屋」,一間外觀風雅的小舍,印象裡好像有些網誌曾提及它。
門外展示櫃貼心地附上餐點的模型或照片,瞄了一輪,是搭配不同主菜的烏
龍麵,價格也適中,剛好我又被老闆娘逮住,殷勤地拉攏一番,便決定是它了。
走進去,裡面的空間亁淨舒適,透窗望出的景緻怡人,能見到中庭張著紅傘的露
天座席,悲劇的是,遞來的菜單只有文字,完全無法跟在外面覷準的品項兜起來
。傻眼了數秒,臉皮很薄的我不好意思再出門辨認,只好默默跟服務生指了「天
婦羅烏龍麵」,至少這平假名我拼得出來,命中地雷的機率比較低。
等了一陣,熱騰騰的湯麵上桌囉,麵頂很簡單地置著一條炸蝦,搭配些許蔥
花,外觀很出我意外,原來沒特別加註食材的天婦羅在日本是指炸蝦啊,頓時覺
得自己頗鄉巴佬。由於怕麵衣浸久會過軟,我趕緊夾起炸蝦先咬一口,但滋味僅
是普通,不過麵的口感彈滑,有幫忙加分不少。而食料雖看似清簡,湯喝起來倒
挺爽口,似乎多了種清香的柑橘或柚子味。研究了一下,湯裡的確是有片金黃皮
、很像檸檬的物事載浮載沉,或許便是它的功勞吧。
吃飽喝足,接續就要行往車站準備回市區了,但走沒幾步,目光卻瞥見店旁
攤位在賣紫蘇霜淇淋,頗好新奇口味的我自然立刻雙眼瞪大。照本來性格應是毫
不猶豫買來嚐鮮的,但現在的我剛吃完午餐,肚子被撐得飽實,再塞根霜淇淋可
能就變成虐待自己。結果這攤位居然也是「呂川茶屋」的,老闆娘眼很利,見我
一臉意動,趕忙飄過來出聲煽惑,於是意志不堅的我手上便多了一杯霜淇淋,邊
舔邊朝車站晃去。
霜淇淋的滋味不錯,帶點紫蘇的微酸,其實很適合當餐後甜點,但老闆娘份
量給得太慷慨,我胃囊空間又不夠,所以舔食速度越來越慢,都抵達車站了還有
大半,因此只能挑個站外的僻靜角落,在公車到來前勉力吞塞,同時望著「大原
」山野作臨別回顧。
早上行過的院舍在我腦海中流轉,「三千院」苔原間的含笑小地藏,「寶泉
院」與血天井共生的蒼勁五葉松,「勝林院」幾簇殘紅的寂寥殿園,以及「實光
院」與不斷櫻搭襯的碧綠池庭。雖錯過滿山滿院的撩人楓豔,但也見到了更多樣
的景色,夏意翠園、金橙秋葉與近冬凋林拼聚出「大原」的自然變幻,那雪融後
的櫻舞時節又會是怎樣的畫面呢?我嘴角浮起微笑,偷偷地繪想起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