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京都櫻雪【三】白川

作者: polesirius (ff)   2016-01-13 12:26:04
~※ 白川 ※~
圖文網誌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372619666
「圓山公園」八重紅枝垂櫻孤秀不群,引人佇望,我在公園隨意探遊一番後
還是又回到它身下,仰首、端賞,須臾,才隨著霞色的消弭,與其揮別。
不想走與來時相同的神社步道,便循外環的坡路盤折而下,這兒路邊似皆是
些餐廳,以低矮的日式房舍、古陳的竹籬墨瓦,持存舊時代的食藝與用餐氛圍。
然或許遊人還貪戀黃昏微光的花影,或仍沉溺「八阪神社」聚起的歡鬧,這參道
清冷,僅偶能見得店員於門前笑臉鞠躬問禮,但卻切合我喜歡闃靜的性子,讓我
得以踏著古樸幽色走回「祇園」街區。
「祇園」街區繁華,自舊時代便是達官顯要交際之地,藝伎文化自也興盛,
無數花街小巷交錯,讓觀光客在近夜時分警醒地睜大眼,尋覓藝伎碎步前行的華
裳身跡。而當我在主街「四條通」騎樓一面逛覽,一面隨意瞥著櫥窗五顏六色物
事時,卻見前方小巷口突兀地聚了近十人眾,有的還拿起相機往內狂拍,「該不
會真這麼湊巧吧?」我情緒頓時昂揚而起、快步趨近。
果不其然,當轉頭往狹暗小巷看去,真有名藝伎笑臉盈盈與人輕聲交談。旁
側衣著簡素的中年婦女,猜測該是經紀人,居中的藝伎小姐刷白臉、粉妝微抹、
小巧絳唇輕點,勾出其秀美面目。髮髻艷釵爍閃,嫩黃和服以花紅腰巾添色,窄
巷雖陋,卻因她染上風華。與她對語的第三人不知是否為熟識者,我本還怕胡亂
拍照唐突人家談話,但看遊客相機雖雜沓連閃,巷內主角們似也不以為意,便忍
不住趁亂拍了一張,然後心虛撤離。
親眼見到藝伎令人心情興奮,不過不遠處其實還有條「花見小路」是必遊景
點,它與「四條通」垂直交叉,沿路餐廳不少都設有藝伎表演,故而若肯花點時
間守候巡獵,也定能發現她們前去工作的芳蹤。不過當由此轉往北,卻再沒讓我
瞧見啥惹眼目標了,可能為躲避觀光客的干擾,多半都轉往方才那樣的窄弄藏影
匿行。也罷,反正既有收穫便不在乎多寡,況且今晚目標是不遠處的「白川夜櫻
」呢。
印象裡「白川」與「四條通」平行,最後入注貫穿京都的「鴨川」,但很詭
異地,走了好一陣卻沒遇上,照道理是該拿出地圖確認,然那時就是任性加犯懶
,相信自己的方向感,也不想卸下背包翻找。不過當步伐快越過懷疑的界線時,
我瞥見左手邊有片路口開闊並擁雜著人眾,很引人側目。起初不想湊熱鬧,可是
跨兩步又被好奇心拉了過去,而一走近,才發現眼前正是「白川」啊,居然差點
就要錯身了。
原來,「白川」雖從東一路折拐橫過,再往北走的確會與之相遇,但最著名
的「巽橋」區段卻是在這兒,可謂誤打誤撞。我穿進人群,走上與小溪相依的「
白川南通」,它與「新橋通」的分叉口有座小神社,鳥居刻著「辰已大明神」,
該是此處敬祭的神明,而櫻枝橫生拂過,展出粉白花幕,與朱紅燈座交織一片絢
麗。
