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京都櫻雪【十四】京都御苑

作者: polesirius (ff)   2016-01-28 11:35:09
~※ 京都御苑 ※~
圖文網誌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374115134
從「金閣寺」丘頂的「夕佳亭」走下,轉過「不動堂」,便是由後門闢出的
直落石階,在這兒,肚子已略餓的我免不了被小食攤吸引,不過試了幾家都不怎
麼對味。然正要離去時,卻被個高壯年輕人招攬,他臉上表情靦腆,身手倒熱情
,硬是遞了自家糰子給我嚐,花生、芝麻的裹粉類試過後,還比手劃腳要我換沾
黑糖醬。所謂吃人嘴軟,況且他還用清秀眉目懇切盯望著我,瞬間掃退我的猶疑
不定,以一盒抹茶糰子換取他的感激笑顏。
成就一樁功德後,接續的目標便是「京都御苑」了,但在那之前,還有個茶
點店該去拜訪,若可,就當正餐也無妨。它叫「茶房元庵」,是「丸久小山園」
開的店,我在台灣曾吃過用其抹茶粉製成的霜淇淋,滋味迷人,此外,還有朋友
大力推薦抹茶蛋糕卷,勾得我期待滿懷,躍躍欲試。
坐公車轉至「堀川丸太町」,找到「西洞院通」折轉往南,但當瞥過一間標
著「丸久小山園」的寓所門扉緊閉,頓時心生不妙。今日是週三,依稀記得有家
店正好公休,由於天雨我將行程乾坤大挪移,該不會就剛好湊上了吧。不死心繼
續往南找,但越往內越像住宅區鮮無人跡,心情不由得益發黯然,剛巧一個老伯
騎腳踏車晃過,就死馬當活馬醫呼聲攔下。
他看了我紙上店名,嘴裡念著念著一臉疑惑,本以為就要搖搖手繼續飄遠時
,他居然翻出手機上網查詢了,霎時讓我在感激之餘,訝異日本老年人的科技學
習程度。但這初生的希望很快就破滅了,經過一番電話確認,他很抱歉地跟我說
:「水曜日,NO。」於是我只好含淚鞠躬跟他道謝後,又拖著步伐北返。
茶店既然落空,也只能面對現實找飯館裹腹,然外面這條「御池通」儘管路
廣氣派,卻似皆商業大樓,不見餐廳,尋了一段才找到望來清爽乾淨的簡餐店。
走進去考慮須臾,選了野菜烤肉定食,本不抱任何期待,不料端上後送嚐入口竟
意外地美味,只能說日本民族性果然嚴謹自持,隨便一家小店都有其水準。
吃飽喝足,自然得繼續切往東北,行赴「京都御苑」。步途漫漫,正感嘆沒
買「公車一日券」著實失策時,便讓我瞥見它的街角入口了。比對著眼前層疊林
樹與一旁的地形解說圖,不由得感慨湧生,果然是皇家花園,佔地遼闊。不過儘
管它是天皇舊時御居,離最早的皇城佈局其實已沒什麼關連了。
話說日本從較有記載的「飛鳥時代」一路走到「奈良時期」,首都皆位於奈
良,直到「桓武天皇」才遷至當時被稱作「平安京」的京都。其以「朱雀路」為
中軸,切分東西京對應中國的洛陽長安,也分別有著「東寺」與「西寺」,而御
所自然居中,大致在現今「二條城」所在。然御所後來會被這麼搬風,也是歷史
硝煙殘酷所致,歷經「鎌倉」、「室町」、「江戶」幾代幕府把權,多次火劫,
便這麼被逼遷至此,成了權力架空的虛位所在,直至「明治天皇」才又轉往東京

典籍中皇居原本重門疊舍無數,不過現今踏了進去,卻已僅是座親民花園,
幾區御所在裡用長牆匿著,尚不見其形。我由花林據說較為密集的西側北行,先
遇見了「宗像神社」,這是敬祭「宗像三女神」之處,對日本神祇不夠熟稔的我
,自無法融入其間信念,但神社裡的景致清幽,很引人定步。帶點荒遺氣味的小
神社頂著簷脊苔綠羅列,櫻枝秀雅搭垂,粉瓣輕墜鋪地,連灰染的石造鳥居都被
綴得柔艷起來。
順徑轉入又繞出,林側現出了一株枝垂櫻,姿態端麗,以矮柵敬護,想必是
御苑的標誌花樹。然我錯過了它的綻盛之時,原該織密於枝簾的潔瓣些許已化為
雪毯,因而遠望的色澤顯得略微枯褐。我只能暗地揣想若早個數日,它應就是處
飛湧淨泉,在跌墜中熠熠著曦光。
道路的另側園地被命名為「出水小川」,也果真鑿了淺溪蜿蜒輾轉,串繞起
林間遍植的櫻樹。據說官方櫻花情報以「染井吉野櫻」為準,所以對「京都御苑
」這樣花種繁複的便不太適用,像方才枝垂櫻已走入凋萎之時,這兒的卻正要初
綻,帶著珠串般的閉蕾,嬌羞憑依於枝頭,雖非奔灑盛艷,倒也有另番風情。一
路緩踱,觀芽苞傾垂點水,看勁枝扭身指天,不知不覺地,便已走至接續的「梅
林」。
梅季照道理應是過了,但這兒卻有不少仍舊芳艷,我道行不高、法眼未修,
自也無法判斷是否皆為梅花。不過某些品種與印象裡的不同,既非傲寒點枝、亦
非孤秀飄香,若拿俗點的形容,就似海量的糖葫蘆併聚挑揚,紅白競逐,歡開得
熱鬧。然再比對了地圖,「桃林」是與「梅林」接連一起的,估計我這城市土包
子看到的應是桃花了,只能在心裡哈哈訕笑幾聲,續往終於現出形影的御所探去

