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長野 中山道妻籠宿

作者: bonade (深邃的寂寞)   2016-04-22 17:39:34
【聽聽音樂圖文版】
http://bonade2011.pixnet.net/blog/post/114564794
【自行搭圖文字版】
嗯......這個行程一開始不是以妻籠、馬籠為主
原打算下飛機、吃完午餐後一路殺到妻籠、馬籠,逛完再往下呂去
or先去下呂,隔天退房後再去妻籠、馬籠
沒想到最後訂了ホテル木曽路,然後也沒去下呂 XDDDDD
只能說計劃趕不上變化,不要跟我們一起出門比較保險哈哈哈哈哈
這篇先介紹妻籠,淡季的妻籠建議留1小時,旺季留1.5~2小時
若你要參觀妻籠宿本陣及脇本陣奧谷,請多留1小時較為保險
淡季(本篇去的時間)大概因為冬天,店家大部份沒開,僅能走馬看花、拍拍照
若旺季店家多一點,可能大部份時間花在逛逛小店吧
我們實際停留時間2小時,但只看了脇本陣奧谷,我想下次去會參觀妻籠宿本陣
接著,讓我們一邊看風景一邊講古吧!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139
話說從名古屋去馬籠、妻籠的交通有點麻煩......等之後有空再整理好了
要轉車、班次少,也是最後我們決定自駕的原因
妻籠是一條南北向的街道,從街道的北邊到南邊共有四個停車場
我們停靠南邊的中央駐車場(¥500)
停好車後往左走、再左轉就可看到這座尾又橋,有兩條平行的橋哦!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136
不曉得哪條比較舊,應該是左邊那條有拱橋造型的
因為橋的出入口都有告示說請人走右邊這條 。_。...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142
從橋上可以看到右手邊的發電所,有點難想像這麼古色古香的地方有發電所 XD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145
在街上不時可以看見類似的設施,但只能洗手不能喝哦
一種給馬用的水槽的概念?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148
店家櫥窗的木雕品,很像高山的一位一刀雕
木曾一帶木質良好,其產出之木材有「木曾五木」的稱號
分別有檜木、羅漢柏、日本金松、黑檜、花柏這五種
另外也有「木曾六木」這個說法、多加了櫸樹
江戶初期因要建造城郭、城下町或造船等等建設而大量砍伐
後期尾張藩(江戶幕府御三家之一)祭出禁伐檜木的命令
(雖然伐木及相關產業為木曾一帶帶來非常繁榮的盛況)
但因為上述另外四種樹木跟檜木長得很像,為避免砍錯、就連另外四種也禁伐了
當時為了嚇阻盜伐,甚至有「木一本、首一つ」、「枝一本、腕一つ」的嚴法......
簡單來說砍了一棵樹就砍你一顆頭,當然不是蜜蜂的頭囉......
