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記] 博多拉麵 一蘭/一風堂/達摩/赤のれん

作者: ferment (下雨的側臉)   2015-07-03 01:34:49
不甚好讀(?)圖文版: http://kei0518.blogspot.tw/2015/07/blog-post_2.html
店 名:一蘭/一風堂/博多達摩/赤のれん
地 址: 一蘭:福岡縣福岡市博多區博多驛前 2-2-1
一風堂:福岡縣福岡市中央區大名 1-13-14
博多達摩:福岡縣福岡市博多區博多驛中央街 1-1
赤のれん:福岡縣福岡市中央區渡邊通 5-24-26
平均消費:800YEN-1200YEN
相關網站:
一蘭 http://tabelog.com/tw/fukuoka/A4001/A400101/40000139/
一風堂 http://tabelog.com/tw/fukuoka/A4001/A400103/40000133/
博多達摩 http://tabelog.com/tw/fukuoka/A4001/A400101/40020585/
赤のれん http://tabelog.com/tw/fukuoka/A4001/A400103/40000135/
雖然活像是漫畫美食獵人的開場白,但博多是九州的美食廚房:
內臟鍋(もつ鍋)、明太子,都是當地日常生活裡不可或缺的美好食物,
而其中最為觀光客所知的約莫就是豚骨拉麵(豚骨ラーメン)。
豚骨拉麵的發源有許多說法,有一說是它是長崎強棒麵的變體;
有一說是它是久留米市某攤販廚師在熬煮湯頭失敗而產生的結果,
是歷史的意外;另也有一說是它由博多的拉麵屋「赤のれん」所創發。
這些謎般的眾說紛紜也道盡了此庶民料理受歡迎的程度。
另,相較於其它拉麵,豚骨拉麵有幾項特色:
1. 濃郁的白湯底:
以豚骨為底所熬煮出湯底多為白色,口感厚實,
也因此每口都讓人有血壓攀升的快感(?);
2. 細麵體:
出現於豚骨拉麵碗裡的多是細瘦的麵體,輕咬可斷,
推敲是為了配合濃郁湯底而做的調整,以強化入口的清爽與易食;
3. 豚骨的氣味:
熬製豚骨的過程中,湯底會散發出見仁見智的味道,
不管是屋台攤販或者是正式店面,一入門便常可聞到這濃郁湯味,
對當地人來說這是越濃越美味的徵象,當然,
對於不熱愛此道的他縣市者,可能會是蒸騰人的惡魔氣味。
此行中測試了四間店鋪,各有千秋:
1. 一蘭:
不多說,是台中港觀光客的最愛,還沒到店門口,
便被台灣同鄉用英文問我店在哪(笑)。
特徵是豚骨湯以多種香料熬製,不特別濃郁,但入口後
繁複豐富的香氣會在喉間擴散,彷彿每口湯都在持續變化中,
是我覺得一蘭最大的趣味性;
2. 一風堂:
如果一蘭是風象星座,時時刻刻在變化的話,
那麼一風堂大概就是土象星座,深刻是它最大的賣點。
試了店家號稱經典的白湯底,極濃,雖未若一蘭花俏,
但濃中帶甜已是特色。
3. 達摩(博多だるま):
從GUIDE BOOK中得知的地方名店,賣點與前兩者均不同,
在於其特製叉燒的風味:油濃厚,或許湯底/麵身無差異化的特色,
但對於叉燒有熱愛者,應可一去;
4. 赤のれん:
號稱豚骨拉麵發祥店之一(問過當地人才知道,有許多自稱是
豚骨發源店的店家),對某些博多人來說,赤のれん的作品,
是豚骨拉麵最應然的味道,叉燒/麵體/湯頭可說是最平衡,
但以觀光客的角度來說,或也最無趣/無特徵。
一晚,與S吃著飯時,我問她如果是博多人的話,最常去哪一間呢?
她想了想,回說:「我們最常吃的那種路邊一碗350円的便宜豚骨拉麵,
你們那種是觀光客常去的。」。
後來,我們便在路邊屋台攤販裡,點了碗Guide Book上沒寫的拉麵,
以博多人的方式。
作者: balius (愛喝鮮奶茶)   2015-07-03 07:13:00
濃湯不一定就會搭細麵,例如札幌未噌拉麵就是搭粗稍捲的麵
作者: ferment (下雨的側臉)   2015-07-03 09:30:00
這邊講的是博多的豚骨拉麵,細麵是比較常見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