然這色花幕不僅於此,其沿河洋灑飄漫,綻露各樣柔美風姿。我走上「巽橋
」,它拉展身段,跨溪沒入窄巷,小巧卻自成一處望台,讓行過遊客不禁佇足,
循盪漾水波望去。溪的一邊是成列町屋的背側,沾染歲月的陳烏木色散揚獨特味
道,短籬、矮柵、垂簾與格窗,儘管沒有綴金戴銀的耀彩,也無繁複炫技的刻花
,卻透顯內斂的質蘊,讓涓流帶出屬於過往的哲理微言。
但溪的另側,初春的新生透了芽,它以櫻花的朵朵開綻在其間添入笑語,帶
點孩童的天真促狹,帶點情人的柔媚撒嬌,藉低垂的枝枒探越過河,逗弄著對岸
的沉凝隱鬱,於是斑駁墨褐的畫卷綴上了粉艷斑影,在暮色裡綻出歡顏。
儘管溪景秀麗,但圍擠遊客還是挺惱人,小橋上各樣腳架砲筒交雜,佇留久
了便怕礙到旁人,難以定心,所以愣望須臾還是繼續沿河前行。而或許因著此地
熱門,不時有人力車轉繞前來,師傅們模樣年輕、膚色黝黑,精神短髮下眉目淨
朗,雪白勁裝與緊身短褲透顯雙腿結實力度。那清爽笑容殷切地服侍大嬸們上下
車,之後挺拔身姿與勾勒古意的烏篷車成了櫻樹下的一抹景緻。
抬望著樹間花姿,不禁慨然,可能真的是水土不服,台灣的櫻花就算茂盛成
勝地,與眼前之景相比便成疏淡,彷彿因被迫植去異土,抑鬱無歡。而此刻我身
畔的花枝散闊飛展,枒間苞瓣稠密,如銀妝雪葉。居間的枝垂櫻主幹蒼勁折生,
於竄抵天際之時,灑落瀑雨。如此勝景一路綿延,讓人就算已緩步逛行,仍不時
停下怔望。
本以為櫻花之盛便是這樣了,但當過了條繁急馬路,在「白川」接入「鴨川
」的末處,空地卻被數列櫻樹的花瓣織密了天頂,像是爍亮的星點,因打光而炫
惑成銀河,也似隆冬之飛雪,飄亂於寶藍夜空。
遊人紛舉著相機按動快門,我也被此失心瘋感染,找著各樣角度,遠近印烙
這片繁密光影。說來也巧,有對一男二女的組合彷彿跟我有緣,整路不論步伐怎
樣行停總會遇到,不太能從口音辨出來自大陸或台灣,但兩位女生穿著和服模樣
秀美,男士則時尚地以合身西裝搭配窄簷帽襯托帥氣容形。這左擁右抱的齊人組
合因幾次的請託成了本人在此的攝影師,只要一個會心的笑容,便接去相機取著
景,甚至還翻出小器具幫打著光,頗為貼心。
我在這片小廣場逗留了好一陣,才又循原路依川往回走。方才來時天空還有
些微藍,這會兒已是深沉,打光的櫻花被映得更為炫亮,呈現不同氣氛的景緻,
雖因而無法將細部輪廓拍得清晰,但也以光影的聚散勾人定目。橋欄、燈座、人
力車,我四處望著,有時幾綹高懸柳絲在這片亮白間青碧得可人,有時河畔窗內
的用餐男女化為畫框中景物,點上幾筆閒趣,而當行至「巽橋」,竟讓我瞥見某
間屋閣的廳裡,一位藝伎正舞轉著身姿。
隔著流水的距離無法聽聞曲樂,但那優雅緩挪的身段卻因著無聲更有意境,
會否便是來時遇見的那位呢?我努力辨著因遙遠而模糊的輪廓,同時也不禁疊合
「藝伎回憶錄」裡的那些華美演舞,織勾細膩山水的披袍揚擺,而那眼尾隱微點
拋的風情是幽林上的無比艷色。
作者: sayjessie ( )   2016-01-13 13:03:00
文筆真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