近代則是靠政府植林及適量疏伐計劃,維持當地優美林相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151
漫步妻籠宿不時可以看見這款暖簾,妻籠宿有幾間目前仍供住宿的民宿及旅館
價格一個人一泊二食約¥9,000~10,000左右,但是淡季幾乎都不營業
考慮到c/p值,加上住那邊晚上真的沒事做、早上也只能散散步
還是去其他地方住宿好了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163
南邊往北邊看的街道,很難想像要走過一座又一座的高山往東京前進
江戶時代,德川家康整備了五條陸地的通路稱為「五街道」
分別為東海道、日光街道、奧州街道、中山道、甲州街道
其中一條便是今天去的中山道
中山道起於江戶的日本橋,終於京都的三条大橋,長約526公里
又稱「木曾路」、「木曾街道」、「中仙道」、「仲仙道」
沿路共設置69個宿場,妻籠(42)、馬籠(43)便是其中兩個
宿場從字面上看就是供人、馬休息的地方,並由宿場發展出宿場町
在妻籠與馬籠之間其實還有一個大妻籠,但規模不大、未計入69個宿場名單
當然隨著明治時代後的開發,中山道逐漸沒落
約在昭和40年(1965年),當地居民開始發起保存、修復妻籠宿的行動
並以不賣、不出租、不破壞這三點為出發點
將江戶時代以來的宿場町盡可能留存下來
如此用心的妻籠宿更在1976年入選重要傳統建物群保存區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154
停車場有妻籠宿的街道地圖可以拿,建議拿一份再進來逛
第一個看到的點是這棟上嵯峨屋,是妻籠宿很古老的一棟房子
上嵯峨屋估計建於18世紀中期,目前看到是昭和44年(1969年)復原的樣子
當時復原以盡量保留原構造、建材的方式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157
從另一個角度看上嵯峨屋,後面拉門的部份已經是房子的底了
說大不大的房子,不曉得有沒有二樓的空間
像妻籠宿這類型的宿場町通常有幾種設施,分別如下
問屋場:備有政府的驛馬、信差供交接、換乘
    當時五街道的其中一個用途便是官方的送信、送貨
    當然不可能一個人、一匹馬從東京殺到京都
    中間需要換手,這就是問屋場的用途
    人手不足時則向鄰近的「助鄉」調用,話說這助鄉制度還滿不合理、公平的
本陣:供武士、政府人員、官吏住宿的設施,通常調用當地有錢人家的宅邸
脇本陣:比本陣再次一級的住宿設施,主要仍以武士、官吏
    有空房時也提供一般民眾
旅籠:一般民眾住宿,附餐食
木賃宿:一般民眾住宿,不附餐食、但附設備供自炊
茶屋:旅客休息的地方,賣茶、飯、酒之類的簡單餐飲
商店:就賣東西的商店 XD
高札場:政府公告事項用的告示板,文章後面有照片
上嵯峨屋屬於木賃宿,要自己煮食囉~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160
牆上掛著很有趣的まゆ玉,但不是蠶繭做的、比較像麻糬
就把麻糬捏成一球一球然後ㄍㄜˇ在樹枝上這樣 XD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166
上嵯峨屋的屋頂,看起來是有二樓的
但二樓的空間可能滿矮的,而且不曉得怎麼上去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169
街上的商店,有開的真的沒幾家
那天逛一下妻籠宿有開的商店,以木製品為主,再來就是伴手禮的店家
剛剛有提到木曾一帶的檜木等木材很有名,因此有木製品也不奇怪
有些店家會強調是木曾檜,從民生用品、小型傢側到裝飾品都找得到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172
上嵯峨屋附近有一個小屋子,裡面是飼養馬匹的馬廄
以當時繁榮的狀況,這個規模應該不太多用吧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181
某間服飾店,其風格讓人覺得......意味不明 XDDDDD
布料的花色很日本風沒錯,但配色跟剪裁真是...經典(?)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184
妻籠宿大概中間的地方有一間延命地藏
文化10年(1813年)5月,一位旅人在附近的蘭川發現一顆上面浮有地藏圖樣的石頭
於是妻籠的光德寺住持與村民一起將這顆石頭搬上來,並蓋了這座祠堂
不過我們沒進去,不曉得看不看得到那顆石頭
每年的4/23~24會有一個延命地藏的小小祭典活動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187
延命地藏旁邊有一座不小的石頭名「寒山拾得」,但是上面的雕刻已經看不太出來
這是日本國內唯一一尊以寒山拾得為主題的石雕,更顯珍貴
而它本來默默的埋藏在一堆石塊裡,1984年的地震震垮了一道石牆才發現它的存在
其雕刻年代、緣由已無法考究
寒山與拾得傳說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的化身
又稱和合二仙or和合二聖、掌管和平與喜樂
兩位據傳曾入主蘇州普明院,也就是唐詩「楓橋夜泊」裡說到的寒山寺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190
寒山拾得像旁邊的樓梯則通到上面的光德寺,等等會走上去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193
街道風景,遊客少得驚人
大概我們也太早到了,大概到12點左右才陸續有其他遊客出現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196
延命地藏的對面有一間下嵯峨屋,這間則是當地人住的長屋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205
下嵯峨屋附近有一個「桝形之跡」,現場看是看不出個所以然
回來google一下才知道桝形在很多宿場町都有
主要用途是防敵人入侵,在這邊做兩個將近直角的街道
就是一種轉彎、轉彎、衝啊!!!!!!!!!!!!!!!!
