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京都櫻雪【十五】二條城夜櫻、和幸豬排

作者: polesirius (ff)   2016-01-29 12:35:19
~※ 二條城夜櫻、和幸豬排 ※~
圖文網誌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374115533
既然走過天皇曾經幽居的「京都御苑」,接續轉往展揚幕府將軍權勢的「二
條城」也挺合理的。不過在這近晚時分,根本無法逛完得耗費數小時的城區,只
能先藉著夜櫻過過乾癮。
可是在報到之前,依舊得先解決惱人的民生要事。根據我出發前於網路的調
查,有人曾在「京都御苑」找到販食部,但在我走繞的途中,卻未發現其藏身何
處,甚至或許怕擾了御所形象,連簡單的燒烤攤販都沒有。而當走出御苑,儘管
路邊偶有些餐廳,卻在猶豫中不斷與我錯身。最後我厭倦於煩惱,索性拋下覓食
念頭直赴地鐵站,反正午飯也吃得晚,晚餐就等逛完夜櫻再說吧。
由御苑往「二條城」的交通便捷,從「烏丸線」「丸太町」站往南,再於「
烏丸御池」轉「東西線」至一站之遙的「二條城前」,很簡單就到了。不過一如
昨晚於「東寺」遇見的盛況,這回售票口前依舊人龍遙長,迫使我得經過一番耐
心等待,才購得了門票,走進城門。
「二條城」廣義地來說,可泛指十三代幕府將軍「足利義輝」居地、「織田
信長」為十五代將軍「足利義昭」另建之城池、亦可納入「織田信長」舉兵後焚
毀再立的另個御所。然大部分人概念裡的,應就是眼前這座由「德川家康」所築
的城殿。但現刻夜色暗闃覆籠,自很難一覽其佈局及妝點,只能在燈籠微光稍稍
剔明的環道,順著「二之丸御殿」高牆,跟人潮茫然前行。
環道在牆角轉折,現出御殿入口的唐門,而門前不知為何塞擠了大批群眾。
狐疑中本就要一邊望著人牆,一邊找縫隙超車的,但卻突然一個警醒,這些遊人
停佇於此總不是吃飽撐著,或是等發救濟金吧,肯定有什麼值得待望之事啊。於
是我心念一轉,也擠進人列,隨他們視線望去。
大夥盯瞧的是晦暗長牆間的唐門,唐門雕琢五彩點金,特意用燈光打亮,是
很值得端詳,但眾人也非是因此與之合影,就僅怔怔癡望,甚至杵著閒聊,這態
勢更令我迷惑了。經過一番竊聽與推敲,原來今年除了夜櫻,還會上演光雕秀,
再想想街上海報似真有「光」什麼的日文字句,只是我如文盲般視若草芥了。不
過這種不知盡頭的等待很難熬,總聽到旁人互相安慰快了快了,卻僅見錶上指針
五分十分地錯離而過。好在近晚的飄雨稍掠即止,不然在群傘的戳襲下,等候就
更難耐了。
終於,在隨前排人眾自發坐下後須臾,我等到了鼓擊響起、光影流綻。兩側
長牆打出拼花般的徽印,並襯上翔鶴展翼,暗影擬作的門扉於中開啟,幽紫花林
旋繞而現。接續,長牆替換為華麗的障壁畫,在炫金底色中更迭著四季,從連綿
山景勾繞涓細遊川,於蒼勁枯枝間透顯斑斕彩瓣。而後琴箏聲輕徐流淙,場景也
幻作明月下的靜湖,有點點浮燈於垂葉間擺盪。
昨日曾在「醍醐寺」見過豐臣家的「五七桐紋」連綴圍簾,此刻則於激昂的
曲節轉換中,換作德川家「三葉葵紋」朗現在門側。門隙間花姿繽紛流轉、光螢
迸射飛墜,長牆之畫解構為拼板,在交錯收立間掩映著池畔月影,也互展筆墨下
的風采。
漸漸地,雪花飄飛,襯樂靜寂為清鈴,但障壁畫的絢麗持續更迭,令人目不
暇給。然盛宴總有終時,心醉神馳間,驀地畫景碎亂,曲音升階轉調豐沛而起,
我見到了雲間松嶺現顯、吊睛猛虎威撲,而在景音交互烘托至巒峰之際,門闔沉
聲如鼓擊,收起響樂,也結束這場百花撩亂的光影之舞。
攜著表演帶來的悸動餘韻,我跟著散去人潮往前行。但還在恍惚中追憶方才
疊景時,遠方人牆上竄亮出一片粉色山巒,隨著步伐趨近,峰稜緩緩化散為瓣點
,呈現「二條城」的櫻林幻美。或許尚有些閉蕾慵懶陷於沉睡,將部分景影點抹
得枯褐,但也反襯已恣意歡綻的早櫻明艷,儘管入了夜,依舊精神。
我趨近細望,跟著叢聚遊客大肆留攝花景,可是林區的投光過近,雖讓群瓣
雪潔炫熾,卻增加拍照的困難度,就算手上已是今年新替的相機,然檔級不足,
怎樣嚐試也多半是過曝的枝間團斑,難以捕捉眼前的真實光影。故只能在幾番端
賞後,挫折黯然續往前行。
櫻林的隔壁,是與「二之丸御殿」西東對峙的「本丸御殿」,身為防御陣勢