原以為既是皇居,便該有些氣勢磅礡的富麗構體踞立眼前,不過在眼前攤展
的,僅是列頂著窄簷的素簡長牆,雖說根據資料,這種被稱為「築地牆」的工法
有其嚴謹道理,柱間疊板之數成六亦為高等制規,但還是讓人略感失望。然數大
便是美,這樣的長牆無盡延伸,還是形塑了禁城的深宮意境,在遊人稀少的雨日
裡,格外有其靜凝莊重之氣。
望著長牆前行,偶爾端詳另側偶生的櫻樹,終於我尋見牆簷彎折,撇捺為山
形,並開出缺隙讓巨門立展。其厚重廣簷有著微勾弧面,簷下金燦綴邊略點,現
顯皇家尊爵,不過門柵威冷疊掩,依舊不讓人窺得內裡究竟。資料上說皇居須事
先申請才得以觀覽,僅在櫻花季有數天特別開放。行程緊迫的我是早放棄了,但
連邊角都未見還是憾啊,只能黯然盯著掩門,根據前人遊記自我形構朱紅內門後
的世界。
御所的西北,是座小小的兒童公園,據說一旁「近衛池」附近曾存在早年的
「近衛邸」。不過現今勾引遊人的並非思古幽情,而是路口成拱搭現的漫密櫻樹
。清雅的雪簾在身邊掛垂,偶爾流綴粉嫩星雨,如此的景致一路領著我至林間空
地。放眼瞥看,這兒涼亭凳椅、沙坑滑梯,若是朗日晴天,便該有歡稚笑聲夾著
童語,晃擺於彈簧木馬、竄遊在絢麗枝林吧。
在亭內我找了長椅坐下,喝點水,也歇歇腿。賞觀之際,忽然,一陣強風襲
來,拂落了櫻瓣幾許,也讓我在尚未意想的時刻,看見了傳說中的吹雪。我趕忙
抓起了相機,然幾番怔望期待,卻再也等不到風襲,但再想想,才是花季的開始
呢,總還有機會。於是,我放棄了等待,起身續往旁繞去。
由公園行往「近衛池」,兩側飄飛的花雨依舊持續,那景畫便似時光不捨流
轉,遲滯了腳步,迫得滿空斑跡凍凝於枝頭。偶爾,禁不住風的催趕,才輕勾了
林梢,讓這無比春色微微擺拂。而當從池畔繞出,在接近御所的廣路之側,枝垂
櫻瓣披落綿延,倒真讓人難辨是獨株支起的風華,還是林樹們攜手織就的燦景了

不過走至這裡,免不了又面臨抉擇,一般皆建議走過花林密集的西側,便可
由北而出,但我卻好奇著東邊御苑會有怎樣景致。走了幾近整天的痠腿迅速投了
前者一票,但眼睛卻與它唱著反調。結果就是眼睛賄賂了臨近的腦袋,強自操控
雙腿繼續由東往南繞。
然先行勇者的經驗果然必須聆聽,沿路所見就真的僅是片無際碧綠,讓人望
之放空恍惚。許久才瞥見個倒地櫻樹,儘管斷殘了身,依舊從主幹往空折長枝枒
,並以碎點花姿引我定步端望。而東南角所謂的「大宮御所」、「仙洞御所」,
果然又是害羞躲於牆內,不肯讓人一窺內裡迴遊池泉。
所以腳底生疼的我,最後只能在正中「京都御所」主門附近,又累又悔地癱
憩於石凳,同時如落魄漢子般撐起了傘,抵擋再次碎落的紛雨。
百無聊賴之際,目光停駐於寬廣牆門,對內的揣想也不由自主無限飛竄。我
開始勾勒偉岸「紫宸殿」中天皇莊嚴登基的景象,接續推門穿廊,巡遊於其起居
的「清涼殿」、「御池庭」,並編想「蹴鞠之庭」、「諸大夫之間」裡的朝廷逸
趣。
然而,在那幕府將軍極度權盛的年代,宮內雕琢其實比不上將軍城殿的奢華
,豐沛的應只有飄揚於廣閣裡的空寂微颸吧。或許當中的人們早麻木於虛位,與
被強披的戲袍融為一體。也或許,是在清冷中抑著心底狂聲,不甘、淒苦,卻又
無力可使,莫可奈何。
作者: waa006 (賣問阮A名)   2016-01-28 18:45:00
推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