結果看到一堆敵人就在面前堵你的感覺吧 0rz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211
桝形之跡走上來是旅遊服務中心,也是古色古香
這邊有化妝室跟置物櫃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214
旅遊服務中心旁邊有條路、一樣可以通到光德寺,待會介紹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220
商店,這間賣的東西就多元化
另外這附近的商店大多會看到一種商品叫「百草丸」,好像功效滿多的...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223
街上有一間郵局,附設郵便史料館
說是史料館,其實小小間、比較像小型展示區
門口有一個黑色的郵筒,這個是復原早期的郵筒樣式
據說現役中、日本只有這裡有哦!
馬籠好像有,但不能投信件
但寫完明信片還是直接交給職員了(大笑)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226
妻籠宿御本陣,剛剛提到宿場町的設施中的「本陣」就是這邊
門口旁邊的小屋子是問屋場
本陣、脇本陣奧谷、歷史資料館合稱南木曾町博物館
可以單獨購票入館也可買共通入館券
當下沒打算去本陣參觀,回來就後悔了 XD
妻籠宿御本陣在宿場制度建立後,便任命島崎一家負責、兼做庄屋
直到明治20年(1887年)後,當家的島崎廣助前往東京、本陣便無人照顧而損毀
平成7年(1995年)藉由江戶時代後期的平面圖復原
雖不是古蹟,但仍有參觀的價值,因為可以看到早期本陣的模樣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229
本陣的斜對面是脇本陣奧谷,「奧谷」為屋號,因為這邊也是當時的問屋
宅邸的主人實際姓「林」
馬籠出身的文學家島崎藤村的初戀情人......是這家的人還是嫁來這邊了 0rz
話說剛剛的本陣就是島崎藤村的媽媽的娘家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235
門口的古井
目前看到的脇本陣奧谷是在木曾五木的禁伐令解除後於明治10年(1877年)興建的
因此大量使用檜木建造
並於平成13年(2001年)指定為國有重要文化財
裡面除了脇本陣本身的建築,還有後方新建的資料館可一併參觀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238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244
其實脇本陣奧谷對我來說的重點是這個:人造耶穌光 XDDDDDDD
一入門便是囲炉裏之間,一束束陽光透過格子窗照射進來
超~~~神聖的感覺啊!!!!!!!!!!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241
要看到美麗的耶穌光有兩個重點:晴天、煙霧
囲炉裏之間過了中午12點左右就可以看到照射進來的陽光,前提是要出太陽
現場的工作人員會不斷幫囲炉裏添木材以便生成陣陣煙霧
想要看到光線照到囲炉裏附近,可能要等到下午兩、三點左右,但也跟季節的角度有關
若在妻籠待夠久,可以拍完照、參觀、出去逛街再拿票進來碰碰運氣
囲炉裏之間真的超美......不過陽光的角度還沒到我要的,就先去旁邊參觀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247
囲炉裏之間後面的竹之間、寶之間、上段之間
不太確定能不能走進去參觀,在門口拍張照就走了
回來後看一下平面圖,其實能看的地方還不少......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253
二樓也可以上去,但樓梯陡到一個極致、穿襪子會滑倒的那種
二樓展示一些早期的生活用品、畫作等等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259
女兒節娃娃吧......看起來很精緻但有點可怕啊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265
再往外走,後面有一棟原本的土藏,現在用來做資料展示室
門口擺了一座以前用的轎子,好小一個 @@...
感覺就算盤腿坐在裡面也很擁擠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268
裡面展示妻籠御本陣的平面,日本的建築真的太神奇......