的核心,尚有條護城河環帶而圍。然或許是安全考量,夜間並無開放,僅像「二
之丸御殿」那兒的構思,投放著群櫻春色、斑斕著彩松游魚,讓灰沉凝重的石牆
躍動鮮活起來。
空寂的城心廣道在闃夜裡顯得冷寒,迎著強襲而來的晚風,我跟著遊人一面
望著石壁流景,一面穿至城北,這兒是夜櫻的另區重點-「清流園」。園西迴繞
步道貼生於池畔,池的對側有閣名為「香雲亭」,也同樣以明滅光影讓其妝添幽
魅之色。
「二之丸御殿」的劇幕氣派華炫,這裡的改呈孤秀氛圍,緩靜的曲風串帶略
顯詭譎的綴音,從被渲染得靛紫的矮閣推移光照,點明了石徑與池間島松、也柔
亮了閣邊如煙花綻射的展生櫻瓣。
再往旁走,路邊的櫻樹高聳,暗夜隱去枝枒,僅讓密織的繁花碎亂於空,宛
如星河點舞。連尚未展笑的紅枝垂櫻都以空枝繪抹出金粉瀑流,而稀微的花苞是
飄墜之瓣,落於瀑流,隨波遠去。
如此繞著「二之丸御殿」,望過「櫻林」與「清流園」,也算概略參訪過「
二條城」的夜時風華。至於更細部的雕琢,就過幾日白晝再來深入端賞吧。鄰近
出口之處,似還有箏曲表演,但不巧錯過了時段,我也懶得費時等待,隨意瞥看
兩側攤販,忍著香烤氣味的誘引,便斷然跨出城門,往京都車站覓食去。
直赴京都車站倒不是嫌棄「二條城」小販,只是操勞一天拿簡食作結太對不
起自己,既調查過車站美食作備案,乾脆去那兒遵照前人推薦比較靠譜。
然當搭地鐵回返「烏丸御池」再轉南至車站,於岔徑龐雜的廣樓前行時,還
是不免感到迷惑。資料上的餐廳皆位於「伊勢丹百貨」高樓層,但每個經過的百
貨入口都已因接近打烊,開始鞠躬敬送客人。推敲了一下,在車站正門找到線索
的機會應比較大,便拿定主意,往那兒尋去。
而當行至入口大廳,眼前的指牌讓我恍然大悟,原來百貨公司在這兒另有外
階,這道寬長步階筆直往上,切緣鑲串的霓虹變換著,將廣坡化為一巨大燈牌,
以圖案字串歡迎進出車站的遊人。但懶人如我當然不會虐待自己踏階攻頂,順理
成章飄往旁側的手扶梯。
扶梯緩緩爬昇,著名的「拉麵小路」在十樓,多人推薦的豬排店藏身十一樓
,想了想,豬排還是比較吸引我,便跟「拉麵小路」揮揮手,拋句「改日再相逢
」。
推門走進十一樓,儘管已入了深夜,這兒依舊是一級戰區,似乎所有累了一
天、不想四處迷尋晚餐的觀光客都擠擁至此了,每家門口皆是長列的等待人龍,
頗讓我望之心驚。依循標示圖,我先找到推薦之一的「名代豬排」,但店外那千
軍萬馬的飢民陣勢讓我霎時打了退堂鼓。還好另家「和幸豬排」的排隊長度尚在
容忍界限,便說服自己,反正夜晚行程已結,跟它拼了。
在疲累與恍惚中,我看著炫亂的店招設計,看著人眾在前晃眼,好不容易終
在入定神遊前被請進餐廳。據說「名代」的豬排較好,「和幸」的組合較花俏,
但當我點的「鍋御飯」呈上時,倒也不覺有什麼吸睛配料,幾撮漬菜、一碗襯上
馬鈴薯泥的高麗菜、味增湯,就這樣了。好在將沾著蛋汁的濕潤豬排送入口時,
其肉質甘甜,不會藏筋過韌,也沒我討厭的肥肉,登時欣喜繼續大快朵頤。儘管
我這拙口感受不出與「勝博殿」之類的差異,然在疲累一日的夜終,自是個令人
滿意的收尾。
食罷,我走出紛擾的餐區過道,好奇地登至長階頂巔之處。這兒是個寬廣天
台,幽闃中有幾處植栽配著凳椅。晚風狂襲,顯得凜冽,我走向環繞天台的玻璃
圍牆,望著牆外的夜裡京都,城市在墨深的天色中自難辨其形,更遑論尋找曾巡
遊過的步跡,能見的便是光點燦爍。那些溫婉的金橙中摻雜幽魅青綠,像是此間
人們的歡喜悲愁,變換著、也流轉著。
我怔望了許久,才乘著扶梯往下,讓「京都塔」的環盤塔尖隱沒於車站外牆
。梯底,霎時的呼嚷讓我分心回望。幾個男中學生叫囂著踏階往上奔去,比拼誰
先攻頂,數百階的高度在他們旺盛精力下似都變得微渺了。我望著他們漸趨分歧
的背影,望著有人半途投機繞登手扶梯,望著那帶著笑聲的嗔罵散隱在遠階光點
,嘴角也不禁微揚起來。
這就是青春吧,一段似已離我遙遠的年歲,恣意、若無旁人、不帶功利的慾
望、沒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我瞇著眼,不知不覺也陷入了回憶,任那曾在我身邊
綻放的陽光笑顏領我奔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