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東日本大震災之後:東松島市東名・野蒜駅

作者: rail02000 (台中2B月台)   2016-11-29 22:59:57
造訪日期:2016/10/10
造訪地點:宮城県東松島市
網誌版 :https://rail02000.blogspot.tw/2016/11/
 2016-Japan-nowadays-Higashimatsushima.html
(縮址:http://goo.gl/1xZHz7)
============
距離東日本大震災已5年半,令人震驚的海嘯直播曾幾何時也成了歷史記憶,消失在不斷
翻新的新聞報導中。這次前往日本東北,特別繞道部份受災地區,看看當地狀況。
今年10月9日由東京出發,沿路拍火車抵達仙台。10日造訪仙石線與松島、11日搭BRT前往
気仙沼與南三陸、12日沿著三陸海岸經釜石至盛岡。這篇主題為仙石線週邊東名、野蒜駅
附近重建現況。
仙石線與仙石東北ライン
早晨的仙台帶有涼意,與台灣悶熱的天氣截然不同,幸好天氣不錯頗舒適。由仙台駅搭
上仙石東北ライン,這是2015年仙石線全線復駛時誕生的營運模式。仙石線聯絡宮城県第
一與第二大城:仙台與石巻,東日本大震災時因全線68%靠海,受到海嘯嚴重破壞。災後
除了將路線遷至內陸,還新建與東北本線的聯絡線,使兩市行車時間縮短至1小時以內。
本次目的地為野蒜駅,也是最後才復駛的區間。東日本大震災前,兩列車在野蒜駅交會後
開出。往仙台的列車緊急停車後,前往指定的野蒜小学校避難,但隨後抵達的海嘯不僅沖
毀列車,更吞噬學校體育館1樓,來不及逃上2樓的民眾不幸罹難。往石巻列車原也要到體
育館避難,但車上旅客提醒「這裡地勢高比較安全」,就地避難而全員獲救。
即便當地民眾的生活已逐漸回到正軌,也僅算暫時處置,最終將集體遷移至地勢較高處重
建家園。仙石線配合這點移至內陸高地,列車通過海邊的陸前富山、陸前大塚駅後,爬上
高架進入山丘上的東名、野蒜兩站,經過S型高架接上鳴瀬川橋梁抵達陸前小野駅。現存
社區與新站有段距離,目前以接駁車因應。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048366253/
連結山丘與原鐵路的高架橋(東名-陸前大塚)
鐵路舊線則沿著海岸線前進。這裡風景與松島有些神似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048372593/
陸前大塚駅
考量修復時間與成本,陸前大塚與陸前富山駅僅墊高路基
原打算在仙石線新線區間拍照,尤其連結山丘兩端的高架引道都頗有特色,但由於大眾運
輸不易前往而作罷。重建工程持續進行,Google Maps上的圖資或街景未必正確,若要造
訪重建區,使用国土地理院提供的線上地圖(http://maps.gsi.go.jp/)較能取得最新資
料。
野蒜駅附近
列車抵達野蒜駅,本站擁有一座島式月台、兩條股道,棕色站體給人溫暖安定的感覺。
月台可遠望現存社區與舊站房,舊站經整理後作為震災遺跡,站房則成為觀光資訊處、地
方交流中心,並設有全家便利商店。新站至舊站的公路距離約2公里,途中還有段陡坡,
無論對長者或觀光客都不方便。所幸鐵路另一側的道路和廣場正在興建中,完工後新舊站
步行距離可縮短至600公尺,還可搭電梯省去爬坡辛勞。
野蒜站前已完成整地但尚未興建民宅,居民還要等上不少時間才能搬遷至此。由於新站
附近建築不多、前往舊站太花時間,在野蒜駅僅停留10分鐘便跳上電車前往前一站:東名
駅。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593841151/
野蒜駅位於丘陵地上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564884282/
車站正面(沒有對到焦......)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564830322/
由新站遠眺舊站(右側白色建築)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593832451/
往舊站道路正施工中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048207823/
往舊站的聯絡道(前)與地域交流中心(後)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564890832/
完成整地的野蒜站前
重建家園:東名駅與週邊新聚落
東名駅是座構造十分簡單的無人站,但設置了不小的站前接送區。車站週邊住宅比起野蒜
駅完成度極高,已可看出新聚落規模。除住宅外,交流中心、公園、垃圾回收區也有一定
雛型。造訪當日恰見居民將冰箱搬入房內,人們搬入新家園的日子不遠了吧?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682021275/
東名駅正面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682015065/
嶄新HB-E210系列車駛過即將完工的住宅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682026965/
週邊道路與施工中的民宅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048286123/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565020412/
已大致完工的房子,已經安裝冷氣機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645228806/
往野蒜駅方向的道路
由本來的地形圖來看,這裡當然不是那麼平坦的山丘,為了讓民眾搬遷至此想必花了不少
功夫,由兩側山壁看來應該是將山丘鑿開整平? 週邊許多道路和步道則尚未完工,或是
已完工卻未開放通行。其中包含通往野蒜駅的道路,待通車後兩地距離將大幅縮短,而不
像現在要行經山腳迂迴前進。
往海邊望去,早已不見海嘯造成的斷岩殘壁,僅留下空蕩蕩的荒地與山麓的民宅。相較於
災後不堪的情景,現在狀況某方面來說更可怕。因為房屋殘骸是顯而易見的災害,但現在
這片荒地乍看之下似乎沒發生過事情,難以想像至少1110人長眠於此
(東松島市,含因震災有關原因之66名往生者)。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682032435
遠望舊聚落
對當地民眾來說,搬入新家是很矛盾的心情吧。即便新聚落的住宅新穎,步道與道路規劃
都很健全,象徵由震災重新出發,但也要告別長年相處的土地。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565036172/
東名駅的票價表。BRT與常磐線不通區間皆是東日本大震災留下的傷痕,其中常磐線相馬-
浜吉田將如同仙石線一樣往內陸移動,預定今年12月10日恢復營運。
短暫停留1小時後,搭上普通電車往松島海岸,準備當個「稱職的觀光客」搭船吃海產。
希望有機會的話再來這裡,包括舊的野蒜駅附近看看。
作者: lonelysin (一目ぼれ)   2016-11-30 00:05:00
打成"有機化"囉~
作者: ssnight   2016-11-30 02:52:00
作者: decalamus (Erusiel)   2016-11-30 08:55:00
很棒的遊記,感謝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