這樣進去到底哪裡是走道啊 0rz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271
二樓一樣展示一些生活器具還有島崎藤村的文學資料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274
走出資料室,隔壁有一大棟嶄新的資料館
以南木曾一帶的歷史為主,分原始、古代、中世、近世及近現代
例如裡面有木曾式伐木的小模型,真的要逛的話可以逛很久
另外資料館是只進不出,如果走出去就要從脇本陣奧谷的門口入館囉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277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283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286
其實隔不到半小時回來,陽光也沒變很斜 XD
但很剛好的都沒人,可以盡情拍照囉!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292
哈~雷路亞~~~~~~
拍完就可以離開了 XD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295
從脇本陣奧谷出來後,準備去免費休息所找先生
妻籠宿本陣旁邊有一間免費休息所,裡面看起來是純木造、超適合休息的地方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298
街道一景,已經快走到底了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301
到這個小上坡就代表快走完了,右手邊有一座可愛的水車小屋
正前方則是高札場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304
高札場就是類似佈告欄,讓官方有地方公告一些法令等等消息
只是......放這麼高有點難以閱讀的說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307
走到最後面的點是鯉岩,怎麼看都看不出哪裡是鯉魚啊~
就是路邊一顆很大的石頭這樣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310
底下很貼心的貼出鯉岩以前的畫像,真的是鯉魚的樣子耶......
現在怎麼變這樣?因為明治24年(1891年)的濃尾大地震把鯉魚給震垮了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319
剛剛在旅遊服務中心旁邊有一條往上的道路,這邊也有東西可以看......
盡頭有一顆大大的樹木,別看它這樣、它可是長野縣的天然紀念物哦
近一點看,也許不像那種要十個人才抱得起來的大樹
但這棵知道它的名字後的確會被嚇到
它叫銀木犀,也就是桂花
一般的桂花樹長到一個人高已經很厲害了,這棵桂花應該有一、兩層樓那麼高吧?
不過也沒說這棵桂花幾歲了,只說是當地神官矢崎家代代呵護的巨木
約九月中旬至十月上旬是它的開花期,敬請好好把握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322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325
接著走到光德寺,雖是明慶9年(1500年)開山、但本身不是古蹟的樣子
上來只是看看風景,不過光德寺旁邊就是墓地 0rz
話說屋簷上的小獅子一副要滾下來的樣子,好好笑 XD
光德寺裡面,其實整個都關起來看不到東西
http://bonade2011.pixnet.net/album/photo/212369328
由於光德寺硬是比其他人高,因此能看到不錯的景色
扣掉要爬上來跟旁邊是墓地外,還滿推薦上來看看的
以上,就是這次妻籠的遊記啦~
比起馬籠,個人比較喜歡妻籠,大概因為比較好走吧?
加上遊客比馬籠少很多,逛起來滿舒服的
若一群人一起來、加上懂日語的話
不妨跟妻籠當地的協會申請一位妻籠宿案內人,只要¥1,500哦
另外,本來安排的行程是打算步行中山道橫跨妻籠、馬籠
但時間至少要抓三個小時起跳,沿途拍拍照、餵熊(喂)之類的,實在無能為力
只好留到未來有機會再走啦!
改天再整理妻籠、馬籠的交通吧......好懶
作者: aasel (sometimes)   2016-04-22 17:48:00
那裡真的很美,我之前一個人從妻籠走中山道到馬籠宿,沿途很美,大約7.8公里,超推薦
作者: tm0987 (koi)   2016-04-22 19:52:00
謝謝分享,寫得很有意思,耶穌光也拍得很棒
作者: spiritman (偏要用一卡通<3)   2016-04-22 20:33:00
感謝分享 最近也在查這邊的景點與交通...
作者: palace (一期一會不離不棄)   2016-04-22 22:41:00
一月在緬甸遇到的日本大叔強烈推荐我中山道!他照片超美的
作者: linhung (一入社會無了期)   2016-04-23 09:58:00
JR搭配路線及高速巴士,其他交通還不算太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